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淘书记(二十一)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 履虎尾
《文学》课本,里面有榴弹炮啊什么的文章,忘了是几年级的。
我八五年去北京,只带了一百块钱,其中三十三块,买了《莎士比亚全集》。幸亏返程车票是中青报买的,否则要流落街头了。
不论在解放前或解放后都害了不少人,而且对文革的反思有些虚伪的味道。---没多少根据,是感觉。
对了,想起来了,莫泊桑的《项链》,俺最早就是在一本旧的《文学》课本来读到的
想起一首当年常被引用的诗:
天遣魔军杀不平,
不平人杀不平人,
不平人杀不平者,
杀尽不平方太平。
好像是说那个打仗的时候,枪榴弹是怎么造出来的。
还有马烽的《一架弹花机》,内容忘记了,因为后来常看到马烽的名字,所以记得这个题目。
书名德伯家的苔丝是强调苔丝的贵族出身。我不想太过臆度作者的用意,但是苔丝是我在小说中所见过的最美好的女性形象之一。
作品的基调是灰暗的,但作者对苔丝倾注了无限的同情与热爱。象安祺儿的夜游,两人逃亡之夜,最后安祺儿与苔丝的妹妹,都可以说是作者忍不住要直接对苔丝的悲剧命运进行补偿。
贞操观应该不是作者主要的指向,作者所极为憎恶的是宗教观中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以及所谓上层新教徙的那种道德观的虚伪和残酷。这一点在裘德中反应得更为明显。虎兄可能年代久远误记了一处,裘德中是他与前妻的儿子杀死三个弟弟妹妹而后自杀。而这件事情的直接导火索就是一对真心相爱的人由于无法合法的结婚,无论他们的感情多么真,生活得多么诚实,在这个社会上却连一份住处都无法寻觅。哈代对他生活的时代的宗教观和道德观可以说是厌恶到了极点。把裘德和于连搁在一起看是很有意思的。
英雄传里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中古骑士的那种浪漫劲,似乎宗教对他们的束缚力并不是太大,呵呵。顺便说一句,苔丝和裘德的两部电影我觉得改编得都不错。比起好莱坞糟蹋简爱与呼啸山庄实在是强出百倍了。
很好。
我觉得罗兰斯基改编英国古典民著是很不错的,新出的雾都孤儿拍得也很好。不明白这么个人怎么会扯上那样的官司。
想起来了。选自《把一切献给党》,作者:吴运铎。
正如奥兄所说,“年代久远”,俺把一些情节给记错了。
多谢奥兄补充、指正。
比如这一段: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他的表演可以分为七个时期。最初是婴孩,在保姆的怀中啼哭呕吐。然后是背着书包、满脸红光的学童,像蜗牛一样慢腾腾地拖着脚步,不情愿地呜咽着上学堂。然后是情人,像炉灶一样叹着气,写了一首悲哀的诗歌咏着他恋人的眉毛。然后是一个军人,满口发着古怪的誓,胡须长得像豹子一样,爱惜着名誉,动不动就要打架,在炮口上寻求着泡沫一样的荣名。然后是法官,胖胖圆圆的肚子塞满了阉鸡,凛然的眼光,整洁的胡须,满嘴都是格言和老生常谈;他这样扮了他的一个角色。第六个时期变成了精瘦的趿着拖鞋的龙锺老叟,鼻子上架着眼镜,腰边悬着钱袋;他那年轻时候节省下来的长袜子套在他皱瘪的小腿上显得宽大异常;他那朗朗的男子的口音又变成了孩子似的尖声,像是吹着风笛和哨子。终结着这段古怪的多事的历史的最后一场,是孩提时代的再现,全然的遗忘,没有牙齿,没有眼睛,没有口味,没有一切。
这还是喜剧里面的台词,更不要说四大悲剧了。
俺的中学语文老师(女性)是狄更斯的贩,推销起狄更斯的作品特卖力气。她喜欢狄更斯,做狄更斯的贩,也没什么,俺气愤的是她利用“老师”职权,“打击”不喜欢狄更斯的读者群。俺不喜欢读狄更斯的书,一般也就十分钟的耐心,并且在读的过程中,耳朵里总有闹钟滴滴答答的声音。按照语文老师的说法,这叫没有“文学素养”,不会“欣赏”。其实,狄更斯的小说,有一股冗长的平庸,表现的就是些拘谨和傲慢,根本让人无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