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汇报】说说关于“骑兵系列”的事 -- 王外马甲
符合英雄主义主旋律,我认为就应该突出民族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
那个日本女人和其他女性的角色设计就有风险了,我认为河友的品位还是很有代表性的,至少可以代表很大部分市民的欣赏水平。
要是设计个日本俘虏转变成反战斗士的情节是不是可以呢?比如小林清和山田的故事不是河里有吗?
一孔之见,佩服和支持一下马甲和拙总!
新四军第二师俘虏过一个日本战俘,经动员后加入新四军,和新四军指战员关系很融洽。这人是个运动健将,闲暇时向新四军指战员教授网球技艺(要是找不到会打网球的高手,本官客串一下子?)。他每月津贴5元,第二师师长罗炳辉才4元。后来根据地的生产节约运动中,他自发申请降为3元,已经很有觉悟了。
马甲要是有意借用这个素材,我去找找细节。老实说我对国内最近拍摄的抗战影片最大的不满意,就在于不用功“考古”。这种真实的事情去考证考证,比“瞎编”强多了。
有枪的留下,没枪的跳崖。
他有一次说,要是拍电视剧,根本不用去虚构;真实的抗战故事,让人震撼的已经够多了。
老实说,我正愁没这些段子呢。
老拙对我说:武戏够了,现在要文戏。
我说:武戏够了?我这还有好几仗没开打呢!
老拙说:不打了(再打没钱了),来文的,学习、生产、做游戏都行,关键要有细节、有小故事。你人头熟、资料多,去打听打听吧。
翻遍了资料,没看见做游戏的细节。你说,人家都是老战士回忆光荣历史,又不是小学生,谁会写个“怎么玩游戏”的文章呀。麻烦了,于是跑去问老人:“你们当初搞大生产有什么细节啊?”
老头想半天,说“大生产,挖地,从早挖到晚,锄头磨掉快一半……”
“还有呢?”
“除了挖就是挖,还能有什么,你以为那时候干工作象现在一样……”
然后就开始批评现状了,马甲只好赶紧开溜。
赵大官人能提供这文的细节,太好了。马甲这里先谢了!
先表个态,坚决拥护改编电视剧的伟大倡议。再提两分钱意见。1。纪实性(真实性)与戏剧性(演绎)之间的平衡,如何把握。愚见以为,马甲的故事是构建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真实性是这里的灵魂,核心,希望能尽量减少演绎的成分,不要拍成《亮剑》那样子,《亮》剧的套路已经被用滥了。这个真实性还应体现骑兵连的成长,从不完美,缺陷,失败到成熟,成功。2。女人戏还是少点好,大不了给刘大爷设计个远在天边的,苦等苦恋的未婚妻,可千万别整到连队里卿卿我我的阿。〈野鹅敢死队〉里也没什么女人掺和,戏剧性不也很强吗。再次感谢王外和拙总的辛劳并祝早日开拍。
今天早上马甲给我的邮件里也提到这一点。
刘大柱(就是刘大爷)的战马叫“公鸡”,立过一次大功。原作和我的大纲初稿里,他在5、1反扫荡时牺牲了。马甲的意思,让他不牺牲,多加“公鸡”的故事。我说,好!“公鸡”就是“男二号”!
去年跟王新民导演合作,拍萧易的武侠剧《马鸣风萧萧》,就是把其中的骏马“黑水仙”当男二号拍的。
但是,用那些细节、故事来表现“公鸡”的特性,河友们多提供办法啊。
如果要加女人,是否可以考虑参考一下陈少敏同志的故事(当然我知道的并不多),记得员外说过大刘解放后在陈少敏同志领导下干过的。先说一点听说的陈少敏同志的事(不过估计是进不了剧情的),陈少敏训干部的时候骂人很凶,男干部倒还罢了,女干部是常有被她骂哭的。
再强力推荐一个情节,见链接出处,尤其是多年后“活烈士”与战友相逢的情节。推荐这个情节,除了有教育意义,而且还有一点好处:花钱不多。
大概两年前,在日本旧书摊上买了一本日军对新四军(第二师)的调查报告,“绝密”字样,42年9月定稿,43年初发行。薄薄的一本旧书花了我4000日元,但是令我大开眼界。以前共军“土八路”的印象很深,没想到正规部队里面的各项条令非常齐全,各种制度,政治经济军事都很完善。早就想整理出来了,这次正好以此为契机努力努力。
如果其他朋友有类似资料,也希望能拿出来分享,都为王团长的这个电视剧添砖加瓦。
什么女性角色,个人认为没必要.
至于日本女人,那更加省省吧.记得以前有部电影,好象叫"紫日"?里面大讲"中日友好",我呸!
不要用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环境和事实,战争是残酷的.更何况,就算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TMD小日本现在光顾着参拜了.至于所谓的日本人民?哼,民调是反华的.
没看过"鬼子来了",但从介绍的内容上看,我个人更欣赏这种类型的.
楼下不言提到"铁道游击队",是不是指的最新版?我只看过最老版还有80年代一个电视剧版,里面既没中日友好,也没有改造好的小日本,也没什么PLMM谈情说爱,不是照样广受欢迎?
当然了,我说的这几项可能都是投资方所不爱听的,呵呵
即使历史上有,那也是极个别极个别的事件,我们要表现的是日本鬼子奸掠烧杀,这才是那时天天发生,中国人民每天不得不面对的。
要是搞出个日本八路,再配上谈恋爱搞对象,这是残酷的抗战还是怕踢?
我担心马甲这部好作品又被糟蹋了,目前看来马甲好像没有足够的警惕。
编剧是喝多了还是欠了那些什么女的债要骑兵团来还啊
格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