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休眠醒来】有一类战犯叫“参谋”(二十八) -- 冰冷雨天
什么时候整理一份陆相和参谋总长的名单贴出来。
这才有了第五师团在中国大地的"表现机会"。国共两军的标志性胜利平型关和台儿庄,它都是“主力”。
近卫师团的师团长不少(如果不是全部)是皇族成员担当,平民能当得上的最精锐师团首脑大概就要数第五师团了。这个师团长的分量可不一样。
有时间我也蒸个包子。
大概20年代,海军就把假想敌的顺序定为美俄华了,陆军大概是俄美华,我记不清楚了。
http://www.talkcc.org/article/270282
别忘了常备师团就只有20个诶。
1940年7月22日,第二次近卫文麿内阁成立。在此之前的7月15日,陆军提出了《伴随情势的推移的时局处理要纲》要内阁承认。
这个要纲有些什么内容呢?
1. 支那事变的彻底遂行。
2. 南方进出。
3. 缔结德意日同盟条约
组阁后的第四天,就只花了三个小时,近卫文麿内阁就通过了这个“要纲”。都没有经过讨论,更不要说争论了。
那么一直被人看作刹车的海军呢?
当时近卫首相问了海军次官丰田贞次郎中将:“海军不是一直反对三国条约的吗?怎么这次又赞成了呢?”
丰田中将的回答是:“海军实际上现在还是反对三国条约的,但是现在国内局势已经不容许海军继续反对了,所以海军只能赞成。”
当时的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在战后东京军事法庭出庭作证时说:“如果当时海军还要坚持自己的立场来反对国内澎湃的支持轴心国的舆论,只会进一步加强对立,因此在内阁会议上我作为海军大臣的回答是‘海军提不出别的名案来打开局面’”。
其实海军的情况并不仅仅是这样,当时亲德的海军军官也为数在与日俱增。海军的开站呼声已经快赶上陆军了,海军的变化以后再说。
德国到底出了什么事呢?1940年7月2日,希特勒决定在取得制空权后,对英国进行登陆作战。7月16日正式下达了作战命令。到八月底,德国集中了2669架作战飞机开始了英吉利海峡空战。
空战进行了两个多月,结果是德国非但不能取得制空权,反而在9月15日英国空军对集结从法国布列塔尼到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各港口准备用来在英国登陆用的船只进行了大规模轰炸。所以在9月17 日希特勒不得不决定进攻英国的“海狮作战”延期。10月12日正式决定了“海狮作战”延期到第二年春天。实际上就是已经承认了对英国无法进行登陆作战了。
可是希特勒得把事实瞒着傻日本,于是拉日本参加三国同盟的工作也就更加起劲了。而日本的陆军的省部和一部分海军到1941年初夏为止也拼命相信德军一定会在英国登陆。海军省军务局第二课课长石川信吾大佐在其起草的《目前形势下帝国海军应该采取的态度》中就明确地以德军在英国登陆胜利作为前提。
所以1940年9月27日正式在柏林签订了德意日同盟条约。亲德派终于从《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阴影里走了出来,被松冈洋佑外相一忽悠,那个大岛浩又去德国当大使了,还是让里宾特洛甫和希特勒给里外涮的锃亮。里宾特洛甫说一句:“希望日本军队进攻新加坡”,大岛浩就赶着到处找门路帮场子,希特勒说一句:“德苏关系不好”,大岛浩就赶着往回传达。大岛浩发回日本国内的电报也和以前一样,都是些“德军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等老八股。
但这些老八股那些皇军参谋们信,大家都觉得再不赶紧开打就太晚了。正好这时(1941年6月)希特勒又突然开始了“巴巴罗夫作战”,进攻苏联了。刚开始可以说是势如破竹,进出如无人之境,怎么看怎么觉得希特勒绝对要赢,这边皇军们也要和德军们来一个“东西夹击”,把苏联灭了他。
于是,1941年7月7日,德苏开战的十天以后,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中将就搞了“关东军特别大演习”。这可不是一般的演习,那这是一场战争?也不是,是一个大笑话。
这是一场动员演习,当时日本还没有动员制度,不是要去打俄国人吗?俄国人的远东军可有100万人呢。那么据说是要去打这100万苏联远东军的关东军呢?只有25万人。经过张鼓峰和诺门坎,可是再没有人敢说“皇军以一当十”的胡言乱语了。
演习操盘的是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田中新一少将(陆大35期),他算来算去需要85万人才能打俄国人。85万人怎么打100万人呢?田中新一用的是日本特色算法:希特勒不是在西边打了吗?苏军得抽兵回欧洲,那时候他就可以乘机了,所以有个85万就可以应付过去了。
那么实际上到底动员了多少兵呢?好歹动员了74 万,不过里面可有10万人连武器都没有,徒手兵。可不是嘛,几十万条吹火棍都不是那么容易凑齐的,更不要说几十万条步枪了。
天皇在一边看这就纳闷了,这几十万人在那儿干吗?真的又准备打苏联了?西伯利亚出兵,张鼓峰,诺门坎真的全忘了?就问东条了:“和苏联开战的目的是什么?”
东条中将的回答让天皇目瞪口呆:“现在开始考虑”。
既然天皇好像表示了不满,那就算了吧, 8月9日参谋本部决定演习结束,可是人家俄国人可没把这真看成是演习,哪怕西边再吃紧,远东军就是不抽一兵一卒,这一下大本营倒真没了戏。
一直到希特勒兵临莫斯科城下,而朱可夫也判断出日本陆军不会进攻苏联时才率大军西上解莫斯科之围。
这时候苏联远东军倒真有点兵力不足了,可是季节已经是11月了,关东军在11月无法作战。这时候皇军可是真下了决心了:明年,明天开春,1942年4月一准打苏联。
怎么可能日本的关东军只有25万人?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先后征调的都不止这个数目阿。那么点人分散在东三省根本不够分配的,后来国军在东北就是这个问题。
加上日本殖民屯垦点的居民和满铁铁路沿线的职员,就凑成“百万大军”了
苏联人基本上是把远东做为他们的新兵训练基地,练好一批调走一批,远东地区兵力基本保持在百万上下,最低时也有六七十万人,再算上远胜于日军的装甲部队,对付日军可能的进攻是绰绰有余的。
日本人到底是怕吃苦怕困难。如果换成老毛肯定会选择北上的。德日如果打通西伯利亚,二战就要改写了。
那么看来抗联在东北坚持不下去还是因为成分太杂被分化和鬼子搞的隔离区的那套手法。
西伯利亚占领了没有石油对小日本毫无用处,何况如果和苏联开战除非德国能够迅速灭掉苏联,否则进入拉据战对小日本更加不利。再说西伯利亚那么大,关东军根本分配不过来,光后勤就可以拖垮它了。
最大的昏招就是没有搞过一次联合行动。时机那么好,完全可以搞联合行动也没搞。打下了苏联还怕没有资源?没有油?苏联不是打不下来的,日本人没气魄,不敢打。斯大林当时通过间谍搞到日本决计南下的情报后才把远东的很多部队抽调至苏德前线,又直接打击了德国。如果当时日本集全国兵力北上,与德国两面夹击,斯大林立刻就瘫了。苏联全国的抵抗意志也会崩盘。不要以为老毛子真的那么顽强。打通西伯利亚,灭苏联,德日占领欧洲北亚,那还有什么必要炸珍珠港呢?正是南下战略的失误把日本自己逼到非和美国打。才把美国拖进来的。要不然德日完全可以和美国“划洋而治”。所以二战看似是“正义”取胜,其实不过是笨蛋们自己把自己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