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朱元璋的理想和它的幻灭 -- 萨苏
后代的封建帝王利用儒教来巩固他们的封建独裁专制。他们最终覆灭了,却反而把责任推倒儒教上来。
近两千年, 儒家都是世界冠军, 也就是现在输给了民主制度。
小朋友是“不当家不知材米贵”啊!
对比一下伊斯兰世界,印度, 南美, 非洲。 中国就只比西方差一点点。 在看看亚洲的日本,韩国,台湾进步多快, 儒家制度直的不要太好!
同样是英美占领, 非儒家地区, 哪一个发展顺利的。
看到这篇文章又浮出来了,就顺手砸几块砖头吧。呵呵,我是在讨论讨论。
第一砖,明亡和儒教
把明亡的原因,简单的归于儒教或者儒家。很显然是有些偏颇的。与其说是儒教这种国教的错误,不如说是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已经走到了末路。
中央集权,自秦朝发轫,历经近千年的时间。但是,前期大多朝代的中央集权,全力并不集中在皇帝一个人手里。而是有三司六部共同分担。换句当前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在皇帝为核心的中央朝廷的领导下的由皇帝负责的内阁制。以宰相为首的官僚集团,实际上执行了主要的政务,也就是承担了现代社会中内阁的作用。而皇帝个人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皇权的象征意义上,即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一方面、体现在了受到制约的决定权上。
但是,明清时候,裁撤了文官集团的领导人物——宰相的位子,使得皇帝成了内阁的头子。这就打破了内阁和皇帝之间的制衡作用。本来,以宰相为首的内阁作为政务执行者,受到了皇权的监督和制约。而皇权的形势必须要通过内阁,使得内阁对于皇权也有着强有力的制约作用。而一旦去处了宰相这个文官集团的内阁头子,变成了多头内阁的时候,跟皇权的制约作用也就不再存在了。换句话说,以前宰相率领着官僚集团是参赛的运动员,而皇帝是裁判员,现在呢,皇帝自己包揽了运动员和裁判员。这样是不出乱子就奇怪了。绝对的权力也就意味着绝对的腐败。这种中央集权里面,皇帝的个人素质直接决定了政绩的好坏。而很显然,明朝的大多数皇帝都不太合格,相比清朝的几位知名皇帝而言。
而之所以造成了这样的局面的原因,并不在于参赛的官僚集团的整体道德都败坏了,(的确,这些官员们有很多的确是道德败坏的。但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很大一个程度上,正是因为好细腰的皇帝所导致的。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则在于儒家自身的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这一点,我会在以后详细解释。)而是在于明朝所实行的这种皇权专制本身的缺陷。
而这种皇权专制的由来,还要从隋唐的地方政府权力过大,造成了尾大不掉,中央说话没有人听,更有甚者,直接就举兵造反,自己做皇帝了。而如何有效的抑制地方政府的权利,同时又保证了地方官员的积极性和忠诚,就是宋、明清这些朝代所面临的一个大难题。宋代的做法是采取内阁制和官员轮换制,让地方官员有进阶可行的同时,不能在一地发展自己的势力,同时采取了大量的在官僚集团内部的制衡措施。这种做法虽然造成了种种的弊端,但是,就中央集权的皇权来说,所取得的效果还是很好地。
而明清的政治制度的确立,却是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个人的极大影响。朱元璋一开始实行的,是类似宋代的内阁制和官员轮换制的政治制度。但是,在与官僚集团的斗争中,朱元璋依靠个人的权威,在不断地打击官僚集团的同时,将权力进一步的集中。并借胡为庸和李善长这些具有较高的权威和资历的宰相们在政治风暴中被打击,而退出的时候,一举取消了宰相。而使得整个内阁成为了由六部尚书等组成的多头内阁。这种多头内阁的最大优点,就是不会再出现一个总揽政务的,具有高度威望的宰相。也就是说,在朝廷里面,再不会出现可能跟皇权直接对抗的个人的存在。以前的宰相废立的局面,再也不会出现。(今天我们再来回顾这段历史,会发现历史是何等的想象。)
中央集权,是一个国家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是,从一开始,处于中央集权权力顶端的皇权跟普通的老百姓的、各类知识分子和所谓的精英集团的利益,就处于一个既矛盾,又协调的局面。为了维护住皇权的绝对地位,历朝历代的皇族人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其他的集团利益蓬勃发展、皇权已经成为了其他利益集团的阻碍甚至对立面的时候,这种集权不可避免的要走向两个极端,或者是个人皇权集权化,将天下的权力收归皇帝一人,就像是我们的明清和英法的断头皇帝们一样;或者是将皇权形式化,将实际权力下放到掌握经济的阶层手中,就像英国的立宪和日本的天皇。
凡事,总是有出现,有发展,有高潮,然后有低谷,有衰亡。
中国的皇权政治,经过皇族人士和儒家持之不懈的努力,到了明清时期,已经不可避免的走了下坡路。而明亡,就是这种制度已经衰败的一个明证。只不过因为满清入主,以及后来的鸦片战争,我们没有看到这种制度在中国的自然消亡过程。
花一个。
后半截呢?啥时候端上来?
说实话,儒家作为一个门派,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孔老二最早的时候所倡导的,简单说来就两个字,忠恕而已。忠,在当时的很大一个程度上,并不是忠于名义上的周朝,或者某个诸侯,而是忠于孔子眼中的所谓社会秩序,说白了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究长幼有别,按照社会地位来排定大家在社会中的地位。恕,就是调和社会矛盾,对此,孔子做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分析。包括个人修养、中庸之道在内的许多思想,都是对这个调和社会矛盾的具体解释和实际应用。
这个说法,在后来的历朝历代里面,无疑是非常地符合统治者的利益的。这也就成了后来儒家成为封建社会主要的、或者说主流的社会思潮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这里所说的统治者,是一个集团,而不是简单的一个人,或者所谓的皇帝这一家人,而是指所有的社会上层建筑上面的人。而这些人,除了皇帝一家之外,历经了贵族、士族到后来的以才学取势的所谓儒家的知识分子的演变。而这些人的演变过程,既是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同时受到了历史上的各个重要事件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了统治阶层内部的管理方式,以及最高统治者、即皇帝的个人行为的影响。
但是,应该看到,孔子的这些学说,即使在当时的影响力也是很有限的,不要说没有一个诸侯国真正的实行这种学说,就是在自己的门徒里面,也产生了很多的流派和不同的思想解释。而作为纪载孔子思想的主要著作的《论语》,实际上就是这若干个流派不断斗争,并最终由子由和孔鲤为代表的主流派不断的研讨、妥协所得出的一个总结。我对于断章取义的《论语》,一向感到很迷惑。因为这种没有上下文的东西,最容易拼凑出自己想要得东西来。在看到了进来的若干篇对于论语产生和后孔子的儒家学派的研究的几篇论文之后,感到豁然开朗。论语,其实不是孔子的一个个人语录,而是由其后人和学派弟子,对于儒家着一个学派所作的一个阐述。这个阐述,是由孔子的语录剪裁而成的,也就是说,去掉了那些后辈子弟们认为不代表儒家思想的所谓非主流的行为和语录之后,对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和个人修养等若干大的方面,所作的一个全面的总结性回顾。这个论语,我们更应该看作是所谓的儒家弟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看做孔子的个人语录。而这,也就是儒家作为一个学派正式登场亮相的宣言。其后,包括大学中庸等一批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的进一步阐述解释儒家思想的著作,作为论语这本主要著作的一个有益的和必要的补充出现了。从而宣告了儒家在学术上和思想上第一次作为一个独立学派的出现。
但是,这仅仅是儒家学派自身完善的第一步。到了汉朝,因为政治气候(儒家立为国教)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儒家如何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不仅仅在庙堂上,更在学术界里面,由儒家开始了第二轮大规模的解释和改造过程。其间的学术代表作包括若干本对于经书解释的传的出现,和或真或假的古文经书的再发现。但是应当看到,这次儒家作为国教的确立,以及学者们对于儒家的再阐述,对于后世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朝代在经过了战乱之后,依然会选择儒家作为国教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已经习惯了。
汉朝过后的几百年间,虽然有着或多或少的修改和改进,儒家学说几乎没有什么大的长进。直到宋朝的程朱理学出现,才给这个古老的学说带来了新鲜的血液。程朱理学、(咳咳,妖道一知半解的,不敢做太多的评论,但是说到这里了,还是顺便提一提)实际上并不是儒家学说的一次自我更新,而更应该看作是哲学和儒家的一个交叉发展。程朱理学在一方面抽象化了儒家的概念,使得儒家的学术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也提高了理解的难度,带来了许多方面的困惑。
而明朝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无疑是对于这种抽象化了的儒家理论的一个现实化的改进。这个可以看作是儒家学说的最后一个大飞跃。自此之后,因为政治气候和各种原因,各种所谓的大儒,能够做到的,仅仅是继承而已,而发扬却也再也提不到了。
这些国家都是有教育基础,在二战后又采取了民主制度结合资本主义道路,非洲拉美文化水平不高怎么可能有飞跃呢?
先进的文化能自我发展,而儒毒显然没有这个能力,否则也不至于以为天下惟我独尊被打的满地找牙。
如果说封建时代儒毒还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现在再谈儒纯粹开玩笑。
东亚诸国的发展完全是二战打碎了儒毒的坛坛罐罐后得到的成就。
历史上的伊斯兰、基督教、儒、可以说是个领风骚数百年,不要妄自尊大了吧。
比起原来纯学术的大胡子他们的著作来说,现在的那些新提法新理论更多的是文字游戏,糊弄人的东西多于实际指导的。
儒家确实在治国理念上不如西方民主,但是在维系社会道德方面是有很大作用的,文革对传统的一概否定是社会风气败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对社会伦理的重视并不差的。中国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有主流宗教,即使是执政党的那些纲领,更多的也只能约束党员而不是广大群众,儒家思想在当今中国仍然不可忽略。
儒家思想也是跟着中国慢慢发展来的
要判断也要根据原来中国发展状态来说
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就应该变通和完善
而不加思索就全盘否定
不仅会否定中国的传统也会使自己变成无根之木
程朱理学在理论上确实是发展了儒学,但问题在于儒学不是一种学问,儒的核心是天下兴亡在士大夫,但明清两际,皇族和士族在道德观和实际利益上都处于尖锐的冲突中,我不认为道德是一种可以抽象独立存在的原则,而认为这是一种在实践中基于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形成的一种反应法则。在明清的政治实践中,以致于建国以后的政治实践中,实在牵扯到太多的问题。
中国的知识分子越来越缺少所谓的骨气或者脊梁骨这种说法,太泛道德化了。
自己好好检查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