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冰眼看日本之四十一:战败和“蝎子尾巴”(2) -- 冰冷雨天
如果光看技术不看经济,我认为你没有抓住这个问题的实质。
国内有过若干次这样的教训,看上去很美,但搞出来的时候产品或是过时,或是没有销路。我看都和没有抓住产业技术这个本质有关。
黄伯云的叫碳-碳复合材料,是碳纤维然后用碳弄在一起,增强剂是碳,粘合剂也是碳。 碳可以做得最软,也可以做得强度 ... 另外黄伯云他们是80年代开始做的,用粉末冶金加 上碳纤维做成的,用粉末冶金的技术来做材料,这发明的成功首先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坚持。
不过中国人 市场化,产业化的机制不行。
对于中国来说,这个转化过程中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极为重要,毕竟中国没有美国那样的大财团可以独立支持新技术的研发和实用化。
看上去很美的东西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扶持和发展当然会昙花一现,比如运10,欧洲同期也搞出过A300,现在空中客车已然是庞然大物。可运10因为与当时的国情不符合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停留在高端技术而不是产业技术。而现在时过境迁,国家有能力扶植和培养这样一个产业和市场,而且也正在努力着。这就回到了我前几个帖子的论点,国家的支持对于高新技术向产业技术的转化过程以及产业链和市场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国。
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师昌绪专访
至于发展现状,中国的科研成果还是比较多的。但同时成果多,转化少。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实际上不太成熟,材料性能很好,可是不配套,成品率太低。成品率要高必须经过中试,中试的渠道也比较少,中试的资金要求多,所以转化少。中试的投入,风险比较大,企业不愿意投,而科研单位也投不起。再一个就是中介机构不健全。国外有很多中介机构。现在科学家自己去找,不得其门。真正的风险投资也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新材料的研究成果很难推广。
中国新材料的科研与国外的差距不太大,在所有的产业里头,新材料产业与国外的差距比较小。最新统计,在材料科研方面,发表的文章中国仅次于美国。我们的国防所用的材料除个别以外几乎全部立足于国内。
中国的研究力量还是比较强。中国材料专业在读研究生与已毕业研究生比美国还多。研究设施也是比较好,16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里有20多个都是新材料,材料的研究基地也还是可以,人才、装备都可以。但是这里面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设备利用率、设备的合作、组与组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联系比较少,这是机制上有些问题。
我花开后百花杀!--------与各位共勉
谢谢,四小时后再花一次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您楼上这位[萝卜酒] 那可是要自费去台湾保卫自由民主 抗拒PLA解放台湾 的大牛人呢
您跟他说我党怎么坏怎么坏 才会有共同语言
以至于河里一群军旅的大拿放言要在台湾等他来
贪污救国啊!
这种话一说出来,脱骨以后还剩几斤几两我就估的差不多了。(不好意思,在屠宰场打过工)
白菜,土豆,蘑菇,花椒大料?
对不起,发错区了
也爱吃蒸旱煎这道传统名菜啊!
现在我们的质量控制知识都是港台二道贩子那里来的。
而且这些知识是分散的,自发去学的。
要让这些企业主懂得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精髓,需要象日本
一样用国家力量推动戴明工程。
否则靠这些企业主自己去感悟,琢磨。各自突围。都不知
道等到猴年马月有结果!
舅舅在美国的经历是个标准的美国梦。 勤劳,本分的劳动者在美国比知识分子过得好。
[SIZE=3]人家可是号称改写了计算机行业理论基础的大师!脱离了国家、民族,这些低劣感情,和含泪送别彭定康的黄皮白心香港人一样的——[/SIZE]
脱离了低级趣味;头脑高度发达;信仰极其坚定的新时代的大写的中国人!!
久仰, 钦佩。
真如果发生的话,我会给您捐款。
别让一些孩子要靠捐款来完成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