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连载) -- 沉睡的天空
第一章 中国的宗教战争和农民起义
(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三国演义的第一回有颇多可谈之处,比如脍炙人口的桃园三结义,再比如第一回就出场的几位主角刘备关羽曹操。不过我这第一回想谈谈引起这三国乱世的第一把火——由宗教引发的黄巾起义。
说起宗教战争,总是让人想起中世纪以后的欧洲,胡司战争,三十年战争,德皇与教皇的冲突,甚至西班牙和英国的战争,都带有宗教色彩,只是有些是天主教内部的权力之争,有些是天主教和新教的冲突。再不然就是中东,在穆罕默德攻占麦加在阿拉伯半岛传播伊斯兰教在他的继承人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后,中东的权力交替便和伊斯兰教分不开了,还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两大宗教之间的冲突,最出名的就是十字军东征了。
甚少有人想到中国也有宗教战争,但是,其实中国也有极多由宗教引发的战争,最近的一次就在百余年前,太平天国。再如元末的农民起义,白莲会在其中起着极强的作用,韩山童,刘福通这些红巾军的重要首领同时也是白莲会的首脑。北宋的方腊起义也是以宗教聚集教众,至于是不是武侠小说里流传的明教那就不得而知了。再向前追溯,就是和三国演义这第一回的太平道密切相关的两次战争了。
所以说在中国,宗教引发的战争可不比欧洲少多少。但是,为何在众人感觉中,宗教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微不足道呢?
这最关键的是中国没有出现欧洲教皇那般可以与世俗政权对抗的宗教势力,也没有出现如阿拉伯帝国那般的政教合一的情况,因为没有世俗政权的保护和支持,所以无法依靠世俗政权的力量推广宗教,更无法达到如欧洲和中东那般全民信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展都得到了世俗势力的支持,基督教是罗马帝国,而伊斯兰教则和世俗势力合二为一。当然,有趣的是,假如西罗马帝国没有瓦解,基督教或者说天主教在西欧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强大,至多不过和东正教一般。而中国无论是在统一还是在分裂时期,都没有一个宗教可以对抗世俗政权或者说获得世俗政权的支持,或者说有过尝试,但是都失败了。
而最早的尝试或者说最接近成功的尝试便是第一回这引发三国乱世的黄巾起义。
从现在的史料来看,太平道在当时的东汉末年已经形成了极其强大的势力,在此之前,还没有一种宗教势力如此强大,或者说,这个宗教势力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可以看一看同时期的罗马帝国,早期的罗马帝国也并没有一个强大的宗教,罗马人信奉的是多神,而且这种多神教还受到希腊人的影响,直到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早期在罗马贫民中传播,然后得到了罗马政权的支持,成为国教。而太平道早期也在下层平民中传播,而且太平道张角等人的医术在历史中流传下去,也有成为如基督教中神迹的可能。
但是张角选择了一条与强大的中央政权对抗的路,假如他成功的话,很有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就如同阿拉伯帝国那般,但是张角面对的对手是穆罕默德不能想象的,所以迎接他的只有失败。中央政权的讨伐军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歼灭黄巾军的主力,虽然说有太平道行动过于仓促的关系,但是也可见太平道军事力量的薄弱。
不过黄巾之变却给了野心家一个想象的空间,便是以宗教组织力量,历代都有农民暴动,但是小股的只能算是暴动或者说是土匪,要形成大股的作乱,只有出现极其严重的天灾,如明末西北的大旱导致的明末农民战争,或者人祸,如隋末秦末统治者不惜民力的战争和大规模的工程,再还有就是有组织的人为暴动,这有一种是前朝的残余势力,如秦亡便有六国的贵族添油的结果,但是这种情况极少成功,倒是以宗教为幌子的组织却屡见成功之例。
宗教一来有严密的组织,比如黄巾之乱,太平道策划三十六方,八州同时举事,这是那些一般的农民起义无法作到的,二来可以借助人的迷信力量,古人对于鬼神的畏惧是强大的,如陈胜吴广起义也主动策划过将写有名字的字条塞入鱼肚的事,至于元末也有黄河石人的著名事件,尤其东汉还是谶纬盛行的年代。
在黄巾之前,还没有发生如此大规模的宗教起事,可以说黄巾起义是最早的大规模宗教战争了,虽然没有成功,但是黄巾之乱的发生和东汉政府的处置失当导致了群雄并起,东汉的灭亡其一大原因便是黄巾之乱。
而故事还没有完,太平道固然灭亡,但是作为分支的五斗米道却没有灭亡,而且在其首领张鲁投降曹操后,五斗米道的影响涉及到全国,这不能不说早期的道教传教能力的强悍。(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是被认为道教的祖先之一,太平道起义虽然被扑灭,但是后世不乏有许多教派借用太平道的教义或名义,如明教便曾尊张角为祖师,至于五斗米道更是大多数道教流派的直系源头。)
在东晋时代,五斗米道不单在下层影响极大,在上层也不乏信徒,而当年的历史又一次重演,五斗米道的首脑孙恩、卢循发动两次大规模起义,尤其是第二次,险些灭亡东晋,要不是刘裕南返的话,东晋便告灭亡,不过这两次起义也让刘裕掌握了东晋大权,间接丧送了东晋。
两次这个本土宗教的起事毁灭了两个王朝,而也大大打击了道教本身的实力,事实上,就在北方,连年不断的战争造就了人间地狱,而人们在绝望中开始信奉由西南传播而来的佛教,短短数十年,佛教的势力便发展的异常壮大,可以与本土的道教并驾齐驱甚而过之,这或许是太平道五斗米道的教首们没有想到的,不过,那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中国历代起义多有以神秘主义或宗教为号召的,从“大楚兴,陈胜王”开始,到拜上帝会和义和团的猪八戒附体刀枪不入,不胜枚举。但是,这些宗教是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跟欧洲中世纪由宗教分歧而引起的政治军事斗争(当然,欧洲的宗教分歧也有一定的世俗背景,但比中国的“宗教战争”还是要纯粹多了)是截然不同的。不可混为一谈。
本人这一论点的主要证据有:一、中国没有一次“宗教战争”的主要诉求是宗教教义方面的,即便是洪秀全那样后来自己都被宗教给麻醉了的人,当初提出的主要诉求也是“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二、中国没有一次“宗教战争”是因宗教冲突或迫害引起的,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很世俗的国家,在宗教上很少有走极端的时候,仅有偶尔几次灭法灭道的事件,也从没有一次引起过大的战争。三、朱元璋起义,初始以明教为号召,而最后完全摆脱宗教,建立世俗政权,是一个为战争而宗教,而非为宗教而战争的典型例子
无法跟有着详尽理论体系的儒家相抗衡,所以不得不以巫术或者现实的天堂相号召,否则是无法吸引信徒们参加的。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中国人和欧洲人在基因上不会有什么大的不同,导致一方是信仰宗教一方则是世俗社会,导致两个社会差别的主要原因还是文化因素,而造成文化因素的很大原因就是历史,所以说假如说近代中国甚或明清时代的中国是很世俗的国家那确实有其正确性,因为那是历史造成的,但是假若说自古以来就是很世俗的国家则未必,假若不是中央集权等种种因素,甚或是偶然因素,使得中国的宗教没有机会成长起来的话,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宗教国家,现在的宗教国家也从没有一开始就是宗教社会的情况,是各种原因造就了现在的局面。
至于宗教教义,其实太平天国这个“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是要求建立人间天堂,还记得新教改革时期捷克的新教一大特点也是认为在人间可以建立天堂,中国宗教的教义只能说没有西方那么复杂,这是因为一些宗教根本没有发展壮大的机会,更别说发展教义了,而另一些如佛教他们教义发展不亚于西方,但是没有掌握到权力,即便发展了又如何?
宗教极端在中国也不是没有,就说五斗米道,其行事不亚于十字军对待异教徒。
中国的宗教战争和西方的宗教战争的区别只是一个类似宗教对世俗社会的挑战,而另一个宗教已经和世俗社会结合起来,只能说两者形式不同,但是说中国没有宗教战争那就不是了。
三国随章侃 第二章汉末政治(一)
(演义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这第二回说的是何进登台一事,而此事对于东汉的灭亡又极大关系。
黄巾之乱对东汉政权的直接打击并不十分严重,几个月黄巾军的主力就告覆灭,首脑全部被杀,已经对东汉政权构不成威胁。但是对于东汉政权的间接打击却颇为严重,在黄巾之乱发生后,为了扑灭黄巾之乱,中央政权仓促下达了让各地方政权自行组织武装的命令,各地方官员,地主豪强,乘机抬头,拥有了自己的武装,而敢于与中央政权明着或暗着唱对台戏了,而且黄巾军主力首脑都告覆灭,但是其余党却在四处流窜,外加东汉政权在平定黄巾之乱后处置不当,出现大量流民,这些流民许多加入了盗贼行列。这比黄巾主力对东汉的损害更大,如演义中提到的,在幽州冀州称帝被刘虞剿灭的张纯张举,在长沙作乱被孙坚平定的区星,此外还有在常山活动的张牛角张飞燕部,在益州称帝的马相,在凉州反叛的王国,马腾,还有在青徐两州活动的几十万黄巾余部,这些流寇的存在使得地方武装的存在有了借口,而日后曹操袁绍等人也就是靠收编了这些流寇日益壮大。
但是,这并非日后造成群雄割据的根本原因,毕竟流寇四处这种情形基本上是大规模起义后的后遗症,如清朝太平天国天京被攻破后,还有大量太平军捻军在大江南北活动,僧格林沁也战死,但是仍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黄巾之乱平定于中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12月,到汉灵帝死,汉少帝登基的光熹元年也就是公元189年夏,近四年半的时间,虽然流寇四处作乱,但是大都被很快平定,而虽然地方势力有所增强,但远没有达到如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地方官员大都还是以中央政权马首是瞻,中央委派的地方官也大都能控制政权。而且汉王朝也人材济济,虽然日后的风云人物袁曹等人还没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当时的朝中大臣如皇甫嵩,朱儁,张温等人也是一时之栋梁。丝毫看不出东汉王朝就要在之后的三十年丧失所有的权威,最终灭亡。
这一切,都缘于东汉的党争,或者说,外戚,宦官,士大夫这三者之间的争斗。
东汉一朝,边患不烈,终其一代,少有西汉匈奴,唐突厥这般的强敌,甚至回纥吐蕃那一级别的也没有出现。这一来是西汉朝对匈奴的打击甚强,东汉建立后边疆无有强敌;二来是东汉对外征伐颇为得力,出现了班超,耿秉,窦宪,窦固这般的名将,即便是东汉末年,皇甫嵩,公孙瓒在对北方羌,鲜卑乌桓征伐也是屡战屡胜。但同时,东汉内部的权力斗争却极为激烈。
外戚掌权这一情况实际上在皇权社会是很难避免的,皇权社会由一族一姓统治天下,为了巩固自己家族作为皇族的地位,便不得不打击别的家族,加强自己家族的实力,最好的办法便是将自己皇姓一族实力大大加强,汉高祖,明太祖等帝王分封同姓王不外乎如此,但是后代皇帝并没有前代皇帝一般的威信,同姓王给予自己的不是支持反而是压力,及至七国之乱后,汉朝便着力削减同姓王之权,对于同姓王也不是十分信任,然而权力的真空总要有人来填补,除了父系家族外,血缘之亲近莫过于母系,这样一来外戚上台则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尤其古代太后威权极重,且不说第一位汉朝太后吕后本就是辅佐刘邦的一大奇女子,在汉朝前期一度掌控全权,就说日后的皇帝年幼,大都是太后听政,太后之旨意不下于皇帝圣旨,而太后为女流,行事又多有不便,如此一般太后这一族便得以掌控朝政了。西汉末年多是如此,西汉更是被外戚夺去了政权。
汉光武帝建立东汉后,在西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权力进一步集中于尚书台。希望以此防止王莽第二的出现。但是自汉章帝始,东汉各帝都少见的短命,而接任的皇帝大都年幼,使得太后临朝,外戚掌权的局面再起,尚书台反而成了他们操纵的有利工具。(所以说历代制度一改再改,至多是消灭了一类势力,但是总不能避免被权力利用的下场)
此外,汉光武帝对功臣极其优待,不遏豪强,这些功臣勋爵往往相互之间通婚,外加东汉的举荐制度,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袁绍就是有名的四世三公,耿家,窦家几代都是名将,日后的士族制度在此时已经基本形成,朱儁以商贾人家入仕途成就高位,已经是罕见的异数了。(不过朱儁在升迁过程中花的钱也不少)
这些豪强大族在朝中有极大的发言权,而有些大族甚至借与皇室结亲的机会,成为把持朝政,权势熏天的外戚,如梁家,窦家。比之西汉外戚专权有过之而无不及。(说起这,其实唐朝在宦官专权之前也一度是后宫专权。)
然而皇帝一旦成年亲政,便再也没有兴趣做皇朝顶端的傀儡,也没有人理论上可以阻止其成为皇朝的主宰。(之前还有太后可以。)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朝中大权都为自己的母系家族所掌握,原本为加强皇权的尚书台却成为限制皇权的最好武器,而满朝文武,功勋世族,或本就是和外戚同气连枝,为其党羽,或虚于委蛇,两不相帮。自己能拥有的只有皇帝本身的权威和从小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宦官,其他别无人可用。那不信任宦官还能信任谁呢?于是推倒外戚专权,取而代之的便是宦官主政,而等皇帝死去,新帝年幼,太后听政,宦官失权,再度是外戚掌权了,有时干脆宦官外戚联手。汉和帝(说起和帝也挺可怜,虽然夺回朝政,为政还算清明,但是生了无数皇子都夭折了,疑心是宦官外戚联手要害之,将皇子送到民间,结果接任自己的汉殇帝八个月便死去。)之后,便是外戚宦官接替或联手朝政,及到桓灵两帝,除了外戚宦官之外,士大夫阶层也卷入,李膺和外戚联手,本想扳倒宦官,却遭到失败,反而引起了两次党锢之祸,而两次党锢之祸后,士大夫阶层视宦官为仇敌,非不灭之而后快。
在黄巾起义后,汉末的政治形势:宦官把持朝政,但是地方势力逐渐壮大,因剿讨各路叛军崛起的年轻士大夫阶层势力渐强,而且因为党锢的仇恨,和宦官势不两立,而朝中的其他官员以皇帝马首是瞻。而维系这个平衡的就是汉灵帝。
假如这样下去,至多不过一个唐朝那般藩镇割据的局面,然而汉灵帝突然死去,而何进的登台改变了一切。
汉灵帝死,皇子年幼,自然何太后听政,而何进得以掌握大权,由于何进本就是宦官引见得权,外戚宦官联手本来完全可能,但是因为何进倚重的年轻士大夫如袁绍和宦官势不两立,导致了何进对宦官的敌对,要诛灭之。
而何进在得不到太后支持下,居然接纳袁绍建议,下密令引外兵入京,威逼太后,这使得野心勃勃的地方诸侯得有借口公然上京,而宦官的临死一搏使得何进身死,没了主事人物,之后的乱战中外戚宦官都告覆灭,皇帝被董卓掌控,中央政权权威丧失殆尽,使得各路诸侯四起,群雄割据,究其根源,还在这杀猪的屠夫何进身上。
三国随章侃 第三章汉末政治(二)宦官
(演义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三回一开始就发生了一件大事,何进入宫被张让设伏杀死。“让等将何进首级从墙上掷出”,而后“袁绍厉声大叫:“阉官谋杀大臣!诛恶党者前来助战!”何进部将吴匡便于青琐门外放起火来。袁术引兵突入宫庭,但见阉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袁绍引兵入宫大杀宦官,无须者都被屠尽,宫中大乱,皇帝失踪。东汉也从此走上了覆灭之途。这是对宦官的第一次大屠杀,第二次是朱温夺唐之天下,也大杀宦官和文臣。
这章就说说引起这个事件的罪魁祸首也是这起事件的最大受害者宦官。
历史上宦官的名声极坏,其几大原因如下:
1.宦官因为其生理和心理缺陷,往往贪财,而且因为没有子孙,行事不顾后果,往往造成极大祸害。
2.宦官不是正常人,是被阉割的,而且历史上颇多污点,所以大多数人对其反感。
3.宦官掌权,直接损害了官僚贵族阶层的利益。
假如抛开个人好恶不谈,其实对宦官的反感主要针对其两点,一是无止境的贪财,二是宦官权力过大,而宦官之所以能贪财,还是宦官有权,而宦官的权力来源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从头说起。
宦官这一职业是因为统治者为了保证自己的血统的纯洁性而做的,中外皆有,并非中国的专利,如东罗马帝国的宦官,有当了宰相的,比起中国的宦官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宦官当权并非一国特产,那宦官为什么能当权呢?
宦官能当权,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是皇帝的身边人,他们的权力,至少是起初的权力,是皇帝给予的,所以宦官当权的几朝往往是皇权强有力的几朝,如东晋那般朝中大权被士族掌握,宦官想有权也不成。
那宦官到底掌握了皇权的哪部分呢?这又要说到皇权和相权的关系了。
自秦始皇设立宰相一职后,皇权和相权之争就没有停息过,尤其是丞相一职,其权力太大,与之同一地位的御史大夫和太尉都权力都有局限性,但是丞相的权力却宽的无边,几和皇帝一般,而且往往要压倒皇权,所以东汉的两大权臣董卓曹操便都最终选择了丞相一职,而为了压制相权,各代皇帝都做了许多改革,但是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即便如朱元璋那般取消丞相一职,但是内阁很快就取而代之,以至于清朝为了加强皇权又要设立军机处,这是后话了。
在东汉时期,主要是尚书台的设立,这其实自汉武帝便开始了,汉光武帝又再度加强,诏书出于尚书台,这大大加强了皇权,而宦官的权力也是根源于此,便是皇帝诏书。
诏书,也是我们通常称呼的圣旨,乃是皇帝权威的象征,也是皇帝权力实质化的最大法宝,大多数权力都要通过诏书得以体现,就好象现在的法案,文件,命令一般。所以要获取最大的权力,就一定要掌握诏书的起草。(自然,有时还有高于皇帝诏书的东西,这也是后话了。)控制尚书台是一个办法,而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控制皇帝,或者获取皇帝的信任。这控制皇帝也不是稀罕事,这东汉之后董卓,曹魏,乃至之后的司马,东晋各权臣哪个没干过这档勾当。反倒是一向被视为奸人的宦官,却少有此事。宦官专权的朝代多了,极盛就有东汉,唐,明三朝,但是能做到这点的也不过是中唐之后极短的一段时间。
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宦官的权力是皇权衍生出来的权力,没有皇权就没有宦官的权力,即便是唐朝这般宦官形成庞大利益集团还拥有军队的情况下,没有皇帝的信任,宦官也要下台,(当然,取而代之的还是宦官。)不象权臣站在皇权的对立面,宦官大都是站在皇帝这边的,两者是唇齿相依的关系。
其实,假若将宦官当作正常人看待,宦官就是皇帝的家奴和秘书,家奴身份使皇帝亲近,秘书的身份使宦官拥有大权。
宦官本就是作为家奴使用,但是因为宫中体制和权力斗争的关系,朝夕相处的宦官比之有血缘的皇族更加亲近,尤其东汉这些皇帝大都年幼时即丧父(皇帝),而母系一族为了权力又将自己当做傀儡一般,前一章说外戚的时候便说到了,这外戚颇多大族势力,正所谓同气连枝,又加经营多年,鼎盛之时可说皇帝之权不出宫外都有可能,且不说做个傀儡印玺的滋味不好受,(有时连印玺也不用你来),便说那外戚是不是王莽呢?就算这外戚不是王莽,前面那汉质帝的下场则更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夺回权力肯定是必要的,而外戚势力如此之大,如此之盛,几无可用之人啊,身在宫中,就算外界有忠臣也不知啊,举目天下,只有宦官可信可用,夺回权力只能依靠在身边的宦官,那夺回之后对宦官则更加信任有加了,灵帝将宦官称为父母,从皇帝角度上说实在是不成体统,但是也未必不能反映皇帝对这些宦官家人的感情,反而是那些大臣们,除了上朝少有打交道的机会,不知脾性善恶,如何信任?(象太子老师往往在太子登基后得到重用,是一个道理。)我们现在看去,自然觉得那些大臣谁善谁恶一清二楚,可身在其中的皇帝又如何清楚?毕竟大多数皇帝也是凡人。
而且宦官中也不乏良善之辈,明朝的郑和就不多说,单说东汉就有造纸的蔡伦,曹操之养祖父善于举贤的曹腾,清忠奉公劝谏灵帝取消党锢的吕强。也难怪说灵帝会说: “十常侍中,岂无一二忠臣?”(自然,如何分辨出宦官忠奸,就看皇帝自身了,就这点说灵帝昏庸,也不为过。)
再说这秘书一职,有趣的是,原本在西汉,宫中职务并非全是阉人,如这中常侍一职,也有士人担任的。不免有参与朝中政事的,等到东汉兴起,内宫才全是阉人,但是这一功能并未削弱,反而因为东汉皇帝为了从外戚手中夺回权力而加强了,甚至宦官权力延伸到了外朝,宦官居然有封侯任车骑将军的。
中国政权一向有内外之别,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内朝是皇帝的私人领地,外朝乃是以宰相为首的百官行政之处,(但是皇帝自然可以对朝政下最终决定,而大臣也有常有内宫指手画脚提意见的职责。)内朝一旦为他人所控制,这皇帝就成了傀儡。所以各朝皇帝控制最严便是内朝,自然,最倚重的也是内朝。而内朝中自然尽是宦官了。皇帝自然倚重宦官了,毕竟小到生活起居,大到起草诏书,对外发布,都是需要这些宦官去做。尤其是东汉太后当权,固然外戚大盛,但是太后不得出后宫,发布命令也需要宦官协助,所以何进要杀宦官,太后不肯杀,也不是只有贿赂一事的原因。
一般大臣对这些宦官也是头疼,固然这些秘书理论上只是一些皇帝家奴,干的也是琐事,但是却可以通过影响皇帝干涉朝政,(不亚于枕边风)不让其影响不太现实,但是让这些奴仆的意志驾临自己这些当朝大员头上也不好过,而且东汉宦官颇多是有功的,甚至还封侯,拜将,一些大臣对之睁只眼闭只眼,一些大臣公然抗之,等到党锢之祸起,两边的矛盾已经不可缓解,其中最大的体现就是袁绍,先提出诛灭宦官,在何进得不到太后同意时,就提出引外兵威逼太后,(引外兵不止是引入董卓而已,还包括派遣人员如鲍信等去各地募兵。)在何进再度犹豫时,还“书告诸州郡,诈宣进意,使捕案中官亲属。”把宦官向死里逼。(说起来宦官最应该杀的就是袁绍才对,不过袁绍现在这段独断,但是日后做大却畏手畏脚,真是可叹。)最终屠尽宦官。
演义中只说到张让等宦官见逃脱无望投河而死,却没说到张让对少帝说的最后一句话:“臣等殄灭,天下乱矣。惟陛下自爱”(另一说:“臣等死,陛下自爱!”)
确实,宦官固然全数被杀,但是东汉从此大乱,皇帝再无实权,即便象之前那般想夺回权力,也无人可使了。
三国随章侃 第四章汉末政治(三)董卓背后的故事
(演义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此回说董卓入朝执掌大权,曹操图谋行刺之事,却引出一个问题来,董卓何以能掌握东汉大权。
各朝对京城一带防范最严,往往以重兵把守,假若边关叛乱杀到京城,往往辛劳异常,而且等到到时,京城已经云集各地调集的大军,所以除非如实力已经雄厚到可居天下大半之外,要引兵入京执政难上加难,所以各朝的叛逆真造反时也是用伪诏(如安禄山),密诏(如刘备),清君侧(如朱棣)的借口。象董卓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入京借口的实在是太幸运至极了。这点上何进袁绍功劳不可不谓之大也。
而何进被杀,朝中无人统领,何进之弟何苗在乱中也被杀,剩下何系部属见董卓势大,纷纷投靠董卓。(之中董卓初来兵少,还用了夜晚撤出白天进入的疑兵之计,等到大家发觉董卓已经势大,)而另一大势力宦官则更不用说了,被袁绍杀了精光。所以……
等等,假如我这般说下去,那也未免太简单了,朝中其他势力呢?各位大臣呢?其中朱儁皇甫嵩都为讨黄巾的名将,他们人呢?朝中三公呢?还有袁绍是诛灭宦官的首谋,又是四世三公袁家之人,为何何系人马不投之于他呢?另外各地势力有何动作?当然,不免要说到董卓此人。
先说董卓其人,董卓陇西人,膂力过人,为人粗猛有谋,少时游历羌中,为羌胡所畏。之后为将有战功,将所得财物分于属下,不管说起豪爽也罢,收买人心也罢,他确实是一个人物,日后入京,他提拔蔡邕,取消党锢,收买吕布,听从周毖、伍琼之计,任用荀爽、陈纪、韩融等名士,还令韩馥,刘岱,孔伷等人出任各地州牧太守。(不过后来这些人也是反对他的主力。)所以虽然他纵兵行凶,但是对于官员名士,实在是十分巴结或者说收买的,这点上历史记载也公允的指出“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就这点也就可知为什么蔡邕会在董卓死后为之而泣了,确实董卓用自己新得到的权力收买了许多人,尤其在迁都之前。他并非一介武夫而已,而是颇有心计之奸雄。
演义中说董卓在入京之前的职位是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这前将军鳌乡侯到是不错,但是西凉刺史就不对了,董卓任过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在入京前是并州牧的职位,而他手下的那是征讨凉州作乱的羌胡时带领的人马。(董卓在征讨凉州叛乱时战绩倒也不差,董卓手下凉州人士不少,不过能不能如演义中称为二十万西凉大军还是问题,至少二十万只怕是假的。)
所以在得到何进密令后能第一个赶到洛阳的就是董卓,因为他离的最近,他在征讨凉州之后,朝廷给了他并州牧的位子让他交了兵权去就任,皇甫嵩也派来了,就准备接收他的军队,他呢?也没去并州上任,也不在凉州征讨了,就屯军河东。要真是凉州赶来,那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董卓在入京前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虽然不能说宦官和何系的大火并是董卓主导的,但是他在其中添了一把火是肯定的,比如在诛杀何苗一事上,何苗是何进之弟,位列车骑将军,虽然素来和何进在杀宦官一事上有冲突,但是其地位至高,而且拥有大量部属,何进一死,应该是其掌权的大好时机,而且在何进死后,他同和袁绍入宫斩杀宦官赵忠,局面还是在控制之中,但是何进部属吴匡和何苗不和,所以:
“吴匡等素怨苗不与进同心,而又疑其与宦官通谋,乃令军中曰:“杀大将军者,即车骑也,吏士能为报仇乎?”皆流涕曰:“愿致死!”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旻攻杀苗,弃其尸于苑中。”
请见此文中董卓弟董旻参与了杀何苗一事,何苗死后宫中才开始大乱,而就在此时董卓突然进兵遇到在外的少帝,假若说巧合那实在是太巧了。(即便说是董旻是临机一动,但是想必也送信于董卓了。)
而且因为何进和何苗都死,使得何进何苗的部属都归于董卓之下,董卓得以控制朝中大权,若说董卓这位何苗被杀的最大受益者,没在此中做了一番手脚,实在难以想象。
当然,此事并不到此为此,我们还是要回答前面的问题,朝中大臣呢?袁绍呢?
当时朝中百官中,大将军和车骑将军都死,司空是刘弘,也是第一个被董卓取代的,司徒丁宫刚被罢免,应该空悬,刘虞由幽州牧升为太尉,不过未就任,再就是由后将军升为太傅的袁隗,和何进同录尚书事,又是袁家大族之人,可以说是袁绍的后台,但是也未正面对抗董卓,在董卓要求废帝时,掌管尚书的他只有“隗报如议。”这般,还主导废立大典,尚不如其侄袁绍。三公都是碌碌无为之人。(演义说当时司徒是王允,太尉是杨彪都是错误的,其实王允杨彪的职位都是董卓上台后委任。)
而朝中名将呢?朱儁在其时应该是就任城门校尉,河南尹,可怜他不久前出任河内太守,还要用家兵退弟,想来手中也是无兵。(不过等董卓离开洛阳,朱儁倒是意图起兵,但是手里还是无兵。)至于皇甫嵩他本是被派去接管董卓手下的将领的,结果一来董卓不交,二来很快就发生了何进被杀的事。倒是有人劝说他起兵和关东诸侯联合进攻董卓,但是被他拒绝了,反而回京。(董卓对皇甫嵩又恨有忌惮,颇想杀之,但是和皇甫嵩之子却交好,最终没有为难皇甫嵩,只是和皇甫嵩斗了一下嘴皮子。最终在董卓死后被用。)
还有一位袁绍,他当时就任司隶校尉,又是何进手下首将,主导杀宦官之事,还有叔父袁隗支持,本是抵御董卓的一大人选。不然也不敢和董卓说那句颇有气概的“天下健者,岂惟董公!”
但是一来袁绍资历尚浅,固然关东起兵能做个盟主,但是在这京城还只怕不够,尤其是之前处置失当,害得何进被宦官杀死,又造成宫中大乱,皇帝也流落乡野,实在是极大的过失。而且在当时不能阻止杀何苗一事,使得日后何进何苗部属心怀忌惮,投到董卓之下,不能不说是大问题。(杀何苗可能不能阻止,也可能是不想阻止,毕竟何苗何进死后,就是袁绍领大权了,不过没想到董卓这个黄雀,不管是如何,都失了何氏部属人心。)
二来袁绍胆气不壮,固然能对董卓说那句有气概的话,但是却不能采用鲍信(受何进派遣募兵回来,也是三国初年一个相当关键的人物)的趁董卓初来兵力不足疲惫的情况下先下手为强的建议,变得和何进一般犹豫了,不知是不是宫中大火打击了他。曹操称其干大事而惜身倒也不是说错。
而唯一能和董卓相对抗的只有比董卓早到的外兵,并州刺史丁原了。(演义中称之为荆州刺史是虚构,不过说起这并州强兵不少。)此时他就任执金吾,可惜被董卓拉拢了其部属吕布,身首异处。(就是前一回中的所说的“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了。)
朝中如此,各地势力自然也不服这前几天还是一州牧的乡下土包子董卓了,只是董卓挟天子令诸侯,地方诸侯也没有主心骨不得已从之了,不过各地离心势力一步步加重,做了益州牧的刘焉已经断绝蜀道,准备做土皇帝了。
而各地反董联盟形成也是迟早的事,而且还是董卓直接引起的。
三国随章侃 第八章 从美女貂禅说起
(演义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三国演义为许多历史人物改头换面,也塑造了许多虚构的人物,而其中最厉害的就莫过于本章的主角貂禅了。史书上并没有貂禅这个人物,唯一与之有关联的只有三国志吕布传中的一段记载“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这里的侍婢大概就是貂禅的原型,至于是不是真的叫貂禅就不得而知,而是不是王允的养女,是不是特意来挑拨董卓和吕布的关系,吕布是否真如演义中所知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更不得而知,但是我们伟大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先生就借助那短短几十字凭空塑造出一个名列古代四大美女之中色艺双全的貂禅来,须知,四大美女中的那三位都是在历史上真有其人的;而且更让人叹服的是,塑造这四大美女之一的罗贯中具体只用了一章半的篇幅,之后只是偶尔带到,或许是因为不是真实人物,或者是忘却,或者根本没有办法处理,罗贯中连结局也未交代清楚,却不知这种不知结果的神秘朦胧却使貂禅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至今还有人为那貂禅的结局忧心。
貂禅的影响力以后再论述,先说说貂禅的身份,史书上貂禅的原型是侍婢,而演义中貂禅一开始的身份也不是王允的养女,而是歌伎,与侍婢无异,日后董卓吕布娶她,也是妾室而已。
这就涉及到古代贵族官宦或者说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婚姻的问题了。我们都知古代是一夫多妻,通常说三妻四妾,皇帝就说三宫六院,三千佳丽等等。但是,古代的婚姻是有自己的规则的,并非是男人就可以为所欲为,尤其是妻室。其地位是相当重要的,通常说的三妻四妾一般在现实中是基本不会出现,因为妻子通常只有一个,即正妻,而其他的都是妾,所以说娶妻纳妾,妻子只能娶一个,妾可以多纳,但是这些妾的身份比之妻有天差地别。妻子是法律认可的,迎娶时按一定的规则,找媒人,下聘礼,正所谓明媒正娶,要举行拜天地入洞房诸如此类正规的仪式,娶进来后妻室在家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这里的女自然不是说妾,而是妻,妻子在对于家中的事务,尤其是如闺房内的事有相当的权力,甚至老公纳妾行房都有权干涉,尤其如皇后,在皇帝生前她有权管理宫内的大小事务,甚至从法律上说可以禁止皇帝与一般的妃子行房,而且皇帝要公然反对甚至废后一般都会遭遇大臣的反对,甚至有昏君的名誉。(一些皇帝为了躲避宫内尤其是皇后的管理,甚至离开宫到外面胡搞,比如正德皇帝著名的豹房。)而皇帝死后,假如太子年幼,太后有垂帘听政的权力,一般的家庭也是如此,往往老夫人当政。假如要离婚那也要写“休书”,而妾不同了,一般说纳妾,纳妾就不说聘礼,就称为“资”,意思就是买你下来,入房后也是低妻一等,要听从妻室的吩咐,讨好妻室,地位比一般的奴婢也高不到那里去,甚至可以说变相的奴隶,一般有说宠姬,还有上文说到的貂禅的身份侍婢歌伎,就是妾的变种,而且连妾还不如,纯粹是主人的玩物,没有地位可言,如著名的大词人苏轼,就曾经在流落异乡时把自己的妾一一送人,就如同物品一般,而且对于留在身边一直陪伴左右的妾王朝云终其一生,也就是妾,不能升为妻,连其墓碑上也没有妻这个字眼出现。再如春秋时期,有一著名的绝缨宴,就是楚王在宴会时突然灯灭,而自己的宠姬在黑暗中被人抓住手不放,宠姬扯下对方的缨带,并要求楚王要问其出气,但是楚王却要求众人拿下缨带后点灯,日后那无礼之人立功,楚王还将自己的宠姬送于他,这被传为美谈。也就是因为是姬,所以即便再宠爱也是玩物,送之当时被称为美谈,要是换了王后,就绝对不会如此了。
妾的身份是如此低下,和她被纳时的地位直接有关,一般家境好的女子都不会甘心作妾,而男子尤其是官宦贵族娶妻时更是考虑妻室背景,正所谓的门当户对,政治婚姻,所以妻子在家都有一定的地位,而妾大都没有此类的背景,所以低人一等。只有为丈夫或者说主人生下子嗣后会好一点,但是就算如此也未必,妾的子嗣也要低人一等,如袁绍就被传是妾室所生,所以被袁术看不起,一度指责其不是袁家人,对此袁绍的反应是大怒,可见他对自己的身份也是十分的忌讳。而且就算生下儿子,假如主人不在乎,尤其是子女众多时也是毫无用处,苏东坡在将自己的妾送人时据说其中就有怀孕的。
所以,在年轻貌美的时候博取家中最重要的人就是丈夫的好感,这就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古典小说里常读一女子在嫁后如何如何得宠,如貂禅一般,那大都不是妻而是妾室,因为妾为得丈夫好感,无所不用其至,而妻子地位稳定,丈夫对其也要敬爱有加,对于博取丈夫好感的渴望就没这么强烈了,我们都称老婆为黄脸婆,说那些迷恋男人的人为狐狸精,后者往往就是那些妾室,实在是因为老婆没有必要争宠所以不注意打扮,而妾室为了争宠处心积虑打扮自己的关系。
如果说三国演义中,董卓迎娶貂禅为妻。那一切的一切就不合逻辑,人们会觉得貂禅已为人妻室还要勾三搭四实在是不应该,也会觉得吕布为了夺人妻如此做实在是过分,但是貂禅的身份为妾,世人就认同了。
也是因为如此,古典小说因为避讳,在着力描写的爱情故事或者演义传说中色艺双全的女子大都是妾妓之类,真正的妻只能从正史中寻找了。
附:甄后
令貂禅影响力如此巨大身列四大美女行列的并不是因为美貌,天下美女众多,人人眼中各有千秋,只怕单论美貌而言,貂禅的原型还不如那时原先袁熙之妻,后被曹丕纳为妻室的甄后,那可是一度被认为曹植的《洛神赋》中洛神原型的美女,而且,在真实的历史上,甄后也是很有地位的人物,她为曹丕生的儿子曹叡可是日后的魏明帝。
但是,经过小说的加工之后,貂禅在历史上的地位就十分重要了,吕布董卓是汉末举足轻重的人物,董卓自不必说,乱汉的魁首,吕布一来杀了董卓,二来自己也是汉末群雄之一,和当时的几路枭雄曹操刘备袁绍都打的不可开交。
想这两位大人物却为了一个貂禅反目成仇,那貂禅的美貌可想而知,甄后充其量不过使曹丕和曹植兄弟俩之间增加点疙瘩,曹丕曹植的影响力怎么能比得上董卓吕布两人,女人的美貌和影响力需要是男人衬托的,那一点也没错。
而且貂禅还直接和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联系起来,后人在说到美人计总不忘那这个例子说事,即便这不一定是史实,但是不妨碍成为著名案例,和西施一干划上等号,再不济也可以成为红颜祸水的证明,与陈圆圆等人并驾齐驱,而甄后至多也就是为曹丕曹植两兄弟的矛盾里增加一点桃色暧昧,或者就是后人拿她的死作为就算吃醋也不要乱嚼舌头的例证,根本没闹出什么动静来。
再就是宣传手段也不一样,貂禅是虚的,但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把她与吕布之情或者说那种挑逗撒娇写得活灵活现,而甄后是实的,但是没人为她写情,就连一直被人怀疑是写甄后的《洛神赋》也就只是怀疑而已,当然,曹植也不可能明写。但是就因为如此,或者说《三国演义》的成功,一个虚貂禅深入人心,一个实甄后却少人问津。
三国随章侃 第九章西凉
(演义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长安李傕听贾诩)
这一章描写的是迁移至长安的中央政权在初平三年发生的两件大事,第一件是司徒王允与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瓚密谋,连通中郎将吕布,在四月,暗杀董卓成功,士大夫百官重新夺回政权。第二件是以李傕,郭汜为首的凉州兵攻入长安,王允黄琬等被杀,吕布出逃,中央政权不到百日又告覆手。
两件事对于东汉政权的影响极大,虽然东汉末年各地方势力兴起,但并非不可挽回,虽然有如袁术这样的野心家意图自立,不过在初平三年,如幽州刘虞,徐州陶谦等由中央派遣的掌握地方政权的官员都有心复兴朝政,而大多数的地方势力也是在名义上不得不屈从于中央政权,中央政权与汉室这个名义对于相当多的士人有吸引力,从当时人看,汉室并非是个一下就倒的空架子,当时群雄在招募士人时也大都举着复兴汉室的招牌,而士人也大都是冲这个去的,即便心里认为汉室衰亡,但是如鲁肃那般公然直接说汉室不能复兴的反而是少数,不然也不会显得这么突出了,大多数人并不希望已经沿袭几百年的汉政权衰亡,这也是日后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原因。
关东诸侯不听从中央政权的借口是董卓乱政,而董卓被杀,士大夫重新掌权使得这借口不再存在,至少名义上要服从中央,外加依然支持中央政权的势力如刘虞等人,士大夫夺回中央政权或许并不能使汉室马上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但是恢复到如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也未尝不可。然而凉州军再度攻入长安使得一切又破灭了。
我们这里就说说凉州,在演义中被称为西凉,不单是三国演义中有西凉,其他的许多演义中也有,如隋唐演义,说唐。不过各本演义中的西凉其实完全不同,如隋唐演义中的西凉一般是指突厥这样在西域的少数民族政权,而三国演义中的西凉则是说汉朝的凉州还有并州一带。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隋唐演义中说西凉感觉就是外国一般,而三国演义的西凉尤其是一些将领则和汉人基本没有分别。
东汉继承了西汉对西域的拓展势头,而且尤其匈奴的衰落,其对外势头还有过之,而凉州作为离西域最近的区域,受其影响也最大,且不说对外征战必先征募最近的凉州人,就说凉州不断的各族作乱,尤其是西羌的作乱。羌胡是在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据称在周朝时期就与中原有所接触,时而归附于中原政权,为其对外征战效命,时而兴起,在西北作乱,尤其是西汉后期,羌族向内地迁移,对汉朝的边郡用兵,攻城掠地,严重影响西汉边疆安全,当时西汉名将赵充国便对羌族用兵,其主要办法便是在凉州等边地屯田屯兵,颇为有效,而到了东汉年间,匈奴对于汉朝的危险越来越小,而羌族叛乱对于东汉朝廷则成了棘手的问题,东汉名将窦融,耿恭都参与了与羌的作战,主要办法也是屯田屯兵,有时也采取消极的内迁民众的做法。屯田屯兵的做法和直接面对羌胡的威胁使得凉州并州一带民风极其剽悍。
羌族的叛乱与匈奴不同,他们并没有完全统一如国度一般的组织,大都是以部落联盟的形式,流窜作战,而且时降时叛,有时甚至被中央政权雇佣作为军队,有时聚集成数万大军,起兵作叛,尽管羌族没有国家的组织形式,对于汉朝的压力远不如匈奴一般强大,但是其在境内骚扰不停,也成为东汉末年的一大隐患。而且其羌胡的叛乱日益参入了其他成分,便是当地汉族豪强的加入。
凉州民风剽悍,而且不乏在凉州发家的家族,如三国中有名的马腾马超一家,便是在凉州崛起,这些汉人家族不单自身拥有相当的实力,而且在羌族中也有极高的威信,如马超和日后的姜维,他们在羌族人眼中便有极高的威信,马超被曹操打败后复起便是借助羌族之力,姜维每次北伐也不忘借助羌族势力,当时许多的汉人豪强其特点是一则在羌人中有威信,而且利用朝廷给予的权力权威将自己对羌人的威信增强,并壮大自己的势力,反过来威胁中央朝廷,乃至反叛,如韩遂便是如此。
当然,董卓是做的最成功的一个,他本就是陇西人,在少时便游历羌中,与当地豪帅交好,日后成为汉朝官吏后,又借自己征战凉州时大肆收罗凉州人,其中也不乏羌兵。尤其在黄巾起义后,凉州爆发了王国,韩遂的叛乱,他不单积功升为并州牧,(不过一直未就任)并在征战羌胡的过程中招募兵士,壮大势力,并拒绝朝廷令他将军队交还于皇甫嵩的命令,即便朝廷先后以少府,并州牧为交换条件。假如没有爆发何进招募外兵并死于宦官之手的情况出现,董卓想必也会举起叛旗(或者他要求得到比并州牧更高的职位并且朝廷又同意,不过这样的可能性更小吧。)。而何进被杀,使得他轻而易举的进入中央,掌握朝政。而其强大的后盾便是以凉州人为主体的军队。
不过令人讽刺的是,或许董卓的被杀也是他过于重用凉州人的关系,董卓身为凉州人,但是早期宦途是在并州起家,一度升任并州刺史的职务,只是后来黄巾起义战败被免职,而王国叛乱时,再度应召征战凉州,并在凉州壮大自己的势力,而后来朝廷给予的并州牧头衔只是希望以这个位置换取他将军队交给皇甫嵩,实质上当时他的军队还是以凉州军为主,但是在杀死丁原,收降吕布并吞并他们的军队后他的军队加入了并州势力,考虑到日后诛杀董卓的吕布,李肃同为并州人,而且大臣中的主谋也是吕布同州的王允,而且在杀了董卓后,吕布提议杀尽凉州人,王允在一度反复后同意的背景之下。我们不能不猜测,当时董卓阵营里并州凉州两党的争斗激烈,而董卓日益偏向凉州派使得吕布被朝廷大臣拉拢。
是否是这样的原因使得董卓被杀,这个不得而知了,但是吕布王允对凉州人的恶感使得长安再度被攻陷是个事实。本来在牛辅死后,董卓留下的军队已经群龙无首,而且王允一度赦免董卓的部曲,其主要成分便是凉州人,但是王允的犹豫,吕布的要求,李傕在请求赦免被拒绝,使得凉州兵再度集结进攻长安。
颇多人认为向李傕提出以复仇名义进兵长安的贾诩乃是罪魁祸首。但是细想,身为凉州人的贾诩也在被怀疑诛杀之内,他这计策乃是如他所说的自保之计。而且即便他不提出,以当时凉州的人心惶惶,总有人会提出这个建议,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究其原因,当时王允的失策是一大主因,假如一开始接纳吕布的意见,将董卓财物分发有功公卿将士,鼓舞士气,彻底诛灭董卓部曲,这样虽然过于行险用强,但是假如行动迅速,加上吕布军的战力,或许也不失为一计,只是过于危险;或者赦免董卓部曲,一律不追究以往罪行,并派在军中有威望的皇甫嵩去统领董卓部曲,安定人心,这是比较安全稳妥的办法。但是他先是不同意吕布的意见,要赦免众人,又反悔之,要解散董卓军队,并对主动求降的李傕也予以拒绝,在再度起乱后也所用非人,派去解释的胡文才、杨整修反而劝军队快快攻击。一连串的政治失误导致了王允的失败。或许是因为过于刚直的他在重新得到权力后一时的放纵,或许是因为他本身的政治能力就有限,密谋的成功完全是偶然,或许他真的就狠透了那些捣毁洛阳,杀了众多公卿好友的董卓部曲,以至于不想控制自己对他们的恶感。
故事的结局是:士大夫的再一次努力失败,参与密谋的众臣或被杀或逃跑,其中并州人吕布带着自己的部曲离开,他会在关东诸侯中引起一场风暴,而他的同乡王允拒绝了吕布邀其同行的请求,被乱兵杀。
凉州军入,关中的朝廷还是掌握在凉州一族手中,而且比董卓时期更加可怕。而此时的关东诸侯都顾不上这个了,因为日后的霸主已经兴起,他在徐州所做的一切比关中还要可怕。
三国随章侃 第十章 兖州和徐州(一)曹操和刘备的相同之处
(演义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让我们先把关中之乱放在一边,将注意力放到关东,在第七回中我们谈到在关东北方袁绍和公孙瓒对峙,南方袁术与刘表对峙,而兖州由刘岱主政,徐州由陶谦统领。相对于北方和南方的对峙,兖州和徐州还算是风平浪静,但是一时间暴风雨就要来临,而暴风雨是有青州的黄巾军引起的。
汉末黄巾起义,黄巾主力被歼灭,但是还是有大量的黄巾军在外,尤其是青州和徐州,朝廷与各路诸侯忙于征战,也给了他们喘息之机,初平三年,青州的黄巾进入兖州,兖州刺史刘岱出战身亡,这给了曹操主政兖州的好机会。
演义中此章对此的描述相当简单,给人的感觉好似曹操是奉旨主政兖州,原来的兖州官员就好象不存在一般。事实上却是相反,当时的关中朝廷威信丧尽,根本不能对下面的官员任命造成影响,曹操入主兖州的真实状况是在刘岱死后,鲍信等兖州官员邀请曹操来兖州主政,根本不是奉了什么皇命。相反,当时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被曹操派兵赶走才是真实的情况。
在当时,原有的朝廷任命制度已经随着朝廷权威的丧失不复存在,而地方势力又未完全成气候,首脑的血缘世袭还没建立起来,尤其是那些在本地没有极大家族势力支持的地方长官,如刘岱还有之后的陶谦,他们死后自己的子嗣都无法继承原先的位置。而在本地势力原本势力均衡的各豪强中也无法迅速选出一个合适的长官,尤其是在危机局势下,如兖州面临青州黄巾,徐州面临曹操的进攻。最妥善的办法就是将本州的其他军事势力迎来主政。这也就是曹操和刘备能先后登上兖州徐州两州长官位置的主要原因。
所以说曹操和刘备登上历史舞台的方式基本是相同的,但是演义中将曹操这段历史掩过,而将刘备的这段历史大加渲染,这才导致刘备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或褒或贬,反而曹操却不被人重视了。
其实曹操和刘备在一开始的命运有极大的相同点,同样在这之前是别人的从属势力,曹操从属袁绍,刘备先后从属公孙瓒陶谦。同样是在危机关头被邀请主政,同样在主政后遭遇背后一刀,甚至连那砍背后一刀的凶手都一样是吕布,也难怪刘备投奔曹操时曹操对其另眼相看了,他在刘备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不过,刘备和曹操毕竟不一样,虽然他们登上历史舞台的方式和遭遇很相似,但是他们两人的政治理念不同,在兖州和徐州两地所用的政治手腕也不同,势力也不同,导致了两人的结局也不一样。这在后几章将做具体的叙述。
而引起之后一连串事件,使得徐兖两州大乱的,便是曹操父亲曹嵩被杀一事,此事也是被人争议的一大事件,历史上对此的说法便有陶谦派遣将领在曹嵩家中杀死曹嵩的说法,陶谦部将窥伺曹嵩家产在曹嵩前往兖州中途抢掠的说法,也有和演义完全一般,说陶谦派遣张闿送曹嵩时张闿谋财害命的说法。
但是,抛开曹嵩被杀这一偶然事件不提,曹操攻打徐州几乎是必然的。
一来,从同盟角度看,曹操是与袁绍为盟友,与袁术敌对,而陶谦却与袁术和公孙瓒结盟。
二来,曹操的思想并非只做一州之主,当时临近的几处势力,袁绍刘表为盟友且实力雄厚,而袁术所领的淮南,陶谦所领的徐州则就是最好的扩张对象。(附:曹操的屠杀
曹操在进攻徐州时屠杀几城的百姓,这是日后世人对曹操残暴最典型的例子,曹操进攻徐州是为了徐州的财富,所以徐州的大屠杀不单是曹操为了泄愤,更有削弱徐州的用意,掠走徐州的人口养不活,留着给徐州太危险,万一壮大起来对自己不利,不如杀了,还可以威慑对方。这也是战争中屠城的主要原因,尤其在游牧民族进攻时常见。)
三来,曹操平定数十万青州黄巾,固然是势力大张,但是如何支付这些人的粮草物质也是一大问题,据说曹操一度设立“发丘中郎将”发掘坟墓解决问题,而比发掘坟墓更容易来钱的自然就是抢掠,而徐州当时颇为富饶,成为曹操的目标也不足为奇了,即便没有曹嵩一事,曹操也会进攻徐州,而曹嵩的被杀给了曹操一个最好的进攻借口。
历史总是环环相扣,青州黄巾的作乱使得兖州刺史刘岱身亡,使得曹操获得了兖州,曹操拥有了成就伟业的基石,而曹操对徐州的进攻使得另一大主角刘备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三国随章侃 第十一章 兖州和徐州(二)刘备为何能得到徐州
(演义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刘备得到徐州是三国的一个日久不衰的话题了,后人对此或褒或贬,如此种种,全因演义的影响太大的缘故,而当时和其极其相似的曹操登上兖州刺史宝座一事,便因演义略去而少有人注意。不过,刘备作为当时依附于公孙瓒的平原相,自身也没有极大的家族背静,而且也非徐州本土人,却突然能成为徐州一州之主,这确实也是一个极其引人注意的事件。
如上一章所说,刘备登上历史舞台,是由曹操攻打徐州引出的,在演义中对这段历史作了极其精彩的描写,先是由徐州请救兵引出派遣糜竺出使孔融处,再由孔融被黄巾包围引出北海也要请救兵,这才引出刘备,而其中还介绍了太史慈,在刘备解围北海之后又有孔融请刘备共赴徐州一事,这转折之下才引出刘备救徐州,而且在救援徐州时还以孔融,田楷不敢与曹军作战显出刘备救援的果敢,再如此,引出了陶谦让徐州一事。单就故事而言,一波三折,确实是精彩异常。
但是,小说毕竟是小说,再精彩也不能与历史混为一谈,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有一个说法是七实三虚,就说这段章节,里面有许多史实,如孔融求救刘备,太史慈的突围求救兵,再如糜竺陈登孔融劝刘备接管徐州所说的那些话,刘备和太史慈的对答,都是史有明载的。假如我们割裂看,这些和正史无疑,但是,将整个情节连起来看,这些正史就全被挪移过了。
比如陶谦请救兵,演义中说请了孔融和田楷,但是历史上是直接请了刘备和田楷,而没有向孔融求救;再比如说北海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那段确实是史实,刘备也确实派遣兵马救援孔融,但是此时并没有发生陶谦求援之事,刘备更不是孔融的要求才求援陶谦的,而糜竺陈登孔融的劝说也是在陶谦死后发生的。
虽然这段情节和史实有所出入,但是从小说角度看,演义要精彩的多,还要合理的多。尤其是孔融这段,史书上孔融求援刘备具体时间不知,只知在刘备任平原相期间,假如按史实来,那这段故事显得和主线脱节,而不说这段,又太过浪费,而用糜竺先去北海求救再引出刘备就合理的多,也精彩的多。再又如孔融劝说刘备这段,按史书上说,是陶谦死后孔融来劝说的,那未免太特意,尤其是届时还要介绍一番孔融本人和解释他为何来劝说刘备,但是用现在演义的方式,孔融前来支援,而且就在庆功宴会上趁着陶谦辞让徐州时说这番话,就显得合理的多,对于小说本身,自然更流畅,更利于阅读。(只是更让人误会演义是历史了。)
小说往往比真实的历史还要合理,但是,小说终归是小说,刘备入主徐州的真实情况是:徐州被曹操攻打,陶谦向田楷求援。刘备一同前来,这成了刘备登上历史舞台的重大时刻。
在之前,刘备虽然有所成就,由一介平民成为平原相,但是并不顺利,由他在三国志中前半生的历史是如此简略和坎坷就可知他在到徐州前历史并不辉煌,甚至不为人注意,与袁绍曹操甚至是刘表袁术公孙瓒他们比较,刘备还没有能力在诸侯争霸的舞台上有所表现,就如演义所说,他在当时只是作为十八路诸侯的手下而不是其中的一员,而且他的家世也不为当时的名士看好,这也难怪他在得知孔融向其求救时要动容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而陶谦是他的第一个伯乐,不单资助他的兵力,而且还表他为豫州刺史,这头衔虽然是空架子,(这个位置有无数人担任过,比如由袁术支持的孙坚,袁绍支持的周昂,曹操被吕布偷袭时还有一个豫州剌史郭贡也去凑过热闹,这豫州剌史实在是绝对的空头衔)但是也一下将他的地位拉高到与原先公孙瓒让其协助的青州刺史田楷同样的位置。尽管陶谦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局势才做出如此的举措,但是在众人之中他惟独选择了刘备,可见刘备确实有不凡之处。
由史书一些细节上的记载看,刘备这次增援徐州乃是竭尽全力的,演义中称其向公孙瓒借兵,而三国志中则无此记载,只称“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估计这幽州乌丸杂胡骑后来在演义中便成为公孙瓒的借兵了。从这句话来看,刘备的兵力严重不足,只有千余,还要拿流民作为补充,(这里也有疑点,三国志在说刘备就任平原相救援孔融时还有精兵三千,怎么此时只有千余?三国志等一些史书相互矛盾者甚多,同一本书前后矛盾也不少见,或者说当时的形势比较复杂,而史书记载过于简略的关系,尤其是传记体。)但是另一方面,刘备此次的支援是将其所有的家底都拿出来了,可见刘备对此次支援的重视程度,或许在此之前,刘备便得到过许诺,所以才有刘备到后陶谦便增兵四千给刘备的情况;或许是因为刘备在这次支援行动的胆识和对于军队的控制能力得到了陶谦的赏识而导致这一切,无论是哪种情况,刘备的能力得到陶谦认可是必然的,
而在刘备这方面,他本在公孙瓒处就是从属,而且地位还在从属于公孙瓒的田楷之下,而现在陶谦的赏识使得其地位与田楷平起平坐,实力也得到增强,何乐而不为。而在公孙瓒那边,对于盟友陶谦将他下属的下属挖走也没看到有特别的反对意见,所以刘备就准备安心做他的新工作了,而有时好运总是接二连三。
曹操在兖州内乱后退兵,陶谦不久后病死,徐州需要一个新的主人。
在上一章我们已经说到,在当时情况下,血缘继承的方式还未确定,陶谦即便想传自己的子嗣也不可能,所以他选择了刘备作为徐州的继承人,在死前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但是,陶谦的遗嘱并不能作为刘备执掌徐州的依据,只有徐州的各大势力才能决定徐州之主人选,而当时徐州的各大势力代表陈登,糜竺,曹豹都无力获得其他势力的支持登上徐州之主的宝座,又或者说,他们就象当初兖州那些地方势力一样,不敢登上这个位置,因为徐州在经过曹操的大屠杀后,残破不堪。而且曹操袁绍对徐州又虎视眈眈,徐州的位置实在是个烫手山芋。
所以他们需要一个第三方的军事力量保护自己,袁绍是曹操的盟友,自然不可能,而原先的盟友袁术陈登却不看好,(这也是袁术在南阳一带折腾的太过分的关系,陈登这些地方豪强怎么会请这个冢中枯骨来)这样刘备就作为候选人浮出水面了,他有一定的军事力量,至少在徐州是最强的,又是外来户,在当地势力不强,不会影响陈登糜竺等本土势力的平衡,而且有仁义之风,颇得人心,至少看不出他象曹操那样会杀戮边让等名士。请其入主徐州只怕是最好的选择。
而对于刘备来说,徐州是个极大的诱饵,虽然徐州已经不是当初富饶的徐州,数郡残破,几万人被杀,而且四处势力环绕,袁术曹操袁绍各路势力都比徐州强大。但是毕竟是一州之地,而且登上了徐州之主的宝座,就正式成为诸侯,有了争霸的资本,就如同之前曹操得到兖州一样。对于有着争霸之心的刘备来说,接了徐州还有争霸的机会,不接就没有也没有了。
但是,作为一个外人突然被拥戴上一方之主的宝座,总是危机四伏,刘备如此,而之前的曹操也是如此,他正陷于兖州的苦战中。
三国随章侃 第十二章 兖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机
(演义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穗大战吕布)
曹操作为汉末战乱中最大的赢家,其能力自然不容置疑,但是即便如此杰出的他,也在初期遭遇了极大的挫折。譬如在与董卓交战中大败,募兵中途叛变,与青州黄巾作战初期也极为艰难。再如之后被张绣偷袭,子侄都战死,与袁绍决战官渡,几次坚持不住。但是这一切比较此次兖州大乱,都是小事而已。
要成就一番伟业,必要有立足之地,在来兖州前,曹操几番沉浮,虽然有东郡作为基地,但是一郡之地怎么能比得上一州之业,而且此时还要依附袁绍势力。但是得到兖州后,曹操便有自己的立身之地,能调动兖州一州的人力物力为自己的霸业服务。此时的诸侯如袁术袁绍刘表刘备无人不是在得到本州政权后才能称为独立势力,否则即便如孙坚这般勇猛,也只能依附袁术之下而已。假如曹操一旦失去兖州,轻则如日后刘备一般流离失所,依附于其他势力,几番转折复兴,但是那时已经失去最好的争霸时机,重则便一蹶不振,成为他人的臣属附庸。
而在争夺兖州时,也是颇为艰难的,吕布所率军战力极强,几度在正面作战中击败曹操,曹操一度身陷敌围,如演义本章所说的曹操掩面烧须,便在献帝春秋上有所记载,虽然不知真伪,也可见曹操当时的危险。而因交战艰难,曹操一度起了将家小送与袁绍处作为人质,也就是依附于袁绍的意思,被程昱劝说才没有实施。
那为何曹操会陷于如此地步,原本拥戴曹操为兖州之主的兖州地方势力为何对曹操反戈一击,支持吕布呢?尤其是其中张邈是其好友,陈宫是其旧部属。为曹操入主兖州立下汗马功劳。这些人为何如此反对曹操呢?
究其原因,还是要从曹操入主兖州后的举措来说。之前说过,曹操入主兖州,收服青州黄巾,声威大振,但是他的许多做法也直接触犯了兖州本土势力的利益,引起了当地势力对曹操的恐慌,如杀九江太守边让一事,演义中称边让意图援助陶谦被杀,但是史书上的记载是,“陈留边让言议颇侵太祖,太祖杀让,族其家,”
边让乃是当时兖州名士,与孔融等人齐名,他的死,不能不让当时兖州本土势力心寒,而且曹操持法严峻,兖州本土势力对此自然并不欢迎。而曹操当时为了筹集军资,发掘坟墓,这在当时乃是极其恶劣的行迹,只有董卓与一般的流贼才会这般做,再加上第一次讨伐徐州时,杀戮百姓,这不能不使得当时的兖州势力对曹操又恨又怕。
有一段史书我们可以留意一下,是三国志张邈传所记:
“太祖之征陶谦,敕家曰;“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张邈)。”后还,见邈,垂泣相对。其亲如此。”
张邈乃是兖州势力的代表,在起初也是他支持曹操入主兖州,而且和曹操极为亲密,正如上文所说,曹操在讨伐徐州时为防万一是让家人投奔张邈而不是其他人,可见张邈和曹操的亲密程度。但是就是在第一次讨伐徐州后和张邈相对垂泣不久,张邈便与陈宫等人起兵反曹。除了张邈本身的野心,对于曹操那反复无常好杀戮的性格,张邈对此的恐惧是一个主要因素,因为当时张邈得罪了袁绍,而张邈一直担心曹操会为了保持和袁绍的结盟杀自己,假如曹操不是表现了那种为利不惜一切的性格,张邈又何以会担心呢。
与曹操如此交好的张邈如此恐惧,其他兖州势力就更不用说了,而有善战之称,而且曾诛杀董卓的吕布到来,则是一大机会,吕布此时流离失所,虽然有部分武装,但是没有自己的地盘,只能先后依附于袁术袁绍张杨,更别提壮大势力了。作为外来武装,吕布能抵御曹操又要依仗兖州本土势力,而且正如演义中陈宫最后对曹操说的“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对比起曹操,他们更加愿意选择吕布。
而且曹操的讨伐徐州也给了他们机会,吕布的两次偷袭都是缘于对方主力不在,有内鬼的情况下,只是之后的偷袭徐州的时机是刘备被迫出征,而偷袭兖州的时机则是曹操自己主动出征导致后方空虚的。
兖州危机对曹操几乎是致命的,但是曹操却支撑过去,这一来得益于曹操本身的政治军事才能,演义此章对于曹操和吕布的作战有着详尽的描写,而且大部吻合史实;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曹操本身的实力,尤其是和日后刘备失去徐州相比。曹操虽然东征,但是也留下了许多谋士将领,如夏侯惇乃是曹操亲族,再如荀彧程昱这些如萧何一般的智勇谋士,没有他们在后方主持大局,帮曹操争得鄄城、东阿、范县三处立足之地,曹操回来无处安身,就算有雄军千万,只怕也只有奔散逃离的份,所以曹操能有日后,荀彧程昱居功至伟。
另外,曹操最后的获胜,与袁绍的支持密不可分,虽然说曹操没有将自己的家小归于袁绍处,但是袁绍在当时仍派兵支援曹操,在演义中也有所描述,即在十三回中:
“布曰:“吾欲再投袁绍,何如?”宫曰:“先使人往冀州探听消息,然后可去。”布从之。且说袁绍在冀州,闻知曹操与吕布相持,谋士审配进曰:“吕布,豺虎也:若得兖州,必图冀州。不若助操攻之,方可无患。”绍遂遣颜良将兵五万,往助曹操。”
虽然史实中并没有如此直接出兵的描述,但是仍可看出一些蛛丝马迹以证明袁绍站在曹操一边。如曹操攻打张超,袁绍属下势力臧洪想救援张超,没有得到袁绍的同意,日后愤而反袁
袁绍和吕布本来就是对头,而和曹操是盟友,在攻打徐州时甚至直接派兵支持曹操,他选择支持曹操反对吕布乃是必然,而曹操得袁绍的支持对于战胜吕布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如演义中所述,曹操几番征战,终于打败了吕布,而且杀了张超全家,将兖州的全部势力连根拔起。但是,此时的兖州经过两军长期征战,又加蝗灾,兖州歉收,人人相食,而军队的抢掠对着周边的经济也起了极大的破坏作用。(如曹军便东略陈地)兖州的经济需要恢复,而曹操在这一次教训下也了解需要收服安定人心,而此时关中的小朝廷发生巨变,给了曹操机会。
三国随章侃 第十三章 关中的朝廷
(演义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在第九章说到,董卓被杀后,以王允为首的士大夫官僚的新政权只维系了不到三个月,便以李傕,郭汜为首的凉州兵团再度攻入长安,王允被杀,吕布出逃为结局。
而李傕,郭汜在长安依仗其军力掌握实权,李傕,郭汜本是董卓女婿牛辅手下的将领,乃一校尉,毫无统治经验,(董卓入京时怎么也是个并州牧了)一下得掌大权,把长安搞的乌烟瘴气,一方面大肆封赏,刚入长安时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过了三个月,李傕就升任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郭汜升任为后将军,等到了兴平二年,干脆李傕做起了大司马,而李傕之下郭汜等人按位置排序职位,一个个轮下去,滥封无数,以前的小兵封侯也不奇怪,那些公卿百官有点意见,就以武力威胁。另一方面,李傕下属的凉州兵本来就是一时聚集起来,攻入长安后李傕等人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对这些部下更是纵容至极,放纵凉州兵抢掠百姓,外加凉州兵内部攻伐不断,加上饥荒,关中一时间民不聊生。
面对这种情况,受到直接的威胁的百官公卿再度密谋除去李傕等人,手无兵权的公卿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再度挑动内讧,而因为并州势力已经随着吕布失败而离去,对象则只有凉州内部。而这一办法很见成效。马腾等凉州本土军阀本来就和李傕不同属一个势力,首先便与李傕交恶,当然这其中还有当时在益州的刘焉背后的支持。而随着献帝成年,他对于掌握朝政的李傕等人也越来越不满,挑动凉州兵内部势力内讧的行动也加快了,凉州军阀内部自己也开始了猜疑。先是李傕猜疑樊稠,设宴杀之,再是一次偶然的事故导致李傕和郭汜反目,便是演义中所说的郭汜妻为防郭汜爱上李傕婢妾暗中下药之事。(郭汜妻子因为妒忌行事荒唐,李傕妻子也好不到哪里去,本来李郭两人一度和解,要交换儿子作为人质,结果李傕妻子爱惜儿子而和解未成功,结果又打了段时间,交换了双方的女儿。)李傕和郭汜相互征战,一度挟持天子和公卿百官,李傕抢了献帝,并拿臭牛骨给献帝,气得献帝差点要和李傕翻脸。其实李傕是个又蛮横又单纯的人,不但相信迷信,而且他和献帝交谈,说郭汜坏话,献帝顺其意答复,他居然认为得到皇帝欢心……此外为了得到羌胡兵的帮助答应事成给他们宫女,在和郭和谈期间,耐不住寂寞的羌胡人跑到宫前大喊:“天子在此中邪!李将军许我宫人,今皆何在?”。意思就是说天子是不是在这里,李傕答应给我们的宫女呢?,实在是丢尽了脸,献帝后来许诺给他们更大的好处,让他们离开了。而郭汜也是如此,李傕抢了一个天子,他就抢百官,大概认为天子分量足,所以就多抢了几个高官挟持,其中名将朱儁便是在被挟持期间忧愤而死。
时局如此败坏,原本被派出镇守弘农的凉州军一大首脑张济跑回来进行劝解,而李和郭也初步达成和解意向,张济提出了让天子移驾弘农的计划,献帝此时是去哪都比留着强,答应了。
于是,献帝开始了艰难的移驾行动,考虑到整个活动的艰难,还是称为逃难比较合适,先是出去一开始就遇到郭汜部下阻拦,皇帝不得不亲自出来给那些凉州兵发表几句演讲才能继续,过了几天,郭汜又变卦了,要天子去高陵。献帝干脆拉拢原来凉州军的杨奉、董承自己一走了之。开始了一场名为移驾实为逃难的行动。
这之后的事大都如演义中所言。或者说比演义中还要复杂和艰难,如演义中所说的供应过献帝百官饮食的段煨,就因为和护驾之一的后将军杨定不和,被杨奉等人攻打了十几日,而本支持献帝东向的张济也变卦和李郭两人联合。
而且杨奉,董承和先后来援的李乐、韩暹、胡才,张杨内部也有分歧,演义中说李乐叛变,其实李乐倒没有叛变,史载他病死。到是其他几人,韩暹攻打董承,胡才也准备攻打韩暹,被献帝劝说停止。而最后还是借张杨之力,回到残破不堪的洛阳。
洛阳自被董卓烧毁后,残破不堪,献帝一路逃难,能到洛阳已经全赖张杨的粮食供给,怎么还有能力供养百官,所以百官中穷困饿死的不少,就如演义和史书中记载的那样:“尚书郎以下,皆自出城樵采,多有死于颓墙坏壁之间者。”而另一方面,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矜功专恣,引起董承不满,而这一切,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令各路诸侯勤王,虽然这是一个前门驱狼,后门引虎的办法,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且。当时的地理位置看,有能力勤王的不过那几人,本来忠于皇室的幽州刘虞已死,公孙瓒和刘虞余党正在交战,而徐州陶谦也死,徐州刚遭到曹操的兵灾,而且继任的刘备就算有心,他也不可能绕过袁绍和曹操去洛阳。袁术正策划篡位,江东和益州的诸侯离的太远,西边的关中则更不用说,刚从那里逃出来,而并州的张杨不想干涉朝政,把皇帝送到洛阳就走了。而荆州的刘表正与袁术对峙,而且也不见他对此事有何热情,唯一有可能也有能力的只怕只有袁绍和曹操了。
袁绍是当时诸侯中实力最强的,但是他迟迟没有行动。
曹操实力因为刚与吕布交战,削弱不少,而且他的威望也因为徐州屠城之事受到打击,而拥立皇帝则是最好的恢复威信的办法,而他也这般做了,日后大家称之为挟天子以令诸侯。
附一章:挟天子以令诸侯
令人注意的是,虽然我们现在认为曹操迎接献帝是一步好棋,但是当时却有许多人反对,且不说袁绍对之毫无兴趣,就连曹操手下诸将也认为不要迎接这个皇帝为好,这是为何呢?(当然,献帝这一路走来,辅佐他的那些人如董卓王允都没好下场,或者内部分裂,或者被杀,实在是个丧门星。)
汉室衰亡并不是那时所有人的公认,还是有很多人信奉汉室,虽然也有如袁术等人想图谋篡逆,但是对于许多地方官员和士大夫来说,中央朝廷的命令还是很权威的,即便在董卓等人控制之下,还是有许多人遵从他的命令。也有如张杨一般的诸侯为其效命。所以此天子还是有威信的,但是为何许多人对此事毫无兴趣呢?
或许,献帝的身份和这几年的局势给了人一种假象。
献帝是董卓所立,这使得部分人对其的公信度产生怀疑,如袁绍便对这位皇帝颇为不满,他当初反对此帝登基,这或许是他不想迎接献帝的一个原因。
此外,献帝当朝期间,中央政权命令对于关东诸侯毫无效果,这使得许多诸侯产生了皇帝无用的想法。事实上,献帝的天子身份也是在曹操手中用的淋漓尽致,或许说,挟天子不是最重要的,而挟天子之后的政治手腕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注意到,曹操在讨伐诸侯时,诸侯中主张投降并以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为借口的往往是文臣,而主张武力对抗的往往是武将。这样就给我们这种感觉,讲究实力的武将往往忽略天子的政治意义,或者说他们不太重视汉室,只注意自己的主子,所以曹操手下诸将不主张迎接天子,认为要打败杨奉等人得到皇帝费力不讨好,而文人则对汉室有着相当的信任,或者说:他们往往为了目的扩大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义。而曹操的重要手段便是使挟天子以令诸侯产生的影响扩至最大,或者说舆论造势造的最好。
其实曹操挟天子后的专制,比董卓李傕有过之而无不及,曹操进洛阳后,以有粮食为借口,鼓动皇帝来许昌,天子控制在其手中后,马上表奏韩暹张杨的罪状,韩暹或许有独断骄横之罪,而张杨则根本就是欲加之罪,(张杨和吕布亲善,而吕布之前刚和曹操对峙兵败,张扬一度想救援吕布,得罪了曹操,这才是张杨的罪状。)而领兵在外的杨奉他也不放过,派大军讨伐之,再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先后诛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议郎赵彦,罢免三公,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封暗通自己的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朝政为自己私门把持,不单已经成年的献帝无法涉足,而跟随献帝忠心耿耿的百官公卿也不得实权,所用之人皆为曹操属下,其独断比董卓远过之,只是在政治手腕上他远过董卓,当初暗通他希望得到支持的董承反被他控制,可见曹操的政治手腕,经济上也使百姓有所安定,这才得到士大夫的拥护。
当然,这也和曹操早期的身份有关,他虽然屠杀徐州百姓,但是又是汉室忠臣,反董先锋,而董卓等人早就被舆论打到谷底了,所以献帝在董卓手里,只能作为封官的工具,而在曹操手中则成了最大的政治武器。
不过,对于袁绍来说,献帝的价值就没这么大了,袁绍起家是以反董联盟盟主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就是反献帝的盟主,尤其他一度想谋立刘虞为帝,假如成功,献帝便是伪帝,他现在要把之前认为的伪帝迎接奉立起来,也难怪会犹豫。其实袁绍最希望的只怕是献帝永远在董卓手中,那样他便可以反董联盟的盟主身份发号施令,以袁家当时的势力和威望,他并不需要献帝来为之锦上添花。献帝在他手中的作用是最小的,他要防止的是让献帝落到如曹操之类人的手中即可。
所以说,袁绍利用献帝的作用最小,曹操利用献帝的作用最大。事实上,在有了挟天子之后的曹操在面对袁绍时还是处于劣势,之后的胜利可以说是侥幸,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背后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三国随章侃 第十四章 徐州之失
(演义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即便在极近的时间段也可能发生相同的两件事,甚至凶手是同一人,此章说的吕布夜袭徐州就是如此。
在演义中,对此事描写的是非常的偶然,好象就是因为张飞醉酒打曹豹,引发曹豹报复,导致吕布进犯。而真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
在三国志注解中引英雄记的说法:“布水陆东下,军到下邳西四十里。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言“张益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益德杀豹,城中大乱,不相信。丹杨兵有千人屯西白门城内,闻将军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将军兵向城西门,丹杨军便开门内将军矣”。布遂夜进,晨到城下。天明,丹杨兵悉开门内布兵。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大破益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
在三国志先主传中就谈的比较简单“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
其共同点是吕布主动攻打刘备的下邳,原本是徐州一员的曹豹势力是站在刘备对立面而支持吕布。其不同点是英雄记称在吕布进军期间发生了张飞与曹豹的争斗,并且张飞杀了曹豹。而演义将英雄记做了改动,加入了曹豹是因为张飞强行灌酒行凶而发怒,并暗通女婿吕布的事件,其很大程度是为了突显张飞的莽撞。但曹豹投向吕布自然并非演义说的那般简单。
前文曾经说过,刘备能统领徐州是各方势力平衡下的产物,徐州本土势力无法选择出一个迎合各方代表的人物,而且他们或许也不愿意主动在乱世出头统领危机中的徐州,而不得不如当初兖州一般选择第三方的军事势力,也就是刘备接管徐州。
但是,徐州是个烫手山芋,经过曹操的大屠杀,原本富裕的徐州遭到了极大的损失,尽管陈登称徐州户口百万,但是在遭到曹操两次攻伐并大加抢掠杀戮后,东海等郡破败不堪,几万人口被杀。已经远非当初的徐州可比了。内部势力分歧,且不说掌有原来军队实权的丹扬势力,就是将刘备扶植上徐州宝座的以陈登,糜竺为代表的本土势力也并非好相与的,一旦刘备有所处置不当,就可能闹出危机。
最关键的是,现在的徐州危机四伏,北方袁绍和陶谦处于敌对状态,一度派兵增援曹操对徐州的攻伐,而公孙瓒已经处于袁绍下风,已无力支援徐州,曹操自不便说,乃是徐州大敌,只是陷于苦战和迎帝之中,无法抽身,但是一旦缓过气来,便可能再度伐徐州。而更糟糕的原本是盟友的袁术因为不忿徐州被刘备得到,而和徐州成为敌对状态,如此一来,徐州便是四面受敌。
面对这样的困境,刘备也显出相当的政治才能,虽然在此时史载不多,但是从后来的历史看,他处理的颇为得当,对于外部势力,他向曾经与之交战的袁绍表现出和谈的意愿,从日后的情况看,袁绍对于刘备伸出的橄榄枝应该是接纳了,三国志注引中称“陈登等遣使诣袁绍曰:“天降灾沴,祸臻鄙州,州将殂殒,生民无主,恐惧奸雄一旦承隙,以贻盟主日昃之忧,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方今寇难纵横,不遑释甲,谨遣下吏奔告于执事。”绍答曰:“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尽管说此是否真实待查,不过从袁绍日后对刘备的态度看,袁绍对刘备能投向自己这边是很欢迎的,而且刘备也加深了其关系,袁绍之子袁谭就曾经被刘备举为茂才;而对于不久前的大敌曹操,刘备一方面利用各种方法示好,另一方面也在时刻防备,比如收留吕布,虽说此事日后看是个失策,但是面对军力强横的曹操,吕布的存在是一个很好的帮助。而对于袁术方面,只怕敌对是唯一的选择,从徐州本土势力选择刘备开始就如此了,而选择和袁绍交好与袁术敌对,从当时的势力对比看,是相当明智的选择。
刘备的对外政策,显然得到了徐州本土势力的认可,而刘备的对内政策,也得到了徐州本土势力的欢迎。
刘备日后在谈论时说到,他所用的方式和曹操往往相反,正所谓:“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其确实如此,曹操在兖州,对外攻伐掠地,对内镇压削弱本土势力,刘备在徐州,对外以外交和好为主,对内则以安抚拉拢本土势力为主。
正是在徐州的所为,刘备日后才得到了众多人的赏识器重,曹操袁绍都待之厚遇,而徐州的本土势力中陈登称之为王霸之才,而糜竺在刘备被吕布击败后仍将妹妹许配并资助,日后一直与刘备奔走各地,要不是刘备在徐州的表现,决不可能出现这样情况。
但是就如同曹操的霸避免不了被人偷袭,刘备的仁也不能导致偷袭者的出现,偷袭者是同一人,而其协助者也有相似之处。曹操被张邈背叛,而刘备被曹豹背叛。尽管张邈和曹操的交情远非曹豹与刘备可比,但是有几点是相同的:
一是张邈和曹豹在兖州和徐州都掌握着一支武装,张邈原本就是陈留太守,为一镇诸侯人物,在曹操入主兖州后也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而曹豹是陶谦在世时依仗的丹扬军的领袖代表,刘备入主后虽然有所削弱但是也保持着自己对部分丹扬军的控制,而两人能作为内应便是依靠着自己的独立武装。
二是张邈曹豹原有的地位和曹操刘备相差无几,甚至高出,张邈在讨伐董卓时地位就已经是陈留太守,一镇诸侯,而曹操当时实力还并不雄厚,还需要张邈的增兵协助,但是日后便成为兖州之主,位在张邈之上。刘备身为平原相时增援徐州,那时曹豹是陶谦的亲信大将,和刘备共同防御曹操,但是在陶谦死后,作为外人的刘备统领徐州,自己却得不到各方支持只能做其下属,甚至还不如刘备的亲信如关张等人。两人心中的忿忿不平可想而知,这也是他们在受到外力引诱下背叛的原因之一。
三是他们都是在州中主力空虚,又有外在势力支持的情况下才背叛曹操和刘备,假若不是曹操出征徐州,刘备和袁术对峙,或者没有吕布这一外在势力,他们只怕即便再有不满也只会是维持原状而已。
但是,也有几点是不同的:
1.张邈对曹操的背叛很大程度是因为对袁绍的担忧,因为袁绍曾令曹操杀张邈,而曹操在兖州徐州的所作所为使他担心曹操会为了得到袁绍支持而杀了自己。而曹豹则担忧的是刘备或者说刘备亲信对自己的威胁,三国志注引英雄记中称张飞和曹豹火并,演义中推导出曹豹和张飞的冲突,可见刘备虽然对徐州内部采取保持原状的做法,但是曹豹还是担忧刘备会削减其权力。
2.从目前的史料看,张邈背叛曹操除了吕布和兖州本土势力没有其他势力的引诱,倒是受到了袁绍的压力,而曹豹没有得到徐州本土势力的支持,但是很可能得到了袁术的支持。当时刘备与袁术对峙,而吕布在得到徐州后袁术遣使意图与吕布结盟,而曹豹也很有可能得到了袁术与吕布的支持才举兵反叛。
或许说他们最大的不同是兖州被曹操成功的保住,而徐州从刘备手中失去了吧,之前我们谈过曹操在兖州的成功,现在说说刘备在兖州的失败原因。
1.徐州和兖州本身的情况不同,徐州人口郡县在遭到曹操打击后已经衰落许多,而且主要物质都集中下邳等地,而这些地区在吕布偷袭成功后已经归吕布所有,而刘备的军队虽然去海西广陵,但是那里的物质不足以支撑军队,不久就沦落到要“自相啖食”(英雄记中所述)的地步了,但是吕布在得到东郡濮阳后,曹操依然可以借助鄄城等地继续与吕布周旋。
2.吕布军的实力不同,吕布在到达兖州时,从袁绍处出奔,实力不强,连立足之地也无,全赖兖州本土势力张邈等人的支撑才有其强力,而在徐州,他虽然兵败,但得到刘备允许占据小沛一地可以维持军队,再休养生息一段,其实力和在兖州时不可同日而语。
3.刘备没有荀彧、程昱这般能独当一面的谋士,我们在谈论三国时总说刘备在遇到诸葛亮前缺少谋士军师,而谋士军师就体现在这里,曹操留下夏侯惇,刘备留下张飞,夏侯惇当时也被吕布偷袭濮阳,还一度被人所擒,但是曹操还有荀彧这样为一州之镇,能片言退几万大军的军师,还有程昱这样威望极高能安定四方的能臣,刘备却没有这样的人才。
4.曹操军力要强于刘备,曹操征伐陶谦率部极多,回到兖州又有根据地作为支持,而且徐州兵败,无力无心追袭,刘备本和袁术对峙中,得知消息后退兵,已无可退之地,也无粮草供给,前方有吕布,后方有袁术,几路交战,军队几近溃散。
5.曹操在对吕布对峙中得到了袁绍的支援,而刘备无人支援反而有袁术这个敌人追击。
虽然曹操在兖州遭到本土势力的反对,而刘备却得到徐州本土势力的支持,但是事情的结局却是相反,可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义等等在实力现实之前都要让步。正如兖州兵乱时,濮阳大族田家先是协助吕布,吕布失势又投向曹操一方,这些本土势力在军力之前还是只能低头。不过,当政局需要稳定时,还是要这些本土势力的出面。
刘备兵败后向吕布求和,很可能便是陈登等人的出面调停,而吕布答应收留刘备也是因为刘备能得到本土势力的支持,而徐州当时仍是面临曹操袁术的压力,收留甚得人心的刘备能得到徐州本土势力的支持,如糜竺在刘备兵败后仍资助之,再如刘备在徐州反对曹操时各郡县响应可知刘备得到徐州的人心,假如两虎继续搏杀,只怕一死一伤,而留下刘备对其在徐州的统治有利,这完全是出于政治的考虑。
徐州的政局动荡后初步稳定下来,尽管其下有太大的暗潮,而南方的江东也出现了一个新格局。
三国随章侃第十五章 江东
(演义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在三国演义中,蜀魏两家是当然的主角,而东吴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虽然不能说不重要,但是比起蜀魏两家,就是一个大配角,尤其是在群雄割据的前期,几乎没什么戏份。
不过,这也是当时的形势,中国在争霸上一直有个说法,就是逐鹿中原,虽然这中原更多的是政权的代名词,但是也一定程度上是地理名词,也就是说,在争霸的舞台上,北方是主角,南方是配角。而北方和南方的关系,南征北伐等等,已经有太多人说过了,(虽然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并非是南弱北强),但是在当时,中原的地位远非南方可比,所以东吴虽作为三国之一,但是在他的开国历程上,受到的关注最小。
受到的关注小往往也意味着难度不大,而真实的情况也是如此,孙策入主江东,就如虎入羊群,几乎手到擒来,而假如孙策在北方与曹操袁绍刘备吕布群虎争夺中原,则便没那么轻松容易了。而江东的得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当时中原争霸处于最激烈的时刻。
当时中原群雄争霸,袁绍曹操等人离的太远,又一直在征战之中,无暇顾及江东,等到曹操统一北方,江东已经被孙家经营多年了。而当时唯一离的近的中原大诸侯是袁术,(另一靠的近的便是刘表,只是刘表此时正介入张绣和曹操的对峙,何况要进入江东,还要过袁术一关)但是他的主战场也是在中原;但是,江东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为他的势力的继承者,毕竟孙家孙坚孙策都曾依附于他,而孙策得以统一江东的那几千兵马也是他给的,而袁术败后,其余众大都归附于孙策门下。
所以说,孙策选择的江东,实在是选择了群雄的盲点,而且此时江东也不是铁板一块,当时为各路小的势力所分裂。这里随便说说江东的范围,江东一称由来已久,项羽在乌江自刎时有一句话就是称无颜见江东父老,之后江东父老就成了故乡百姓的代名词。但是在项羽时期,他说的江东就是指他的故乡现在江苏一带,而三国时期所说的江东也就是目前的江浙一带,在当时属于扬州。此地民风剽悍,早在春秋时期便有吴越两强国,后来汉末项羽也是以江东子弟兵为根基灭了秦朝,其江东民风战力极强,地方豪强,一般的流匪盗贼,割据流窜势力众多,外加山越,几乎没有人可以全部控制江东,而其主要几个大的势力就是刘繇,严白虎,王朗。刘繇是朝廷所封的扬州刺史,因为此时扬州北部被袁术占据,刘繇只好跑到了曲阿,依靠张英樊能抵御袁术,这样的扬州刺史自然不能完全控制江东,当时的严白虎便是江东的本土势力,而王朗则和刘繇一样,也是朝廷委派的,当时任会稽太守。
而孙策入主江东,也不是无的放失,孙家本来就是江东的一方豪强,孙坚少时便是以讨伐会稽的许昌立功得朝廷重用,日后北上,依附于袁术争霸中原,所以说演义中孙策称江东为故土,说孙家在江东三世,这便是孙坚在江东早就打下了基础。而孙策年长后虽然归附于袁术之下,但是在送母回乡其间也倾心结交江淮的各路豪杰。当他征伐江东时,队伍日益壮大,便是得益于他招募的江东本土豪强,这些人大都拥有自己的部曲,如东吴日后的大将周瑜,与孙策会合便带有一支队伍,而且孙策也同时结交接纳如张昭等在江东有影响力的家族势力,所以当他正式与刘繇作战时,其队伍已经急剧壮大,远不是向袁术借的那几千兵马了,而当他击败刘繇后,又有更多原本观望的小势力加入,如董袭等人,此时严白虎和王朗,则是不足为患了。
但是正如我们所言,三国时期的群雄争霸往往也就是家族势力的抗衡,孙策入主江东,最大的本力还是在于他自身的家族力量,参与征伐江东的除孙策外,是孙策的母舅吴景,还有从兄孙贲,再加上孙策到江东后请出的叔父孙静,正因为有这些家族人员的协助,孙策才能脱离袁术之下,掌控江东。
三国史上除了刘备离曹操外,就属孙策离袁术这段影响最大了,袁术并非糊涂之人,他从孙坚那时起便用孙家为从属,要用其力,又不可放纵其自主,孙家自孙坚死后,便随袁术,而孙策年长后来袁术处也未尝不是想要回孙家这些子弟兵,但是袁术对孙策则是利用而不放纵,直到打江东才给了机会,(关于孙策送玉玺而得到袁术帮助,颇多人并不认同,我到是认为袁术当时北上南下屡屡受挫,北上不敌曹操,几番战败徐州又被刘备吕布得到,荆州被刘表压制,扬州也被刘繇所阻,所以才想让孙策试试。)而孙策一得到机会,便立刻壮大自己的势力,并借袁术称帝的机会独立,成就东吴日后一业。所以说袁术放孙郎实在是对日后三国的影响甚大的一件大事。
孙策得到江东,但是和中原诸雄比起来,江东的小霸王实力还相差甚远,他目前还名义上依附袁术之下,需要找机会另找盟友,袁术在他看来,已经是昨日黄花,灭亡是迟早的事,西边荆州刘表也是死仇。而且江东几个大势力虽然平息,但是江东民风剽悍,还是有许多不服孙策的小股势力作乱,还有各路盗贼和山越,都需要平定,此外孙策一路招降纳叛,有许多小势力加入,这些势力的平衡都需要时间来整理,江东,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真正的登上中原争霸的主战场,只是,孙策没想到的是,那一天对于他来说,永远不会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