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沁阳泌水血染山川 – 从两个战例看国共抗战中的战术不同 1 -- 萨苏
想要守好某个要点,必须准备预备队和发动有力的反攻。伤亡大多出现在一方撤退或者崩溃的过程中,而不是在阵地攻防上。以歼灭敌方有生力量的标准来看,单纯防御是不可能取得重大胜利的。
这个惨重是相对而言的。不可能惨重得到哪里去,否则攻方早就攻不动,或者守方早就守不住。相较防御体系失败整个垮掉的损失(如淞沪、山西)或者攻击失败进退无路的损失(如英帕尔),阵地攻防中那点伤亡不过是破皮流血,最多伤筋动骨。
既然双方都陷入困境,那么就应该主动寻找局部反击的途径,而不是象完成任务一样坐守,掐秒表算日子,长到一个程度就可以交账,因为反正南京也没守几天。老庞打过台儿庄的人,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肯定又有军事以外的原因。这些个原因经常会让人扼腕吐血。
抗战中常常发生这样的现象:大量国军一线死守,被日军集中兵力火器正面一点突破,或者侧面迂回包抄,然后全线动摇,全军溃退,在撤退过程中被机动能力较强的日军追击、溃散。幸亏日军死板,装备也比欧美差,而且数量上处于劣势,所以总是不能达成全歼,连彻底歼灭国军一部也常常做不到;国军虽然损失惨重,但并不会就此玩完。庸愚的国军将领即便有数倍的兵力优势,也只会多布几道防线,或者加厚正面兵力,平铺死守,逐次添油。优秀的国军将领,即便在兵力并不占优势的时候,都会掌握精锐的预备队,主动出击,夜袭、侧击、白刃战、破坏补给线、攻击孤立之敌、甚至是反复的袭扰和心理战,目的就是把日军野战部队分散为守备队,把主攻部队分散为非主攻部队,不让日军舒服地集中兵力火器,然后再追求在阵地防御战中挫败对方,进而迫使对方撤退,力求包抄围歼其一部,为其卷土重来增加难度。
国军并非缺少良将,但是……但是的后面文章太多了。
你要老虎离山吗?
当时朝鲜战场上已经不可能打大规模运动战了。上甘岭大打,西方山平静,老美还是很帮忙的。
即便如此,在战役过程中我军还是发动了无数次战术反击,没有这些战术反击十个上甘岭也丢了。在火器时代,没有攻击辅佐的防御,就像一块死砖头,哪怕它再硬,一个小孩都有办法把它粉碎。
虽然撑住了,而且还很拽,但是,没有后援的机动力量,当然就撤了。不过,老萨的坑还有多深,就不知道了。
唯一的变数是老庞会不会撤退,是撤退变溃退,溃退变溃逃,最后灰头土脸光杆司令;还是分拨若定,有后卫有埋伏有接应,成功撤出大部主力,搞不好还能利用地形歼灭一个冒进的日军连级单位。
第一,朝鲜战争打到那个时候已经定下来是个局部战争的局面了,而抗战是全面战争,战争的性质不同,战略战术也就不尽相同。
具体说一下就是日本是拼尽全力也要打败你,美国则是心有旁骛,为了打败中国,日本是拼尽了老本,而美国人则没这个勇气。反映到战场上就是,日本可以动员上百万人来到中国,而上亿人的美国却面临着兵员不足的问题。我们的策略也不同,抗日战争是尽可能的与日本打一场长期战争,而援朝的时候没有这个忧虑,所以,抗战常常要不计一时之长短,而朝鲜就要去争这样的长短。
这是我们可以在上甘岭上和美国人对拼的前提。
第二点,阵地战不是不能打,打需要看条件,条件具备了就可以打。上甘岭就具备这个条件。一个是从火器上来讲,和美军有差距,但是通过良好的战术运用,达到了能与之相对抗的程度。一个是行之有效的防御方法,就是坑道。抗战的问题在于不具备条件的打阵地战的地方也进行这样的战斗,意志很不错,结果很糟糕。
第三点,防御的目的是为了进攻,进攻才是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办法。朝鲜战争那是局部战争,政治条件限制在那了,军事上的全面进攻不可能,也做不到,但是局部的进攻还是搞了的。是不是单纯防御,这不能单单从一个上甘岭看。
即便是上甘岭,最后解决问题的还是决定性的反攻么。
抗战的问题是很少转入反攻,死到守,守到死。作为战士应该给勋章,作为指挥官应该给耳光。
,死到守,守到死。作为战士应该给勋章,作为指挥官应该给耳光。
精辟 太精辟了
即使是二战时期的防御
要想稳固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个是纵深 一个是弹性
纵深可以防止或者至少限制敌人的突破
弹性
也就是适时的反冲击 反突击 或者大规模的反击
这才能保证防御的稳固性
国民党的学习能力实在太差了
即使是到了抗战后期
防御基本上也是老一套
好容易有个长沙战役的良好范例 也变成了死搬硬套
最后让人家摸到规律
(当然 小日本的脑筋也够死板的可以 居然好几次以后才摸到这个规律)
但是维持不长,原因仍然是阶级基础和内部组织结构。
国军的大兵团作战大多是有一部分将领怯战,不执行命令造成整个失败。
战术么至少要学会个侧击,一味的正面作战武器又不如人,不打败仗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