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中共情报战——红军战史中的无线侦察(前言) -- 老拙
毋庸讳言,这是一个非常难写的题目。
难就难在这个领域根本不能留下记录,也不会有当事人公开的详尽回忆;难就难在我也没有“内部资料”——即便有,也不敢用。
但这又是一个不得不写的题目。
我军战史之所以如此光彩夺目,朱毛之所以用兵如神,长征之所以绝处逢生,小米加步枪之所以战胜了飞机加大炮,无线侦察获取情报在其中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但是,事隔几十年后,关于我军战史的研究已经到了非常详尽的程度,中共情报史其他方面也已经到了无可不说的时候,无线侦察在我军战史中的研究几乎仍然是一个空白,我军无线侦察战线上为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先辈们,在他们纷纷离开人世后,仍然不为人知。
这是多么令人扼腕的一件撼事!
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既没有内部资料、也没有采访对象,本文能做到的,仅仅是根据目前已经公开的资料,把红军战史中无线侦察战线上那些不为人知的幕后英雄和他们的功绩展现出来。
也因为如此,会有许多接不上、搞不清的地方,也会有纯属个人分析判断的一家之言,请行家和爱好者在原谅的同时,尽可能提供这方面的补充资料,以便有一天我们能把这个残缺不全的历史迷图拼接得完整和清晰一些。
坐在沙发上等“老拙”下文,“老拙”辛苦!
不仅精通经济,对军史也颇有研究啊。
这是兄弟非常关注也非常遗憾的一件事儿呀!特别是在看了《暗算》以后。兄弟在研究四渡赤水这段历史时,这个感觉特别强烈,军委二局这帮人实在是太厉害了!当时围堵的国民党军系统分属中央军、川、滇、黔、湘、桂各个系统,各有一套通讯系统,竟然被共军方面区区几个人的二局基本上破译了。这个时期破译应该是非常紧张也非常需要效率的,时限是非常严格的——有时简直就是以天甚至小时计,据说后来被“张主席”杀了的那个胡底,就是个破译大师。可惜这方面的事情没人写,要有人写,拍出剧来比〈暗算〉不知道要惊险刺激多少……
兄弟没在技侦部门呆过,业务方面不是很内行,如果有人想弄这方面东东,兄弟愿意无偿贡献兄弟掌握的所有背景资料,这实在是太值得一写的事情了。
四渡赤水到抢渡金沙江这一段中,无线侦察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里头的故事太多了!
期盼中共情报战中不为所知的无线侦察
好像,目前还没有相关分析类文章,期盼大作出世;
红军的首次无线侦察(上)
无线侦察,是针对无线通讯开展的情报侦察活动。
世界上的军队,无一不是先有无线通讯,后有无线侦察。
唯独红军,却是先有无线侦察,后有无线通讯的。
1930年12月30日,红一方面军第一次反围剿作战,在龙岗全歼国民党军第18师。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宵汉。
雾满龙岗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红军捉了张辉瓒,震惊中外,南昌、南京军政界掀起轩然大波,外电以特大新闻报道。
然而,对于红军的发展来说,龙岗一战最大的收获并不是捉了张辉瓒,而是缴了一部电台。
这并不是红军第一次缴获电台。之前攻打文家市时,红军也缴获了一部电台,但是看着这个吱吱哇哇乱叫唤的家伙,“泥腿子”们搞不清这是个啥东西,于是大家一通乱砸,让它变成了一堆废铁。
朱德听说此事之后,大为恼火,下令今后缴获无线电——怕大家不明白,干脆说“不懂得的东西”,不准破坏,一律上缴总部。
这次龙岗打张辉瓒,最先攻进18师师部的是黄公略的红三军,这是一支刚刚由地方游击队升格的“偏师”。
缴获的武器和军用装备在草坪上摆了一大片,农民出身的红军士兵们纷纷围着观看。
忽然,有人看见两个大“酒坛子”。
“妈的,这些白军,打仗还带着酒坛子!”上去就是一脚。
“砸了!”有人捡起块石头砸在“酒坛子”上。
“酒坛子”——盐水电池
“这铁疙瘩是个啥?”
“管他,也砸了!”
充电机
“这铁盒子里是个啥?”
“打开看看!”
七手八脚,把发报机给拆零碎了。
最后还剩下个木匣子。一个红军战士拿起木匣子上的耳机听了听,里面传来滴滴答答的声音,赶紧说:会响!这东西有用。
另一个战士说:别弄坏了,快送军部去吧。
终于,收信机被保留了下来。
红军的第“半部”电台
与这“半部”电台一同送到红三军军部的,还有配属给国军第18师的国民党交通兵团无线电第五分队全体16名官兵,有上尉分队长、中尉报务员和机务员、少尉见习生和练习生,还有上士文书、中士班长、通讯兵等。
当这半部电台和16名官兵被送到红一方面军参谋部参谋处长郭化若面前时,他们一个个面色发白,双腿打颤。黄埔军校毕业的郭化若知道,对于红军来说,这是一批宝贝。
郭化若赶紧给他们压惊,一个个地跟他们谈话,讲红军优待俘虏。等他们不打抖了,郭化若转身去找朱德汇报情况。
朱德听说只剩下个收信机,叹了口气说:半部也好,可以用来听敌台的情报嘛!
郭化若就请示,对这些技术人员,要给他们特殊待遇,争取把他们留下来。
朱德说:好,我去跟他们说!
在龙冈祠堂里,郭化若把这16个国军召集到一起开会,朱德宣布:愿意留下当红军的举手,有技术专长的优资重用,上尉每月80大洋,中尉60大洋,少尉40大洋,准尉20大洋,要回家的发给路条和3块大洋路费。
沉默了许久,一名瘦高个子举起了手。他叫吴人鉴,江苏省武进县人,1928年考入南京军事交通技术学校(后改称黄埔军校六期无线电科毕业),中尉报务员。后来,他改名王诤,1955年授中将军衔。
王诤中将,我军通信兵的“鼻祖”
第二个举手的是个穿着学生服的小伙子。他不是国军,是个在国军通信分队里学“手艺”的练习生。他叫刘达端,后来改名刘寅。建国后,王诤任通信兵部部长时,他是通信兵部政委,第一副部长。
刘寅之后,又有7个人举起了手,他们是:吴如生、韦文宫、刘盛炳、李仁忠、李家驹、李国粱。
据刘寅回忆,参加红军后,王铮按照朱德的要求,用“半部”电台收听敌台的呼叫,收听到国军谭道源50师电台的电讯,谭道源得悉十八师被歼,还活捉了张辉瓒,十分恐慌,部署撤退逃跑。王诤抄收这一重要电讯,及时送到朱毛手中,朱德立即下令红军各部星夜赶往东韶追歼,结果俘敌4000余人。
为此,朱毛还特意奖给王铮2块大洋。
后来担任红军第一支无线电通信队政委的冯文彬也有类似的回忆。
如果这个回忆属实,那么这就是我军战史上第一次取得重大战果的无线侦察行动。
不过,这里面可能还有一点问题。
红一方面军于1930年12月30日全歼张辉瓒18师,当晚召开军以上首长会议,部署下一步行动。1931年1月1日22时,朱毛发出《进攻谭道源部的命令》:
下潮一带,其先头(约两团)进至树陂。许逆克祥部
(两团)现仍在洛口,毛逆炳文部(四团)先头已于
三十日到宁都县城。(其余敌情详谍字第十三号通报)
(二)方面军决以全力扑灭谭师。
(三)二路军任官岭下、芦峰岭以北地区之攻击,
应以主力抄过油榨陂占领廖坊以北高地一带,向源头、上潮
之敌猛攻前进,须于明(二)日正午十二时到达目的地开始
攻击。
第三军任树陂以西地区之攻击,应占领布头西端四百米
标高高地(用第三军第二次及三军团第一次测绘之小布附近
略图)亘于洋参窝之线,向树陂之敌攻击,须于明(二)日
午前十时到达目的地,开始攻击,诱敌注意树陂正面。
第十二军任大元里以西地区之攻击,应由现在地经拨云
亭、上茶元、油麻江迂回至大元里,向下潮攻击前进(须以
一部沿大元里西端羊石寨高地攻击),须于明日正午十二时
到达目的地开始攻击。
(四)总司令部明日进至西山指挥。
注意:
(1)此次战争关系全局,各官兵须不惜任何牺牲,达
到最后胜利之目的。
(2)第三军须特别努力构筑工事,以支持正面之阵地。
(3)胜利后须注意收缴敌之军旗及无线电机,无线电
机不准破坏,并须收集整部机器及无线电机务员、报务员。
缴获敌之经理处款项不准分散,纸票不准焚毁,须一律缴部。
(4)战后俘虏兵与伤兵之处置,均由各军负责办理。
右令 朱德 毛泽东
(注:黑体字是参谋处长郭化若起草命令时特意加上去的)。
而谭道源第50师已成惊弓之鸟,于1931年1月2日凌晨出源头向东韶逃跑。
史载:1931年1月2日下午,红12军35师(应为佯动之游击队)在永丰中村附近的牛角湾赶上敌50师后卫298团二个营,激战1个多小时,将其歼灭并俘虏300多人。经审讯俘虏,发现敌谭道源师逃往东韶。35师随即将情况报告红军总部。毛泽东、朱德略一商议,决定将谭师歼灭在东韶附近。
于是,朱毛于1931年1月2日22时发出了《追击谭道源的命令》:
(二)方面军决于明晨追击东韶之敌,然后次第扑灭朱逆绍良部之许(两团)毛(两旅)两师,以收政治上之声威。
(三)第十二军任正面之攻击,应于明晨十时前经南团、琳池到达东韶街附近,向东韶之敌攻击前进。应占领琳池以北、杀尾嘴以南之阵地。
第三军团任左翼,应于明晨十时前到达陂头附近,向东韶之敌攻击前进。
第三军任右翼,应于明晨十时进至田营,以主力牵制洛口之敌(许师)之增援,另以一部迂回到东韶街东端、山下坪北端之高地,向东韶攻击。
第四军为总预备队,位置东韶西之龙坛(第四军应于明晨十二军出发后随十二军后行进)。
政卫团仍位置于麻田,应于明晨派出游击队分向洛口及东山坝、平田游击。
略。。。
右令 朱德 毛泽东
从史料记载和电文看,朱毛是接到红十二军报告后,才得知谭道源师已逃向东韶,从而改变决心的。
第二,王铮等人于1930年12月30日被俘,到1931年1月2日,似不太可能在短短2、3天的时间,就完全做通思想工作,上机为红军收集情报。
第三,史料还记载,1月6日,王铮才首次在红一方面军参谋处院子中架设电台。
但是,即便没有这次无线侦察,我军战史上的首次无线侦察,而且是获得重大情报的无线侦察,仍然还是王铮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