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希腊和罗马军队为什么不重视弓箭的几点分析 -- 南山贼

共:💬49 🌺5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么,究其原因是因为那是希腊的神话和史诗

希腊人也是印欧种族,传统上也是驾战车射箭的主,所以射箭也算一项传统。更主要的是这项传统和一些他们的古代祖先已经升格为神话了,就像中国的后弈一样,这家伙也是东夷的先祖的神格化。所以我们看希腊的英雄、神都是驾着战车携弓带箭的,而希腊人打仗却不用战车和弓箭。

家园 继承赫拉克勒斯的弓的那位好像很倒霉

好像赫拉克勒斯死的时候是他点的火葬堆,为了感谢他,赫拉克勒斯把弓送给了他,后来在去特洛伊的路上他被蛇咬了,结果被遗弃到荒岛上等死,后来发现没他不成才把他请回来。另外伊阿宋和金羊毛里好像也有神箭手,负责干掉一堆偷食物的鸟人

家园 有问题

会不会是因为良好,射程远,威力大的弓不仅很难量产,而且,也很少有人能拉得动。所以,只有非常强壮的将领,或者英雄,或者经受长时间特殊训练的职业武士才能使用。一旦使用,让他们除了近战能力不减以外(把弓丢掉,立刻就能够拔剑开打,自然会有随从检起来的)

说一个中国的例子:

刘备刚刚起家的时候,关羽是马弓手,张飞是步弓手。虽然,两个将领虽然使用都有弓箭,却不听说,他的部队是一支支援性的弓箭手部队

家园 俄罗斯的铠甲店中是4000刀一套。但是,花纹看上去很假
家园 老兄的问题真多

很好解释。马的使用年限一般是15年,然后就死了。走私的马自然很多,但是,补充一下死掉的马也差不多没了,只够让将领使用。另外,南方的气候也不适合养马。水土不服,加上同样面积的地,如果用来种稻子,可以养活24个人,用来养马,只能养一匹。

所以,冷兵器时代,很少有北伐战争,主要原因就是北方的马多。南方对北方的攻击,很容易造成击溃战,但是,很难打成歼灭战。北方被击溃了可以跑,一旦打赢,就可以打成歼灭战。

至于热血,冷血和温血马,我所知不多,只知道,一般生活在温带,亚热带的马,比如说阿拉伯马,滇马也算,非洲的角马不算,这些马比较容易驯服,据说也比较聪明,是热血马。蒙古马,北欧的巨型马,等等,算是冷血马。好养,耐力强。温血马大多数是冷血马和热血马杂交的

家园 宋朝最适合养马的地方是河西

但当西夏崛起以后就无法再获得了,南宋就更别指望,只能从大理进口,代价非常大,比起控制漠北牧区的北方民族来说自然耗费不起。

家园 这个这个,那是两个职位啊

马弓手和步弓手是县令手底下的两个职位,相当于后世的都头

家园 但是,贼兄,这个职位很能说明问题

说明强弓硬矢很管用

家园 要是有图就好了。

现在只能想像了。

家园 你得考虑相应人口数(及国力)以及战场大小

先脱开前面老兄说的军制问题不谈,希腊一个城邦才多少人,才多少钱?城邦战争本来人数就不多。中国城邦战争的时候人数也不多。不说城邦,整个商王朝每次大的征伐多的也不过万把人。

秦赵长平之战是倾国的全面战争,战场面积广阔且动员了大量的民夫和民兵,和各自的国力相比其实与希腊情况差不多。

盔甲装备情况不一定随人数就降低多少,还要看支持的人口和国力,汉朝军队庞大,但汉朝是一个庞大且高效的帝国,所以铁盔甲是汉朝士兵的制式装备。

家园 射死帕里斯那个菲罗克特特斯么,那也是大英雄
家园 再后世的研究表明长弓的威力被夸大了

百年战争中,

第一,法军骑士常常不听调度自行其是

第二,常常去冲击敌人的预设阵地而不是发挥骑兵的机动特点,克雷西战役就是如此,偏偏要冲击敌人阵地前方的泥泞地区,导致冲击力大减,很多人是坐骑被射死之后被英国弓箭手用匕首干掉的,而且即使如此,英勇的法国骑士还是冲到了英军阵前,英国情势转危,要不是前面是下马骑士顶着加上英国骑士从侧翼掩杀,英国长弓兵死得会很惨,而且克雷西战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英国人刚好背对阳光,导致一开始法国弩手的攻击效果大减。其实克雷西死得最多的还是法国的步兵,有一万多人,骑兵损失一千多人。

长弓在100米外就很难穿透法国骑士的全身甲,300米是最大射程,基本没什么准头和威力。100米的距离法国骑士只要十几秒就可以跑到,最多只够两次射击。

所以说关键不在一件两件武器或者一个两个兵种,而是结合战场情况对其合理的使用

家园 此外,轻重骑兵一般首先根据任务而不是甲来划分

以冲击方式(长矛)作战的为重骑兵,以投射火力和近战武器进行机动作战的是轻骑兵。

论抵御弓箭的能力,不是甲用金属的就更好,也不是越厚越好,实际上人们往往发觉对于弓箭,浸水的棉甲效果更好,而重量却轻得多

家园 重锁子甲对冲击伤害防护很差

相对防护力,那时重骑兵的冲击力简直就是冗余的,这么说吧,蒙古重骑兵和欧洲重骑兵对冲,任何一方只要被刺到一般就是死,决定生的只是是否被刺到而已,这种情况下,你说是重甲的且目标面积大的占便宜还是轻甲的且面积小的占便宜?更何况似乎重骑兵很少有用于对冲的

家园 老兄挖坟挖得很有艺术感么……

想起汉朝那个某郡的兵库纪录,真是让罗马粉们汗颜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