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废除科举的教训 -- 谭伯牛
问题的关键是在社会流通和程序正义上。但另一方面也还有一个科举的正义原则。因为科举是以德,以经典作为取才的标准的。如何在现代社会制度下解决程序正义和正义原则也是一个大问题。我个人觉得不能将程序正义强调得太过分,认为是解决问题的灵丹。
我觉得谭兄的意思倒不是要为科举唱赞歌,只是强调科举在社会流通和程序正义上的重要意义罢了。
很久不见,一切都好.算苟活于乱世.
同意A兄意见,伯牛的重点是强调科举在社会流通和程序正义的重要意义,所以我扔个砖头就跑.
主题: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试题(试试看?)
作者:我是教兽
第一场,史论5篇: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1题藩镇,第2题平戎,第3题举贤,第4题变法,第5题以夷制夷,还真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最后一题不太吉利,有亡国之兆。嘿嘿)
主题: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作者:我是教兽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这种题目放在现在考,偶看都够用了)
主题: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作者:我是教兽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看了你这帖子,我都后怕。
冬天到了,明天你所在之地天气会骤然变化吧?又或其他事故、灾害即将降临……
美国内战好象是公认的一次大战之前人类最大的战争,如果按参加的武装人员计算.即使按战役规模,其他战争中可能超过奉天战役的也有好几次
尽管转,没问题。
此文是为报纸写的,当时不便发在blog,后来忘了。
而不断完善的科举制度则是其中极重要的一根弹簧。
清、民巨变,不同于此前的改朝换代,与弹性丧失应有关系。
谢谢尊帖提供的伦敦展览网址,尊兄的观感亦拜读一过,极有趣,令人神旺。
1 乾隆后中国的人口急剧增加,科举制度制造了人多为患的员外和等待功名的读书人,而清朝官职数量却不够。大量的想通过科举功名改变命运的彻底人失去机会而铤而走险,洪秀全和他的天国弟兄们就是科举制度失效的一个结果。
考中科举(即有功名者)的人,一般来说在在传统社会生活得还是不错的,不管是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收入。实缺安置并不那么重要。洪秀全起义,其社会背景以两粤地区的土(广府人)、客(家人)斗争传统、民间秘密会社的武装力量(如三合会)及道听途说的西教宗旨为主,未中科举似非主因。若认为应试者众而取者少会造成社会动乱,则疆域内还有不少省份比两粤惨,不少人比洪秀全惨,何以他们不造反呢?
3 但是最近这三百年多年时间,资本主义带着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欧洲和全球闪亮登场,撕开了羞羞达达的面纱,前所未有利用人的”利己天性“作为最强大的武器,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和力量改变它所有触及到社会和地域,彻底改变了人和人群体相处的经济政治社会家庭关系。最形象的描述者是经济学家熊彼得的”CREATIVE DESTRUCTION“创造性毁灭。此时迅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关系,已经是传统的科举和高考制度无力回应的现实。
今日世界决不可以与昔日做简单类比。高考也不同于科举——后者直接挑选政治精英。解决现实问题,还需要别的智慧。但是,借鉴历史,总不是坏事。
5 窃以为科举不是在现有大变局背景下的”维系社会流动,保障程序正义。“的答案。
同意。
1 为了富国强兵,我们需要大量的理工科,经济,法律,外交,工商等人才,而这些人才科举是培养不出来的。只有废掉科举,我们才能把年轻人解放出来去学习新的知识。
如何评判所学知识的好坏深浅,仍然离不开考试。科举就是考试制度。八股是考试方式,四书是考试内容,将其置换为各类专业知识,依然进行严格的考试,正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态。一定要将科举与八股分开讨论,才方便检讨历史。
3 “其次,“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宗旨,保证了耕读传统——读书人出则入仕,为官者退则居乡——的延续,不致造成巨大的城乡差别以及国家政权与基层民众的隔膜”科举时代读书人能做官的毕竟是极少数,这些人不可能对本乡经济有什么影响,所以我对您提出的科举不致造成巨大的城乡差别表示怀疑。
乡绅、官绅对地方经济以及与本土有关的中央经济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更对有效维护帝国统治——彼时基层政权至县为止——具有深远意义。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张仲礼《中国绅士》对此有精辟的分析。您有兴趣的话不妨取阅。
4科举根本不是教育公有化。一般的私塾都是当地士绅或家族中比较富裕的建的,士子上京赶考一去几个月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其实从北洋政府到1994以前,我国公立学校的学费都不算高,当然没有达到免费的地步。
不但有私塾,还有义学(免费,或几乎免费);士子自进入官学,则不但有公费补贴(膏火银),还有族人、乡官的接济,入京后(举人)更可从各类途径获得经济援助,例如被聘为京官子弟的老师、免费入住各省府县在京会馆,等等。从北洋政府以来的学费,我未作调查,不知高低,但是,现在举目都是读不起书的各类新闻,我实在不觉得乐观。
5您举的江西寻乌县的例子,从辛亥开始江西处于中国内战的高发地带,这个好像不一定是废科举的错。
其实,废除科举后很长一段时间,能入学堂者都是家境中产以上。城乡无产阶级,除了革命,实在无路可走。
我采用的是剑桥晚清史的说法。
一时有一时的正义,一地有一地的正义,一人有一人的正义。今日固然有所谓普世原则,但执行起来,未尝不可厚非。当然,我还是认同那几条原则的。
战略上不好解决,那就先从技术上解决,也算是一分努力。这就是程序正义的意义吧。
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