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也谈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反击 -- 子玉

共:💬25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我得承认我确实孤陋寡闻

鼓吹西方民主最起劲的应该算是余杰吧,连饭碗都丢了.

还有茅于轼,无论如何也算不上主流吧

张维迎之流,民主不民主关他屁事,只要不影响他发财就行

家园 怕个球啊, 偶现在就是惟恐天下不乱的说

NND, 看着一个个所谓的弱势群体倒下, 看着一张张所谓主流无耻狞笑的脸, 偶就真狠不得手刃他几个.

如果共党还能记起自己旗帜上的镰刀斧头,还能想起当年弱势群体的梭标小米, 还有TNND一点点党性人性, 就应该行动起来, 改造自己的组织和风气. 什么三块表什么保鲜膜, 现在缺的是雷厉风行整风!

GP的渐进改良, 怕碰这个怕碰那个,麻杆打狼养虎为患, 老子看啊, 真就是缺一股子为民为国的真气!

家园 老大啊, 10年20年, 那是说着玩的吗?

那是一代人啊! 难道已经倒下的人都不算了, 还要再付出一代人吗?

要真想挽回民心, 就真的麻利点了.

家园 我倒是觉得GCD最应该记起的还是夺取政权前对民主的承诺

这才是根本。

改造自己的组织和风气. 什么三块表什么保鲜膜, 现在缺的是雷厉风行整风

再来老毛那套?我觉得是南辕北辙。

一个政党只有在有外部竞争的情况下才会主动对自己开刀,现在的国民党就是很好的例子。

家园 偶不觉的民主是目的, 对偶而言, 它充其量只是手段

偶觉的, 当前的主要矛盾, 是群众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完善社会保障的要求, 和部分官僚既得利益集团相冲突的问题. 而那些官僚根本算不上共党, 撑死算个渣子或败类.

而民主, 落到渣子手里, 也一样一样的是个烂果子. 不信? 看看现在中国的台湾, 就知道民主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保治百病, 不过是打人的棍子而已.

偶可以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管它什么体制, 能把渣子和败类干掉就是好猫.

家园 民主确实只是手段,但对于反腐也是最好的手段

现在反腐什么手段没有用过?从三讲到保鲜,整风也算是雷厉风行吧。现在连让小朋友监督家长的主意都用上了

家园 拿三表和保险膜跟整风比, 老毛知道了要摇头的说

你看看, 当年整风以后是什么状态, 现在带了表覆了膜又是什么效果, 唉, 一代不如一代啊.

民主是好, 可那是理想状态. 不说别的, 就拿现在共党的各种制度而言, 理想状态下也该很美好的说, 可实际呢? 烂的比谁都快.

偶觉的, 要想实行民主, 就得先把地基打好了, 把垃圾收拾了, 否则, 象印度和WW的民主, 还是算了吧.

偶期待一场革命, 而不是改良, 因为不用暴风骤雨, 洗不去那么多垃圾和污秽.

家园 【文摘】中国经济学家骇人语录大全

by FELONE

  房地产是否有泡沫?什么叫小康,小康概念要拥有两套房,应该鼓励中国人购买两套房,在家住一套,出去休假时住另一套。房价涨得快是正常现象,说明居民的收入多了。以前投资的房产升值了,是好事。

  ——厉以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如果有机会向总理建言,我一定要说“三个不要轻言”,不要轻言经济过热,不要轻言房地产泡沫,也不要轻言人民币升值。中国现代化的标志是北大教授拥有轿车和别墅。

  ——萧灼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保守地说,今后10年,中国的大城市,无论是上海、北京还是南京,房价要涨3倍;大胆地说,10年房价要涨5倍以上。

  ——王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研究员、常务副秘书长)

  说房地产炒过头,那是胡话。

  ——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

  注:欧美的百姓用收入的30%购买房产,中国百姓却要付出70%。整个2004年,内地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4.4%,涨幅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价格上涨15.2%。萧灼基并没有别墅,王建、李扬说此话时是2005年1月,不到半年,房价应声而落。

  国有资产怎样改制?在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必然的,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把企业财产经营权改为“法人财产权”,国有企业的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中国应该用就业促进就业,因为有一批人就业了,赚了钱他马上会花掉,另外的人就有了赚钱的机会。

  ——厉以宁

  许多国有资产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的,只有运作起来才会产生效益。管理层收购国企,实现了产权和管理权合一的效果。即使是“零价格”甚至负价格转让,国家也不一定吃亏,因为很多国企都有很多的负债和职工负担,这就好比你带着女儿改嫁和你单身一个人改嫁时的谈判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和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

  国有企业迟早要卖。既然如此,得先卖效益好的,不然,以后效益不好就没人要了。

  ——樊纲(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京城四少”之一)

  不妨把这些公共财产看成无主之物,谁先把它拿来卖,这公共财产的产权就算他的。你如果正好当一家国有企业的厂长,就可以和主管部门合伙把这家工厂卖给有钱人,产权就变成私有了。

  ——盛洪(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第一,应将属于ZF或者国有企业集团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平均分发给中国的人民。这些股票大约价值每人4000元人民币。对于农村的家庭来说,这些钱相当于三年的收入。

  第二,大型国有企业(比如银行、铁路、电讯、水利和采矿公司)应该尽快上市。尤其是那些拥有采矿权的公司上市时应该包含采矿权,并且地方ZF不应该把这些采矿权出让给新的公司。上市后,这些公司可能价值每人1500元人民币。这是一个标准的农村家庭又一年的收入。

  ——谢国忠(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注:按照张、厉、樊、盛等人的“靓女先嫁论”、“冰棍论”、“烂苹果论”、“吐唾沫论”和“社会财富向精英倾斜论”,20多年来有数以万亿元计的国有资产流失,即全国男女老少平均每人至少被剥削去7000多元,3000万出生于1940-1950年代的工人下岗。很短时间内,将近90%的中小国企实现了私有化,或者说,流进了私人腰包。而谢国忠将国有资产全民平分的做法全世界绝无先例,也不可能有。

  腐败是否有理?既然掌握公共权力进行公益决策的人不肯轻易放弃和交出他们的权力,而改革又不能从其手中强夺,就只能通过腐败与贿赂的钱权交易的方法进行购买。改革要利用腐败和贿赂,以便减少权力转移和再分配的障碍。腐败和贿赂成为权力和利益转移及再分配的一个可行的途径和桥梁,是改革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在这方面的花费,实际上是走向市场经济的买路钱,构成改革的成本费。

  ——张曙光(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在公有制下,官员索取剩余可能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因为它有利于降低监督成本,调动官员的积极性。私人产品腐败的存在,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次优的。第二好的。反腐败力度在把握适当、要非常适度,如果力度把握不适当,间接带来的负效应也非常大。

  ——张维迎

  以资产换特权,促进私有化。 我曾对中央ZF说,最好干脆给这些人一大笔钱,把这些权力买下来,叫他们以后再不要利用这些权力了。中国最上层没有什么贪污腐化,下面却有数不尽的贪污腐化。

  ——张五常(香港大学教授)

  改革初始,只有权力没有市场……前半部分:权力创造市场……金融资本阶段在性质上是资本发展的最后阶段,只差一个国际化没有完成。至此中国体制转轨的任务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前半段──以权力创造市场;中国旧体制下积累的财富基本转移完毕,中央ZF直接能够控制的资源不多了……后半部分:权力退出市场;中国改革的前一半任务就算基本完成,应该开始后一半:权力退出市场,健全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

  ——杨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注:根据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的2002年的一篇论文统计(1999~2001年):党政机关一把手们每年从国库里盗走GDP的14.2%~14.9%,9875亿—12570亿元之间,是我国4亿多农民一年的纯收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 ,是2002年全国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2640亿元的近4倍!而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专家表示,普遍存在的严重腐败正成为中国社会不满的一个重要源头。

  中国的贫富差距大吗?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和谐社会才能有希望。中国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都有仇富心理。我要为富人说话,不是为了讨好富人。今天有些人骂富人,好像是给穷人出气,其实他们是害了穷人。杀富济不了贫,穷人应该将富人看成自己的大哥,大哥穿新衣小弟穿旧衣,天经地义。将基尼系数农村城市分开计算,这样中国贫富分化就不严重了。农民有望进入社会中产者阶层。中国农民不要害怕当中产阶级。

  ——厉以宁

  只要抓总量增加。不必管分配。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切问题都会解决。

  ——张维迎

  农民大转移很快就可以实现。日本明治维新和台湾地区的历史可以佐证。

  ——张五常

  “十一五”期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有助于激活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有助于解决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问题。农村的消费空间相当大。我国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而它的消费水平却远远低于城市的消费水平。从具体指标看,例如一些消费品等,农村还有相当大的消费空间。使穷人收入增加的速度高于富人收入增加的速度,这样才能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穷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不应该有仇富心理。目前我国个税征收有很多漏洞,以至于一些富人并没有按章纳税。因此,我们要完善目前的征税体系,而不是说我们应该用征税的方式缩小贫富差距。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我国虽然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警戒线,但发生社会动荡的可能性甚微。

  ——萧灼基

  注:过去20多年年均经济增长9.5%的中国,也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扩大速度最快的国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5(国际公认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是0.4),接近“社会动乱的边缘”。

  中国是否应健全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厉以宁

  历史上没有见过一个不令人反胃的社会福利制度。我们往往感到爱莫能助,不是不愿意出钱,而是拿出钱来不知会落在谁的手里。

  ——张五常

  注:事实上,中国目前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基本医疗保障,城乡困难群体没有制度化的社会救助,1.4亿老年人和6000多万残疾人以及亿万妇女儿童缺乏必要的社会福利。

  中国股市健康吗?中国股市很健康,早晚冲上三千点。

  ——厉以宁

  我不相信股市会永远低迷,上半年不涨,下半年也会涨,今年不涨,明年也会涨。

  ——萧灼基

中国股市的历程犹如18世纪的英国股市一样,如果在没有信托责任的社会环境下,不如关闭算了。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事实上,股指2005年1月份很不幸地跌到了1200点下,考虑03/04年的大盘股上市,实际跌破700点。

  经济学家应为谁说话?企业的生存环境包括商业环境、政治环境以及舆论环境。前两种环境越来越好,而舆论环境已经到了1992年以来最不好的时候。最近在社会上、舆论界兴起了一股妖魔化、丑化整个中国企业家队伍之风。 在这个网络时代,学者能独立于大众舆论才是最不容易的事。对一个真正的学者来讲,最难做到的不是你骂ZF、骂企业家,而是你敢不敢站在大众舆论的对立面,坚持自己的观点。

  ——张维迎

  经济学家要有勇气顶住两方面的压力:一个是上面的压力,不做风派;一个是互联网的压力。

  ——厉以宁

  我希望我的言论能够改变国家的改革方向。如果我失败的话,这不是我个人的失败,这是我们国家的失败。我是个伟大的思想家。我这一次一定要成功,如果我失败的话,那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一个多么大的危害。

  ——郎咸平(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讲座教授)

  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

  ——樊纲

  注:有人把中国经济学家分十类:决策圈经济学人、“议会”经济学人、方案经济学人、讲坛经济学人、课题经济学人、绿卡经济学人、公司经济学人、民间经济学人、诸侯经济学人、报章经济学人。

  教育及医疗是否应产业化?中国目前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一个真正好的体制,我可以收费高,但我花80%在奖学金上,穷人就上得起大学了。比如,让穷人一年出4000元,他也出不起。

  ——张维迎

  注:从上世纪90年代医疗产业化后,中国医院收费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高于同期居民收入增加速度4倍以上。中国消费者协会2003年的一份统计报告指出,中国大概有50%的人生了病不敢去医院,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药品价格过高。而根据官方统计,中国10年教育乱收费已达2000亿元人民币!

  其他

不管外汇储备的多或少,只要经济搞得头头是道,外汇储备是可有可无的。有谁提及美国的外汇储备是多少?只有像香港、台湾那样的小经济,或那些不成气候的大经济,才要论什么外汇储备的。要记住,一个经济搞得强劲,自己发行的钞票就是储备;搞得一塌糊涂,什么储备也保不了。关于金融方面,应该是不需要数学的,这是制度的问题。制度跟数学没有关系。你看看香港起飞的时候,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那时银行家、金融家满街都是,没一个懂得数学的。

  ——张五常

  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1998年特大)水灾刺激了需求,拉动增长,光水毁房屋就几百万间,所以水灾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35%。

  ——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京城四少”之一)

  治穷先治懒、治懒必须逼、逼民先逼官。

  ——钟朋荣(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京城四少”之一)

  把当年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找过来,这八个国家,每一个国家建一所学院,就建在圆明园的遗址上面,形成一所联合大学!就叫做圆明园大学或叫八国联合大学。简称八国联大。

  ——王建国(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MBA与案例教学中心主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家园 您不会那么孤陋寡闻的。吴老的教诲哦:

我看更容易见效的解决办法,还是毛泽东在和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律的谈话

中所提出的那一条,就是实现民主。要让各级政府官员都受纳税人,即全体成年公民的代表的监督。专注于产值增长、而不顾资源耗竭、环境破坏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做法就很难行得通了。因为任何只靠由上而下的考核,而没有作为社会主人的群众有效行使民主权力,是管不住官员的越权行为的,更没办法保证所有官员都自觉自愿地为大众谋福利。

原则其实都已经很清楚了。要看领导对问题的认识是不是足够清楚,政府对完善制度有没有足够的决心和魄力。至于政治体制改革,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很费斟酌。但不管怎么样,法治总是第一位的

家园 谢谢子玉兄提供的资料。吴老说得多好啊

毕竟他和厉某一伙还是有本质不同的。可惜他的这类声音还不够大,老百姓知道的主要还是他抨击股市的声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