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所知道的吴仪(三) -- 万里风中虎
如果是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看待,胡锦涛会见连战绝对是高规格,是高抬了连战。
但是如果是以“对等”“平等”的眼光看,对方是一位主席加三位副主席和一位秘书长,我们这边是一位主席,一位政治局委员和一位政治局候补委员(王刚),恐怕还是对方级别更高。
我在看《回到史前》、《重返中世纪》、《宋末商贾》、《甲申风云》
跟着朱爷,会得抑郁症;跟着吴(太?),会得自大症。宁可跟江CORE或大鹏委员长这样的领导。
据小虎愚见, 官方批文就是红头文件, 也就是行政法规, 在其机构的管辖范围内有效. 官方批文中比较好使的是国务院的. 小虎以前有一份国务院办公厅秘书长亲批的红头文件, 还不错, 一般情况可以对付对付.
就怕只有部委一级的批文, 那就等着扯皮吧. 你要上市, 好不容易, 国务院批了, 等财政部批, 等你拿着财政部批文正臭美呢, 税务局找上门来, 你们上市我们怎么不知道, 想偷税漏税是不是? 财政部有批文? 哪顶个屁! 我们是执行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于是, 一切从头再来. 等你把相关部门全跑遍了, 国际局势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帝亡我之心不死发动亚洲金融危机, 苏修趁我发生自然灾害掐我能源的脖子, 小日本子又盯上我们的钓鱼岛了…… 国务院领导审时度势, 英明决策, 决定公司暂停上市, 好嘛, 三年辛苦全白搭, 管理费上升好几个亿, 只换回来十几份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 存放在档案室, 供后来者瞻仰.
小虎比较偏爱还处于原生态的批文, 也就是豆先生所说的“批示是领导本人在文件上表态,更多地表明个人态度,严格地说没有行政效力,还要看执行机构如何做。”小虎所见到的第一份这样的批文, 正面就是吴总俊秀的签名和长达半页的评论, 简直是语重心长, 娓娓道来。结尾处有朱总刀削斧戳的几个大字 “看来这个问题是该解决了!”, 以及李总等等的简短附和, 简直是精英荟萃, 萝卜开会.
可见, 吴总是极擅长摆事实, 讲道理的, 在贸易经济方面也是一言动九天, 谈笑风波平. 小虎手捧着批文, 热泪盈眶, 全身的细胞在同唱一首歌:"就象那,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呀,及时雨呀,共产党―――!是咱的贴心人,哟喝嘿!"
不过,小虎不是很同意豆先生所说的这种批文"严格地说没有行政效力,还要看执行机构如何做。”小虎倒是认为,批文变成了红头文件,就是已经死亡的艺术, 剩下的就是力气活了。红头文件是树在那里的靶子, 等着强有力的高智慧的人来砸碎的. 律法是什么? 中国的律法在就是王的话语.
小虎就曾把一件朱总吴总原生态的批文转化为好几个红头文件,其中几件还是根据需要相互矛盾的, 也是和现行的相关法律相矛盾的. 中国到处都是象小爬爬虎(对领导是小爬虫, 对老百姓是老虎) 一样的小官吏. 他们看见吴总墨宝时的兴奋表情, 就象情人相见, 分外眼红, 办事效率大幅上升.
官清似水, 吏滑如油, 对于官僚而言, 还有比了解上司的态度更重要的事情吗?
所以, 文件可以变, 说法可以改, 王的话语才是我们小爬爬虎们行路的明灯. 忘记革命传统的小爬爬虎, 早晚要被革命所抛弃.
(预告, 下一章会举例证明这一点, 嘿嘿, 现在, 吃药药, 睡觉觉.)
据我观察,实在找不到更贴切的词来形容。老兄真的笑谈微中,名士风流。
谨送鲜花一朵,略表敬意。
俺虽然不是官场中人,但对批文、批示这些东西还是有一点接触。批示只能勉强说没有行政权力,但一般来说行政效力要比批文大得多。
曾经见过有些事情,已经有批文了,却怎么也办不成功。但是,后来弄到一两个什么批示,马上就可以雷厉风行地干起来了。
说批示没有行政效力,只能说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对待批示的态度是有区别的,各系统不一样,中央地方不一样,事情和事情不一样。
我知道有常委一级的批示到省级就软顶拖黄,或者大大减少效力的。当年江苏铁本事件,温总的严厉批示到江苏省就给消得差不多了,最后抓了个老板了事。
虎兄所说情况,应该是他们经贸系统内部提出的文,本来有他们自身利益在里面,然后领导批示,又基本在中央机构,办起来就比较积极。反之,如果领导批示某事“严肃处理”等,他们会怎么样?
如果是批文,严肃性上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