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大顺军名将之下落-田见秀篇 -- 温相
杀罗汝才,破潼关,阵斩孙传庭都是很精彩的情节,如果写出来的话就更好了。
这么好的书,即使写成10卷本也是有市场的。
我去年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了这5卷本,是从超星当的电子版,眼睛看得累,可还是值得的。
李自成的形象刻划得非常成功,其他角色,比如张献忠,崇祯,杨嗣昌,卢象升等人的角色也很丰满,真是部兼具史料性和文艺性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好象姚老主要参考的本子是吴伟业的“绥寇纪略”吧?(请温相指正)
田见秀的高位主要是因为他是和李自成早年的老哥们儿,部分是因为他的平易近人是对闯王治军严厉的一个补充和缓冲。
二月河也就比地摊文学稍微强一些。
摘自顾城南明史
1663年(康熙二年)七月至九月的东、西两线反击战,是原大顺军改编成的明军在夔东地区为了打破清军围剿而展开的两次规模较大的战役。结果是一胜一负,虽然打击了清军的嚣张气焰,自己却并没有摆脱战略上的被动局面。在这以后,随着清军兵力的不断增强,夔东基地逐渐缩小,抗清义师基本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这年秋天,清廷接到湖广清军严重失利的报告,四川当局又一再求援,决定增派满洲八旗兵参战。命西安将军傅喀禅、副都统杜敏带领驻防西安满兵由陕入川,从水路抵巫山;另调京师八旗禁旅一万名,以都统穆里玛为靖西将军、都统图海为定西将军率领前往湖广,加强东路清军实力③。十一月二十九日,傅喀禅、杜敏带领的西安满洲兵到达巫山。由于途经汉中入川,“栈道崎岖,马匹困惫”,李国英奴颜卑膝地下令把自己所统四川绿营兵的马匹让给满兵骑乘,“鼓励汉兵荷戈步走”①。十二月,穆里玛、图海带领的八旗禁旅也进至房县,从北面向兴山推进②。清政府重兵的集结,标志着一场大战即将开始。明军内部一些意志薄弱者既震慑于清军的浩大声势,又忍受不了穷山僻水的艰苦生活,不断发生叛变事件。十一月间,郝摇旗部下的挂印总兵罗茂同向清军投降。十二月上旬,又有郝部挂印总兵马进玉、王之炳、张大盛、武自强,袁宗第部下的挂印总兵邓秉志、杨洵、赵云等带领部众集体哗变,叛投清朝。郝摇旗、袁宗第无可奈何,带着为数不多的士卒前往巴东投靠刘体纯③。可是,这时刘体纯部的处境也已经相当困难。从四川方面推进的满汉清兵在十二月二十三日逼近了刘体纯的营垒陈家坡,大举进攻。刘体纯部抵敌不住,退到天池寨,部下总兵锁彦龙、吴之奇、王加玉、李之翠、刘应昌、胡君贵、田守一、王之礼等先后降清④。清军乘势攻占了刘部重要据点老木崆。刘体纯见大势已去,同家属一道自缢而死。据文献记载,刘体纯“骁勇有方略,御众严明”,“颇知爱民”①。他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开后,当地百姓都为之伤心落泪。清四川总督李国英为收买民心,下令以礼安葬②。二十六日,清军追至黄草坪,郝摇旗、袁宗第两人带领兵丁拼死抵抗,终因敌势过大,郝摇旗、袁宗第和永历帝所委派的部院洪育鳌被俘,长期依附于郝摇旗的明东安王朱盛蒗也被清军擒获,永历帝派出的监军太监潘应龙自缢身死。郝摇旗、袁宗第、洪育鳌、朱盛蒗被押解到巫山县城,后奉清廷旨意于1664年(康熙三年)十月十二日在该地杀害③。
不过也没有办法,写作时的环境使然。
我以前在读前三卷的时候一直在想姚老把李自成拔的这么高,将来描写他的失败,这个落差未免太大,如何完成这个转折呢?
姚老到底是高手,用慧梅之死作引子,第四卷又一下子来了个大跳跃,轻轻松松的就把这个转折完成了。呵呵,值得学习。
那时对这个一只虎李补之简直五体投地,古今名将也不过如此了。
顺便说一句,觉得李自成的部下中刘体纯和李来亨还行,算是后起之秀。
孙可望除了人品不怎么样,打仗好象也很有一套的,不知对否?
有始有终。
李来亨是李过的养子,接过父辈的枪继续斗争,也很难得。
纵然如李定国这般英勇,临终前再三叮嘱其子不要降清,可其子最后仍然降清,遑论其他人。
据顾诚的“南明史”所载,孙可望长于治国,也就是内政,军事非其所长。
其实我觉得在前三卷中李自成的形象并没有被特别地拔高。
一个铎卒,起事后历尽艰难,屡次失败而坚韧不拔,最终夺取政权,不容易啊。
一个政权再腐败,对内镇压的力量对人民来说总是绰绰有余的,事实上李自成也有几次差点被消灭干净。
没有一点特质,是很难在那样的艰难中拢住部队,再卷土重来的。
李自成在中国历代农民起义领袖中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位,虽然,他终不免草莽英雄的结局,
但是,他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还是比较夺目的。有别于洪秀全和黄巢。
乱国,呵呵。孙可望这个人其实就是见小利而忘大义的人,目光短浅、胸无全局。所以,最好的结局就是一个封建军阀。差点的自然就是叛变了。
虽然不乏刘体纯、李来亨这样的坚定的领导人,但是,互不统属的毛病让他们形成不了规模
,很难对清军制造有力的打击,反而给对方造成各个击破的机会。
参考了大量的明末史的有关书籍、典章,为了核对某些细节,比如第二卷中册中崇祯的一些
活动,多次往返北京故宫博物院。你看他自己写的那几首诗词,就很见功底,还有部分文言
文的补充,也是雪老的自己的手笔。反过来再看看二月河的那些所谓的诗句,哈哈,无法可想。
问题在于把李自成写成了老红军,老八路,思想觉悟太高了。
现在有一种时髦的观点,就是以往带着点左的色彩的东西一律是不足取的,怎么看都是不好的,这种虚无主义的倾向,其实也是对历史的曲解。
自成起于微细,为反抗明朝的暴政,揭竿而起,身先士卒,历经十有余年,终于推翻明末的
腐朽政权。你可以说自成本人不脱流寇习气和皇帝思想,那是他的局限性,以毛泽东那样的
人物晚年犹堕入皇权的深渊,何况几百年前生于封建社会的李自成呢?
现在,是一旦说起以往的农民起义领袖就是一顿臭骂,相反,像李鸿章、袁世凯这些人本来
在中国历史上犯下了无数的错误,给中国人带来无穷的耻辱,如今却都是高昂起头来,迎接
翻案者的鲜花。嘿嘿,真不知道,今夕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