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巨坑)四边伐鼓三军呼之大唐西域 序章 -- 恶魔之读书者
曾经,领跑世界那么久.1840到现在,我们只是打了个盹.乘长风,破万里浪,风景还是,这边独好.
很郁闷阿很郁闷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所倚仗的军事武装,基本上用“武装农民”就可以概括了... 数量庞大却缺乏训练,属于西人很看不起的业余军队。就像英雄四里面的农民一样,骑士一枪能挑死好几百的那种... 但是看恶魔兄的描写,感觉那个时候的唐军绝对不是中国传统上的“武装农民”,而是地地道道的职业军队。
Frederick Forsyth在他的大作Dogs of War里就提到过,看一支军队职业化与否,简单办法就是看其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的反应。非职业化军队在失去指挥之时往往是一哄而散,而职业化军队即使在失去指挥官的时候也依然能够坚持进行有组织的作战。郭孝恪战死后,唐军面对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敌军没有崩溃没有投降,反而能死死坚守到援军到来。这种行为,没有充分的训练,丰富的经验,高昂的士气,和对友邻部队的完全信心的话,是根本做不到的...
大唐的军事机器简直是个奇迹。
再往后就演变成了藩镇割据。当然藩镇兵的强悍战斗力对维持乱后唐王朝也是利弊参半
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也是这么锻炼出来的.
部队的厉害之处,在于打了败仗之后怎么办.红军长征,
到八路军新四军,这些部队经常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作战,
在优势敌人的攻击下,只能分散突围,无形中,那些身体
不合格或者意志不坚定的人,淘汰掉了,剩下的人就非常
厉害了,再怎么失败,也知道能收拢来,打不垮,弄不散.
有了这个基础,林彪在东北开始的时候大败亏输,队伍
才能没有做鸟兽散.共产党才能反败为胜,赢得战争胜利.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就那么区区万把人,就能够十年后取得
天下.胡宗南最后退到四川的时候,人数比红军当年多好几
倍,但是就是树倒猢狲散,区别就在这里.
根子是在于职业兵本身的特点,在古代,职业兵忠于的对象并不是国家,而是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将领。这样的部队随时可以成为颠覆政权的工具。因此对于自己统治没有自信的君王是根本不敢放手使用这样的将领和军队的。这一点在顾剑兄的作品中贝里撒留和查士丁尼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看出。唐朝尽管初唐能够控制的住这些将领,但是最终还是衰败于由边疆将领发动的安史之乱。
所以宋太祖算是看明白了,与其养一群狼狗不知什么时候就要咬自己,还不如养上一大群绵羊,豺狼来了就赶上去,撑也撑死它...
赵匡胤的改革还是有相当的积极意义的。北宋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还称得上国泰民安,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老百姓要比唐末五代的老百姓幸福得多。
而且北宋其实也不是那么不堪,北宋绝大部分时间内,对西夏都是战略攻势。对辽算是打一平手。
南宋军事上就更牛一点。
部队固然是在战斗中不断职业化,也得靠当头的人给人机会去练。
那个时候的帝王,有骨气,不懦弱,打架的机会就多:)
“皆以酷烈自矜”。互相比着给老百姓开膛破肚腌人肉什么的,还自豪的很。
突厥战士的护甲和兵器,都无法与唐军相比,甚至连马匹资源都不如唐军充分。
唐初是府兵制,差不多是全民皆兵的意思,怎么是职业军队了呢
我觉得府兵制同我们建国初的大办民兵是不是差不多?好象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风气比较尚武,因此练兵的气氛比较浓郁,所以比较的朝气蓬勃.加上皇帝的倡导,在广大民兵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精兵,才能无所畏惧.想想看身后是整个帝国坚强的后盾和无穷无尽的战争潜力,以及充沛的后勤支援,加上一向的胜利,所以从统帅到普通士兵一定是充满自信,然后才能横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