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连载) -- 沉睡的天空

共:💬334 🌺140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十六章 古代人质

三国随章侃 第十六章 古代人质

(演义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本章的故事极多,先是吕布辕门射戟使袁术退兵,救了刘备一次,后又是吕布发兵攻打刘备,迫其逃亡曹操处,这中间还提到曹操手下谋士主张杀刘备一事。再便是曹操逼降张绣,却因和张济之妻通 奸导致张绣报复,长子,侄子,典韦被杀。可说是最惨重的一败,最后还谈到吕布和曹操和好后,曹操仍密谋颠覆吕布,这一章可说把战场上下的尔虞我诈,一切以利益为先表现的淋漓尽致。

如吕布与刘备,他先是辕门射戟,帮了刘备一会,后又是发兵攻打刘备。这不是吕布脑子有间歇性神经病,而是情况有变,前番救刘备是因为袁术灭了刘备下一步便是攻打自己,而且刘备当时实力弱小,正如吕布所说,“未必遂能为我害”,而目前的大害是袁术,所以救之,而后来攻打刘备是因为刘备得糜竺赞助,实力恢复之,有能力害自己了,所以攻打之,而夺马一事只是演义增加戏剧冲突而加的导火线,即便没有夺马,刘备实力壮大,总是吕布的心腹大患。

再说曹操和张绣,张绣可称之为三国中朝三暮四的典型代表,他本是张济族子,张济攻打刘表中途死亡,张绣继承之,马上听从贾诩意见归附刘表,而曹操攻打时又投降曹操,后又打曹操,重新归附刘表,之后不久又投降曹操,几次三番,一会和曹操战,一会又和曹操和,可说这战场之上,根本没有能肯定的事。

那对于投降自己的将领,或依附于自己的势力,应该如何处置呢?曹操在战败后有一段总结,颇能说明了古代对此事的做法:“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

当然,张绣的叛变并非是没有获取人质这么简单,但古代时期尤其是作战时期,留质是很好控制将士的一个手段。

所谓质,即是人质,能作为人质者,莫过于至亲,如父母,妻儿,古代打仗,那是不能带上他们的,这一来是行军不带家眷是常理,否则拖家带口转战千里,路上宿营还可以过过夜生活,那是集体旅游而不是打仗;历史上到不是没有这样的队伍,不过一般都是逃难的,要不然就是流寇了,如黄巾军很多便是,这些队伍说起来人数众多,但是打起仗那就是一溃千里,没什么战斗力的。所以一般正规军队不管多讲军民鱼水情,这军是军,民是民还是分的很清的,所以那些军属们绝对不会跟着军队,而是呆在大后方,再怎么说也安全点。

这二来嘛,就不好直接明言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就是做质,万一你做了逃兵甚或投降了,家人就要替你抵罪。这在现在看来好象不是很公平,但是在古代是很平常的,古代乃是以血缘为主的族群社会,个人和家族是分不开的,一人成名,全族荣耀,一人蒙羞,全族受辱。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要是一人获罪呢……株连九族也不奇怪。此外,还有保甲,连坐,当然,那是关系到社会安定等其他问题了,我们以后另找一章再谈。

还是说回来这个人质问题,其实别看我说的那么吓人,其实真要论起做质来,小兵还没这样的资格,这一来是株连太多并没有好处,那些兵士的家属可都是后方的劳力呢,也不会真的前方小兵逃跑就诛杀全族;二来很多当兵的本来就是孤身一人,你想找人质也没处找去,所以当兵的一旦逃起来,也真没啥好办法,这宋代老赵家连刻字都用上了,(也不知是不是那时纹身技术突然发达的一大因素),但是该逃的还是要逃。

当然,我说小兵没这样的资格好象也有太鄙视小兵的成分在里面,其实这因为小兵的人质影响整个战局的例子多不盛数的,比如秦末项羽收降了那批秦军后,那些秦军因担心关中的家人在那里嘀咕,没想被项羽听见了,这深怕到时候那些秦军家属在前方爸爸妈妈儿子夫君一叫,这些秦军就倒戈相向,干脆就全坑杀了,这间接还影响了楚汉对峙的结局。

再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们这三国里,这关羽日后的武圣从襄樊前线跑回来,那时兵还不少,回来一看,老家被占了,那些兵的家属自然落到东吴手里,还照顾的挺好,甚至来做统战工作,这一来军队都散了,关羽不得不逃走,被俘被杀,荆州失去,也是影响汉末格局的一大因素啊。

当然了,这扣留人质的待遇享受的还主要是那些将领们,这将领出兵打仗,领有兵权,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万一这将领要是不高兴伺候咱了,万一带兵打回来怎么办。所以这人质是一定要的。古代出征,尤其是远征带兵,那就要去皇帝那要兵权,这兵权给你了,那你就把老婆父母子女都留下来,当然哦,嘴巴上说是好好照顾,其实是变相的软禁。万一你在前面跑了投降了,我就把你的老婆父母子女喀嚓了。不过,万一将领在前方战死,所有的家属会得到优待,甚至还高于原先的品级都有可能。假如完成任务安全回来了,那也好,交还兵权,再和家人团聚。(所以这外面出征的大将万一时间长了,多几个妾也是平常事。)要是边疆大吏呢,那也是肯定要留人质在京城的,如吴三桂就把自己儿子留在京城,安禄山造反时他的儿子安庆宗也在长安,自然都被杀了。

对于手下大将如此,降将更不用说,那是一定要收取人质的,比如曹操一度想把家人送到袁绍处,那就是请求依附的意思了。这曹操这次也不知是怎么想的,或许是被美色迷昏了头,居然忘记取人质了,落得如此大败也只能怪自己了。

本章说到吕布善待刘备家属,这其中一大原因也就是留着当人质用的,不管刘备如何打算,这留着总比砍了好,那就是和刘备结死仇了。

三国还有两大例子,一次是曹操手下毕谌,兖州乱时,张邈抢了毕谌家属,曹操说你去张邈那吧,毕谌当面磕头说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还被曹操表扬了下。(这样看来曹操也不想他走)结果话没说多久就跑去张邈那了,后来曹操抓住毕谌,说:“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意思就是能孝亲者也能忠君,(中国说忠孝忠孝,这孝字很多还在忠之上。)到也没如何处置他。

再一次便是很著名了,徐庶因为母亲投魏,当然并非演义所写那般,而是在当阳之战中徐庶母亲被抓,对刘备指着胸口说::“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意思就是老母跑了,我也没心思帮你了,请让我离开,刘备就让他走了。

人质是如此重要,所以无论哪方都想好好控制,如隋末杨玄感起兵的时候李密献了三策,杨玄感选用最下策,其主要理由就是因为朝廷官员的家属都在东都,认为夺取之后隋军会崩溃。然而既然是人质聚集地,哪有这么容易攻破的,古代人质聚集地大都是在大后方,而且重兵把守,如京城,要想夺取,谈何容易。

万一是没有可扣留的人质呢?比如是孤儿之类,当然这也难不到他们,假如许多看戏剧的人常会发觉一个现象,就是假如这没新科状元,刚出名的小将军,万一没结婚,总有人来为他做媒,甚至这位媒人还常常是皇帝或者皇后,这可不是皇后没事做自己做红娘,而是大有意味,这一来是拉拢,就好象汉武帝要给霍去病造房子,一种赏赐的意味,这二来也是那些嫁女儿的人想借这位前途似锦的新人好光耀一把。三来嘛,就是让你有了亲人,这样我就有质在手了,这妻子或许还不行,最好你快点生孩子,那就更好了。自然,这也是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边有了家室心也安定点,这作官打仗不都是为了有荣华富贵,老婆孩子,光耀门楣嘛,而那边又拉拢了爱将,又可以放心让他出去做事了。所以你细翻历史,很少有孤身一人或者六亲不认者用为大将的,前者没有可做的人质,后者六亲不认,更加没办法控制。

当然,真要是事到临头的,谁还在乎那些人质,如吴三桂安禄山不是照样反了,马腾一家在京,马超也反了,历朝历代临到灭亡前,这投降的数不胜数。大厦将倾时,不是几个人质就能挡住的。

附章之一曹操

曹操在此章中,做了两件事不能不让人不提,第一件是张绣降曹操后,曹操这想必是不战而胜,正所谓温饱思淫欲,这大胜得意也死淫欲,这古时军队是不带女人的,此时就想找妓女,而他的侄子曹安民做了一次皮条客,而且好拉不拉,拉来了张济的妻子,这张济本是张绣的族叔,而且还是张绣军队的老当家,曹操这样做,等于是羞辱整个张济所带的西凉军团,这张绣假如不表现出什么,那军队便不好带了。这还没完,这只是演义中所说的,演义下面还另有故事。三国志中记载:“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这里面说的明白,张绣恨之,这应该是有怨言流出了,而曹操心中不快,密谋杀张绣,而张绣先下手为强攻打曹操。而曹操密谋的是什么呢呢?这演义中有一个胡车儿,说是献计偷典韦双戟之人,其实这便是曹操试图拉拢的人,三国志的注引里说他“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曹操拉拢人心确实有其办法,其主要手段便是给予重金,官位,张绣也是因此担心曹操的阴谋而最终造反,演义中则将内容变了许多,将胡车儿的角色改了,凸现因张济妻导致的张绣叛乱,这也是演义里常用的手段,之前在貂禅里就用过了,只是此段起因是曹操对张济妻通奸所致,到也不错。

这第二件是曹操祭奠典韦,这史书上确实有曹操哭典韦之事,曹操对典韦感情确实很好,但是却没有曹操说的那句话, “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这话也就是作者加上去的,就象刘备摔阿斗那样,子虚乌有,是为了显示英雄人物爱才之心而写,但是结果却不相同,两段都是不合常理,曹操哭典韦这段话大家都不觉得如何,这刘备没摔阿斗却挨了这收买人心的骂名,真是冤哉。

附章之二刘备

这章中刘备甚苦,一开始就遭到袁术攻打,此时应该是刘备驻扎小沛没多久,吕布不可能让其带多少兵,原先损失的兵也不能得到补充,正是元气大伤的时候,根本无力抵御袁术,所以不得不求助于吕布,而后或许是得到了糜竺的资助又重新招募人马时,又遭到吕布的攻打,流离失所。不可谓不苦也。

而且当他到了曹操所处,又在不明情况的状态下险遭不测,程昱劝说曹操杀刘备,而曹操没有听从,(史书上并没有荀彧参与此事。)假如这听从的话,刘备还真是入了虎穴。

说起此事,便是最奇怪的,这投入曹操手下的人多了,怎么就刘备遭到这等的待遇,想来要不是刘备的气质太好,程昱又懂相术的话;那就是刘备在外的名气的关系,正如曹操所说的:“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这杀刘备和失天下之心都挂起了钩,这说明刘备当时有了相当的好名声,程昱要杀刘备是因为刘备得民心,正如前文所说,文人对于民心名声这种事看得很重,而曹操也因为刘备的名声而不杀他,(或许曹操也是因为刘备与自己相同的遭遇的关系?)也很有可能是因为拉拢刘备对于安定徐州有很好的作用,假如杀了刘备,徐州当地的势力可能和吕布一起将矛头对准曹操了,而不杀刘备则可以分化徐州势力,这是为了下一步棋。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十七章 伪帝和谶纬

三国随章侃 第十七章 伪帝和谶纬

(演义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本回说到袁术称帝,袁术在早期的群雄割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正如前文所说,他和袁绍的兄弟之争是早期群雄争霸中的一大焦点,他们两兄弟各自形成了相互对抗的两大集团。在前期,袁术势力一度极盛,即便在遭到袁绍和曹操的连番打击之下,也保有相当的实力,但是在称帝之后,就遭到天下诸侯的群起攻击,演义这章说到的曹操组织的联军便是一个典型代表。(虽然演义中称联军,又称会合三将,但是实际上主攻袁术的只有曹操一军,刘备当时在曹操支持下重新驻扎小沛,但并不见有明文记载他参与曹操此次对袁术的讨伐,而吕布是在迎击袁术的进攻,孙策更是远在江东,而且只是和袁术断绝从属关系,远在江东的他怎么和曹军会合。)曹操迎汉帝入许都,已经是汉天子的代表,所以袁术称帝,自然要由他组织联军,而刘备素来和袁术不和,袁术几番攻打刘备而且刘备自认汉室宗亲,袁术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刘备自然要讨伐之,这两人就不说了。但是,联军的另两支,吕布虽然在袁术手下时受到轻慢,但是在入主徐州后一直和袁术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在袁术称帝后也反对,站在了汉帝一边,和袁术闹翻以至于兵戎相见,至于孙坚更是一度为袁术麾下将领,奉袁术之命攻伐江东,也乘袁术称帝之时与其决裂。

袁术的此次称帝可以说成为了众矢之的,以至于后来成为人人喊打的逆贼,再也没能缓过气来,可见这称帝之事并不好做。假如说象一些土匪称什么“阳明皇帝”那样的土皇帝就罢了,其他的群雄要想称帝就要称称自己的分量,这正统的名分,中央政权可不是那么好挑战的,天下共主也不是那么好当的,那乱世之中,你称王称侯还就罢了,那称帝就成了众矢之的,原来内部争斗还可以说是不和,现在称帝就是谋反啊,且不说那正统皇朝,就说那其他割据势力,也肯定是以此为借口来攻打你,所以说就算有再大的势力,对这称帝也要慎之又慎,后来袁绍何其强盛,也没敢自己称帝。后来三国割据已经很是明显,但是在汉帝禅位之前,也就是刘备借着自己刘姓的优势可以称王(之前还是当着早期汉帝给予的左将军之职呢),那时孙权也还是做着侯爷而已,吴王一位还是曹丕这位做了皇帝后头脑一发热授予的。所以说,这帝可是万万不能所以乱称的。

但是袁术这位怎么就敢称帝了?这里我们要说一下袁术这位老兄比较傲气,他是袁家这个大族的一分子,而且因为袁绍那个身份的关系(袁绍本来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袁绍大概是婢女所生,后来被伯父收养,反成了族中长子代表了),对袁绍一直不屑之,公然称袁绍不是袁家子。对自己的哥哥都如此,其他人还用说吗?他是这个看不起,那个也看不起,刘备就被他称做“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前面说袁绍是在给公孙瓒的信里,这次说刘备是在给吕布的信里,这袁术有写信说坏话的习惯。)

当然,要是真只是傲气一点,倒也不一定想做皇帝,问题就是袁术同志还有一个大毛病,就是相信谶纬。

谶纬是什么?这个比较复杂,专业上说,谶是一种宗教性的神秘预言,又称谶语,以之预测吉凶,因通常配有图,故又叫图谶。纬呢,是相对於经而言,指用图谶等神秘含意解释儒家经典。当然,这是专业上说,简单的说,就是童谣预言等语言文字图画迷信。比如说,陈胜吴广造反时搞什么鱼肚藏书,篝火狐鸣就是一种,再比如李自成搞出来的十八子,元末韩山童搞的石人一只眼,都可以说是这样的东西。这些东西还是人特意做出来的,还比较直露,应该说是一种宣传方式,但是有一些就比较含蓄了,要配合一点如《易经》《河图》等比较专业的知识,甚至是高深的知识才能解释的传说,这些比较有名的如“推背图”,“烧饼歌”,西方的诺查丹玛斯预言也可以说是西方的谶纬。这些就是需要读书的知识分子来用传说预言的内容对照现实来解释了,其中还涉及什么阴阳五行,都是秦汉时期方士和一些阴阳家搞出来的东西。

这些预言其实都很牵强,其内容大都含糊不清,正反解释都可以,所以这大都是解释者的牵强附会,故作神秘,或者为了某种目的,刻意的将其与现实联系起来,这也是算命相士常用的手段之一。其实其中的很多内容大都和现实对不上号,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态度,那些对不上的失败的预言就被淡忘在脑后,只记得那些对得上号的预言了。这是人的一种迷信心理,古代时天灾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甚至预测的,所以古人更加迷信。而古代统治者都认为自己有天命,如刘邦以一亭长而得天下,其间多少艰难转折,好几次命在旦夕,我们现在称之为运气好,或者说是强者淘汰赛的幸存者,而古人便认为他有天命所在,是真龙天子,而刘邦那些斩白蛇的说法更加是迎合了这些看法。再如东晋时期刘裕要想篡位,但是就是相信东晋还有二代皇帝之运的说法,刻意先换了一个皇帝,再将其害死,这样迎合了预言。(够无聊的)而隋朝杀李姓的大臣,唐朝李世民杀武姓之人,以防其夺天下这些传说在历史上也确实有其真实的对照。而其中也有利用谶纬迷信为其统治捞取政治资本的情况,尤其在汉之后,也有宗教势力的介入,如李唐重道,武则天称帝就有崇佛的倾向,甚至还有和尚称其为弥勒佛转世。

而在东汉的时期,这种情况最是严重,东汉是谶纬最盛行的时刻,其汉光武帝能夺得天下就有利用谶纬,并颁布图谶于天下,而之后的各代皇帝也对谶纬情有独钟,大力扶植,很多士人参与,将其更加的神秘化,将其与孔子的经结合起来,就是谶纬中的纬了。(谶纬的盛行也促进了宗教的兴起,东汉也是宗教兴起的时候,佛教已经传入,而道教也开始兴起,其典型就是太平道,太平道的十六字也可说是一种谶纬,东汉利用谶纬来稳定自己的统治,结果也是谶纬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不能不说是讽刺。)

而袁术显然也是谶纬爱好者,当时有一个谶文流传很久,演义中也说到了,“代汉者,当涂高也。”他的字是公路,便认为自己是代汉的真命天子了。(他所说的自己是大舜之后,属于土德,而汉朝是火德,以土代火也是另一种类型的迷信,便是阴阳五行说,这在改朝换代的时候也搞得轰轰烈烈,不少学者参与讨论。至于拉个帝王来做祖先这就不希奇了,那后来连少数民族都能在前代中找到祖先,这谁当了皇帝不能找个来?象朱元璋那样没拉朱熹只称自己是布衣的是稀罕了。)

几十年后,“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袁术认为是为了自己定做的谶文日后被曹魏和司马又拣起来用了,所以说,不要相信迷信,而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不然就要象袁术老兄一样,上了迷信的当啊!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十八章 攻城和伏兵

三国随章侃 第十八章 攻城和伏兵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拨矢啖睛

三国演义不单是本好小说,也是一个极好的军事战术教材,尽管不能和真正的军事著作相比,而且一些内容过于小说化,不能当真,但是三国演义中列举的一些战例也是颇有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特点,而本回中说到张绣曹操,吕布和刘备两次战役,其中说到曹操攻城,撤退时设伏,吕布夺小沛这几个例子,我们本章便围绕着这几个例子说说古代的攻城和伏兵。

城市是文明的象征之一,而在军事上,城市则代表着文明部族的防卫力量,当农耕文明达到一定程度,一个地区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定居人口和财富时,城市就出现了,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强盗,这些强盗有可能是野蛮部落,尤其是游牧民族,也有可能是其他的文明,无论如何,为了保护自己,城市便需要高墙来作为防御力量的补充。当发觉砖瓦构成的城墙能极大程度的减少血肉之驱的民众伤亡后,作为弱势一方,选择守城就成了必然,而战争也往往成了对城市的争夺。

在相当成的时间内,城市的建筑能力远远超过了军队的攻城手段,尤其是如首都一样的大城,在几代人不断的修筑下,坚固无比,所以在古代兵法中说,攻城为最下策,攻城不单伤亡数量要远远高于野战,而且往往徒劳无功。春秋战国时期,便常有围住对方都城数年却不得攻破的结局,最著名的便是秦军攻打邯郸了。

为了增强城墙的防卫力量,除了对城墙加高加宽之外,其他的附属设施自然是必要的,增加一道内墙和护城河已经是最简单的办法,箭楼、闸楼、城楼、角楼、敌台、敌楼、堞墙、垛口、吊桥等城墙附属建筑使城市的防御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难以攻下,在攻城器械缺乏尤其是火药没出现时,古代攻城是怎么样的呢?

一般来说,选择攻城的一方在兵力之上会处于优势,为了减少自身伤亡,围城是最好的选择,尤其在自身粮草充足而对方粮草不足又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围而不攻往往能得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但是在现实中,却不太有这样的机会,因为攻城的一方在人数优势的同时也消耗了更多的粮草,尽管城市中往往会有大量的平民,但是攻城一方的粮草往往要从远方运来,外加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很多也是粮食存储中心,这样一来攻城方选择围而不攻就不是明智的选择,除非已方占据了太大的优势而对方孤立无援,时间和空间都在自己这边。

而当攻城成了必要时,攻城器械和办法便是第一位了,最常用也是在小说演义中最常见的就是云梯和攻城槌,而演义中对应的往往就是滚石檑木沸油了,虽然说演义里说的实在太过简单,但是也不能不承认,这些攻防办法确实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了。假如没有效果,那我们在之后官渡之战中会看到投石机,地道的出现,实在不行的话,引水灌城也是一种办法,不过那种另类的办法并不是每种城市都适用的。

我们还是结合战例来说,攻城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便是选择其薄弱环节,在其中短时间投入大量兵力攻破之,当然为了防止守城方也在同时聚集大量兵力,则利用声东击西计策,诱使对方将注意力集中到另一侧则是必要的。曹操在演义中可以说是做了最佳的选择,先填掉壕沟,去掉行军障碍,再填柴薪积草在城边,这并不是要烧城,而是如填壕一样的做法,减少城墙与地面的高度差,以便军队的进攻,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云梯,只是绝不会放那些容易燃烧的草,而是黄土沙包等物了。(不过假若以演义这样的描写,这次攻打的到不是真正的大城,而倒象一般的小城甚至城寨了。)实际上把真正的兵力集中起来于夜间在另一侧进攻,假如没有被识破,这确实也是一种完美的攻城套路。

不过真正的攻城自然不会那么简单,那是一套复杂的程序,本章也并没有打算做军事贩子,详细介绍攻城器械的用途和攻城办法,那会在以后的一章中专门叙述。

再说说刘备和吕布对峙一战,那也是另一种攻城态势,刘备在得知曹军来援后,便分兵在城外立寨,这也是一种守城方式,尽管单纯的守城能减少伤亡,但是很容易陷入被动之中,而在城外立寨,与城市相互策应,这样攻城一方在进攻的同时就不得不预留部分兵力在防备城外城寨的攻击,这样对城市的压力就减轻了,陈宫日后便在被围时向吕布提出这一意见。而且在有援军的情况下,也能更好的策应援军活动,而不至于被攻城一方分离,所以古代重要的城市防御体系都是由几座位置可以相互策应的城池构成的,而攻城一方就要占领各要地,一来限制守城一方的活动,二来阻碍对方的援军。(甚至有攻城一方在敌方援军来时自己修筑城寨的,最著名的西方莫过于恺撒对高卢一战。)

当然,刘备和曹操一样,效果都不是很好,小沛的失去也是失城中很常见的追击溃兵入城,不过正如前面所说的,这两个事件在历史上都没有明写,只是小说中运用了这种写法,真实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到是曹操和张绣刘表联军一战,却是如演义中所写这般。演义中张绣对曹军战中伏,而之后刘表张绣联军追击又中伏,张绣听贾诩言再度追击大胜,这都是史书上有所记载的,而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一个例子,便是伏兵在古代战争中的地位。

演义中将伏兵说的如同神话一般,三国演义中火攻和伏兵可说是以少胜多的当家宝贝,只要是大胜,不是计出伏兵就是火烧什么来着,而且都和诸葛亮等人联系在一起,让人不免觉得火攻伏兵实在是制敌之良药,其实倒并非如此。

伏兵确实很好用,中国史书上伏兵的例子屡见不鲜,伏兵是以少胜多的重要手段,其一大原因便是军事阵型的限制。

军事阵型在古代作战中出现的很早,西方出名的如马其顿方阵,东方的阵型繁多,不少还带了神话色彩,如八卦阵,但是总体构思是一样的,便是在纪律基础之上在战斗的部分地区集中优势攻击。而由于阵型的平面效果,使得作战中大多数士兵只能面对一个方向,而一旦侧后方受到攻击时,则往往会动摇,所以东西方战斗都讲究迂回到敌人的后方或侧方,在此进行打击能得到比正面对抗好千百倍的效果,往往会使得对方溃散,而溃散的士兵人数再多,也无法与有组织的阵型军队对抗。所以伏兵的以少胜多很大程度是得益于此。

而伏兵又占了另外两大优势,一来是突然性,人的心理对于突然出现的事物总有恐慌性,假如本来以为安全的地方出现了大量不知数目的军队,很容易军心溃散,而另一方面,伏兵往往是先引诱敌方,敌方追击的过程中不可能保持完美的阵型,此时的冲击那要有效果的多。

所以伏兵确实很有效果,但是,中国史官过于讲究计策的重要性,追求文字的戏剧性,重视战略构想,而忽视战术细节的描写,导致伏兵被神话了,任何一次战役都是由最小的细节构成的,没有一次战役是只靠某人的神机妙算就能成功的。

就以伏兵来说,要对敌方埋伏这并非所有的军队都能做到,必须令行禁止,就以埋伏的军队来说,假如不听指挥,不等时机成熟就冲出,那要不就被人识破,要不就得不到大的战果。再以引诱的军队来说,要求先败后胜,说来简单,这先败要败得不让人怀疑又谈何容易,打得过了,自己逃回去的机会也没,一触即溃,则别人怀疑不来追击,而且被人追击又岂是那么容易逃的,搞不到还没到伏兵地点,就被灭了干净,而且等敌人中计后,伏兵大起,你这引诱部队可不能还是一直逃下去,不然追兵便可乘机追围攻击而逃过一劫,你这诱兵还要反过来迎击,此时敌人很可能拼死突击,要堵住才行。

这一切,没有长期的训练和严明的纪律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不能指望连战斗都没有战斗过的新兵甚至土匪来做伏兵这种高技术活,历史上能使用伏兵的大都是战斗多年的军队,如曹操在攻打董卓时中伏,非他不懂兵法,而是他军队不能用,只是一些乡勇而已,怎么能和凉州正规军对抗。等到了日后有了基业,严行军法,才锻炼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这样才能驰骋中原。

不但伏兵如此,对付伏兵也是一样,比如敌人溃逃,若是令行禁止的军队,便可控制,不盲目追击,反之就会盲目追击,导致阵型混乱,被敌军所乘,如日后在白马斩文丑一仗。或者即便中伏,有经验的军队也比一般的军队容易镇定,而且由于纪律的约束,也容易在指挥下统一行动,不溃散,以减少伤亡,甚至反败为胜。

演义小说总说为将如何如何神机妙算,或者武艺如何高强,好象将领最重要的便是奇计和武勇,其实,真正的将领,能将下属训练成一支真正的军队,才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没有军队的战斗力作为基础,一切都是空的。

通宝推:铁手,
家园 说得好!

中国史书里对战争描写太过于简略,以至于很多实用的军事方法都失传了,战事一开,大家还得从头学起,效率太低。

家园 这个要是也等发完了再发放麦乳精,恐怕沉睡兄早就营养缺乏了
家园 艰巨的工程,花之支持。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十九章 吕布之死

三国随章侃 第十九章 吕布之死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在本章的故事里,白门楼下,汉末的弄潮儿吕布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在此,不能不对这位重要人物做一个简单总结。

汉末三国英雄辈出,其中佼佼者莫过于后来三分天下的三雄曹刘孙,除此之外,群雄割据时袁绍吕布两人也是群雄中的顶尖人物,袁绍乃是北方霸主,天下大乱便是由他起,之后做关东诸侯的盟主,甚至一度号令半壁江山,后期雄据四州之地,用老话说便是兵多将广,其实力在群雄中当称第一,就是曹操在如天赐一般的官渡大捷前也远非其对手,一度甚至还依附于袁绍。虽然说袁绍起家有其世家背景的关系,但是对比其他的弟弟袁术来,袁绍要好的多了,不论他日后如何,袁绍在群雄割据时期其地位可称的上举足轻重四个字。而另一位便是在本章中死去的吕布了。

比其袁绍是以势力称为顶尖人物,吕布则是以其经历而成顶尖人物,起初为丁原之下一主簿,因董卓而叛丁原并杀之,之后又因王允叛董卓并杀之,这两次叛变并诛杀之前的主公给吕布莫大的好处,叛丁原后董卓任命其为骑都尉,后为中郎将,叛董卓后吕布更是成为温候,并假节,与王允等人共秉朝政,实际上掌握着长安朝廷的统兵权,可说的上位高权重了。而后又突发其变。逃出京城,连妻子都来不及带出,在袁术袁绍之下辗转流离,一时受到重用一时又被追杀,四处寻人收留,几与流匪无疑,对比其在董卓死后那几十日的辉煌,可说是从天上落到了地下。在此人生潦倒之时。忽然得到兖州地方势力的支持,起兵对抗曹操,还一度把曹操 逼的险些无家可归的境地,然而情势又变,被曹操击败,逃至刘备处乞求收留,再趁刘备外出征战夺徐州,在徐州和袁术又是时而联合,时而相互攻伐,最终兵败,在白门楼被杀。其一生跌荡起伏,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是传奇而有戏剧的一生,别说他杀丁原杀董卓之事,就说他能一下把汉末这么多风云人物曹操刘备袁绍袁术都得罪光这一点来看,就很不容易了。(这点上不能不说他是人材啊!)而且他无论到哪,总是能成为中心人物,引起一番风波,这点也是无人可及,在关中他杀董卓,朝中权力换手,并要杀凉州人,间接引发后来的西凉军入主长安一事。到了关东,他在曹操背后捅一刀,使曹操陷入人生最大的危机,兖州势力大为变动,兖州之乱还间接影响张扬和臧洪之死,到了徐州又夺了刘备的立基之地,让刘备日后十几年流离失所,四处投奔,寻找一块割据地。假如没有吕布,汉末的群雄争霸要简单的多,不过也要逊色的多了,对于这位改变历史的人物,我们将其列在袁术刘表之上,并不过分。

上面是从历史的角度,而从演义角度来看,吕布也是拥有大量戏份的主角之一,三国演义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并没有专一的主角,刘备曹操关羽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其中对关羽有所侧重一些,而之外就轮到了吕布,这点上就连袁绍也远远不及,这不能不说是因为吕布那传奇的人生和个人武勇名声的关系了,古代演义要写的好,有几位角色必然不可少,这在前言一文已经说到,吕布便是担当着这武勇天下第一的角色,而且因为三国演义带有强烈的历史因素,而即便在三国这个时期,吕布的传奇色彩也不见减少,所以说将其戏份大大增加,对其的戏剧角色大为渲染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如三英战吕布等虚构的故事,在给了刘关张等人戏份的同时也给了读者吕布武勇天下第一的概念。在演义中,吕布这个人物可以说刻画的相当成功的。

那吕布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呢?综观其一生,很难说用几个简单的字来概括。

吕布乃是首先以武将的身份出现,其武勇确实了得,对此吕布也很有自信,三国志中记载,吕布被擒后,对曹操说:

“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

吕布对自己很有自信,认为曹操所患者所担心的只有自己,而且认为由自己带领骑兵,曹操带领步兵便可平定天下,而且曹操(文中称太祖,因为曹操日后被魏朝尊为太祖武皇帝,三国志中所称的太祖一般就指的是曹操。)听了此番话还有所迟疑,这说明曹操对于吕布所统领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很欣赏的。曹操是汉末的用兵名家,而且和吕布交锋多年,对吕布的实力应该相当了解,所以说吕布作为武将统兵作战,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而且吕布也并非单纯的勇将,颇有才略,英雄记中记载称他在离开袁绍时,袁绍派人追杀,“绍假布领司隶校尉。外言当遣,内欲杀布。明日当发,绍遣甲士三十人,辞以送布。布使止于帐侧,伪使人于帐中鼓筝。绍兵卧,布无何出帐去,而兵不觉。夜半兵起,乱斫布黙被,谓为已死。”从中可知吕布不单有武勇之名,而且也善于用计。实际上吕布与王允密谋诛杀董卓,与陈宫张邈密谋取兖州,再夜袭徐州,日后袁术攻打刘备,他能判断形势出兵帮助刘备,这些举动根本不是一个头脑简单只知道匹夫之勇的将领所为。其实作为能统领一军之人,也绝不会是一个只会冲锋陷阵的莽夫。

在英雄记中还有一段对于吕布的记载,那是吕布投奔好友张杨时,当时郭汜、李傕通缉吕布,张杨属下有所心动,吕布知道后做了如下举动。

“布闻之,谓杨曰:“布,卿州里也。卿杀布,于卿弱。不如卖布,可极得汜、傕爵宠。”杨于是外许汜、傕,内实保护布。”

这段话不象一个武将,到是一个辩士所说的话,虽然此文不一定是实,但是吕布非无智之人这是肯定的。

而且吕布也颇有人缘,张辽乃是日后曹操麾下名将,在吕布死前一直追随吕布,而吕布手下的高顺也是极有才华的将领,而且他与张杨也是好友,张杨还一度想出兵协助吕布,虽然比不过臧洪对张超之友情,但是也相差无几了,庞舒也在长安城被破后为吕布私藏家小,这些人对吕布都可以称的上有忠有义,而吕布能交上这些好友或属下,也可见其人确实有吸引人的一面。

但是吕布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吕布的缺点比优点更加多,而且几乎是致命的。

吕布带兵有战力不错,但是也导致了他过于依仗武力,如董卓死后他在长安力主杀尽凉州人,所依仗的便是自己率领部下的战力,但是一味用强,导致凉州人尽反,长安也被攻破,这是其虽有武勇,但是不知道用势,只以武力为先的结果;再看他在兖州对曹操,一度占据优势,却被曹操反败为胜,其一是用兵上不如曹操,在占据要点上屡有失策,其二也是不会造势,当时曹操和吕布都缺粮,曹操一度甚至要依附于袁绍,其情势比吕布危急,但是不久后便恢复过来,而吕布在此期间毫无作为,不能制造对自己有利的形势;再看在下邳最终迎战曹操时,陈宫献计,吕布自己也认可,却最终因妻子的一席话放弃,这比较日后三分天下的曹操刘备孙权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上就差的远了。

吕布作为一名统兵将领,其才智确实足够,但是要作为一国之主,不单统兵,还要统领文臣武将,就不足够了。陈登便说曹操将吕布用为鹰犬,吕布居然也默然,可见吕布也认识到自己的弱点。

上面说的是吕布的才能,再说吕布的性格,吕布虽然有高顺张辽这样的属下,有张杨庞舒这样的好友,他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在之中也有同乡的因素,张辽张杨还有王允等人都与吕布都是并州人。)但是,他的性格缺陷也是相当严重的,是怎么样的性格缺陷呢?便是急功近利,而且贪小利而忘大义,如丁原董卓两人之死,给了吕布相当大的好处,但是也给了他极大的骂名。古人重视气节忠义,尤其是弑主,你不想在原来主公麾下,离去就可以了,所谓臣可以择君,对此古人还是相当宽容的,但是你不但叛变,还杀了原来的主公邀赏,这就是极大的过错了,而吕布不单做了,还一连做了两次,(假如细说起来吕布偷袭收留自己的刘备也可以说是一次背叛,只是他一来未杀刘备,二来刘备并非他的主公,这就不算了。)这使得他日后到了关东各诸侯处便难以生存,比如他杀了董卓,为袁术袁绍报了大仇,但是袁术不齿其为人,恶其反复,拒而不受。袁绍一度收留之后却担心吕布为自己的祸害而要杀之,正是有如此的劣迹,曹操才听到刘备说董卓丁原的名字时便杀了吕布,否则即便刘备说再多的坏话,曹操也未必不收留吕布。

吕布再有一个极大的缺点便是一朝得志便目中无人,和同僚关系搞的很糟糕,之前说过,诛杀董卓的一大因素很可能就是吕布是并州人,和董卓的凉州派系搞不好关系,而杀了董卓后,吕布得掌大权,却和凉州人的关系越来越差,甚至要诛尽凉州人,等到了袁绍处,也是因为吕布认为自己有功于袁家,看不起袁绍手下众将,终于和袁绍决裂。

事实上任何一个主公都不希望会有吕布这样的下属。有了他,其他的下属都要被之排斥,若是只重用他,却要提防被他取了脑袋。

问题是吕布并没有认识到这点,到刘备处他哭诉说:“我与卿同边地人也。布见关东起兵,欲诛董卓。布杀卓东出,关东诸将无安布者,皆欲杀布尔。”

吕布只知众人要杀己而不知其为何要杀己,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极其自我中心的人,根本不认为自己有错,(也难怪刘备“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说。”了)比如他射戟救援了刘备一次,便认为对刘备有功,却全忘记了,若不是他偷袭徐州,刘备怎么会落得要他救的下场,更别说刘备不久后就被他攻打逃亡。这样的情况下还希望刘备为自己说好话,可见吕布其人太过自我中心,只知自己对他人的恩,而不记得自己对他们的仇了。

属下做不成了,那做主公呢?吕布也有相当大的缺陷,最大的问题还是不会用人,高顺乃是他手下大将,为人忠诚善战,吕布也知其为人,郝萌做乱时首先逃至高顺处,可说对其信任之,但是却不重用,在郝萌之乱后反而将高顺的部下都交给自己的亲戚魏续,但是日后就是魏续背叛了他。同是郝萌之乱,郝萌部将曹性检举陈宫同谋,吕布因为陈宫是手下重将,而不追查,这确实做的很好,但是临到重要关头,又疑心陈宫,不能用其计。(另据史书上记载吕布可能有喜欢抢部下老婆的缺点,这样众人不离心才怪了。)

作为主公,对于下属的关系要调解之,虽然不能让之结为派系,但是更不能让其相互猜忌,甚至自己也猜忌部下,吕布做不到这点,如此,不败才怪了。

作为下属不能忠于主公,作为主公又不能统合下属,吕布或许只能作为一个混世魔王来搅和一下天下局势吧。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十九章之附一章 白门楼下

三国随章侃 第十九章之附一章 白门楼下

在史书记载中,张辽并没有如演义中这般是关羽刘备求情后才投降,而是直接率众投降,演义中更多是对张辽的美化,而陈宫高顺则是如演义中一般,再还有吕布,此被杀的三人在白门楼的的行为极其有趣,值得分析。

陈宫和曹操一度是主公下属的关系,为曹操入主兖州立下大功,但是之后又背叛曹操,险些坏了曹操的基业,可说和曹操和恩仇交织。陈宫背叛曹操的原因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功利说,说曹操入主兖州冷落了陈宫,导致他联合张邈和吕布作乱,但是这种说法并不一定符合现实,因为陈宫当时受命驻守东郡要地,应该说还是相当重用的,而且引入吕布张邈也不一定会比现在的位置更好些,二是因为曹操屠杀徐州百姓和兖州士人引起兖州本土势力代表陈宫的不满,但是这种说法和前一种一样,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因为史书中陈宫和曹操都没有提及为何背叛一事。所以姑且放在一边,先看看史料中曹操对陈宫是怎么样的表现。

“太祖皆见之,与语平生,故布有求活之言。太祖谓宫曰:“公台,卿平常自谓智计有余,今竟何如?”宫顾指布曰:“但坐此人不从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禽也。”太祖笑曰:“今日之事当云何?”宫曰:“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宫曰:“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之存否,在明公也。”

太祖曰:“若卿妻子何?”宫曰:“宫闻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太祖未复言。宫曰:“请出就戮,以明军法。”遂趋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宫死后,太祖待其家皆厚于初。”

曹操先是和陈宫与语平生,谈起往事来了,而且言语中肯定有所暗示,不然不会让一旁的吕布感觉有求活之意,之后说“今日之事当云何?”又说起“奈卿老母何?”这说的已经很明显了,是让陈宫求饶。

那陈宫为什么不求饶呢?一来是陈宫确实恨透了曹操,吕布一度有投降之意,但是都被陈宫阻止,对于如此狠的一人,不肯投降自然是必然,曹操和陈宫应该没有私怨,那主要是公仇,曹操恨陈宫自然是他的背叛,而陈宫假如要恨曹操的话自然就是如上所说的屠尽徐州平民和兖州士人的心狠手辣。否则找不到恨的理由。二来是陈宫个性刚烈,不想求生,这也是颇多志士选择的一种。

但是也有一种原因,就是陈宫对曹操不单很恨,而且存有很大的疑心。

陈宫跟随曹操多年,很了解曹操的个性,深知其人一来爱才,二来也很记恨,尤其是对于背叛自己的人,而且做事狠辣,所以对曹操存有很大的疑心,三国志注引中就很多处提到陈宫自疑,或疑自己罪大,或疑曹操不会放过自己的问题,而曹操在和陈宫谈话中颇多暗示,却没有一句直言劝其投降,而是让其求饶,那多疑的陈宫不免想到,假如真的求饶,曹操是否会放过自己,说不定会反而说一句“私情可故,公法难饶”来羞辱求饶的自己,这样不单死了,而且更为羞辱。此外,即便曹操收留自己,日后会不会另寻机会处置自己也是问题。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曹操不会这样做,因为曹操还流泪为陈宫送行,但是这说了,一来是个猜测,而且我们猜测的是陈宫会多疑,这样不管曹操的真实想法如何,只要陈宫这样多疑,那结果是必然的。

而且,从曹操的一贯表现看,陈宫就算真这样想也不为过,许攸智计过人,又是曹操早年好友,官渡一战叛离袁绍,为曹操立了莫大的功劳,就因为自认为功大,而引起曹操不满,除之。陈宫智不超许攸,和曹操的交情也不如许攸,更别说叛离曹操这样的大事了。

而且,后面还有一个鲜明的证据,便是吕布。

先说吕布前,先说说高顺,高顺是吕布手下大将,对吕布最是忠诚,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是如何表现,演义中则干脆说其闭口不言了,而事实上说不定他说了一些话,只是没有记载罢了,我们就论演义中他的不答。

高顺乃是吕布手下大将,比之张辽的地位过之,史书上记载他的陷阵营也是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刘备,夏侯惇这样的名将也败于他的手上,可见假若真想劝降,那不如选择高顺更好,结果高顺不言,曹操就大怒将其斩杀,高顺尚且如此,背主的陈宫和吕布还想活命吗?当然话说回来,演义这描写太过简单,高顺这不言是傲然不言,还是低头不语,都不得而知了。(演义中有这毛病,对于主角则是虚构情节,对于一些配角则是抄史书了事。)

最后再说吕布,我们之前说吕布看到曹操和陈宫的对话觉得有求活的可能,其实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先看史书上对这段的几个记载

三国志记载: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

太师乎!”太祖颔之。布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者。”于是缢杀布。”

献帝春秋中记载:布问太祖:“明公何瘦?”太祖曰:“君何以识孤?”布曰:“昔在洛,会温氏园。”太祖曰:“然。孤忘之矣。所以瘦,恨不早相得故也。”

布曰:“齐桓舍射钩,使管仲相;今使布竭股肱之力,为公前驱,可乎?”布缚急,

谓刘备曰:“玄德,卿为坐客,我为执虏,不能一言以相宽乎?”太祖笑曰:“何不相

语,而诉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宽缚。主簿王必趋进曰:“布,勍虏也。其觽近

在外,不可宽也。”

太祖曰:“本欲相缓,主簿复不听,如之何?”

我们先说说刘备在此事中的表现,三国志和献帝春秋的说法并不相同,三国志中刘备主动劝说曹操,而献帝春秋中吕布向刘备要求说情,刘备还没有答话,是主簿反对之,而演义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了。

但是,刘备绝对不可能为吕布求情,而曹操也不可能放过吕布。

先说刘备,吕布多次攻打刘备,刘备与其可说是深仇大恨,怎么可能为之求情,而且假如刘备想自立,吕布活着对于曹操是一大助力,而假如刘备想跟随曹操,吕布那种自视甚高的性格要与其共事实在太难,何况作为曹操属下,那样的进言自然是十分适当的。所以从任何角度看,刘备都不可能为吕布说情。

再说曹操,之前在说陈宫的问题时已经说到,以曹操的性格,即便求饶也只有得到羞辱的份,对比陈宫,吕布就是一个失败的范例。在当时的情况下,就算刘备不来说这句话,其他人也会进言,曹操只是顺势找个台阶下。即便曹操收留吕布,以吕布那种性格,最终在曹操之下,不被杀死,也是叛变。(何况吕布不死,张辽等人如何处置?)

所以说,在当时,他们的死是必然的。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二十章 皇叔和族权

三国随章侃 第二十章 皇叔和族权

(演义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这一章有一个对于演义和我们日后娱乐生活极其重大的事件,就是刘备被献帝认作皇叔了,从此在演义中刘备就多出一个称号刘皇叔,对此许多演义爱好者认为皇叔名分给了刘备许多好处,比如名分啊地位啊什么的,占了许多的便宜,一下草鸡变凤凰了,也有很多人由此认为献帝认刘备为皇叔是为了拉拢刘备,借此挑动曹操和刘备的不和。不过,这一切都是在演义中而已,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中,刘备从来就没有打出皇叔这个头衔,更别提说献帝认作皇叔了。自始至终,刘备也就是如刘秀一样自认汉室宗亲而已,和当时的刘表刘璋都是一样的,并没有这个子虚乌有的皇叔名分,更别提这个名分对刘备有什么帮助了。

然而,罗贯中为什么要给刘备加上这个子虚乌有的皇叔称号呢?或者说,为什么民间的说书艺人,戏剧创作者要给刘备加上皇叔这个称号,因为早在《三国演义》之前的《三国志平话》里就给刘备加上了这个头衔。

那这里就要问,为什么民间的这些艺人要将皇叔这个不存在的头衔加在刘备头上呢?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因为中国民间对于血缘维系的族权看的十分的重。仔细看中国古代的戏剧,相当一部分的作品中扮演官方正义角色的就是和皇帝有血缘关系的一族,常见的十王爷,八贤王,这些角色都和刘备的皇叔一样,在真实的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但是民间的戏剧创作者和传说却将这些角色描写得有声有色,而且大都站在弱小一边,扮演着既有力量又有正义感,维系社会公平的一方,而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是扮演这个角色,而皇叔的身份就此加于刘备身上。

而民间的这一倾向,是与他们自身的关系分不开的,一个阶层只会了解自己阶层的生活,对于一切的文学故事,只能以自己的生活作为衡量的标准,说书,戏剧面对的不是挑剔的史学家,而是广大的老百姓,必须以他们的生活作为范例,这样才能让他们明白。

而中国古代对老百姓来说。以血缘维系的族权就在身边,族中的长辈对于小辈天生就拥有的那种权力才是让他们最能理解的。就象在西方古代的骑士小说缺少不了教士一样,中国古代的演义戏剧也少不了在家族中扮演这个维系社会或者说家族公平的长辈,十王爷,八贤王,皇叔都是这个长辈的幻影。

中国历代来,族权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中国的古代社会结构不无关系,中国政府机构并不强大,要想控制庞大的地域人口根本不可能,只能掌握住城市,广大的农村根本无法触及,而面对古代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压力,古代中国很容易形成大家族的局面,甚或一族一村。一些家族甚至能慢慢扩张,从经济上政治上获取绝大的权力,如魏晋的士族,而虽然唐宋之后,科举制度,朝廷的刻意打压使得如士族那般强大能威胁中央的家族没有出现,但是普通的小型的家族势力还是屡见不鲜,如明清的乡绅阶层。

长期以来,家族形成了一定的传统规则,老百姓也认可这些规则,比如刘备从来没有称自己是皇叔,而只是汉室宗亲,这种类似远亲的身份会使老百姓对刘备产生一种疏远感,而且老百姓也不会理解这种汉室宗亲到底离长宗有多少远,只会知道刘备是远亲,这样对其的认同感就会降低,而为了弥补这一切,民间艺人不但创造出皇叔的身份,还让其得到族长的认可。因为,即便是远亲甚至毫无血缘关系,但是只要得到了族长,如汉朝刘姓便是皇帝的认可,则就能被族人认可,在族中占有相当的地位,所以三国中刘备一定要经过献帝这个族长认证不可。

而有趣的是,虽然汉末时期并没有后代百姓幻想的那种族中长辈皇叔,但是汉末家族的势力比之后代要强大的多。如当时汉末最强盛的家族便是袁家,其代表人物袁绍,家族四世三公的身份居然能使其在同盟中担任盟主的地位,以当时的官职来说,不少人都高于他,只是因为他背后的家族势力强大,就连冀州牧韩馥在让位袁绍时其说法也是自己为“袁氏故吏”(三国志中的记载)。袁绍能一度成为汉末最强的军阀势力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即便袁家另分出一支势力即袁术也是不凡,能在南阳太守死后被拥戴接任,而且控制勇武的孙坚,一度称帝,这也不能不说是袁族的强大,要不是兄弟反目,互相攻打,也不会有曹操的胜利了。(正因为家族势力的强大,所以袁绍在看到袁术指责自己不是袁家人时会大怒了。)

而三国中其他的势力也是有其家族的帮助,如曹操,亲族曹氏夏侯氏乃是自己起家,征战天下的核心力量,夏侯渊,曹仁,夏侯惇,没有这些亲族大将作为骨干,曹操何以发家,即便是在得到天下建立魏之后,所依仗的也就是这些亲族,如曹休曹真,要不是之后曹氏夏侯氏人才匮乏,也不至于让司马懿有出头之日了。(司马家族也是以家族势力为骨干,看来这是当时的正常现象,不过因为家族内讧导致西晋灭亡和日后士族反压其主,就是后话了。)

再如东吴孙家,旁人只注意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东吴大将,却没注意东吴的孙家一直以自己的族人为骨干,如孙坚死后,董卓得知第一件事就问孙坚之子多大,得知孙策年幼才放心,这断然不会是因为龙生龙凤生凤所以孙坚之子一定英雄的关系,而是因为孙策年幼,无法统领孙家势力,孙家群龙无首的关系,日后也是证明了这点,孙坚死后,孙家大都依附袁术,直到孙策长大征伐江东,孙家一族包括老部属都来投奔,也就是因为他们,孙家才有江东之地。而且孙家一族如孙静孙瑜孙皎都先后担任重要职位,日后诛杀东吴的实际掌权者诸葛恪后担任丞相的孙峻也是孙氏一族。而且,为了扩大势力,孙权也不乏用赐姓这种办法,如孙韶本姓为俞,因自己的伯父被孙权赐姓才改为孙。

其实当时要说最大的家族势力还是刘家皇族,当时汉室宗亲在地方主政的就有幽州的刘虞,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刘璋父子,扬州的刘繇,但是可惜刘家皇帝这个大族长不争气,先后掌握在董卓曹操手中,而且这些汉室宗亲要不能力有限,要不心怀鬼胎,要不不思进取,最后还是汉室宗亲中出身最寒微的刘备支撑了刘汉这面大旗,就不能不让人感叹了。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二十一章 煮酒话英雄

三国随章侃 第二十一章 煮酒话英雄

(演义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本章要说的,相信大家也明白,说三国,说这章要漏掉煮酒论英雄那还行?这可说是三国演义中名篇中的名篇。这我们现在说到煮酒,就想到这三国曹刘两人来,这可是三国演义对我们生活做出的一大贡献。

煮酒论英雄在史书上确有其事,三国志先主传中有载“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裴松之引《华阳国志》中记载加入了关于雷霆的说法。“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

可这陈寿老先生记载太过简明,这煮酒会虽有雏形,但是毕竟用墨太过吝啬,那比得过太史公的大手笔,用数百字把那鸿门宴演绎成千古名篇,幸好有罗贯中先生写这《三国演义》,花费近千字再写这段历史,终于奠定了煮酒论英雄这一故事的地位。这段是三国演义中的名篇,我们可要细细品味。(以下文章,都是品味这小说,和真实历史无关。)

这故事要读,须先明知这前因后果,读起来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来,就象那喝酒饮茶,要是如梁山好汉那般大口牛饮,那是虽然豪爽,但是细中味道就觉不出来了,所以要先品那名酒名茶,最好能先读这酒这茶的历史,这样一来保证能读出一番味道来。

那这煮酒论英雄的前因在何处?这还要从刘备投奔曹操说起,这演义第十六章说到刘备投奔曹操时,程昱就力主杀之,虽然曹操没同意,但是这疑心已经下了,所以对曹操来说,这是摆下煮酒一宴的前因,而对于刘备来说,程昱要杀自己他是不晓得,但是前不久的两件事却是让他冒了一身冷汗,这二十章许田游猎时关羽起意要杀曹操,这是一件,而第二件是本章董承拉刘备进了密诏集团。这二件事实在是让刘备胆战心惊,第一件事董承在试探时提到,既然有人看到,那难保其他人也会看到,要是告诉曹操,那自己就危险了,而第二件事更是可怕,关羽起意要杀曹操毕竟只是一瞬之事,那时又照相,这没真凭实据,就算曹操问起,推托一下也就过去了,而加入密诏集团那可是签字画押的,一旦事发,那就是怎么逃也逃不掉的。自己在许都那是在曹操眼皮底下,所以刘备为防曹操,特意装做种菜,还害得关羽张飞抱怨。

在这里提一下为什么刘备要学种菜,这古代虽然总说重农,但是其实这对那些士人来说,这农田干活是小人才做的,那些大人物要学的是天下大事,所以关张两人说:“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

其实关张这句话也有双关的地方,这第一是说刘备这样有官职在身的人学种菜实在丢脸,你看那历代士人狂的多了,有裸奔的,有打铁的,有喝酒的,还有养鹤种梅的,你见过种田的吗?象那陶渊明先生也说自己“采菊东篱下”,你要是让陶渊明先生“锄禾日当午”看看,那估计没人肯干了,尽管真正的隐士是肯定要自己种菜的。这第二说就是关张对刘备不满,须知关张跟随刘备就是因为刘备要成大事,他们的跟随就是要一起去做天下大事,结果刘备去学种菜,他们自然不满了。

当然,这种菜一事很大程度上就是给曹操看的,我没兴趣争夺天下了,就放过我吧,可这曹操却没放松警惕。

看演义文: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好嘛,这请人要这么多人吗?就算礼节庄重一点表示尊敬那派一文官即可,何须许张两虎将,而且也没说赴宴什么。你想想,这关张两人正好出去,两位将军带着几十号人气势汹汹的夺门而入,也不说为何,这哪是请客,明明就象要把人抓去问罪嘛。

好了,大家看我侃了半天,这正式的煮酒论英雄终于以刘备提心吊胆开场了,这也是煮酒的第一惊,假若我是说书先生,这时就说刘备被许张两人请了去,再把请字说重一点,就不说了,说一句下回分解,让大家为刘皇叔提心吊胆一阵子,先把茶钱收了再说。

好,这刘备和许张到了曹操府上,刘备看这不是公堂刑场,或许会安点心,这时曹操又来一句:“在家做得好大事!”,这又是一惊,承前面那一波。这刘备的心一下又吊起来,这莫非密诏被发现了,幸好这次不需多长时间,这曹操的试探到此已经暂时告一段落。

为何?这曹操对刘备确实是不放心,刘备学种菜,曹操自然不信,所以才派人去请刘备,还乘关张不在,这明为请,实质上就是变相搜查,看看这菜园是有真金白银,还是盔甲兵器,让这刘备甘心种菜,见这刘备真是种菜,才放下心来,说了那句“玄德学圃不易!”

这潜台词就是,你就好好种菜吧,以后这天下你就甭操心了。

这心事放下来,人也轻快许多,曹操在三国不单是军事家,也是文学家,人幽默,又有才情,假若不是政治对手,确实是个好玩伴,你看他那煮酒宴会罢了,也能说出一段青梅典故来,这可比伪造生日来设宴吃喝要风情得多了。

其实说起设宴,大家别只想到大吃大喝,中国古代不比现在,这烹调技术还没到世界第一的水准,而且条件也不足够,很多作物在三国时期还没出现在中国,单说这个酒吧,我们且不说三国的酒质量如何,就这个酒也不是那么容易喝到的。这酒要粮食酿,三国时期缺粮是常事,连用人肉做军粮都有,所以三国时期时常有禁酒令,日后刘备就颁布过,所以这酒也不是那么容易喝的,当然曹操乃是当时朝中实际上的第一人,他是不缺的。闲谈就到这,我们继续看下文。

这两人心事放下,喝酒喝的正开心,又一变局出现了,古代认为这天象和人有莫大关系,这此时天象也来凑热闹。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这天象用处有三,一是对应之后的雷声,二是暗示这煮酒会的真正高潮就要来临,这三是借龙挂(其实就是龙卷风)引出曹操的一番心思。

这曹操刚才试探刘备,这疑心没完全消除,这一看天气,又来了一番心思,便说起这龙的变化了,其实曹操这段龙的描述确实也挺精彩。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曹操说这龙能升能隐,这何尝不是暗指这刘备种菜乃是韬晦之计。不过最绝的还是这叫刘备指点天下英雄。

总算说到正题,我们在说之前先说说这论英雄的故事,这点评人物在汉末并不希奇,一大堆士人吃饱了就一起坐下来点评当世人物,这种点评有时还能直接影响到此人的前途,如曹操就求人给说他著名的那段点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刘备在刘表那时比较清闲,也点评说当世人物,为陈登说了一堆好话。不过这著名的还是煮酒这段。

不过点评也不是什么好事来着,尤其在曹操这,你看刘备在刘表那就敢说话,可在曹操这怀着心思就是不敢说,毕竟这点评英雄不是什么好事啊,这当时英雄,大都是和曹操作对的,这万一说的不好,就糟糕了。刘备现在处于危墙之下,这谨小慎微过日子,一定要小心。所以刘备就推,可曹操又追,各位看这段,

“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这刘备推了两次,还是硬被逼上了。其实刘备的点评也挺到位,他先称袁术兵粮足备,再称袁绍四世三公,部下能事多,再说刘表号称八俊,然后提到孙策血气方刚,都是抓住了四人的要点,可这被曹操都一一破了,要不称之为冢中枯骨,要不就是虚名无实,籍父之名,也只有原来的盟友多说了两句。

其实演义说了如此之多,但是史书上只提到了袁绍一人之名,所有人都以本初之徒这个代了,也就是袁绍要作为榜样才留下了名字,当然,当时世间实在也就袁绍可与曹操一比高下。

这刘备试探性说了四个,这一看曹操都不满意,也就不扯了,刘璋作为同姓还单独拿出来说一句,其他的干脆以张绣,张鲁,韩遂等辈一句话带过,其实上他也不认为这些人够得上英雄的标准,也就是那种下料渣了。

其实说到这里,刘备估计也想到一个人了,就是曹操自己。曹操一向以自负出名,而且确实颇有能力,这说了半天,哪一个都不是英雄,可这当世还是有英雄的,不然曹操何来此问,那就是曹操想变相的说自己是英雄了,当然这要通过刘备嘴中说出来,带些颂扬之词,那就到位了,可这刘备也是牛脾气,就是不说,这才引发了落箸一事。

演义中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正史上多了几句,”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这曹操说自己是理所应当,以他的脾气正常无比,刘备自然早就料到,可说到刘备,确实让刘备吃了一惊,本来想这曹操已经去了戒心,可没想他还把自己比准和他一样的英雄,这下便令他惊慌失措了,曹操此人不会客套,更不会白白褒扬别人,这一说刘备,便是把刘备当作了自己的对手,而自己的上司把自己作为对手,那自己还有好日子过,这一惊之下,匕箸掉了,这煮酒的最高潮也就到了。

现在回头再看看,前面那两惊都是为这个最高潮准备的,假若没有前面那两个一惊,现在这一惊就太过突凸,可正是有刘备前面那两惊在打底,还有刘备言语间表现出的谨小慎微,才把这一惊表现的十分自然,但是也把大家吓坏了。

要是平时,这掉了就掉了,说手滑也好,抽筋握不住也好,就说觉得自己无聊没事掉着玩也好,可这现在掉了,可就不对了,这曹操刚说你是英雄就掉,岂不是心中有鬼?这曹操本就多疑,这本就在试探你,你还就被看出来了,这样不说被处死吧,至少备加监视是逃不了的,这刘备下半辈子就毁在这里了。要是这样,也就没三国了。

天意再弄人,一个霹雳将之前的慌张掩饰为对自然的恐惧。刘备的掉箸也成了很平常的事,而且连曹操也被骗过去了。还嘲笑其“丈夫亦畏雷乎!”一场杀身之祸就此躲过。最高潮之后那一般就是要到收尾的时刻了,关张闯园则是为这煮酒论英雄划个句号。随便还与老前辈太史公的鸿门宴打个招呼。

这次论英雄可说是缓和了曹操对刘备的戒心,也坚定了刘备出走的决心,之前或许他还有先在许都看看情况的想法,可在得知曹操将自己列为对手后,便一心想离开,而打袁术则给了其大好机会,刘备破网而去,而曹刘两人几十年的对手戏也就此展开了。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二十二章 檄文

三国随章侃 第二十二章 檄文

(演义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本章袁绍和曹操正式翻脸,并由陈琳写下令曹操出了一身冷汗,把头疼治好的讨曹檄文,从这个角度看,曹操还得谢陈琳才对。

陈琳是建安才子,他的檄文被身为文学家的曹操都称作好,那自然是好的,当然今天我们不是来讨论这檄文的好坏,而是来说说这檄文的。

檄文,是什么呢?他是一种主要用来声讨和征召的军事文书,这类文书大都是公告天下的,而且文辞夸张,带有极大的炫耀功能,所以写檄文的要求文笔好,这就是檄文和一些文学家结合起来的原因,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最早以檄命名的檄文是战国时期善于动嘴皮子的张仪先生写的。(委任下属和迎接上级晓谕天下在古代也是檄文的一种功能,但是现在我们大都只知道军事类的檄文了,这很大就得益于这些文学家的贡献。)

我以前在大学里学应用文写作,要学习各种文书写法,比如通知啊,公告啊!要是到了古代,想来这檄文也是要学的应用文之一。当然哦,细说起来,我们现代也是有檄文的,不过名字改了,叫宣战公告,战前动员诸如此类的东西。

虽然说正式的檄文是战国才出现的,但是广义上的檄文在战争出现不久就出现了。檄文是和战争和文明直接挂钩了,最远古的檄文是什么呢?

最早的檄文不是宣战公告,早期部落战争,双方连语言都未必相通,就算宣战了也不知道啊,所以一开始的檄文不是宣战给外人听的,那是给自己人听的?

这个也对,也不对!古代时候迷信,这天,神,鬼,祖先比自己重要,这凡是大事,尤其是打仗了,就要占卜,这时就要准备一段说辞给上头那虚无缥缈的东西听,当然啦,想来也不会说自己的坏话说敌人的好话,基本上就是说敌人怎么怎么欺负我了,我乞求您的帮助,给我启示等等,这万一占卜结果好了,那就军心大振了。而最初的檄文也就在祭司的口中成型了。最初的檄文最重要的一点是批评敌人,这我说敌人坏话给神听,让神诅咒死你最好!

当然,这后来打仗的次数多了,这一来,占卜不一定有好结果,二来嘛,这整天孝敬上头的,从来不给我们准信,虚假信息太多,还不如说给战士们听,也是为了能征召更多的人参加战斗,这样檄文的征召和战前动员功能也有了。

再之后我们文明了啊,不能象以前那么野蛮,只动拳头了,也要动动嘴皮子,尤其这交流多了,语言上也不成问题,宣战公告的功能也有了。

而到了更加文明的时代,我们要讲道理,守纪律,这样就不单要宣战了,还要尽量的宣传自己是正义的一方,赢得宣传战的胜利,尤其是内战,这点是很重要的。有时只要腰杆子硬,嘴巴又喊的响,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也能达到,当然我们现在叫做谈判桌前解决问题。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看看檄文的几大要素:

1. 批评对方,这点是很重要的,假如对方是正人君子,完美的圣人,我去打他,还指望别人来帮忙,还公开贴出去叫嚷,那不是脑子有病嘛!所以说一定要抓对方的小辫子,说对方的罪过,当然啦,统治阶级都有罪,不过你也要看什么罪,也要看你檄文写的针对的对象,比如满洲女真在东北造反的时候,说明朝和自己有七大恨,这里面说的主要就是明朝欺负我们了,我们要打回来,这针对的是自己族人说的。再比如铁木真那句“你要战,便作战”这是针对自己的士兵说的。这两个例子都是刚起兵时,那时要团结自己的族人,挑起与敌人的仇恨,此时是顾及不上对对方的宣传的。但是到了后期,他们都学会了声称对方皇帝国王等等昏庸无能,政府腐败透顶,而自己的讨伐是奉天行事,希望民众投降,来迎王师,此时就不是单纯要挑起仇恨了。

2. 确立自己的观点和历史回顾,建立自己的观点即点题,比如正义和邪恶之分,再以历史举例来证明之,这个在之前的古代檄文中是很重要的,近代则常会说对方违反了某某公约,便举事例。但是其实正如菲特烈二世所说的,律师总是请的到的,现在这已经不太讲究这了,现在讲究先办事,后补票。

3. 确立自己的正统优势,正所谓成王败寇,这没成败之前敌人一律是寇是贼,我们一律是王,是正义之师,这点是要牢牢确立的,正统这个位置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古代,讲究名正言顺,假如名不正言不顺就要被人群起而攻之。所以有天子在这边总是好的,假如没有的话,或者扶植一个,称对方是伪的,比如日本足利幕府搞一个北朝出来。第二个就别管那天子了,就抓住下面的人狠批,比如说“清侧”,多好的借口啊,自然清完侧后怎么办那再说。

4. 扩张声势,这个最虚了,所谓几万可以说成几十万,十万可以说成百万,小小百里可以说成九州天下,正所谓夸大其词,无中生有,明明就你一个也可以说成群起拥之,檄文最不可信处,就在此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先把你吓趴下再说。

5. 封官许愿,这个是对内部说的,所谓三军为何用命,不外乎富贵耳,你大军出征,这大军自然要作到赏罚分明才行,这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你公告天下,凡有功者重赏,必然将士乐于效命。否则象宋太宗那样打完北汉没赏赐就又去打仗,这将士心里都不乐意啊。

6. 宣传攻势,这个就是要抓住对方民众将士的心理弱点,对症下药,有时能起到千军万马的效果,所谓传檄而定,在檄文流传的时候对敌方的心理进行动摇打击。最佳的莫过于明太祖北伐的那道檄文,先是喊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奠定北方汉人之心,再宣布既往不咎,之前元朝官吏即便是异族只要归附明朝,则一视同仁,一段檄文,起到了分化打击的效果,之前观望之徒纷纷投效,实在是经典之作。

自然,檄文并不单是宣战征召文那么简单,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类型上是表,但是从内容上他也有部分檄文功能,表明北伐出征的目的和自己的立场信心,再比如《对日寇的最后一战》这种总攻命令也是一种号召檄文,有时如谴责对方但是不发兵的公告,也可以算作檄文。但是凡是檄文,一般都至少拥有上面的三到四个要素,我们就拿陈琳这篇来看看吧

陈琳一开始讲了一番大道理,并回溯了之前的历史,这是檄文的第二要素确立观点和历史回顾。然后便是说曹操的罪状,如杀边让,杨彪,发掘陵墓,包括和袁绍的关系,其中如何对不起袁绍,这一一说来,这是第一要素,批评声讨对方。

再称曹操把持朝政,这样一来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正统地位便不被袁绍承认,这是第三要素。再说和建忠将军张绣协同,可张绣其实后来投靠了曹操,这一点很明了了,是第四要素,虚张声势。

再称得曹操首级,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这是第五要素封官许愿。又劝说曹操阵营中大批袁绍人马,包括原来的吕布所部,曹操所有的人来归降,这宣传攻势第六要素也有了。

再加上陈琳的好文笔,一篇经典檄文就出现了,不过,这秀才的笔最后还是要靠兵的拳头来才能起作用,正如那七岁作诗的骆宾王,檄文做的再好,还是兵败逃亡的份。

正如曹操所说,“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众位假如有意从事檄文这个有前途的职业,切记此话。

家园 我上小学的时候看到吕布这一段也觉得吕布挺有趣

居然找刘备替他求情,当时的想法是这情商也太低了吧(大致是这个意思,那时好像还没有情商这一说)。

家园 也不是情商低,而是有病乱投医。
家园 唐高祖李渊也是这么做的

何况吕布不死,张辽等人如何处置?

都说李渊心狠手辣,每每捉到各大势力的首领,皆斩杀之(如窦建德,王世充等),或以后寻衅杀之(如李密,杜伏威等)。其实不杀这些人,以后怎么能安心使用他们手下的大将?

家园 【原创】第二十三章 古代文人的两端——狂士与忠士

第二十三章 古代文人的两端——狂士与忠士

(演义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本章死去的两位人物,祢衡和吉平,可以说是古代文士或者说古代知识分子中两个群体的代表,吉平很明显,是忠诚之士,传统儒家教育,对于忠义两字看的很重,尤其是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了自身需要,更是讲究这个忠字,这在后期达到了颠峰,正所谓君君臣臣,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地步。当然,这说的是在传统宣传上如此,但是要做到就很难了,所谓忠臣义士,并不是那么好当的,要用生命作为代价。但是也就是因为不好当,才引得众人的仰慕。

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道所做的事有难度还选择前进,这才能称之为英雄,忠臣义士并不是凡人所能做到了,所以中国古代一直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能人所不能”的这些忠臣义士而仰慕之。三国演义或者说历代的传说在刻画了关羽,诸葛亮,刘备等人的同时也塑造了吉平等忠臣义士。在三国之中,虽然作者有所倾向,但是对于忠臣则无关立场,都是加以赞颂的,如许贡三门客,张任,审配,沮授他们所忠于的对象并不是作者所认为的明主,但是对于他们本人,即便站在主角的对立面,演义都给予高度评价,古代知识分子虽然不一定做的到忠义,但是大都希望能做到。

而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还有一种代表,或者说一种倾向,就是做狂士,便是祢衡这样的人,则是和正统的儒家教育截然相反的。儒家小则自身讲究修身,大则讲究治国平天下,说的是入世,以礼为重,从传统的儒家教义上,狂士这样的人自然不是儒家所赞同的,但是,偏偏就是众多的士大夫推崇狂士。

假若硬要说狂士的起源,则一般说的是以李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尤其是后者,庄子的逍遥是很得士大夫的欣赏,由此进化而来黄老学说在汉初也颇有市场,在东汉末年,更是形成了太平道等道教的起源,可知那时老庄思想的盛行了。

而且,儒家早期也和狂士颇有渊源,孔丘所遇楚狂人,在被人批评的同时,也被日后的许多正宗的儒家学徒所欣赏赞颂。

中国的士大夫往往有两条路,一条是入世,正所谓做忠臣义士,但是这并不好做,假若是太平盛世喊喊口号那还罢了,可要到了乱世或者战场上,判断你的忠义之心的机会就多了,若是假忠义,那就要被订在历史的耻辱柱。人人都想做英雄,但是到了关键时刻,才知道是否真是英雄。不过幸好还有出世做狂士隐士这条路,当年老庄那或许确实是崇尚个人自由,但是到了后世,真正的老庄传人早就去深山学楚狂做野人了,那所谓的狂士沽名钓誉的多,嘴里喊着自由,心里却想着富贵荣华。不用做事,只需纵情,便有莫大的名声,比起忠臣义士付出的少的多,名声却大的多,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些狂士隐士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的,一定要高门大族,或者得到这些世族所认可的人才能做到,你小老百姓想做狂士,门都没有,而且狂士隐士也是超越法俗之外的,你看祢衡那般做,若是其他人依法也是死罪了,但是就是因为他是名士,则只好暗害之,即便如此,还要落得骂名。为何呢?这中国的士大夫心中哪个不想做超越法俗的狂士,不要什么心血,便可以为所欲为,无论外面是否改朝换代,无论百姓水深苦热,只须呤几句歪诗,发几声无用的忧叹,便能获得莫大名声呢!其实从本质上,中国的士大夫眼里并没有皇帝,上天,只有自己,只要自己能逍遥自在,哪管王朝更替,百姓死活,路易十四说的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用在这些沽名钓誉的狂士上最为适合。

所以不管各代皇朝再讲忠义二者,也抵不过文士骨子里的那点狂意,你看狂士最盛行的魏晋,士族最盛行的时期,谁还讲那君君臣臣。各朝各代费尽心计,培养出那些忠臣义士,为揽狂澜而抛头颅,洒热血,而那些狂士只需动动嘴皮子做做秀,便太平时做狂士,战乱时做隐士,等得换了天下,再出来继续享受那名士的名声便可了,正是送死你去,背黑锅你去,享乐我来,受苦你去,名声我来。

所以各朝要亡时,便是出狂士隐士最多的时候,而或许也是忠臣义士最多的时候,只是前者兴许能安然痛快的活着骂着,后者则要流尽了血。

元宝推荐:铁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