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五霸小史引言(一)春秋分期 -- 履虎尾
“五霸”同“春秋”一样,也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名词。一提起春秋时期,人们就很自然地联想到春秋时期先后出现的五位霸主——春秋五霸。然而,这五位霸主具体所指都是何人,两千多年来却一直是众说纷纭,直到今天还是莫衷一是。关于五霸组成的说法有十数种之多,最流行的观点有两个:一种是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五位诸侯为春秋五霸;另一种是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为春秋五霸。
那么,在关于五霸的问题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分歧呢?春秋五霸究竟应该是哪五位诸侯呢?
“春秋五霸”,这是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的称呼,至迟在春秋中叶,“五霸”这一名词就已经被人提起了。据《左传》记载,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晋鲁卫三国联军与齐国在鞌地进行了一场大战——鞌之战。齐国在战争失败后,派出使臣宾媚人去向联军的主帅晋国郤克求和。战胜国晋国对战败国齐国提出了两条苛刻的条件:
“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
齐使宾媚人则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对晋国这种蛮横无礼的要求逐条驳斥:“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
然后,宾媚人引古讽今,说道:
“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伯霸二字相通,五伯即五霸)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
齐使宾媚人希望晋国以史为鉴,学习“四王”“五霸”的榜样,“勤而抚之,以役王命”,而不要斩尽杀绝。这段史料,就是典籍中关于“春秋五霸”的滥觞。不过,这段史料虽然提及了五霸,但是,“春秋五霸”到底都是哪五位霸主,宾媚人却没有具体地指出来。
在先秦典籍中,最早提到具体的“五霸”的是《墨子》和《荀子》。这两部书都认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五人,为春秋五霸。
《墨子•所染第三》载:“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句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荀子•王霸》载:“……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故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
先秦其他诸子书虽然也提起过“五霸”,但都是把五霸当作一个整体,笼统的说一说,而没有开列出具体的名单来。因此,我们如果图简便的话,就把《墨子》和《荀子》中列出的这五位君主作为春秋五霸,也是未尝不可的。
然而,问题出在了具体的时间上。“春秋五霸”是春秋中叶就已经有了的名词,而在《墨子》和《荀子》所给出的“五霸”中,却出现了春秋晚期的人。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都是一百多年后才出现的人物,春秋中叶的宾媚人是不可能知道以后会出现这么两大霸主的。还有,《荀》《墨》所说的另一个霸主楚庄王,也有问题。虽然楚庄王与郤克、宾媚人是同一时期的人物,但是,当齐晋发生鞌之战的时候,楚庄王的霸业尚未最后实现,当时的楚庄王也不可能是天下所公认的霸主。所以,《墨》、《荀》所说的“五霸”,同宾媚人所说的“五霸”,根本就不可能相同。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两汉时期关于“五霸”的解释就越来越多了。在两汉人的著作中,以及两汉人给先秦典籍所作的注释中,出现多种不同的五霸说。东汉班固对以前的诸种说法作了一个总结,记录在其所著《白虎通义》中。我们翻开《白虎通•卷一•号篇》,关于“五霸”的说法,班固在《号篇》居然一口气就给我们列出了三个:
“五霸者,何谓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齐桓公、晋文公也。昔三王之道衰,而五霸存其政,率诸侯朝天子,正天下之化,兴复中国,攘除夷狄,故谓之霸也。昔昆吾氏,霸于夏者也;大彭氏、豕韦氏,霸于殷者也;齐桓、晋文,霸于周者也。
“或曰:五霸,谓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也。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职,会诸侯,朝天子,不失人臣之义,故圣人与之。非明王之张法。霸犹迫也,把也,迫胁诸侯,把持其政。《论语》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春秋》曰:‘公朝于王所。’于是时晋文之霸。《尚书》曰:‘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知秦穆之霸也。楚胜郑而不告,从而攻之,又令还师,而佚晋寇。围宋,宋因而与之平,引师而去。知楚庄之霸也。蔡侯无罪而拘于楚,吴有忧中国心,兴师伐楚,诸侯莫敢不至。知吴之霸也。
“或曰:五霸,谓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也。宋襄伐齐,纳齐桓公,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春秋传》曰:‘虽文王之战不过是。’知其霸也。”
此外,还有人认为(如颜师古),吴国列入五霸的君主应该是在黄池耀武扬威的夫差,而不是阖闾。这样一来,名入五霸的就达到了十一人。我们把上述观点合并一下,名列五霸的君主就有: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共十一人。
那么,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位呢?关于春秋五霸这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呢?履虎尾个人以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所谓“五霸”,我们必须把他们理解为“春秋五霸”,这五个名额都应该给春秋时期的诸侯,否则就乱套了。春秋时期,强大诸侯的数量不少。而且,所谓强与弱都是相对的,在宾媚人时期以前,足够评选出五个强大的诸侯来。我们不应该用以后的标准来考察春秋前期的霸主,更不应该去春秋以前的夏代商代去寻找。如此一来,我们就把夏代商代的三人“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从五霸名单中排除掉,这样,剩下来的就是八个人了。
其次,中国古人对一些数字,有一种特殊的偏爱,譬如古人常说的“三”和“五”。与“三”有关的名词不少,譬如“三皇”,“三王”,因为与本帖无关,暂且不提。关于“五”,这个数字更是得到了古人的钟情。譬如:五方、五季、五谷、五色、五音、五味、五行、五常、五帝、五德等等,不一而足。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通的,都可以互相对应,这些“五”的内容,也都可以一一相对应。例如,明明是一年之中只有春夏秋冬“四季”,但是,为了同其它的事务相对应,硬造出一个“仲夏”来,于是就变成了春夏仲夏秋冬“五季”。春秋时期的霸主,也要不多不少的设置了五位——“五霸”,同这种数字情结密切相关。在春秋中期,应该已经有了公认的五位霸主(尽管我们不知道具体都是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后又不断有后起之秀出现,并且,这些后来霸主的霸业还超出了前人。怎么办呢?当时的人们可能是这样做的,他们不是保持原来的五霸不变再把新霸主加进去,称为“六霸”或者“七霸”,而是在加进去新霸主的同时,把旧有的霸业不及新人的那些过时霸主剔除掉,继续不多不少保持五位霸主,继续称之为“春秋五霸”。
第三,“春秋五霸”从表面上看,所指的应该是诸侯个人,但是,“五霸”更深刻的含义,是做为一个政权的代表,是某个具体的诸侯国的代表。因此,一个诸侯国在“五霸”中只能占据一个名额,不应该也不可能在一国之内评选两个,三个,甚至四位霸主来。清代有人认为,五霸应该是“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等五位。呵呵,晋国一国之诸侯,居然有四人名列“五霸”,这显然是走了一个极端。因此,在本帖试评“春秋五霸”的时候,履虎尾准备把他们作为诸侯国政权的代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法人”代表),而不是具体的个人来评论。
俺的理解,呵呵,是搞笑理解,就好比西西河里的大牛,“东猪,西鹅,南票,北姨,中黎叔”,是大家所公认的吧。呵呵,开玩笑了,打个比方而已,被点名的五位莫怪。
郑庄公的事迹给人印象深刻。记得有种说法五霸里有他的。而且如果五霸这个名称在春秋中期就出现的话,那么显然他比吴越的两位更有资格。
列入“五霸”之中。似乎是很迟以后(清代?),才有人提起此人,并列此人为五霸之一。究其原因,大约还是在“鞌之战”前,就应该有五霸了,那么,五霸都是谁呢?排来排去,就把郑庄公算进来了。
其最早提起五霸是在成公二年,最初见于记载的是《墨》、《荀》,总结得最好得是东汉《白虎通义》,最常见的说法有两说。
以上内容就是答案啊!
请再参阅一下楼下俺给浮云网友的答复。
看上去墨,荀是以实际上的实力为标准选取的,后来的说法多少融合了是否曾经会盟诸侯这一形式。比如宋襄公和吴王夫差的选取,两人一个在会盟后一年就大败于楚,一个会盟同时被越偷袭灭国,恐怕他们自己也不好意思再称一霸了吧。形式上达到了顶点,实际上跌了个粉碎,入选与否就看标准如何,难有定论。
看的大葱是头都要晕啦
对春秋,战国的知识基本来自于《东周列国志》,虎老师,这本书跟实际史料相比在真实性上有多大差别?
的是这几套体系各自的判断依据和历代来的受支持程度
毕竟那个时代跟我们现在的判断标准差得太大,同代人之间谋求共识就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