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 朱槠基为什么在当代难受欢迎 -- 风雨声
方法就是:“假设”
不好意思,现在泥工一天350元人民币,东北的泥瓦匠似乎很多都是外乡的吧,好像这些泥瓦匠开春了出去,十一左右回来,没有听说什么人拿回家的现金少于5万的。如果是夫妻二人,这半年挣的钱少于十万都不好意思开口。
水电工一个住宅装修工地包干8千以上,工期一周左右。就算是开荒保洁的一个人一天也有100多块。
对了,工地拎灰桶的小工一天至少200元。
这都是一些渺小的,上当受骗的,一无所有的群体收入,如果一不小心有一门手艺,例如修皮鞋带修拉链。。。。
每天早上老妈给我1元钱买早点,买生煎包子是5个,如果买清真饭店的牛肉大包就只能买2个。
如果省下这一元钱去打电动的话,靠近市中心的店,1元钱6个子,偏一点的店,1元钱8个子,不过命少一条。
如果不打电动去租小说书的话,一本书2毛钱,现在看起来是不便宜啊。
我初中同学没上高中,去读技校,读书的时候就开始发工资,当时真是羡慕嫉妒恨,觉得他就是生活在天堂中。不过,后来嘛,就下岗了。
就算数字没有水分,全部被消费了,人均下来一人一年10来公斤,您的消费水准让那些用猪皮擦锅炒青菜的家庭主妇情何以堪。
现在还是保留了过年吃肉吃杀猪菜传统的东北人民纷纷表示难以理解。更加让当年那些拿着积攒的肉票排队卖肉招待亲友和过年的城市居民难以想象。还让1996年进入大学吃食堂的我和身边的同学表示愤慨,同时那些在东一食堂喝免费汤的同学们表示无语。
对了,即使是上海,1993年的社平工资也才471元。
忘记一件事,再改一遍,增加一句话:您猜猜1993和1994中国的通胀是什么水平?
现在的初中生胡搞不是生活所迫,倒是中宣部功劳
从什么时候上行下效堕落成风呢?走进夜总会的下岗女工服务对象是谁呢?
“似乎在朱镕基之前就是1993年前后东北的泥瓦匠都是外乡的吧,人家开春到东北做苦力,到了十一国庆就回乡,现在似乎没有哪个人一年拿不回去几万现金”
全东北能养活多少泥瓦匠?多少下岗工人及其家庭成员?大下岗后还有多少活?东北农村不出泥瓦匠?
“似乎”???最好明确点
早期北方很多商店是南方人开的,下岗遍地时候学开店又能如何?
我不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也不是下岗家庭成员,就不能说几句公道话?
芒总以前专门在东北搞过,在你看来他笔下工人很有趣活该是不是?另外苦难不只局限在东北
炸馆以前兵工厂如何?很多大中城市的工厂如何?
不少很好的厂子(积累和地租足够养活工人和退休工n年)被故意整垮私有化,退休金发不出,医疗费报不掉司空见惯
即使按照统计局的表,有计划生育,90年代中期高中入学率才恢复到80年代初水平,整个80年代中小学入学率是下降的,80年高中入学率超过意大利,30%以上
谈什么没有教育产业化导致有文化的人太多呢
有学历不等于有文化,有地位不等于有良心
文革初期中等教育还不够发达,那些开国元勋的丑事一样广为传播,造反派头子有几个高学历的?现在多数大学生组织能力有人家半成吗
现在“有文化的”这么多了,什么永远不翻案之类高学历者有几个清楚,关于统治者良心的东西还是流传广点好
什么就一个会计证管金融拿6000万美元年薪
什么消气外交
什么地雷阵万丈深渊,跳下去趟雷的附和贪官污吏就是傻帽
还有被压迫的阶级成员
当然,贪官污吏黑心资本家及其崽子为帮助它们挖国企墙角的拍手叫好也很正常
阶级属性决定阶级立场,这点中下层要向它们学习
原来是现在,不是猪当政搞下岗的年代
那该歌颂影帝才对
怎么把功劳安在沙皇身上了
还不如说是伪满溥仪功劳
国家统计局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
指 标 1990
猪 肉 (千克) 18.46
牛 羊 肉 (千克) 3.28
禽 类 (千克) 3.42
鲜 蛋 (千克) 7.25
水 产 品 (千克) 7.69
首先不知道在餐馆食用的算不算在内。就算这些是全部消费量,不计鲜蛋,每人每天90克,不到2两。扣除婴儿,可以吃肉的人每人每天2两肉是有的。当然分布肯定不均匀,但是很多家庭可以做到每天有肉吃不是高估。
80年代中后我们回到广东后,每天吃上猪肉还是可以的,但是大块猪肉仍然是节假日的盛典。
而且很不均匀。
争吵中我逻辑不大清晰
因为你只给我带了一顶帽子,没说别的嘛!
再说,即使我错了,也不应该隐瞒自己是理工科出身的事实啊,对吧。
说是要是让邓小平上台,那会让千百万人头落地!有个别人素质不高,讲怪话:非也,邓小平上台,落地的是千百万猪头!俺们不会猪肉吃不够了。
对老猪还是应该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