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小红书事件的意义是:互联网的墙倒了。 -- 履虎

共:💬542 🌺2533 🌵7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7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当然不是兜圈子

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你把奢侈品排除在商品之外,逻辑上说的通,虽然我认为这种做法并不漂亮,没有那么简洁,但也能接受。

但是,什么才算是奢侈品,作为一个理论,应该给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能够用一个“约定俗成”那么随意的说法,不然面对一个物理存在的产品,你可以说是奢侈品,我坚决认为是商品,争论会没完没了。

现在你又提到,大批量生产,产量要多少才算大批量?LV的包包,产量也挺大的,估计你又会认为是奢侈品。。。。

你有没有发现,要给一个清晰无歧义的定义不容易?

家园 可证伪性这个概念又不是我发明的

我自认所说的都在教科书上有描述,坦坦荡荡的,你要是不服,找教科书推翻我说的就是,为我贴标签,不能证明你的英明哦。

家园 这个问题很值得谈谈

那么劳动的意义何在?

假如我们认真看一下真实的世界,我们往往会发现,某些劳动真的没啥意义,例如,有人花毕生时间制造永动机,有人试图发明反重力发动机,你说这些劳动有没有意义呢?

又譬如,某人做菜难以下咽,他开餐馆,辛苦劳动却无人愿意吃他做的饭菜,你又要如何判断他的劳动的意义?

如果承认这些劳动是没有意义的,那么这些劳动制造出来的产品,价值要如何衡量?

家园 请明确回答你是不知道有这后半句

还是故意不说全这后半句?

垃圾,你配说坦荡这个词,不坦荡死全家行不行?

家园 所以我让你读马哲啊,你说的问题是使用价值的问题了

凡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不论是自然占有物还是劳动产品,都不具有使用价值。

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反之,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

不是说存在价值,就会有使用价值,就会存在成为商品的。有一些劳动,是不会有使用价值的,也没法成为商品。譬如制造永动机的劳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失败存在的价值,从另外一种层面证明了能量守恒定律。

货币出现之前,人们的商品交换采用的是物物交换,也就是说货币本身并不是必需的。对于物物交换来说,首先他们需要具备使用价值;然后其交换的单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价值。这种原始、朴素的情况下,并不存在什么垄断啊,稀缺啊等商品属性。所以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必然属性。而价格,是在一般等价物(也就是货币)出现后才有的。如果要做研究价格,仍然需要关注其最基本的交换原则,也就是价值交换,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就太多了,不止是供需,垄断,一些基于货币的衍生物,譬如股市交易,投资等,往往都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等及人性的弱点。

扯远了。我大致是如此认为的。

不说了,打住打住,你应该去请教真正的马哲研究人员。

关键词(Tags): #守
家园 这个笑话不太准的,我的例子也有很多先决条件。

NY的公务员用的是New York State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

UHC最多就只是帮助管理一下。

美帝公务员的的福利保险要比private insurance provider好很多。

至于我提供的例子,用的是雇主提供的group insurnace,UHC也只是管理。

如果是个人跟UHC跟购买的保险,claim被UHC据的概率就高很多了。

不过insurance的in network price 还是有好的一面的。

我的例子中,如果医院是out of network,那那张4万的天价账单就需要病人来面对了, insurance company就按照in network的价格付一笔钱,剩下的全是病人自己扛了。

家园 请教一下。美国医院没有明确的【医疗服务项目】

及其收费目录么?

从各种描述来看,那基本就是他们想怎么收就怎么收(当然前提是这个项目本身也是合乎逻辑合乎医疗临床)想收多少就收多少?

譬如前者:患者当着医生哭泣被收精神损失费,这种看似有一定道理,但更多就是离谱。而后者,耗材之类有保险公司的集采价,那么手术费护理费呢,这种不应该是确定的价格么?

家园 我见过最高的账单 300万左右

一个哥们儿老婆怀三胞胎,早产,娃们温箱里待了80几天,一天一人一万。

加上生产那天,一个接生团队的费用,差不多300万吧。

自己掏了不到一百。

家园 咋的啦,大过年的,怎么生气啦,别气了,好好过年,吃好喝好

新年快乐。

大家也都快乐,又是一年了。瑞雪兆丰年。

通宝推:懒厨,
家园 主观恶意极大,性质极为恶劣

恶意传播明知错误的内容,主观恶意极大,性质极为恶劣,所有被误导被扰乱的河友有权向他发起精神损害赔偿。

因为他学历高,排除出不知者不罪责任豁免条款适用。

家园 只说有没有的话,答案是有,但是

“但是”就能写好多好多本书了。

第一个比较简单的“但是”就是这个产品价格单不透明、不简明,一般消费者不容易看到,看到也不一定看得明白。当然河里河外安邦治国的就没啥不明白的,真不明白也不耽误吹牛、骂人。

但是的但是,把医疗看成一个收入支出项目,收入等于基数产品价格乘产品复杂度乘消费数量。由于医疗产业的若干主要所谓市场失灵因素,产品复杂度和消费数量决定过程中的不透明性反而比价格的不透明性影响更大。我记得你说过国内现在搞DRG定价;米国这边也一直在搞这一类的东西,其实更多地都是针对产品复杂度和消费数量。在米国是起到明显的作用的,但并不能对所有的医疗产品有效,即使是那一部分能起作用的产品、也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起到作用。网上有人把这个DRG幻想成一个通灵的法宝吹牛,也有人把这个批成一个失灵的法宝骂人,都是自我创造情绪价值。其实就是人们设计出的一个制度,自然有利有弊,也有它能起作用的限制条件。

同时这个基数价格也有对应的一些制度办法,但知道的人就更少了。米国有一个我认为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医疗产品供需通过“保险市场”,所以这个最后的价目表是通过保险公司和提供医疗的组织和个人之间谈判形成,谈的时候自然不像理论框架里把基数产品价格乘产品复杂度乘消费数量都分开了谈。我把这个“市场”打上引号,免得有人又以为“自由市场”在起作用,其实是一套以资本为主、政府为辅的组织架构。

最近这二十年,又开始把消费者推到这个“架构”里和提供医疗的组织和个人怼,但消费者由于知识有限、信息有限,同时又是以个人对抗组织,吃的亏更大更多,占便宜的时候几乎没有。

另外你这个题目里问的是米国”医院“,我按天朝的语境理解,”医院“可以指代几乎所有提供医疗产品的组织和个人。但在米国说医院,只是其中一类。

只能简单地说这么两句啦,如果不把一个问题的环境定义好,基本上无法进行有效的讨论,更别提解决问题啦。

通宝推:和平共处,exprade,审度,
家园 抬杠是吧,你这太狡辩。单这个楼就有,你读不懂就睁眼说瞎话。
家园 非常感谢。

这跟国内太不一样了。国内医疗机构规定必须将服务价格公示且贴在明显的地方。当然,因为项目太多一般科室只贴最常见及跟自己科室主要的部分。

但是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是在政府网站可以直接下载的,这个是明确的。无论什么医疗机构都是如此。现在可以自定义服务项目,但是需要卫健委批准并且必须公示(一般自建的项目不在医保范围)。

凡是卫健委没有批准的项目,不得收费。

所以绝不可能出现所谓因为患者哭泣而收精神损失费这种。

另外,我查到的信息表示美国drg其实只是住院费,不包括耗材及药费,有些甚至不包括检查费。这跟国内截然不同。

而且国内此次医改,确实是有一群高人在做顶层设计。无论是过度医疗或医疗不足等其他国家曾经有过的问题,他们都有预案,只是实施过程需要一步步来(走的足够稳健,哪一步主要任务分得特别清楚),还没到那一步而已。

而且国内医保主要是国家医保,医保及卫健委系统,医耗管理(药监局)大概率是要合并的。即便目前尚未合并,实际工作已经完全契在一起了。辅以国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和大数据建设,这就很有意思了。

通宝推:和平共处,
家园 不知道你说的哪个位面的中国的事
家园 不用理他那块,他这样,几十年了,你也不是不知道

好好过年就是了。

再说两句,刚才看粤港澳晚会,再看香港的节目实在是一点兴趣也没有了。

以往看台港澳厉害的感觉实在是在不了了。

唱的都是什么玩意,还有一些创新,是在也是表皮的很多东西,真是感觉他们的智商不行啊。

这种现代化中国历史的节目太多都是浮于表面了。实在是感觉宣传无人啊。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