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 -- 王外马甲
68年我到内蒙鄂托克旗插队,旗武装部就有一匹老马,有专人养着。据说是当年解放当地时一天跑了五百里送一封信,立了大功。
也就是太监马,否则发起情来很难控制。
不去势的公马一般只做种马不干活,给别人的母马交配要收钱的。
苏联内战时双方机机都很多,同时双方都有大量的骑兵,这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就有反映。
我看过两部反映西方骑兵的电影,一部是波兰的,有一支骑兵连在国家沦陷还打了两年游击。另一部是澳大利亚的,描写澳一支骑使与土耳其打仗,机枪大炮都有,应该是一战前后的事。
一战好象没有什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大概是因为双方形成了堑壕战,层层铁丝网是当时阻挡骑兵的最好法宝。
摩托化步兵出现后骑兵也还有不少的用武之地,因为汽车摩托车在无路的地方几乎无法通行。
真正埋葬骑兵的是坦克、装甲车的大规模应用。
通州六里桥(我记得好象是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的失败不是骑兵的失败,而是战术应用的失败。如果僧格林沁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袭扰对方的补给线,进攻时不要集团冲锋,间距拉开,再加上迂回包抄。
在当时骑兵的最主要优势不是冲锋速度快,而是机动性。红军西路军主要是败于马家军的骑兵,虽然红军利用较大的居民点能挡住马家军的进攻,但红军机动性好的优势在马家军骑兵面前丧失殆尽。我看过一篇西路军老战士的回忆录,说红军打一天仗入夜后利用夜色撤走,这时马家军就宿营睡觉,第二天天亮前出发。红军走一夜路到新地方后还来不吃饭马家军骑兵就到了,于是再打一整天。红军根本得不到休息的时间。
战果也相当不错的,特别是在对奥匈军的战斗中
“四月下旬,在宿县以南的大小营集战斗中,与骑八师遭遇,我十一旅三十二团与师直属队遭到严重损失。”
“在三个月的反顽斗争中,我豫皖苏边区的党政军民各机关部队共伤亡、失踪四千余人,撤到皖东北的不足万人,枪不足五千支。”
前面说的是一次战斗,应该包括在后面的整个三个月中。
难道其中一次战斗的死亡人数会多于三个月的总数?
而且这“伤亡、失踪四千余人,”都是骑八师所为?其他8个师一枪未放?
好像不太对啊,告诉我是订阅作者啊,没提献花的事儿啊?是我没找对地方么?奇怪!
你点了"工具"后,弹出一个菜单,在这里你可以献花,扔弹,也可以订阅作者:就是最下面的一项.
那个是澳洲轻骑,属于龙骑兵,下马作战,马刀都没有,抡着刺刀冲锋,主要是改变作战方式打了个措手不及。
红军骑兵团最早的是在一方面军结束长征前后组建的,但是真正引起重视的是西路军的惨败,青马的骑兵的强大冲击力对于缺乏重武器的红军来说是一场噩梦。作为统领红四方面军残部的刘伯承来说,他不可能不重视这一信息。
李云龙在那个时期的困惑估计在很多军队将领中都有,特别是军队和造反派之间的关系。以往的小说对于这个方面回避的比较多。至于前半部分的描述,看那些老兵和将领的回忆录比较合适。
在小说《铁道游击队》里也提到了整军这个过程。当时八路军扩军的时候对于新兵的思想要求不高,只要有能力和热情的都可以扩入,这样做表面上是好看了。但是一旦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如果不进行整军,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和机动性,就很容易被打散。而且过多的军队数量容易形成同民争粮的问题,也不利于部队的长期发展。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于部队思想上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