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灵云茶馆:欢迎大家来聊天 -- 灵山云

共:💬447 🌺135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家园 北有马兄就安心当我们的前车之鉴吧
家园 现在基本上都是晚上睡觉前站

站完了,踢踢腿,活动10分钟就睡觉了。

不过躺着也练,摆个桩架的姿势睡

家园 溪水兄,我正是求之不得啊!
家园 灵山兄看下这篇文章,能讲讲我们用的着的东西吗?

作者:提供/吴劲松

站桩敛神听风雨〓抻拔拉长“老牛筋”——大成拳真传法

加入时间:2002年1月28日 显示次数:624

投票评论

〖JZ〗〖HTH〗独立守神

家园 就江水兄的话头,说说初学阶段的“参考读物”

这篇帖子,还有“熊形”那篇,不适合初学阶段的朋友参考。为什么呢,因为里面的“东西”跨越的幅度太大,而且有些观点还需要商榷。很容易造成大家对功法认识的混乱,最后练到身上的东西是“似是而非”。

比如最基本的松紧问题,这篇帖子说了不少,最后也没说明白到底站桩时需要的那个状态是什么。在比如说联结放长,哪里联结?如何放长?尤其是他强调紧里求松,没基础的朋友一练,肯定浑身紧张,三窝越想松越松不下来。这方面我敢保证,因为这里面的东西跟我的师门渊源很深,基本上是卢氏结构勾兑大成拳。

“熊形”那篇也是,萝卜酒兄这种程度的看可能能得到东西,一般朋友也就是看个热闹。唯独初学的朋友看了,有百害而无一利。

为什么说得这么严重呢?就好像初学看图说话的小学生,你给他讲意识流、讲蒙太奇、讲后现代,你想吧,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保证连人话都说不利索了。

记得刚学形意拳的时候,老师是根本不许我们看拳谱的,连杂志都不希望我们看。有时候我们拿外面看来的“新名词”问老师,老师一句“不知道”,全给我们截住了。日子久了,功夫上点身了,才明白老师的苦心。传统的文字很精美,很有诱惑力,看多了,就掉进“文字障”了。也就是俗称的“嘴把式”——说什么什么都懂,练什么什么不对!

这里我不举例子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说我自己认为正确的,文责自负。

教人和自己练是两码事,现在很多文章都是作者本人的“练功总结”,而不是“教材”。前者是作者个性化的东西,里面强调的、突出的,是他自己训练过程中感触最深的东西,未必是对初学者最重要的东西。就好像六个烧饼和半个烧饼的关系,很多作者强调的是最后吃饱的那半个,往往忽略了前面垫底的六个。可是初学者光吃半个,是要饿出病来呀。我在河里推荐的前辈文字,只有孙存周、钱松龄两位。因为这两位的文章,成系统,有逻辑,有层次,把基本要素和重点给强调出来了。看着他们的文字练,不会出毛病。

至于怎么选择“参考读物”,我谈谈我自己的标准

第一,你看它对你的训练有没有帮助?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说白了,里面的东西你能练么?练了有好处么?

第二,你看它对你的思想有无帮助?对你理解武术有没有帮助?是越看越清楚,还是越看越糊涂?

第三,你看完它之后,能不能去教人?您能不能把里面的东西复制到另外一个人身上?

就这三条,大家可以自己去比对。

个人推荐,陈太平先生的《太极心语》。这是我目前看过的,少有的几本能把拳说“清楚”的书,大家有机会可以看一看。

事先说明,里面没有炫目的新名词,也没有神乎其神的功夫神话,反倒有不少陈先生自曝其短、自我反省的故事。想看成人童话的朋友,绝对失望。

但是真想学习、继承传统武术的朋友,你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出一个真正的传统功夫的“练家子”是怎么一路跌跌撞撞,崎岖坎坷的走过来的。都知道“真传一句话”,其实真传真的很简单,但是得一点“真传”,要忍受多少辛酸、多少无奈,经受多少欺骗,解开多少迷思……

古人云“ 修炼是大丈夫所为,非帝王将相所能。”信哉斯言!!!

家园 以前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一个话题

西方的东西以方画园,中国的东西以园做园,现在传统的东西如同一个圆球,实际上观赏可以,但难得起门而入,没有棱角,如何复制把握亚。

过去的前辈因为知识文化的限制,只能把当时的东西进录下来,不能做出合理的科学解释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今天仍然沉迷于一代又一代的画园,沉迷于这种朦胧,那是一种悲哀。这也是我反对似是而非,不懂装懂得原因。

家园 身体上可否体会成两条垂线?

想请教一下灵兄:我这两天站桩觉得身体似乎站成了两条垂线:一条是两条小腿在垂直地面时最放松;另一条是从头到尾椎是一根垂线。大椎后靠到这条垂线上时,脊柱会往下一沉,带动腰的放松。不知道我这样的体会是否正确?

家园 谢谢灵山兄的教诲,俺记下了,不在胡看8看的了!

现在还是傻站为主啊,陈太平的东西俺这就去网上找找去,我以前看李文彬的一个徒弟山东济南的又拜这个人为师了,他说陈太平很厉害的,呵呵,还真不知道他也写书了,灵山兄能不能多聊聊这个人的事迹啊?

家园 可以呀,挺好的

如果有没把握的地方,可以请个朋友帮你看一下。先告诉他标准,让他帮你校一下。

家园 陈先生的事迹我不了解,可以请教飞龙老大

我主要是受益于陈先生几十年坚韧不拔地探索武道奥秘的精神,和他研究思考武术的思想方法。

我觉得陈先生的观点有助于真正想练的朋友,可以省去初学者很多独自摸索、思考的时间,所以特别推荐他的书。

家园 说得还算实在,老夫深以为然

特别是选择“参考读物”的标准

第一,你看它对你的训练有没有帮助?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说白了,里面的东西你能练么?练了有好处么?

第二,你看它对你的思想有无帮助?对你理解武术有没有帮助?是越看越清楚,还是越看越糊涂?

第三,你看完它之后,能不能去教人?您能不能把里面的东西复制到另外一个人身上?

老夫以为,以此衡量最为恰当不过,因为某些文章只能是“参考”,但是不能做“依据”。即使他是所谓的“名家”。

家园 转胯方向和呼吸有关系没?

没刻意追求,但发现转胯的时候以右转吸气左转呼吸为自然,也感觉比较顺畅。如果相反则似乎有些别扭。

家园 现阶段根本不用考虑呼吸配合的问题。

放松转就可以了。转得圆滑顺畅就好,还是那个比喻,象刚涂过润滑油的轴承那样旋转。

家园 没有必然关系,个人习惯不同

宋氏形意的呼吸法另有诀窍,不用把现阶段的动作和呼吸联系在一起。怎么舒畅怎么做就好。

家园 哦。那我就顺其自然了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