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伪科学、赝科学和病态科学 -- jlanu

共:💬39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伪科学、赝科学和病态科学

伪科学、赝科学和病态科学

  郭正谊

  (本文为2003年10月15日在第八届全国化学哲学暨化学史学术讨论会上的发

言)

  前一段,郝伯林院士提出了赝科学不同于伪科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阵喧嚣,

具体的讲,就是一伙真正的伪科学(诸如“特异功能”、“人体科学”)都想借

赝科学之名重新混入科学的队伍。

  实际上,伪科学与赝科学都是一回事,都是pseudoscience 的中译。本来前

缀pseudo 就是假、伪、赝的同义词,但后缀就要研究一下了。比如假画、假文

物……我们都称之为“赝品”pseudoarchaic,但还可以摆放、赏玩,还有一

些价值,也许年深久远会成为“另类文物”。但pseudoscience就不一样了,科

学是不能造假的,而且年深久远也决不会变成science,只能更显出pseudo 的真

面目。

  郝院士提出了赝科学的几点特徵:一是某些在自己领域中有建树的科学家,

在其他领域搞起赝科学,更富迷惑作用;二是从事赝科学的人士,不在真正的理

论和实验上下功夫去证明自己的主张,却借助宣传和媒体扩大影响;三是他们热

衷于提出新名词甚至新学科,却未见把那一门新学科推进到底,使之成为科学;

四是由于过去的贡献,他们容易取信于领导,受到支持。郝院士还指出:赝科学

却是许多科学技术工作者往往难以辨认的一类非科学现象,因此提请学术界注意

其普遍性和危害性。

  郝院士提出的问题是很重要的也是很中恳的。但他企图在伪科学领域中留出

一块赝科学的特区则是给伪科学留了一条“隧道”,实际上郝院士的“赝科学”

定义在科技界早就有了,但不是“赝科学”而是“病态科学”。

  关于“病态科学”下面举几个实例:

  1.聚水事件

  水,是最普通也是最奇妙的物质。它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至今也还未得到

圆满的解释。从历史来看,科学家被水所迷惑、所愚弄。即使在科学昌明的时代,

科学家为了水而做了蠢事也还不止一端。“聚水”事件就曾在世界范围引起轩然

大波。从1962年到1973年间,在世界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聚水”的论文就

有四百五十余篇,而结果“聚水”竟是子虚乌有。尽管如此,我们在百科全书中

还是可以查到“聚水”(Polywater)这一条目。在 McGrow-Hill科技百科全书

1977年第4版中,“聚水”条目的开始是这样写的:“聚水是一种典型的、现

代的实验性人工制品的例子,在它最后被仪器分析和理论分析推翻前曾发展成引

人入胜的争论。”

  1962年,前苏联的化学家费杜阿金在一次实验中把水封闭在l~4微米直径的

石英玻璃毛细管中加热,发现在毛细管上部出现一些水层,这种水的性质反常,

加热到500℃才沸腾,冷却到-8℃才结冰,而且密度很大。这个实验被前苏联表

面现象权威德佳奎因注意到,他重复了费杜阿金的实验,并连续发表了十余篇论

文。接着,在英国,以贝尔纳为首的许多物理化学家也纷纷参与这种反常的研究。

  接着,美国著名的光谱学家利平科特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

对这种反常水用拉曼光谱研究,证明这种水不同寻常。这是水在石英表面聚合而

成的,这种水可以命名为“聚水”。这一观点大大鼓舞了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使

他们处于狂热状态。由此,也发生了科学界不该发生的蠢事,不少科学名宿不仅

作出没有根据的推断,而且还向记者广为宣传。例如,一位美国的物理学家甚至

警告,千万不要把“聚水”带到实验室外,因为它极其危险,可能会诱发水的聚

合,从达到毁灭生命的结果。当然,也有一部分科学家则极力反对“聚水”的存

在。于是赞成者和反对者之间又展开了大辩论。

  但是,结果未免使人扫兴,1973年,分析化学家罗西友以一种巧妙而又令人

信服的方法,证明“聚水”的性质是水中溶有的钠、钾离子以及氯离子和硫酸根

所引起的。德佳奎因也发表了声明,宣布他和其他人的研究证明,“聚水”只不

过是溶解了石英管上杂质的水而已。于是,关于“聚水”的这一“伟大发现”就

此告吹。

  痛定思痛,1981年美国坎布里奇大学的弗兰克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就叫《聚

水》,书中写道:“聚水研究中所根据的是以著名科学家审查过的论文,再现性

的实验为中心,为什么最终产生如此惨痛的结局呢?”弗兰克从科学和社会角度

进行了分析,他说:“科学界这场历时十年的轩然大波是有其科学上的原因和人

为的原因的,科学上的原因是由于德佳奎因和利平科特的论点仅仅建立在个别实

验上。至于人为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对科学家的新发现的盲目乐观与狂

热态度为了成名而不惜哗众取宠,为了追求经费而对论文急于求成。为了论战,

醉心于新闻的宣传,甚至不惜违反通常的科学规律,不切实际地向记者们渲染科

研的进展……由于新闻媒介的被愚弄,更促进了这种不正常的狂热。”

  弗兰克强调指出,这件事不仅仅是由于对实践结果的错误解释所引起的。如

果说“聚水”是一种瘟疫,那么那些盲目相信并为之宣传的科学家们就是传染上

瘟疫的患者,这应该说是科学界的一种病态。

  2.冷核聚变:

  事件起始于两个化学家──犹他大学的S.Pons和M. Fleischmann的工作。

他们宣称在以铂为正电极,钯为负电极的电解槽中电解重水时,当氘在钯极上积

累到足够的浓度后,就产生氘-氘的聚变反应,其证据是他们观察到大于输入能

量的输出能──热能,而且不能用化学反应能来解释。这就是所谓室温核聚变,

或简称冷聚变或冷核聚变。

  另一位杨伯翰大学的物理学家S.Jones也按照类似的想法进行了两年的研究。

但是他探测的中子,发现有少量略高于本底的中子信号。这些中子据猜测可能是

氘-氘聚变的产物。但是Jones没有看到热能的释放。

  当Jones得知P-F的研究项目后,他建议两组协作。但Pons和Fleischmann并

不愿意,但是同意两组同时将研究结果送英国《自然》杂志。选定投稿的日期是

1989年3月24日。但是犹他组于3月23日提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这一重大

发现──室温核聚变。事后犹他大学校方解释,之所以提前召开新闻发布会,是

为了保护可能获得的专利发明权。

  《自然》杂志没有接受犹他组的文章,因为审稿人要求提供实验的细节与对

比实验。结果是两位作者撤回了自己的文章。而就在这时犹他州长宣称州政府要

提供五百万美元在犹他大学建立冷聚变研究中心。

  新闻发布会以后,几十家实验室都争先抢着重复该项实验。

  在初期的热潮之后,─些著名的大实验室陆续公布了他们的结果。其中,有

Brookhaven,OakRidge等。他们都指出,在他们的实验中,并未发现有异常的中

子及热能的产生。因此,不能证实在电解槽中发生了冷聚变。在接下来5月份的

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几乎所有的出席人都认为犹他组所说的现象不可靠(据说

只有一人略有保留)。但是犹他组及其支持者却不是这样看,他们发表了一份措

词强硬的声明。随后在美国,事件居然演变成物理学家与化学家之间指名道姓的

争吵。

  1989年6月15日,英国政府的主要核聚变研究中心Harwell实验室宣布了他们

的实验结果。该实验室在M. Fleischmann的通力合作下,有十位科学家花了约

三个月的时间,耗资50万美元重复了犹他组的实验。但始终得不到确切的证明。

这就不得不使人怀疑这个新现象存在的真实性。

  1990年3月28~31日在美国盐湖城召开了美国第一届冷聚变年会。尽管该报

导介绍并罗列了全部得到的“正结果”的实验,但仍然不得不承认:“多数研

究机构未能重复F-P的实验结果”。结果是“美国犹他大学决定审查庞斯的工

作”,“该校科学系宣市,如果专家小组不能在该校国立冷核聚变研究所的实验

中获得核聚变的证据,他们将关闭该研究所”。由此可知,即使是犹他大学的冷

聚变研究所也未能令人信服地重复出发明人所宣布的新现象。

  弗莱什曼和彭斯在他们的发现还没有得到确认之前,就得到犹他州长的批准

由州政府拨款500万美元在犹他大学建立冷核聚变研究所,于1989年8月7日开所。

但犹他大学的物理学专家们对他们的电解池进行了一个月的监测,结论是未得到

有关核聚变产物的证据。结果是犹他大学校长皮特孙于1991年6月30日引咎退休,

冷核聚变研究所也宣布关闭。又过了一年,弗莱什曼和彭斯也被犹他大学解聘。

  另一位冷核聚变的发现者S.Jones则用了更精密的仪器考察自己的实验和别

人的实验,发现他原来的中子读数有不少假象,在1994~1995年公开发表两篇研

究报告,从而自己否定了自己原来的“成果”。他同时指出弗莱什曼和彭斯的实

验中假定电解的效率是100%是错误的,电解出来的氢和氧在钯电极上催化结合

成水并放出能量,这就是剩余能量的来源。

  3.病态科学

  病态科学,原文Pathological science,是美国著名化学家Irving

Langmuir在1953年的一次报告中首先提出的。I. Langmuir是1932年诺贝尔化学

奖的获得者,同时他在物理学中也有贡献。但他本人除了研究化学和物理学外,

还花了不少时间研究自然科学发展本身的一些重要现象,并总结出病态科学的概

念。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在他生前从未表过,只是在他去世后,有人将他

1953年的题为“病态科学”的报告根据录音整理成文。此文最初只在小范围内流

传,直到1989年,经美国物理学会决定,全文刊登在Physics Today 1989年第10

期上。

  那末,什么是病态科学?根据I. Langmuir的意见,是指在这些事件当中,

“科学家完全是诚实的,十分热衷于自己的研究……但完全自己欺骗了自己”,

“这些事件中没有任何弄虚作假,但由于作者不了解作为一个人完全可以被主观

的因素,一厢情愿的想像,而引入歧途,以致完全陷入错误的泥塘之中”。文中

作者引用了大量本世初直至二十年代科学史中的事例,其中涉及不少知名度很高

的科学家。

  作者还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指出:一次病态科学的现象可以持续到十年,甚

至二十年之久,可以出现上百篇,乃至数百篇论文,并发表在一流的专业科学杂

志上,最后直至销声匿迹。

  有趣的是,Langmuir曾给出了几个病态科学的症状,这些症状是:

  (1)常常是信噪比很低的事例。进一步研究会发现这些现象中原因和结果

没有关联:也就是说,作者并没有弄清楚现象的真正原因而自我陶醉在他所认定

的“原因”或理论之中。

  (2)常常是一种低统计的事例。例如你可以一次猜中一个六面体的某一面,

但重复多次后就会发现猜中的概率只有1/6。因此,不正确地利用低统计量的事

例作结论是当事人自以为创造了奇迹的重要症候。

  (3)出现惊人的高精密度。一些作者沉迷于自己的惊人发现而不去考虑这

一“发现”所要求的精度。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例子是天文学家Giovannio

Schiaparelli和Nicolas Flammarion“发现”火星上的运河。但是他们的望远镜

分辨率完全不能区分这样小的结构,可是他们却“看”到了。

  (4)出现违反已确立无疑的实验事实的惊人“理论”。

  (5)进入病态的科学家不能客观地对待一切有根据的反面意见或反面事实,

对任何批评都立即否定。

  (6)病态科学出现之初往往是各家结果互相矛盾,支持者与反对者各半。

而支持者往往都能重复出发明者的结果,而反对者则不能。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一事件最终还是消失了。

  美国物理学会选在1989年10月份全文发表Langmuir的报告并非纯属偶然。正

如上面所说,1989年是所谓的冷核聚变热浪席卷全球的一年。该文整理者R. N.

Hill在后记中曾经写道:“病态科学绝不仅仅是已经过去的历史现象。”事实上,

当时有人已经指出,冷聚变事件带有很强的病态科学的特征。

  1995年美国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科学研究中的负责

行为》一书,书中指出:“在某一领域,如果研究工作不采用普遍接受的方法,

其他科学家就会不太愿意接受其结果。这是在80年代后期许多科学家对冷核聚变

原始报告反应消极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报告中的断言非常不符合物理常识,科学

家们要求更多的证据。但是,该报告中的实验,一开始就无法让其他研究人员证

实或否定这些断言。当实验技术为众人所知并被重复时,对冷核聚变的信任很快

消失了。”该书中还讲了另一个“聚水”作为病态科学的例子。

  这是两个“病态”科学的典型例子。这些科学家们确实观察到某些现象,但

他们并没有弄清这些现象的真正原因,就陶醉在自己认定的“原因”或自己创造

的“突破性的理论”中去,以至不能自拔。他们之所以生“病”是因为违背了最

基本的科学原则,也即最简化原则:当发现一个似乎反常的现象时,应该先用最

简单的科学原理去解释,不能冒然就认为是出现了奇迹。例如“聚水”,如果一

开始就考虑可能是水中溶解了杂质,用化学分析的方法去研究,而不是只去测量

“聚水”(实际是水溶液)的物理性质,就会得出正确结论,不会迷惑十年。再

如“冷核聚变”,如果一开始就确信在常温条件下聚变反应不可能进行,而从误

差和电解效率去考虑问题,就能较好的解决问题,不会出大笑话。

  4.后果

  有人担心,反对伪科学活动会把科学探索中的新生事物反掉。有人认为,科

学上的真伪是相对的,今天反对的伪科学明天可能会变成真科学,而今天的科学

明天说不定成为伪科学。还有一种论点说,真伪无从分辨,所以不要去反,也没

那么多闲工夫去反,更何况科学界内部也有各种弄虚作假行为。这些说法需要辨

析。的确,科学重在探索未知,科学也正是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的。我们

承认人类认识的相对性,人类只能不断地接近绝对真理,而不可能穷尽它。但相

对之中有绝对。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科学就是科学,谬误就是谬误,科

学是可以否定谬误、否定非科学的。我们对科学探索中的艰难曲折甚至失败总是

予以理解和宽容,因为任何科研成果都不是轻易可以获得的。其中的失误,不少

是科学探索中必须付出的代价。这是人类认识的深化和扩展。某些片面、过时的

观点需要更新,某些失误需要纠正,这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但这同伪科学活动

毫无相同之处,因为伪科学活动根本无助于人类认识自然的探索,只是用荒诞不

经的东西把科学早已证明的东西重新搞乱。

  我们有必要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科学界内部存在的病态科学同科学界外部存

在的伪科学与反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科学界内部也会有差错,有些是在认识过程中难免的,有些则是不应该出现

的,例如抄袭他人成果、伪造数据等等。这些问题在科学界内部终究会被纠正或

揭穿。

  在科学界内部的差错中还有一些重大问题应该讨论,所谓病态科学即为一例。

病态科学同一般的弄虚作假行为不同,它是某些科学家为了得出“突破性”的发

现,而对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作出违背科学基本规律的解释,提出“新”的理论,

以便一鸣惊人。而对论文急于求成,为了论战而醉心于新闻宣传,以至违背公认

的科学研究准则,不切实际地向传媒渲染自己取得了科学的“进展”,具有“伟

大”意义。而某些对科学不甚了了的新闻记者,则以猎奇的心态不断在报章上制

造“轰动”效应,从而把这种“病态”不断放大。

  病态科学有可以重复的实验现象供同行检测,但这些实验现象往往是局部的、

片面的,甚至带有主观因素。病态科学所提出的“理论”大都同这些现象没有关

联,或者没有因果关系,这正是“病”根所在。“病态”科学家们并没有弄清这

些现象的真正原因,就陶醉在自己认定的“原因”或自己创造的“突破性的理论”

中去,以至不能自拔。其“成果”和“理论”很容易被伪科学、假技术所利用。

例如,在我国喧闹了十多年的“水变油”骗局,其导演者违背最基本的科学原理

且无法自圆其说,却编造出“研究成果”,宣称这是“领先世界的常温核聚变创

举”。科学工作者如果陷入“病态”,只想“一鸣惊人”而不惜违背科学的基本

原理,不顾及科学实验的严格性,就会被伪科学所利用,甚至会卷入伪科学的行

列中去。

  伪科学即打着科学旗号宣扬各种超自然、超物质的神秘力量以及打着科学旗

号的各类骗局。尽管他们打出的旗号十分时髦,但与真科学毫无关系,实质是一

些非科学的陈年旧货。

  伪科学在世界各国都有,我国当然也不例外,但我国的伪科学总不免带有自

己的“土”气。在我国,当前伪科学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或研究东方神秘主义的幌子下,用科学术语把一些

封建糟粕装扮起来。例如,占卜、算命改名为“预测学”,把被算者的姓名、生

辰八字、手相面相等称为“命运密码”,把画符念咒等称为神秘的“符号学”,

甚至说人死后会发出超光速的信息波,鬼魂附体是死人的信息波与活人“共振”

等。与此同时,旧社会的江湖把戏和各种骗局也纷纷走上街头,有的自称是少林

真传,有的假冒气功的名义,用奇功异能的表演作饵,或无照行医,或卖假药、

符水,坑人骗钱。还有一些据称是带“气”的符咒、声音、图片之类被高价出售,

其实与封建社会张天师卖的“神符”没有什么两样。

  2.以表演代替科学的严格检定。科学是在给定条件下任何人都可以重复的,

从不因人而异。而伪科学奉行的则是“诚则灵”。伪科学(包括以伪科学为基础

的假技术)在外行面前可以表演得淋漓尽致,而在内行的科学家的严密监视和严

格的试验条件控制下就会表演失灵,有的表演者甚至托故不演。如果碰到魔术师,

其作伪手法就会暴露无遗。因此伪科学是拒绝和抵制真正的严格的科学检定的。

  3.违背起码的科学常识和基本的科学规律。伪科学为了自圆其说,不断编

造出各种荒谬的“理论”,并且声称打破了科学的传统理论,发展了新科学。他

们动辄指责科学界死抱着物质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光速不能超越等理论不

放,已成为新科学(实际是伪科学)发展的阻力。他们还经常以“眼见为实”

(实际是弄虚作假的表演)反诬科学家们以纯理性来否定客观的现实。须知现代

科学的基本理论都是千百年来在无数的科学实践和反复验证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

真知,违背这些基本理论实际是否定人类科学史上无数客观实践的成果和结晶。

如果有人以一个时有时无的现象为根据,宣称“创造”了否定质能守恒定律的

“新”理论时,我们就要当心--伪科学来了!

  4.不着边际的自我吹嘘。什么创世纪的发明,新的里程碑,改写了科学的

历史等等不一而足。还有什么“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争夺这项发明权的已不止

一家),甚至用油水混合物开汽车(这项实验早已被多次实验证明是没有成效的)

也被宣称为“地球50亿年历史上最先进最伟大的发明,是比人类祖先钻木取火到

本世纪合成胰岛素上下数万年的发明更神奇更伟大的发明”。

  5.不择手段地欺骗舆论。伪科学假技术善于用伪造的数据或“检定书”再

加上为名人、领导、记者的表演,骗取领导讲话、名人题字、合影留念,达到在

新闻媒介上大造舆论的目的。

  6.他们开始时往往是单干户(后来发展成集团欺骗),以“小人物”自居,

声称受到科学权威的压制,以博得某些大人物和新闻界的同情与支持。实际上他

们对名、利、权、位等从不放过。

  我们说,病态科学讳疾忌医会被伪科学利用,而伪科学发展下去就必然会走

上反科学的道路。

  严格讲来,伪科学本身就是反科学的(这不同于科学中的失误和“病态”),

因为它们的根本特点是违背科学基本规律而又拒绝科学共同体严格的科学检验的;

但它们又宣称自己是超越现有科学的,准备打倒旧科学,建立新体系,并不断神

化自己。例如,一篇文章对我国喧闹已达十个年头的“中国第五大发明”是这样

宣传的:“在人类能源将罄、无奈地等待着‘世纪末’的时候,他以他的‘以水

代油’、‘永动机’将人类最真实、最无奈同时又是最大的忧患击得粉碎。”

“当人类无数优秀的科学家运用了无数先进的手段耗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还无

法使人类摆脱日趋艰难的生存困境时他出现了,轻描淡写地就将其化解--他并

非饱学之士,他对物理、化学的一些简单的理论都搞不清。当我们用最正常同时

又最最不正常的思维来思辨这一现象时,我们甚至怀疑:是否真的是上帝在人类

到了生存末日之时,安排了一个人来拯救人类,而且恰恰安排了我们身边的‘他

’。”可见,伪科学(包括以伪科学为基础的假技术)最后都求助于超自然力-

-神,而伪科学的代表人物们也大都戴上“超人”的桂冠。

  这是一种反科学的世界性思潮,自诩为“新世纪运动”,各国的伪科学、反

科学人士都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其中,用各种超自然的“理论”来搅乱人心,以达

到否定科学的目的。确定,绝不是外行人用肉眼和感觉就能鉴别的。

  “病态”科学的“成果”和“理论”很容易被伪科学、假技术所利用。例如,

弗莱施曼和彭斯在他们的论文中说在他们的电解池内,输入1W可以输出4W。于是

就有某国的“发明家”创造出来自称是以冷核聚变为原理的“能量放大器”,宣

称是输入200W,输出600W,在国际市场兜售。

  也许利用新闻媒体打起高科技旗号为自己作不切实际的宣传,正是我们识别

真伪的镜子。例如,前几年在《北京晚报》上宣扬在恐龙蛋化石中找出了恐龙的

基因片段,引得恐龙蛋化石专家和基因专家纷纷嗤之以鼻,最后国外经查对基因

图谱,指出这仅仅是现存的水藻的基因片段。

  再如纳米尺度物质的研究和开发,被新闻炒作和不法奸商所利用,什么纳米

洗衣机、纳米冰箱、纳米水、纳米油的广告宣传,比比皆是,SARS期间又推出了

纳米口罩。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如今纳米油的骗子已被拘捕,涉案金额已在百万

元以上。

  最后,伪科学和病态科学很容易被反科学所利用,美国未来学家德雷克斯勒

(Erich Drexler)。他认为,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纳米尺度机器人会把所接触

到的一切物质都变成自己的同类---这当然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作为一种

并不存在的怪物,令人毛骨悚然的“灰色粘质”充其量只是科幻作家的素材,但

对于从事纳米研究的科学家而言,没有什么东西比“灰色粘质”(greygoo)更

不现实了。今年1月底,一个总部设在加拿大的激进环保组织ETC发表了一份长达

80多页的报告。这份名为The Big Down的报告把纳米技术描述成一种可能毁灭世

界的知识,因为它会导致“灰色粘质”的出现。并号召在全世界范围内暂停所有

纳米技术的研究。(见《南方周末》2003-09-25)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和20多

年前关于“聚水”的研究将毁灭世界又何其相似。

  在这里我还是想提出要研究科技史和科学方法论,不要忽视失败的经验和教

训。伪科学史和病态科学史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当前学术界刮起了一股“浮燥”之风,当然,剽窃和抄袭他人成果的早晚会

被揭露而成为不耻之徒。而正当从事科研的同志们也应有踏实的科学作风,不要

略有所得,就找新闻媒体去吹嘘,这样就会陷入病态甚至堕入伪科学的泥潭。

  说到最后,我认为赝科学与伪科学就是一回事。郝伯林院士提出赝科学实际

是“病态科学”,这不是我杜撰的,而是国际公认的。

  本文引用了庆承瑞研究员《病态科学,冷核聚变及其它》一文中的若干内容,

特此志谢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把这好文给顶起来

科学的目的在于发现必然的联系,寻找并总结其中的规律。但是因果间的关系并非显而易见的。所以就有了一个笑话。有人做了一个研究,拿针扎脚丫。拿针扎脚丫一下,嗷吆叫一声,再扎一下,又叫一声。扎来扎去,扎出一条重大的发现:脚丫是发声器官!

真的是笑话吗?这样的例子在科学界并不少见...

家园 我昨天偷偷利用权力之便将此贴提顶,今天终于有人发话了。

仔细看看很有启发的。

比如说,第一个聚水事件,说明了急功近利在科研中的坏处,可是现在谁不是急功近利呢?否则如何拿tenure?

家园 可怜啊,快半年了,点击率只有50。加精,加精,补充一下营养,呵呵
家园 【强烈支持一下】科学对眼球的吸引力真是比不上奇谈怪论

大家更看重娱乐性,没办法。

就说昨个, 见迷信飘飘转啥子“死亡后的生命”,特意回一贴打击,泼泼冷水。结果呢,今天一看,点击率居然嗖嗖地往上窜,打都没用。真是比不得,飘飘的奇谈怪论在一天里赚的点击比你这贴子半年里赚的都多。

估计现在迷信飘飘正偷偷乐着呢。郁闷!

家园 这可我以前思考过,发现

主要是大家在网上的时候喜欢看轻松点的文章,不需要动脑筋的,或者喜欢争议比较大的,可以插上话的。这种科学性太强的文章,比较费脑细胞,也往往看后无话可说,所以引不起大家兴趣。

不过我想,我们见缝插针地多做些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下就行了,能影响多少算多少。我很多时候写文章几乎是在写给自己看的,写之前查些资料,讲自己不太成熟的思想整理一下写出来,慢慢地从中也能得到不少见识的,所以乐此不疲。

不用担心,想想刚刚建版的时候的人气,现在已经非常不错了。

家园 同意,严重同意!

严肃话题不吸引眼球也的确可以理解。 大家忙了一天后,上网的目的以消遣为主,不愿意太费脑子。只是觉得大家的猎奇心理和对奇谈怪论的宽容是否过分了些,毕竟到这儿的人都是受过相当的高等教育的。

你提到文章是写给自己看,这个是太有同感了。最近和小刀他们较真,往往是从一个模糊的想法开始,查资料,再整理思路, 写出来后有时还再回头改改。这过程中自己长不少见识,很多观念也变清楚多了。

家园 你们这帮人可恶啊,老旧的帖子又翻出来

但还是没人发言。嘿嘿。

其实科学与迷信在大家心里都有底,何必非要别人认识呢,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就象告诉吸烟者烟对身体有害一样,何况讲灵异故事除了刺激也没什么害。

如果某位能人能把大家发生在身边的怪事都解释清楚又能使当事人信服,那就没有迷信了。不过这人虽然有,已死2004年多了。

家园 【刀拔不出来了 但是还是可以讲醉话】

人生一世 草木一秋

个人的荣辱得失没必要看的太重

再过几个星期 有谁还会记得什么点击回贴律

科学也好 伪科学也好 赝科学和病态科学也好

小刀也好 坏虫也好 不爱也好 梦晓也好

几十年以后 又算什么

不爱兄写到"我们见缝插针地多做些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下就行了"

这种精神让我敬佩 但是在THE GRAND SCHEME OF THINGS

IT REALLY DOES NOT MATTER

因为我们不可控制的事情太多了

我们只能做到对得起自己的事

其它的胜败得失 民心去向 不必强求

人生如此 还是喝酒痛快

梦晓兄是个妙人 看他回贴的位置

让我想起了田伯光

家园 agree

因为人们都有幻想。

家园 实际上我老早就说过了,我不反对讲灵异的故事

我也没觉得喜欢迷信,喜欢灵异有什么不好,我自己也让人算过命,这确实不是什么问题。

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已经被科学占据的领域决不允许伪科学从新进来。

我以前曾经打个比方,人类的认知能力象一个爆炸中的大球,球内是人已知的,球边界是人正在探索的,球外是人类未知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所以人类的未知是无限的。这是一个爆炸中的球,球体积的增长非常迅速,但同时我们看到,球越大,球的边界就越大,我们会发现需要探索的知识就越多,对于球外的东西,我们无法知晓,那么有些假设,有些迷信,都可以,但是球内的东西既然已经知道了就不允许这些迷信假设存在乐。至于在探索过程中,我更欣赏用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态度来扩大我们的球边界。

同样是鬼神问题,我比较欣赏的是借助于人们对人脑相关区域的进一步研究,而不太喜欢前世来生等等包治百病似的说法。一家之言而已。

家园 【还是醉话】 心在哪 拿过来 我给你安心

我个人认为许多东西都是非一即零的

许多事情没有必要分清楚

没有球 就没有边界

之所以有球 是我们认知中加上去的

球在哪 拿过来我大脚开出去

家园 不得不说,你比我高,因为你已经上升到哲学高度了

已经是道可道非常道了

家园 【正容肃目】 见识本无高低

不爱兄写的文章 十分工整

"写给自己看的这句话"更是掷地有声

看得出是为对自己对学问负责的人

你我之间际遇不同 对事物的理解自然就会有别

和您辩一些东西 也是和您的想法一样 做一些潜移默化的工作

道可道非常道

这也就是我想讲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东西

家园 【文摘】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 (支持一下小宋)

===文汇读书周报 江晓原 刘兵===

□上次我们谈到的斯诺抨击“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的演讲,作于1959年。然而,有些人士却认为科学自身也充满着傲慢与偏见。在斯诺演讲之前7年,F.A.哈耶克早已经对此忧心忡忡了。他这本《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初版于1952年,从书名上就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他的立场和情绪。书中的矛头主要指向那些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人。哈耶克认为这些人“几乎都不是显著丰富了我们的科学知识的人”,也就是说,几乎都不是很有成就的科学家。照他的意思,一个“唯科学主义(scientism)”者,很可能不是一个科学家。这个区分非常重要。

■人们经常在不同的意义上来使用“科学家”这个词。或者说,科学家是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的。在那些“大科学家”中,不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人确实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这种意义上,哈耶克显然是有道理的。但另一方面,人们确实也将那些从事具体科学研究工作而不一定具备人文意义上理想素质的人泛称为科学家。

□哈耶克所说的“几乎都不是显著丰富了我们的科学知识的人”,一部分是指工程师(大体相当于我们通常说的“工程技术人员”),另一部分是指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及其徒子徒孙。有趣的是,哈耶克将工程师和商人对立起来,他认为工程师虽然对他的工程有丰富的知识,但是通常不考虑人的因素和意外的因素;而商人在这一点上比工程师做得好。哈耶克笔下的这种对立,实际上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对立――而且在他看来,计划经济的思想基础,就是唯科学主义――相信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世间一切问题。计划经济思想之所以不可取,是因为它幻想可以将人类的全部智慧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超级的智慧,这个超级智慧知道人类的过去和未来,知道历史发展的规律,可以为全人类指出前进的康庄大道。哈耶克反复指出:这样的超级智慧是不可能的;最终必然要求千百万人听命于一个人的头脑。而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如今世人早已经领教够了。

■刚刚拿到此书时,我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此书的书名的真正含义,直到读后,这个问题也还没有彻底地想得很明白。“科学的反革命”,这个标题到底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是两个概念的组合,即科学与反革命。当然,连带地,讲反革命,自然要涉及到革命。那么,这些概念的所指究竟是什么呢?哈耶克想用这样的标题来表述什么样的核心思想?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从原文The Counter-Revolution of Science:Studies onthe Abuse of Reason中看,“革命”应该是一个正面的词,哈耶克的意思是科学(理性)被滥用了,被用来反革命了。什么是革命?革命就是创新,反对创新,压抑创新,就是“反革命”。哈耶克指出,有两种思想之间的对立:一种是“主要关心的是人类头脑的全方位发展”,每个人的创新不应受别人支配,这样总的效果就会比任何单独的头脑所能筹划的更伟大。另一种是想“把自己周围的世界改造成一架庞大的机器,只要一按电钮,其中每一部分便会按照他们的设计运行。”前一种是有利于创新的,或者说是“革命的”;后一种则是计划经济的、独裁专制的,或者说是“反革命的”。

■除此之外,哈耶克还指出了另一点,即“科学家或迷恋自然科学的人经常试图用于社会科学的方法,未必就是科学家在自己领域中事实上采用的方法;倒不如说,那是他们以为自己在使用的方法。这两者未必是一回事”。对此,无论是那些唯科学主义者们,还是在争论的另一方面对唯科学主义进行批判的学者们,恐怕都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眼下最严重的问题,倒不在于自然科学方法之移用于人文学术,而在于工程管理方法之移用于学术研究(人文学术和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理论研究)管理,在于工程技术的价值标准之凌驾于学术研究中原有的标准。按照哈耶克的思想来推论,这两个现象的思想根源,也就是计划经济――归根结底还是唯科学主义。在哈耶克发表他这些思想的年代,我们正在闭关自守,无从了解他的思考成果。就连7年后斯诺发表的演讲,我们也几十年一无所知。如果说哈耶克1952年的《科学的反革命》是先

见之明的警告,那么斯诺1959年的《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就只是顺流而下的呼喊。而近二十年前我们热烈欢迎斯诺《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的中译本时,实际上是从唯科学主义立场出发的――至少我本人是这样。当然这不能怪我们,因为当时我们太缺乏科学了。

■是的,当年我作为译者之一翻译《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一书时,确实也是出于这样的立场。但我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那些从科学背景出身,然后投身于人文研究的人,更能感到到两种文化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而且,如果他(她)真的成为一位称职的研究者的话,多半会逐渐离开唯科学主义。但在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宣传与研究的区别,也要注意到另外一个事实,即中国人对科学的那种非理性的、概念化的崇拜,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极度缺乏是并存的。这种复杂的局面,是我们今天阅读、思考和研究两种文化问题与唯科学主义问题时所不能不注意的。

□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科学本身已经取得了、并且还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这是无可否认的。我认为“科学的负面效应”这种提法不妥。与其说“科学的负面效应”,不如说是滥用科学带来的负面效应。因为科学本身迄今为止是非常成功的,几乎是无可挑剔的,问题出在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人世间一切问题的信念和尝试――这就是唯科学主义和哈耶克所说的“理性滥用”。

《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

F.A.哈耶克著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出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