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国20年内不缺劳动力(01)! -- 副将
大量投资下爆发的民工需求,民工的工资及时支付,使民工突然间在劳资双方中有了一定了主动权,又由于民工很多打工是短期行为,所以追求短期内利益最大化使民工的流动突然加速,造成了民工表面的供应短缺。
当民工逐渐变成工人,这种供应短缺将会终止。因为流动性会降低,民工会适应与企业共生存。
就会出6000快一个月资本家。
这种情况以前比较少见吧,我在上海这疙瘩。高端的我有朋友在设计院做人力资源管招聘的,她说目前在工程设计行业熟练工程师难招聘,价码也涨得厉害。目前都是些刚毕业的小伙子在顶着,设计质量肯定要打折了。
城里50岁以上的工人是因为知识无法更新,年轻工人可是缺.
如果这些工人的知识体系能跟得上,这些人人数再多,那么也肯定有人用他们.
等过10年,这些工人退休了,就剩不了"什么下岗工人"了.
而是大部分没有知识更新的原动力。
许多人宁愿拿那么点下岗工资去打麻将,也不愿意学习。
如果说
另外一方面,许多企业的领导宁可让自己的工人下岗,再找农民工,这样总工资成本还低些。
现在企业工资基本上是市场化,不到劳动力短缺的时候无法指望工人工资能大幅提高。
你觉得现在大学生在学校学到了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吗?大学都教了什么?相比其他国家
的专业教育.
1,首先现在工资在涨,但还是招人困难,对于人口这种要前瞻几十年的计划,必须对形势转变
敏感!
参见招工难,珠三角节后更难
http://finance.ce.cn/macro/gdxw/200703/20/t20070320_10753547.shtml
另外,国家城市化完成后,服务业需要大批人,将来年轻人不够用.
2,指望不断减少劳动力,就能不断涨工资的想法是肤浅的.涨工资是有玻璃天花板的,一样工作的工资,大致和他的国际水平不能差太远.如果还要继续涨工资,就要象日本韩国那样提高技能.
3,但是不可能所有年龄大的工人都能提高技能,所以只有部分工人可以提高技能.象日本韩国,也
不能让所有工人跟上时代的步伐.好多工人都要乘城市化完成和内需扩大转入服务业,日本在其腾
飞得30年,虽然低端产业不断转移,一线产业工人从3000万降到1000万(现在只有800多万),其他
人转往服务业,或者研发.即便如此,日本的劳动力仍然不够.中国以后的服务业也有这种现象,其实现在城里服务业已经缺女工了,你去餐饮业,宾馆业问一下即可.
4,今后,我们只能靠部分产业工人,支撑大多数服务业人员.这种发达国家在走的路子.(如果产业
不行,服务业也要垮).而这些新的强技能的产业工人,只能依靠现在的少年儿童.被要求生得越少越好的一代,而不能指望大批中老年现在"过剩"的这批人.这批人由于技能转化困难,要么做服务业,要么国家社保养起来.
5,所以看待劳动力问题,不能把他们看成一个机械的整体.应该看为现有中年劳动力,和将来要用
的现在是青少年的劳动力.前者技能提升困难,后者重任在肩.因为现在的劳动力知识技能不够以及人数多.而去削减将来的新技能劳动力.把这些将来的劳动力计划生育得数量微少,是没有统筹概念.
首先少量未来劳动力不足以以产业支撑现在这些以前毛时代出生的6,7亿人的养老.
第二,少量劳动力,未来面临服务业和产业的两大需求.显得捉襟见肘.要么服务业发展不好,要么产业发展不好.历史的经验表明,抢劳动力,制造业一般抢不过服务业.而制造业不好,服务业就是空中
楼阁.这个问题在今后将对经济造成极大困惑.
按照西方人口学者的看法,老龄供养人口超过30%,对经济将造成不可避免的严重打击.这个可以推出
在一个社会里,工作人口vs老龄人口至少不劣于45%vs30%.剩下要保证20岁以下年轻人是25%.
6,辨证地分别看待劳动力的分层现象.关注人口结构的需要,将来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需求.是对历史
负责任的态度.那种把劳动力看成一个整体,削减将来的劳动力,来求得今天的劳动力的工资上涨,
是一种刻舟求剑的做法.今天的劳动力提升工资有限,将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支撑又给断送了,现在
劳动力的晚年又给断送了,正所谓这些人年轻时候吃苦,将来继续苦难.而这一切,都是机械的简单
的少生,少生for劳动力所导致的.
7,另外,工人人数少不是产业技能能升级的等价条件,中国兴起之后,从拉美,东南亚分流了大量工作.他们的工人当然比中国少,但快10年了,也没见他们产业升级了,技能提升了.日本韩国腾飞,劳力数量比以前还多,但别人就能产业升级.这个产业升级完全在国家的意愿和意志.
不要指望一般工人工资能够长多少。
中国的工人工资长了一点点,那些血汗工厂不少就从中国搬迁到了越南、印尼、印度。
之所以中国有那么多血汗工厂,就是因为中国劳动力太多,造成许多人不得不接受低工资和恶劣的劳动条件。
大部分生产活动在劳动力缺乏的时候自然会有人去发明自动化。就拿电子行业来说,中国在八九十年代时基本上还是靠人工插件,人工焊接,水平不高质量还很难保证。就是因为有大量接受低工资的劳动力这样的工厂才能生存。
服务行业缺人还是因为工资太低,西方国家可以从低收人国家招到低价劳动力才会维持这些行业的低工资,当招不到低价劳动力而又迫切需要时自然工资会上涨。
所谓养老,并不取决于供养人口的多少,而是取决于生产出的总物资能不能满足总人口的需求。在农业生产率低下的时候,一个农业人口供养十几人的吃饭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现在还有近一半的农业生产人口(不是指农业户口),中国农业生产率只要能达到美国的一半,所释放出的劳动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同样中国的工厂如果能提高生产率到接近西方的水平需要的劳动力也会大幅减少。而中国大量的低价劳动力正阻碍了提高生产技术的动力。
拉美人工比中国少,工资比中国高,10多年过去了,升级了什么产业没有?
日本升级产业的时候,劳动力也依然丰富.国家意志强烈推动升级,升级成功!
你的看法是看到,劳动力减少才能产业升级,那么中国产业升级还要再推后10年罗,
按照你的指导思想,就是断送中国的宝贵发展机遇!
当年斯大林如果和你的想法一样,又等劳动力减少再发展,苏联早就被德国收拾了.
现在国家正在产业上取得的进步,比如装备产业,飞机,轮船,钢铁,电子的迅速进步
是怎么来的呢?是减少劳动力来的,还是国家意志推动的?
发达国家的发展之路中,劳动力不足是存在的现象,但不是决定性的作用.不要把现象当根本原因.
劳动力多也不是不能升级.日本韩国在他们劳动力不断增加的同时完成的升级,并且保证了高
速度.
你的减少人口等发展的思路,到时候劳动力是稀少了,但未必见得能产业升级,因为你抓住的不是根本原因.
反而和现在拉美一样,升级没升上去,想退回去的路也没了,是谓拉美化.
国家意志会起很大作用,而中国的现状是如果不由国家推动民间动力就不足,而且低价劳动力能解决的事有了很好的发明也很难推广。
就象我当年所在的工程队长,老工人出身,人很好但思想守旧。我们做的工程都是靠人力完成,当年每项较大的工程投资中都有一笔用于购买机械的款项,而我们工程队基本上都不花这笔钱。我曾经向他建议买一些机械,他回答说“都用机器了人干什么?”。
劳动力多也不影响产业升级,只要国家装备产业起来了.
自然有便宜的装备使用,自然会普及这些便宜的装备.
如同我们现在看到的工程机械产业一样.
如果还是用国外的贵重洋设备,那还等再等20年,才普及.
想想苏联的电气化过程怎么实现的吧.
我倒是希望早点看到全世界往中国偷渡那一天。
如果用人力施工成本低,企业老板会毫不犹豫地使用人力。
在哪个城市都可看到扫马路的清洁工人,扫马路的机械五六十年代就搞过,近几年有新闻说北京也有用的。五六十年代可以说装备工业跟不上,现在还在用人工扫就无法用这个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