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比声音还快(一)(完) -- 晨枫

共:💬155 🌺69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谢花

飞机的升力是由机翼产生的,但是载荷是由机身承载的,所以翼根的受力特别厉害。最好的情况是机翼既产生升力,有承载重量,这样就不会有应力太集中的地方,结构上就简化加强的要求,可以省却很多重量,飞翼就是这个思路。但是飞翼有飞翼的问题,退一步的话,将发动机吊挂在机翼下,就是对机翼翼根卸载的一个有效方法。所以尽管尾置发动机有很多好处,翼下发动机一个卸载的作用(和由此而来的降低机翼和翼根结构加强而带来的重量上的节约)就全抵消了,所以翼下发动机现在是主流布局。

家园 哈,你们跑到我的前面去了,请稍安勿躁,后面就要谈到

-200的59个控制面是太疯狂了,不光控制系统十分复杂,机械作动机构和控制连杆、导缆、液压管路的重量和为它们特地留出布线管(conduit)的重量也很可观。747那一代的飞机没有用线控的,控制信号是用液压助力的钢缆和连杆传递的。2707没有看到确定的说明,估计和747是同样的技术,毕竟是同一公司、同一时代的东西。用现代控制技术可以好些,不过那些机械作动机构的重量还是少不了。控制面太多还有一个问题:不是所有控制面在所有飞行条件下都用得上的,有好些控制面只有特定情况下才用,这样就要求有很多控制模式,模式的切换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A320在巴黎航展飞到森林里去,就是飞行员没有将着陆模式没有及时改出到拉起模式,飞机拉不起来,眼睁睁地“降落”到森林里去了。

超音速客机的复兴请看后文。

家园 拉着蚂蚁上树的手,自豪ing。

看看咱们俩这个催稿技术,这下子晨枫老大想慢也不成啊。

顺便BS41一把,你看你那稿子催的,跟穆仁智似的,霸王硬上弓啊。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哼哼,下次41发帖,我也来催坑。(好像他是有个名坑,年深日久没填了,据说他本人也混在抗议人群里,坐在坑底下)

家园 偶认, 偶从来也没填完坑过...

继续向晨枫老师和抱抱仙人学习ING.

家园 您这叫做“虚心接受,坚决不改”,哈哈
家园 给你加句辩解:偶也没说不填坑, 如果需要个期限,1万光年吧
家园 芙蓉老爷要是催到41的租, 我送花5朵
家园 非常喜欢这贴,谢谢。讨论一个小问题,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图的解释说:"超音速飞行时,激波后的空气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导致水汽冷凝,形成雾化现象" 。这是不对的。

实际上是,激波后的空气压强和温度(还有空气密度)均急剧上升,而不是下降。例如:如果正激波前的马赫数是2.0,则激波后的温度比激波前增加约1.7倍,空气密度增加约2.6倍,空气压强增加约4.5倍。密度(rho)增加,温度(T)也增加,而P=Rho*R*T(R为gas constant),所以,压强P增加的幅度更大。

那么为什么温度增高了,水气反而凝结了呢?看您这贴之前我没想过,手头上的技术书籍又都在办公室,所以我大胆做一些猜测。水的沸点随空气压强的升高而升高,激波后的压强升高的幅度比温度升高的幅度要大得多,所以水的沸点应该升高了很多,而温度的升高又不足以平衡压强的升高,空气中水分的温度就低于沸点了,故而凝结。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压强、密度和温度的变化,水气在空气中达到饱和的比例减小了,故而使部分水气液化。

以上是我的推测,错了的话我回来谢罪。呵呵。

图中的飞机看起来应该处于跨音速状态,因为激波相对于飞行方向的角度基本是垂直的(略有倾斜)。激波前的马赫数估计不超过1.4。如是,那么温度升高1.25倍,密度1.67倍,压强2.12倍。

这里是一个normal shock wave calculator,please enjoy :)

http://www.engineering.com/content/community/library/calculators/normal_flowrelations/normal_flow.jsp

家园 打个商量,您也别送花,贴张pp,我保证催到41的文

怎么样?

家园 【原创】比声音还快(五)

由于超音速客机研制耗费巨大,英法在政府资助下研制协和,苏联就更不用说了,当然是政府出资,于是美国也破天荒,像研制军用飞机一样,厂家竟标,国会拨款,研制美国的超音速客机。不过美国国会并没有爽爽气气地出于“爱国主义”而拨款。FAA的头儿Najeeb Halaby(阿拉伯裔美国人,离开FAA后接Juan Trippe的位置,担任泛美的总裁)游说航空公司,动员他们预先为每架订货付10万美元的定金,FAA将这些定金收集起来交给入选的超音速客机厂家做研制经费,FAA同时到国会游说更多的投资,入选厂家以后按出售飞机的分成偿还国家的投资。道格拉斯和北美没有进入竟标资格,竟标在洛克希德L-2000和波音2707-300之间进行。竟标结果,波音2707-300胜出,大概有一点波音2707-300的外形更独特、没有“和协和式一样”之嫌的因素,据说也和洛克希德已经赢得了C-5的合同有关。

FAA在主持超音速客机的研制的同时,还在通用电气和普拉特·惠特尼之间竞选适用的发动机。通用电气的GE4涡喷发动机从B-70超音速轰炸机的J93发动机发展而来,普惠的JTF17涡扇发动机落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波音2707-200上巨大的通用电气GE4涡喷发动机,推力达到311kN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变后掠翼应该尽量缩小固定段,加大可动段,以强化变后掠翼的效果。但是为了容许可动的外翼达到大后掠,转轴必须向外移动,否则外翼的“翼根”在大后掠时就要切入机身了。主起落架的布置也要求固定段向外延伸 ,以保证起落架有足够的横向稳定性。外延的固定段的厚度一方面增加阻力,另一方面使机翼的厚度不均匀,连接部在气动上的不连续也大大影响了机翼的气动效率。更要命的是,为了容纳可变后掠角的机翼,固定段内大量体积不能用来装载燃油,可动的外翼也不适宜装载太多的燃油,这样只能加长、加宽机身来装载燃油,结构上的空间利用率相当糟糕。这还没有考虑变后掠翼固有的机械复杂性和可靠性问题,以及本身的重量代价。超重问题还没有到此为止。由于机身极长(达97米,大大超过了波音747的71米),发动机在机尾,在很大一个速度范围内,还是需要用配平力矩来保持平衡,所以增加了鸭式前翼。但这样一来要求增加超长的机体的刚性,好在空中不至于像面条一样扭来扭去。机翼和尾翼也有同样的结构刚性增强的问题。结构加强就意味着额外的重量,到68年,FAA的项目评估伤心地写道:“波音2707-200的航程可以空载飞越大西洋,或者满载飞到大西洋的中间”。这显然是远远不符合要求的。没有办法,波音被迫再重起炉灶,推出了较常规的波音2707-300方案。-300方案放弃了变后掠翼,改用常规的三角翼,但保留平尾,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点像一架大大放大的歼-8。4台发动机也搬家到常规的机翼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TWA涂装的波音2707-300超音速客机想象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60年代是美国人最牛气的时候,阿波罗宇航员把美国国旗插到月亮上去了,涂着大大的美国国旗的超音速客机在世界的上空耀武扬威是很合美国口味的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波音2707-300的全尺寸木质模型,只有左半。10亿美元的投资,最后只有这么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计划下马后,模型以9万美元的价格卖出去,大概卖的是木头的价。今天只有机头还保存在博物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几种超音速客机的大小对比:从上到下:波音2707-300、洛克希德L-2000、协和式、图-144

尽管波音2707和波音747的工程开发是在同期进行,但747是“自费”项目,2707是“公费”项目,自然成为波音的头号重点。68年波音2707-300进入了原型研制阶段,向公众展示了全尺寸模型,计划与70年首飞;生产型预计69年开始制造,72年首飞。但这个时候,风水变了。

60年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美国在越南陷入了深深的泥潭,在政治和经济上第一次尝到虚弱的味道。美国国内的民权和自由化运动风起云涌,公众对保护自身利益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空前高涨,超音速客机的音爆、污染和对臭氧层的破坏,激起了公众对超音速客机的强烈反对。

如前所述,超音速飞行时,引起N形波,N形波的前锋和后缘的空气密度急剧增高,传到人耳里,就是强烈的爆炸一样的声音,一般称为音爆(sonic boom)。事实上,炸药爆炸的巨大响声就是突然和急剧地压缩空气的结果。N形的激波像两把撑在飞机一前一后的伞一样,向地面延伸,所以音爆总是“砰砰”地接连两声。飞机越大,速度越快,音爆越强烈。音爆现象早就为人们所熟知,但研制超音速客机之初,人们错误地认为,只要飞得足够高,音爆应该不成问题。在试飞3倍音速的B-70轰炸机时,这个观点被粉碎了,在两万米高度飞行的B-70仍然能够产生强烈的音爆。更加严重的是,客机的噪声污染将不再局限在机场周围,而是泛滥到所有航迹所及的地方,同时将不分昼夜。为了测试超音速客机频繁飞行产生的音爆对城市居民的影响,FAA和美国空军在1964年在俄克拉荷马市(Oklahoma City)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音爆试验,每天由空军的超音速飞机(主要是F-104和B-58,偶尔也有F-101和F-106)飞越城市,产生8次音爆,音爆强度远远不到震碎玻璃的程度,以测定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由于市民事先得到通知,知道音爆的准确时间,所以开始时市民并没有太在意,有些施工工地的工人甚至一听到音爆,就知道喝咖啡休息的时间到了。但是没有多久,玻璃开始震碎,墙壁开始开裂,市民们开始愤怒,而FAA充耳不闻,对市民的赔偿要求不理不睬,进一步加剧了市民的愤怒,很快发展成政治事件,抗议、投诉、索赔像雪片一样飞进各级政府和主持试验的FAA,以后发展成市民对政府的官司(class action law suit,中文叫什么?)。俄克拉荷马市的音爆试验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对超音速飞行的极端负面的公众舆论,为日后在大陆上空禁止民航超音速飞行种下了种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海军“蓝天使”飞行表演队的一架F-18在水面上超低空超音速飞行,激波在水面留下一条航迹,这要是地面,单薄一点的房子都可能被震倒

除了音爆外,超音速客机的涡喷发动机是为超音速巡航而优化的,迎风截面小,喷气速度高,起飞、着陆时还要打开加力,这样在起飞、着陆时的噪音异常尖利、响亮,造成很大的噪声污染问题。高空飞行对臭氧层的破坏是有案可查的,只不过军用超音速飞机一般还是以亚音速巡航,但大量的民航超音速飞行对臭氧层的影响,引起公众极大的疑虑,毕竟热爱在太阳下“烤肉”的人们不希望增加患皮肤癌的可能。虽然后来被证明为夸大其词,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在国会作证,500架超音速客机在美国上空夜以继日地穿梭飞行,将每年增加1万名皮肤癌患者。限于发动机技术,超音速客机的发动机在低速时的推进效率较差,燃烧也不好,协和式起飞时遮天蔽日的黑烟,引起对环境污染日益敏感的公众极大的不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看这黑烟,已经飞起来了,还是那么厉害。这还是客气的,看看下一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怎么样?环保组织不砸上门来才怪

公众的反对只是问题的一半。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超音速巡航阻力,超音速客机的机舱截面尺寸都是尽可能小,这样一来,机舱十分局促,不利于增加载客量。超音速客机需要异常长的跑道,不仅限制了可以起降的机场,也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机场当局是不会让你免费使用额外资源的。由于波音747和其他宽体客机的出现,亚音速客机的载客量大大超过超音速客机,而单位燃料又大大降低,协和式的人-公里油耗达到3.5倍于波音747,使本来对超音速客机有利的经济算盘全颠倒了过来。更要命的是,第一代超音速客机的航程很尴尬,用作跨越大西洋的飞行足够了,但是跨越太平洋还不够。旧金山到东京的航线必须在夏威夷或中途岛停一下,加油再飞。这样一来,不需要中途加油的高亚音速的波音747反而可以先抵达东京,747宽大的机舱还为旅客提供了舒适得多的环境。而这时正好是超音速客机十月怀胎的关键时刻。

元宝推荐:不爱吱声,
家园 俺坐有职业道德的沙发~
家园 嗯,有点儿问题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变后掠翼应该尽量缩小固定段

这一句前面是不是少了东西,起承转合的怎么那么突兀啊?前面还在说发动机,一下子就“但是”到了可变后掠翼上去了?

家园 谢谢,关于激波的问题

我想可能是我说的不清楚。激波锋面的压力和温度当然是急剧升高的,但锋面后的压力和温度都降低,个人认为这是水气冷凝的原因。如(五)里所提到的N形波,雾化应该是在N从顶上下降的初期,而不是上升的时候。你的说法也可能是对的。要是有激波前后空气的P-T图和水的相变线一对照,就能判别了,可惜没有看到数据。要是能有从背面拍的激波水气冷凝雾化的照片,也可以说明问题,要是“水雾锥”的背面是光滑的,那就是激波锋面上形成的;要是背面是“毛茸茸”的,那就是锋面之后的。下面是激波的一个简化示意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你的眼睛真尖啊

GE4和JTF17的资料非常少,技术细节和评比过程都没有看到,只知道GE4是涡喷,从B-70的J93发展而来,所以相对成熟一点;JTF17是低流量比涡扇,而当时低流量比涡扇的概念还没有广为接受,JTF17也没有特出的优越性。别的不甚了了,只好一笔带过了。对发动机的问题,后面再补课。这里只好抱歉了。

家园 那个超低空超音速飞行的真是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