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的官办经济--世界上最怪异的经济(一) -- 陈经
37年前当时中国民族工业为中国工业暂了点底子,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夕,以与西方资本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主的官僚资本已控制全国银行的70%,产业资本的80%,并控制了全部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和43%以上的轮船吨位。据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清产核资统计,全国国营和公私合营企业资产原值191.6亿元,其中大部分为没收和接管的原国民党官僚资本的资产;而1948年中国12.3万户民族工业资产净值仅20.08亿元。简单的说,37年前中国起码还能自己早火柴,49年只能用农产品和矿业去换火柴了.那宋子文的名言可是指导思想:美国的盘你西里多到用不完,中国为什么还要生产.如果你不知道中国在1949年里的工业情况,可以在我比较帖子里找中印开国经济比较的帖子.还有战败之际,被老蒋送去台湾的外汇金条与物资还有机器设备都是集当时中国工业实力与金融实力精粹的.不怕好笑的说:国民党不仅用金圆券创造了世界第三的通货膨胀记录(第一位魏玛德国,第二位1战结束时候的匈牙利),而且在国统治区提前收税收到了1975年.这个还好意思说给中国留下的好家底,拉倒吧.
有些想法,期待更多的资料讨论。不过与本主题无关,就不讨论了。
感觉衲兄老是代替我推理,然后再栽给我,我确实是被拖着鼻子走了呵呵。
葡萄的帖子很全面的说明了计划经济的建设成就,无疑称得上是“辉煌”。
客观现状是中国农业剩余极低,挤不出工业化的启动资本;主观意图是要尽快推进工业化,必须榨出农业剩余来,于是……
解放后的前三十年上海在电子\机械\化工与钢铁业一直占全国很大比重,高峰时到过1/4.并且在三线时期,进内迁陕西的大型企业就有266家,著名的秦川机床厂就是当时的上海机床厂整厂连人带机器设备迁移过去的.而上海在解放前虽然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的民族工业,但是那是容氏财团的棉纺织业和面粉加工业.这个时候面粉加工业因为美国面粉的倾销,在抗战都艰难维持下来的新 申字号的厂家纷纷关门了.只有棉纺业还能独立支撑.说上海解放前家底最明显的就是汽车工业,当时上海有中国唯一的可以制造小汽车的公司振华,这家经营出租汽车的公司的总经理在46年尝试过仿造汽车,到49年产量才5台.而解放后,上海牌轿车曾经在特殊的时代获得了不小的声誉,也为上海成为新中国轿车基地打下了基础.不过不得不承认,上海牌轿车能搞出来还真和这5辆小汽车有那么点关系.不过这个感激谁呢?
无论是纳粹还是谁,德国的问题总要解决,这就扯得太远了吧呵呵。
所以呢, 都有点太理想化, 太善良了.
我认为, 要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推测政治人物, 古今中外皆然.
其实种种线索已经不少了, 综合起来, 加上冷静的分析, 不被情感[1]所左右, 事实的本来面目并不那么扑簌迷离.
---------
[1] 作为一个很好的练习, 可以审视一下自己的某种情感源自哪里? 影片、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 还是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档案文件?
实力派呵呵。
虽然一定时间的闭关苦练内功, 打下了很坚实的底子.
但如果有吸星大法, 或某种吐纳之法, 可以转移病气,吸取内力, 这样功力可以长得更快啊. 何必全指望着盘剥自己的农民兄弟呢?
说到底,让我们工业起步的是苏联,但是那是我们在朝鲜战争后拿子弟兵的命挣的.而且当时苏联与我们的交换条件有的相当苛刻,对于中国的工业援助都止步在国防上,而民用项目基本上被砍了.还有这个楼的楼主曾经说赫鲁晓夫对中国的援助,我这里摘来自《国际冷战史研究》的几句话你看看(以下摘抄部分为我朋友幽灵打字给我的特此感谢):
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55年正式通过颁布以后,1956年4月7日中苏再次签订协议,增加55个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项目,其中新增工业建设项目为49个,另外包括3个研究所,2个电站的二期工程,1个国防工业的重复项目。 同年9月又签订了12项。截至1957年3月,我国与苏联签订了协议的建设项目共计255项,其中工业部门的项目共244项,非工业项目11项。以上项目中除去重复计算的13个项目,业经双方同意撤消的10个项目及1957年底可建成的63个项目(合计86个项目)外,留待第二个五年继续建设或需修改协议的共计169个项目
赫鲁晓夫对中国所作的许多实质性让步,使斯大林时期遗留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毛泽东得以一吐长久压抑心中的充当斯大林“小伙伴”的怨气,在对苏交往中真正挺起了腰板。毛泽东后来谈到这一点时曾说:“第一次与赫鲁晓夫同志见面,就很谈得来”,他取消了有损中国主权的“合作社”,“建立了信任”。对于赫鲁晓夫的平等合作精神及扩大对华援助的做法,毛泽东深表感谢,他在1954年10月11日致函周恩来时专门提到,在中苏签署的有关文件发表时,“要写社论一篇”,以示对此事的重视
除了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保持与苏联外交政策步调一致外,在这一时期中国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毛泽东也是基本上照搬苏联的模式,甚至把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选择用宪法形式明确固定下来。在对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草稿)》作修改时,毛泽东特别强调指出:我们宪法草案中所宣布的“道路”,就是苏联所走过的“道路”,这在我们是一点“疑问也没有的”。
而此期中苏关系亲密无间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一,新中国创业伊始,百废待兴,特别是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亟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从事经济建设,在毛泽东看来,苏联作为同一阵营的社会主义强国和邻国,是中国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其二,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在领导中国进行经济恢复和建设、实现工业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囿于当时的国际局势,只有苏联有能力并有可能大规模援助中国,因此只能以获得苏联经济援助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其三,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中,中苏有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安全利益。毛泽东认为,中苏两国的合作“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计划的合作”,在这个合作下,“一切帝国主义的侵略计划,没有不能被粉碎的”
其四,赫鲁晓夫执政发轫,刚着手对苏联的内政外交进行改革,毛泽东于新政权建立之初,尚处在全面学习苏联的阶段,双方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上还没有发生矛盾,这也从主观上为中苏共渡“蜜月”提供了保证。如此种种,决定了毛泽东要将中苏友谊与团结“无限地发展与巩固起来”。此外,从苏联方面看,赫鲁晓夫当时在国内的领导地位尚未稳固,非常需要寻求中国的支持,因而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对华政策,以博取中国好感。这从客观上为中苏关系进入最佳状态提供了条件。
无疑对于当时苏联对我们的帮助我们是怀有真诚感激的,但是以赫鲁晓夫对待事情的现实态度,以及随后在我们最困难时期单方面撤走了苏联专家并单方面撕毁有关协议,因此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困难.苏联这样的行为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是非常粗暴与蛮横的行为.(你可以设想下什么情况下可以无理由单方面撕毁合同)
国家之间的利益很现实,如果谁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次能获得自己的温饱与受施舍者限制的发展,就那么回事情了.
中国工业年鉴一直都满留心,上海的因为当时的特殊环境,有关经济年鉴还真有几份的,故此还有印象.还有很多重要环节可以对比,不过这些都是解放前没有的行业多比就没意思了.但是不能否认上海有很好的底子这个底子不是工业的而是基础建设的,上海在1932年就是远东第一大港口了,不过这个受益于当时畸形的经济环境与"特殊"的安定条件,中国的租界尤其是上海租界的每一次大飞跃无不伴随着中国的大动乱..........
结果是:49年的钢铁产量比37年的还要少. 为什么呢?
贴主认为日寇的侵华战争大量破坏了中国的工业能力. 我同意他的观点.
(那个帖子由于离原题太远, 引起许多争议, 好像被删了.)
中国就算是在黄金十年发展的是轻工业与对外贸易,如果你看过黄宇认的<中国大历史>中为蒋不抵抗政策的辩白的话你应该记得黄宇仁教授说过:当时中国军队造子弹用的黄铜都需要依赖进口,由此你可以想象当时中国重工业与装备工业的窘迫了.而且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当时中国的工业都是围绕仅仅满足有限需求来发展的.对当时世界各国都很重要的行业比如重型化工与重型工业这样需要长期投资政府给予倾斜支持的行业与部门予起码的关心与帮助.在化工工业请记住一个侯德榜,到49年唯一在中国可以算的上有规模的华工企业就是侯德榜的烧碱厂了.
不过你说的战争破坏的确影响很大,1931年1.28凇沪抗战的时候日本就有目的有计划的完全摧毁了中国在闸北繁华一时的商业区与工业区,直到现在闸北区都在上海经济里处于中下游的位置.这里多提句江浙的产茶区,当时的中国还垄断了世界60%-80%的茶叶消费.其中很大部分来自江浙,而茶园喜缄,把土地改造为茶叶圆是经过近千年的时间积淀.而日本一占领就着手把茶圆改造成了农田.到抗战结束,茶圆剩下不到战前1/6.自此中国垄断上千年的海外茶叶贸易就此拱手让于撮尔小国斯里兰卡,想来不禁为之扼腕.
话说回来,不管什么原因,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官僚买办阶级无心搞中国工业化是真,到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家底几乎一穷二白是真,这些都是不容辩驳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