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分田到户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 -- 听枫

共:💬230 🌺136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美干吗要点头呢?

老美是慈善家?

家园 一个问题一个因素

问题是这些数据从何而来?

一个因素就是70年代的备战,占用资源极大。

另外是不是除了人均还的看看总量呢?

家园 可以有个有益的例证。

可以有个有益的例证,那就是分田到户前的比较。

分田到户前,不知有多少四周是集体化的,本身却是分田到户的例子。十八亩段村,(我的ID源自这个村子),不是唯一的,也是全国范围屈指可数的例子。

十八亩段村,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这个村的媳妇从三个省来,闺女嫁到三个省去,所以与三个省的周围地区比较,应该更有说服力。

自然条件几乎没有区别,人均田亩也基本没有区别,种子也一样(例如矮杆品种的同步推广),5、6、7 十年代粮食产量是脚碰脚,没有区别,上上下下,亩产一二十斤的区别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一直很稳定,你来我往,更能说明单干对粮食产量的作用,要有的话也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

十八亩段村在集体化年代,明显比四周都富裕,而且不是富一点,而是富裕很多很多,这是事实。同样是事实,这富裕靠他们的资源拥有量。靠十八亩段人均拥有的山林,成千倍、成万倍地高出四周地区,他们拥有土地以外的自然资源,种类相同,量上面大大地高过全部三个省的四周地区。

(以后有空可以较详细地讨论)

家园 “分田到户”与“粮食产量”的“正/负”相关性

老家在四川西南部农村,属丘陵到山区的过渡带。情况比较特殊:我家在典型的丘陵地带,从丘陵(山)顶到沟低都是农田(地)。但离我家不到5公里远的姑妈家却是典型的山地:山陡,只有在山顶平地才有耕地,山沟里有少量水田,普遍宜耕作的土地少,水田就更少了。

老家没有大江大河,但70年代上了一水库建设项目,全镇受益非浅。这么说吧,每次我爸提起该水利项目,都要说老毛一番好话,认为他才是真正对农民好。

该水库是建在地势高的山里,共上下游两个,我不记得具体库容。但是即使如今年四川干旱,老家的水稻还是没有减产,当然旱地的玉米就基本没戏。

1980年包产到户后,我家基本上没吃过粗粮,大米饭管饱,同村其于人家也基本如此。但同县不同镇的姨妈家可就没那么幸运了:没有像样的水利设施,只能靠天吃饭。雨水好时,水稻收入多就有饱饭吃,否则就只能吃苞谷饭(玉米+大米)。

从80年代包产到户起,至90年代末,老家的水田耕作一般是这样的:在收完水稻后,立冬之前,用水牛沿水田长宽方向各犁一遍,然后杷平(把犁出的一道一道的泥胚耙平坦);然后来年立春以后再犁/耙一遍,再插秧苗。估计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耕作。

现在呢,大部分人家都种懒庄稼了,只在立春以后用水牛犁/耙一遍就插秧苗,产量并没有太大变化。

80年代,化肥是比较缺的。记得有一年(86年?),有一大卡车从某个地方运化肥(好像碳氨)到邻县,经过本镇时,直接被发现情况的农民上车抢了(当时我就站在旁边观战,派出所来 人都没办法),可见当时化肥紧缺程度。现在?只要有钱,要多少有多少,随便买。

包产到户之前,化肥(碳氨和尿素)有没有我不知道,但过钙(过磷酸钙,用作底肥)是有的。我知道当时的化肥还有氨水,每个生产队都有若干石头砌的氨水池,高浓度氨水,熏得要死。包产到户以后,那些氨水池都陆续被拆掉了,看来氨水后来是没再被当成化肥使用。

包产到户以前都是集体育秧苗,然后一株株分插到水田。包产到户之后,逐渐用薄膜育秧,然后也是下田一株一株人工分插。现在?甚至抛插(就是人站在田埂上,把秧苗均匀抛到田里,然后就让其根系自己长到田里)。如此懒作,也没听有人叫唤粮食不够吃。

80年代以后,老家的水利建设基本停滞。由於我家所在的生产队在主灌溉渠的下方,包产到户时,该部分水渠已经是石头砌成。而通往其它生产队的支渠当时还没来得及改造,当时是土渠,现在还是土渠,需要年年维护。更惨的是,包产到户时,通往另一邻村的水渠还只具雏形,还不能使用,现在?还是雏形,仍然没-法-用。

根据个人经验,我的看法是:

初期(80年代)包产到户对粮食产量提高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农民投入的劳动力和热情比之前多很多。没有化肥即使是农家肥过钙也要用,而且舍得用,所以粮食产量增加。这是不是包产到户的作用呢?见仁见智。

90年代,化肥的大量使用和新种子的推广,农民投入的劳动力和热情实际上是锐减的,吃水利设施的老本,但是粮食产量并没有大幅度减少。

进入21世纪,农民种地的热情没了,农村多剩老人和妇女,投入的劳动力和热情已经跌到历史低谷,但是没听说(至少本下课没听说)粮食不够吃。大家即使种懒庄稼,也能过日子。

所以,我觉得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包产到户之前的农田水利建设,新技术(化肥\农药\新种子)的引入。包产到户初期,生产力(农民的劳动热情和劳动力投入)是被解放了。之后,被解放生产力(劳动力)逐渐解放到其它行业。而且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渐荒废最终会影响农业生产。

如果没有包产到户,“粮食产量”也会随新种子/新技术和化肥的使用而提高,但是农民的“生活水平”能否逐渐提高?这个难说,估计饭是能吃饱,怕不是每个都想现在这样有机会出去打工挣钱。大家还是能吃饱饭但是没钱。包产到户对粮食产量提高的作用有限,但是对发挥农民积极性(不仅是农业生产方面)是有相当促进作用的,至少在我老家如此。从这个角度看,教科书说“包产到户解放了生产力”也不无道理。

个人所见,大家不同意不要拍砖。谢谢

通宝推:迷途笨狼,
家园 Very reasonable...

进入21世纪,农民种地的热情没了,农村多剩老人和妇女,投入的劳动力和热情已经跌到历史低谷,但是没听说(至少本下课没听说)粮食不够吃。大家即使种懒庄稼,也能过日子。

That's exactly what we want...

所以,我觉得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包产到户之前的农田水利建设,新技术(化肥\农药\新种子)的引入。包产到户初期,生产力(农民的劳动热情和劳动力投入)是被解放了。

That's exactly what we both agree...

之后,被解放生产力(劳动力)逐渐解放到其它行业。而且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渐荒废最终会影响农业生产。

That's exactly what we worry about...

家园 呵呵!

这两者之间确实有关系。尤其是刚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的那两三年。应该说承保后总产量至少提高了20-30%。这提高的部分当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有些边角地,原来生产队不怎么管理的,现在也被农民自己开发出来种了。大家有机会到农村时,可以看看那些河滩、水库边的滩地、一些山边的薄地等。还有一半就是农民的积极性带来的。管理上比原来用心、灌溉得也多,除草、防治病虫害等次数也多,产量也就会上升。

但最近几年,由于农业收入的降低、劳动力的外出,那些边角地没人种了,对农田的管理也比原来差了,这部分产量应该是跟原来一样了。

同时再加上近几年的开发,农田被大量占用,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总产量能与承保前一样,我个人认为有点虚。

虽然种子改进、农药化肥和农膜等的大量使用也推动了农业产量的提高,但还不足以补偿农田减少导致的总产量的下降。

在经过了化学革命和种子革命后,农业上目前还没有什么新技术能带来产量上的大幅提高。

家园 食品业处于大变革的前夜

木本取代禾本科,成为主食。

没有政府推动,市场力量自发产生的。

新闻报道,安徽什么地方,将养蘑菇产业化了。所谓“产业化”,就是建起了恒温恒湿环境的蘑菇大棚。比起原来自然环境的蘑菇大棚,恒温恒湿环境的蘑菇大棚一年365天都可生产,产能提高了十倍。

木本取代禾本科,成为主食,中国的国土可养活的人口上限在60亿左右,30亿人口不会给环境造成太大压力。

家园 如果养的蘑菇都喂了少数民族的超生儿童,那有个头的用……
家园 记得朱镕基曾经签过一个协议,允许外国农产品进口

签订这个协议的时候各种批评也不少,主要意思是美国农产品价格低于国内,会和农民形成竞争,对农民不利。类似的事情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大概两个世纪前的英国就有过类似的法案。当时也是英国的种植业因为成本问题反对开放国内市场,但是对于新兴的资本主义工业而言,种植业成本居高不下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终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开放了国内农业市场。尽管此前反对多多,法案签订后却意外的平静。后来的经济史学家把这个法案看作是英国成为工业国家的标志。

话说回来,朱镕基签订了类似协议以后,这几年国内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相反是Made in China到处“横行”,我个人把这个协议也是看作中国成为工业国家的一个标志(下一个标志,我很同意仙人的观点,就是取消农业税)。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如果没有点新的办法,是不可能恢复当年的繁荣,也不可能对劳动力有吸引力。将来农业如何走向,农村如何建设,还真的是个有趣的看点。

家园 林毅夫有篇文章关于分田到户与粮食产量,登在

不是美国经济评论就是政治经济学学报上,他使用数据分析,部分回答了你的问题。

家园 包干到户不一定增产,但是人民公社肯定减产

我们那里,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1957年粮食产量最高,那是人民公社化的第一年。原因是公社化发生在播种,灌溉,除草,施肥。。。。等等等等之后,公社化后的唯一使命就是收割。等于公社收割了各家各户种的地~

此后,粮食产量再也没超过那一年,再也没超过那没有水利设施,没有良种,没有化肥的一年,直到人民公社解散

家园 顶!献花!
家园 同意!万饿的人民公社!!!
家园 那你们那里的人口近30年里基本没增加?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1957年粮食产量最高

否则多出来的人口吃什么?

家园 你说的增产减产是以什么为标准来比较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