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文摘】博士舰长打造海上撒手锏 -- georgenine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6/3612829.html
范进发和他钟爱的战舰
数年前,当海军首位博士副舰长范进发意气风发地鸣笛起航时,敏感的外国通讯社报道称:“博士舰长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海军开始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风里来,浪里去,当年的博士副舰长,如今已成为海军新型导弹驱逐舰的见习舰长。他驾驶战舰蹈海弄潮,留下一道闪光的航迹:先后10多次率舰完成重大演习、出访任务,所带4艘战舰分别荣立集体二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1次,被总参谋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博士”。今年“八一”前夕,他又荣膺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称号。
高学历并不代表能力,只有尽快把学识转化为战斗力,才有资格执掌现代化战舰的舵轮。
1998年7月,获得国防大学战役作战指挥专业博士学位的范进发,如愿走上国产现代化战舰“深圳”号导弹驱逐舰。然而,这位博士才俊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旱鸭子”。
一次,舰艇在港外锚泊,支队领导乘坐交通艇要靠舰。可艇到舰边,横竖就是靠不上去。原因是身为副舰长的范进发没有组织放碰垫、带缆绳等一系列接艇动作。支队领导铁青着脸狠批了他一通,并让他站到后甲板去反省。紧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一天晚上,范进发开完会回舰,又累又乏,钻进房间倒头便睡,可刚睡着就被人提溜起来。原来,他进错了房间,睡到了副政委床上。
接二连三出洋相、闹笑话,风言风语便多了起来:“读书人做学问在行,带兵打仗就难说了”“博士上舰不如战士,搞不好啥也不是”。这让范进发受到了强烈刺激和震动,他意识到:高学历并不代表高能力,只有尽快把学识转化为战斗力,才有资格执掌现代化战舰的舵轮。
从此,范进发主动放下博士架子,钻舱底、爬桅杆,深入战舰每个部门、每个战位、每个舱室,刻苦学习新装备、研究新装备、驾驭新装备。到部队任职一年多,他没休过一天假。一次,妻子和女儿来队探亲,范进发正猫在舱底检修排污装置,满脸油污和一身异味,吓得女儿直往妈妈身后躲。妻子怜惜地望着如此狼狈的博士丈夫,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范进发开了该型战舰副炮抗导作战“炮响弹落”的先河。
随着对装备的全面了解,范进发的“后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
舰艇编队作战指挥系统是海上编队作战的中枢神经。离开它,舰艇间就达不成数据互连、信息互通,就无法指挥编队作战。范进发发挥自己作战指挥专业的优势和计算机知识特长,没日没夜地反复研究和操作,不到两个月时间,就能熟练应用这套系统,并首次指挥完成重大海上演练任务。
范进发意识到,传统的“战位—部门—全舰”训练方法已经成为新型战舰战斗力生成的“瓶颈”。他主持完成某新型舰“系统训练法”及其作战使用研究,打破部门之间的建制界限,形成“单机—分系统—全系统”的系统训练程序。这一成果的问世,大大缩短了新型战舰战斗力生成周期,被编入《海军驱护舰训练大纲》。
把学识转化为能力,进而转化为战斗力。一次重大演习前夕,范进发利用自己的博士论文《指挥决策论》中提出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决策思维和方法,成功攻克了“舰艇副炮抗击来袭导弹”作战课题。实弹演习中,一枚反舰导弹从数十海里外逼近战舰,被范进发指挥战舰一举击落,开了该型战舰副炮抗导作战“炮响弹落”的先河。
拼搏3年,范进发走完了从博士到舰长的成长历程。2001年通过全训合格舰长考核,被任命为某护卫舰舰长,成为海军第一位博士舰长。
现代化战舰不再需要体力型的大力士,而是需要学者型的智能兵。
这是一场博士舰长同普通水兵之间的“擂台赛”。
素有“神炮手”之称的枪炮班长王颜,决定向张口闭口信息战的范博士发起挑战。比赛一开始,王颜就亮出比武场上掠金夺银的“绝活儿”,结果十中八九。而范进发手操键盘,沉着应战,结果百发百中。5个回合下来,博士舰长以5比0的绝对优势取胜。
“叫板”的王颜认输了,但范进发却陷入深思:现代海战中,传统的作战模式已经被崭新的信息化作战手段所取代,现代化战舰不再需要体力型的大力士,而是需要学者型的智能兵。
驾新型战舰,打现代海战,只要操纵一排排键盘旋钮,就能让千里之外的目标“灰飞烟灭”。为此,范进发大搞计算机操作培训,在海军驱护舰中第一个建起网络学习室和舰艇局域网。如今,在范博士的战舰上,不仅战斗舰员能熟练操作微机,就连炊事兵、帆缆兵也都成了“电脑通”。
对于系统性很强的现代化战舰来说,任何一个薄弱环节都可能导致战斗力链条断裂。范进发先后选派10多批近百人次到各大院校和科研院所培训,做到每型装备、每个战位背后都有一批“兵专家”。全舰92%的官兵掌握两门以上专业,100%的官兵在服役期间实现学历升级。
不仅要求官兵掌握新装备,还要学习科学文化;不仅要懂得我军的高科技,还要了解世界海军。范进发成了知识传播的强“磁场”,高深莫测的信息化作战知识,经过他加工,竟变成了妙趣横生的快板词,通俗易懂的顺口溜。
如今,在范进发的新型战舰上,涌现了一大批“活雷达”、“活海图”、“神射手”、“神炮手”,20多名战士考上了军校,4名干部考上了硕士研究生,还有1名干部考上了博士,范进发因此赢得“博导”的美誉。
“军人好战固然可怕,但对一个国家来说,军人打不赢战争最可怕。”
2003年7月,先后轮职3艘驱护舰副舰长、舰长的范进发,被任命为国产某新型导弹驱逐舰见习舰长。作为一名现代化战舰舰长,他的目标是要把战舰打造成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撒手锏”。
为此,他创造性地提出委托式指挥新理念,填补了海军新型舰艇实行委托式指挥从理论到实践的空白。大胆涉足一批具有世界性和前瞻性的海战课题研究。驱护舰编队反潜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范进发反复研究强国海军反潜作战的理论和方法,组织实战模拟演练试验,终于探索出一套水面舰艇搜索、攻击潜艇的成熟战法。
“军人好战固然可怕,但对一个国家来说,军人打不赢战争最可怕。”这是范进发最欣赏的一句话。为此,范进发组织训练总是自觉增加训练难度。一次常规的攻潜训练,他却要把防空训练加进去,并在防空作业的同时安排防潜课目训练。
一次次不按规矩出牌的海上实战演练,使装备和舰员经受了严峻考验。一次合同演练,导弹攻击进入倒计时,范进发却突然要求合同舰对其实施电子干扰。有人小声提醒:演练预案中只有导弹攻击任务,实施电子干扰可能会影响训练成绩,而且不安全因素会增多。范进发听了把脸一沉:要真打起仗来,谁敢担保你发射导弹,敌人就会束手待毙?
强烈的电子干扰,使目标一度从雷达屏幕上丢失,范进发下令雷达跳频搜索和启动电子战系统实施反干扰,重新锁定目标,成功对其实施精确打击。★
标兵心语
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的猛烈冲击,面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战争的严峻挑战,作为一名高学历青年军官,要牢固树立新的作战理念,学习掌握世界先进的军事思想。一艘现代化的军舰就是一个钢铁整体,单靠舰长一人是无法驾驭的,必须依靠全舰官兵的共同努力,依靠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才能在未来海战中打得赢。
高学历并不等于高素质,要想成为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离不开军事实践活动的磨练。只有扎根基层,立足战位,不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并在不同的岗位反复摔打锻炼,才能真正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军事指挥员。
——海军南海舰队某驱逐舰见习舰长 范进发
将军点评
范进发所以能够在高学历人才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海军第一位博士舰长,成为“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是基于他正确的人生追求,他追求着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他矢志不渝、坚忍不拔,在求知的艰辛征途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在军事变革的最前沿不断攻克新的难关,在驾驭战舰闯大洋的搏击中不断锻造新的本领。愿更多的有志青年在报效祖国的追求中奋发成才。
——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 顾文根中将
范进发成才轨迹展现的鲜明特点,就是扎根基层、投身实践、贴近群众。因为扎根基层,他找准了立业成才的正确起点,打下了不断攀登的坚实基础,积蓄了脱颖而出的深厚底蕴;因为投身实践,他完成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实践中增长了新的本领,拥有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筑起了走向成功的坚实平台;因为贴近群众,他获得了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获取了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他的事迹揭示了成才的必由之路和成功的正确途径,愿青年朋友从中得到有益启示。
——广州军区副政委兼南海舰队政委 徐一天少将
通过数据链下达作战命令
分析战场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