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纪念南京大屠杀69周年】李运昌的复仇之战 -- 萨苏
对于入室强盗,主人的反抗或协助他人反抗属于法律认可的举动,但强盗没有同样的权力。比如强盗要求主人因为反抗强暴给自己造成的精神伤害进行赔偿,您以为如何?
我想这也是一条普世真理吧?
当然日本否认侵略了中国,那就另当别论,不过这个否认太奇怪了,第一没侵略你为什么到中国来打仗?第二中国人没有请你来,第三不是中国人先打去了日本你再打回来。。。
这个不是侵略,还有这个词存在的必要么?
不过和难民区无关。
大约在2000年,在东京见到,因为当时在作中国海军抗日的专题,没有特别留意,有熟悉这段史料的朋友请提些旁证。
日方的记载是占领南京大约一个月以后,曾有数百中国军队在凌晨反击南京市区,并一度攻占原国民政府铁道部。当时不少市民放鞭炮庆祝,使日军大为恐慌,以为中国军大部队反攻。在日军调动重兵之下,中国军队在中午前被击败。审查俘虏知道这是桂永清部教导总队一个连队收容若干残兵,被切割在紫金山附近山区,隐蔽月余无法突围,饥寒交迫之下遂打开军械库取出装备座次鱼死网破之战。
具体情节记不太清了,大体如此。
鬼子教科书上,都用的“进入”一词。
强盗总是有强盗的逻辑。
当然,任何两种异文化的交流都很困难,彼此理解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日本现在对南京大屠杀的否认,是一种非常情绪化的东西,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允许这种情绪存在的社会环境。相对来说,中国的反日虽然情绪化比较强,但整体上还是比较冷静的。现在世界范畴,南京大屠杀正越来越引人注目,那么冷静就尤为可贵。
井田制式的研究方式有可笑之处,但如果我们中国人拿出乾嘉学派的精神来考据南京大屠杀每一个细节,考察各级责任者的法律定位,考察那两个在死刑场上吸烟的百人斩刀手精神是否正常,有没有意义?
中日两国历史学界,包括中国台湾的学者,已经举行不止一次有关钓鱼岛的学术会议,充分交流彼此的观点和证据。这种集会非常值得提倡。
萨兄已经几次提到,那种把百分之八十的篇幅放在书法上的所谓研究方法。有关南京有没有三十万人口的争论,同样属于这种方法。多年前,我阅读一本翻译成汉语的否定大屠杀的书,就是这种招数。东中野修道这种人,根本就算不上研究者。连先有观点再搜集论据都算不上。日本这样一个坚韧、注重实效和纪律的民族,容许这些荒唐的人叫嚣不止,这是让深思的。
把大屠杀的个案做扎实,把每个方向考虑周全,不完全是被日本人牵着说。
在本国土地上,和平居民有资格有义务有权利支持本国部队反侵略作战,不能因此成为杀害平民的略由。这是我今晚学到的。谢谢萨苏。
说得好
日本人的传统观念,导致他们是不会正确认识自己发动的侵略战争及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套用网络用语,这属于人品问题。
用了所有的诡辩手法,文字功底很好。浮云不敢说是多好的论辩手,但总还经过一些场面。但第一遍阅读,硬是没有找到马上下手的地方。后来反复想了一下,才一点点找到漏洞。
还有对田中奏折的否认,也有全套的逻辑推理,证据引用。
抗日战争远未结束,延申到文字的东西,甚至比战场上更险恶。
军事行动,跟所谓“便衣兵”啦,“混进难民群,一有机会就攻击”啦,毫无关系...
那些日本人的所谓“论点”,用膝盖想想就知道其何等的荒谬... 居然还有人要大张旗鼓地为日本人找齐“证人证据” -- 万人坑里的累累白骨就不算证据了?
我倒要看看他还能说出什么“新意”来...
我常纳闷: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会不懂,是不是他们不愿跟你讲道理而且觉得不和你讲理也没什么不行,你也怎么不了他,也有可能他们自有他们的道理比如适者生存自然法则有力量就有道理但是这种想法不便公开了说所以只好强词夺理.
他们和欧洲人不同.
日本人好象是一根筋,输不起.
日本起码有三个版本让人看了就觉得瞠目
第一说的是张自忠制造的,因为他要取宋哲元而代之,故意从中挑唆,以便渔翁得利,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张最后留下没走。而张最后战死杀场更不是因为他忠于祖国,而是他亲日,象日本人,忠于武人之道!
张自忠将军若重生,当作何想?
第二说的是刘少奇带几个小青年干的。情节如下,日军演习丢了一个兵,找宛平交涉,宛平说天晚了,不许入城。日军找到那个兵,要走,路上忽然听到枪声,认为宛平来袭击自己,于是还击,战争爆发。实际宛平守军很怕日军,不敢打的,是刘少奇带几个小青年在路上乘机放鞭炮引发冲突的。
刘少奇真是神仙,就能料到那天有个日本兵要拉肚子!
第三是说川岛芳子干的,利用她连通的土匪两面打引发中日战争,以便日军注意力南下,而让伪满从日本人手里夺来更多实权并获得更安定的南部边界的。
川岛芳子原来还是抗日英雄。
还有苏联间谍说。。。
我们认真得起么?
要是日本兵进屋强奸张秀英王秀英,当丈夫的给他一门闩或者一菜刀难道是有罪的?难道要规规矩矩战在外面等蒋委员长打回来再说?!
所以只能认真。虹口机场事件。当时确实打了日本军车,然后国军到牢里弄一死刑犯遗体,套上军装冒充被日军打死的人,结果死刑犯肮脏无比,指甲很长,被逮住破绽。
日本南京使馆外交官,被逼出走,企图制造外交官失踪事件以找到战争借口。戴笠手下特工成功寻获没有勇气自杀的人交还日方。
这些细节非常有价值。除了搞清楚,没有选择余地。
中日关系像法德关系一样,是非常理想的。可在能预见的时段内,中日关系改善不了。那我们除了接受挑战,也没别的选择。
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