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地主往事之难忘一课 -- landlord
多谢几位的意见和建议,说明一下:
1。那段英文摘自《The World Since 1945》(3rd Edition)中的66页,作者为Wayne C. McWilliams和Harry Piotrowski。
2。“technically superior Western armies”翻译为“具有技术装备优势的西方军队”更准确一些。当时我觉着用“高科技”语气比较连贯,似乎更有气势些(因为原句本来就过长了)。自己对自己解释--虽然现在看来不是高科技,当时情况下算是高科技也不过分吧
3。“从那一课起,中国,成为大国!”中的“课”字是否为错别字,或是否应该换成“战”字。这个我承认自己是在班门弄斧,当时是这么考虑的:
★从课本上说,那一“课”之后,关于中国的内容明显增多;
★从美国学生来说,那一“课”之后,对中国多了层敬畏;
★从西方和世界来说,韩战那一“课”之后,对中国刮目相看;
★最后,从文字角度讲,想呼应一下标题。
衷心感谢各位河友对小文的厚爱
现在很有些人对我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以为然,以为是宋襄公式的作派,但就是靠这些,使得我军高出当时的各方军队,是一支真正的仁义之师。仁者无敌,不是吗?
以前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老美国鬼子给我们上了一节英语口语课。
课前老师交待此人背景,居然是个二战一直飞到朝鲜战争的老秃鹰。我们可以随便和他聊,但是就不能提朝鲜战争。
估计是说起来他老先生一个激动,心跳就不灵了。
这一天,被定为志愿军入朝作战纪念日!
当时,在评判中国军队入朝作战的后果时,麦克阿瑟自信的说--“一场大屠杀”("A Great Massacre")。历史会给他上一堂终身难忘的一课!
今天是云山战斗打响的日子,一次战役该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战役,首先是遭遇战,对方推进速度之快出乎意料,其次,因为情报工作没跟上,原本中国的计划是打韩国部队,没有想到云山的敌军部队换防,换成了美国第一骑兵师的部队,但是仗打起来反而抵消了出国前对于美军战斗力的担忧,其实这次战役里最值得一提的还有黄草岭,共军战术中,往往是机动优势兵力包围敌人,造就局部以多打少,但是外围的敌人就需要小股部队去阻敌增援,所以往往最惨烈的战役就是这些阻援的部队,也是最出英雄的部队,后来还有个松骨峰,还有许多许多的无名高地,都让美国人有过深刻的回忆,共军的阻击部队,除非全部战死或者重伤,否则敌人就是过不去,哪怕只剩下一个人,后来还有过一个人守住一个阵地的战例,而为了救援自己的部队,老美通常真跟你拼命,那飞机大炮坦克全上,玩命的冲,中国人硬是能够完成任务,后来几次战役的胜利与阻击部队阻击对方援军或者是迟缓敌人撤退都是分不开的。
为了英雄们。献花。
啷个经验值不够砸朵花呢?郁闷啊!
都是老游戏《决战朝鲜》里面的配乐,此景如昨……
[MP=320,240]http://www.biliangzhou.name/cchere/kmyc/crossingYalu.mp3[/MP]
[MP=320,240]http://www.biliangzhou.name/cchere/kmyc/sacrifice.mp3[/MP]
[MP=320,240]http://www.biliangzhou.name/cchere/kmyc/koreanBallad.mp3[/MP]
应该感谢最可爱的人。再送花。
几年前就下载、打印了《百战青锋劈泾渭》,没办法,莫怪啊,买不着。
又攒了点儿经验,再献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