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中山熊

注册:2008-03-25 07:44:48
从八品上:承奉郎|御武(侮)校尉
💧4812
🌟664
💓6

家园

所有帖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2023-08-05 08:36:51分页 全看 树展
🙂【讨论】我也认为雾不是浪漫的象征 ↑4 ↓0
开头说到,雾经常被某些人认为象征着浪漫,但现实中更多是祸害。至于相关的社会机制,我主要针对的是当时自由放任的经济体系,以及资本牟利性的决定性影响,当然从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根本上还是个生产力水平的问题,煤就是当时必须要用的燃料,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解决污染,与之匹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 ...
2023-08-03 23:39:30分页 全看 树展
🙂【讨论】这与故事发生的季节很吻合 ↑4 ↓0
伦敦的雾秋天就已出现,四签名的侦破过程发生在九月份,正如文中所写福尔摩斯与华生陪摩斯坦小姐去见小舒尔托的情景:“这一天是九月的傍晚,还不到七点钟,天气阴沉,浓浓的迷雾笼罩了这个大城。”不过最后的追击时的小说场景貌似还比较晴,倒是电视剧版本里的追击是在雾里,当然雾中追击更有紧张的氛 ...
2023-07-30 23:43:39分页 全看 树展
🙂值得一看 ↑4 ↓0
第一部人的方面占比多,神的方面少,也是改编的一大亮点,全靠讲神,容易陷入炫特效的坑,也离观众的体验太远,毕竟大家还是在乎对人性的表达,第二部会出现较多神仙斗法的情节,可以满足对奇幻效果的需求。对这种改编,我觉得还是适当的,什么是封神,有多种理解,但都不必拘泥于《封神演义》,因为这 ...
2023-07-30 12:06:53分页 全看 树展
🙂【讨论】今年暑期档确实和以往不一样 ↑9 ↓0
票房口碑都不错的爆款国产影片一部接一部,好莱坞全面溃败,一出一入,电影市场的形势已经逆转,起码在中国市场,好莱坞将面临长时期的下滑,这已经不只是题材和制作水平的问题,而是美式价值观的彻底崩溃,好莱坞即使拿出顶级制作的作品,也无力回天,比如《奥本海默》这种,这里就预计一下,引进之后 ...
2023-07-29 11:20:32分页 全看 树展
🙂长安三万里确实是一次很好的传统文化诠释 ↑12 ↓0
官方喊文化自信喊了多年,但不在文教传播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就只能喊喊而已,任凭各种公知殖人软骨病患者横行文化领域,不可能产生什么好作品,但广大民众里面不缺有识之士和能干之人,长安三万里的出现就是明证 ...
2023-07-25 12:42:51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侦探小说看社会系列(福尔摩斯专辑06) ↑34 ↓0
[C]六、出没浓雾中[/C] 伦敦又称雾都,自然是因为时不时出现的大雾,而雾又常被人作为浪漫的象征,因此有人顺带把伦敦视为一个浪漫的所在。国外甚至有个服装品牌以伦敦雾(London fog)命名,主打浅灰、灰黄、绿黄等色调的服装。 不过在柯南道尔的笔下,伦敦的雾更显诡异和压抑,并 ...
2023-07-12 23:42:34分页 全看 树展
🙂【讨论】美式马车保镖确实是是坐在司机旁边 ↑1 ↓0
负责保卫公共马车的安全,这种公共马车用途比邮车更宽泛一些,带人带货都可以,由于经常是行经西部那种缺乏社会控制之地,这种保镖还是很必要。南非、澳大利亚这种地方也有。 ...
2023-07-12 11:09:32分页 全看 树展
🙂【讨论】兄台过奖了 ↑0 ↓0
看来兄台也是有故事需要表达的人,可以先把灵感记下来,有空再写
2023-07-08 02:25:23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应网友的要求,简单说一下邮政马车 ↑18 ↓0
以英国为例,18世纪之前的公共邮政由骑马的邮递员来完成,当然又慢又危险。1782年,巴斯的一位剧院老板约翰·帕尔默认为他以前在剧院之间运送演员和材料的马车可以用于全国范围的邮件递送,并向伦敦邮局提出该建议。财政大臣威廉·皮特允许他在布里斯托尔和伦敦之间进行试验。由帕尔默出资的马车 ...
2023-07-07 22:50:03分页 全看 树展
🙂【讨论】感谢支持 ↑3 ↓0
兄台过奖了,写作能与人分享是最大的收获,欢迎以后多多交流。 那个马车夫凶手就是《血字的研究》中的侯波,被福尔摩斯引诱到贝克街寓所抓捕 ...
2023-07-07 22:42:48分页 全看 树展
🙂【讨论】有此可能 ↑3 ↓0
说不定是阿三在伦敦的花花世界看到,心向往之
2023-07-07 22:41:34分页 全看 树展
🙂【讨论】有多种材料 ↑5 ↓0
木材最为常见,可以包裹皮革或者金属,当时也出现了橡胶轮胎,邓禄普早期的生意就有橡胶马车轮胎
2023-07-07 12:30:29分页 全看 树展
🙂【讨论】其实这也是新交通时代的契机 ↑8 ↓0
不仅纽约,伦敦巴黎这些欧洲大都市也饱受马粪、马尿、马尸等问题的困扰,2013年俄罗斯制作的《福尔摩斯探案》电视剧里,华生退伍初到伦敦一脚就踩在了满地马粪里,这算是对19世纪欧洲城市的一种还原。那时候的城市远远没有那么光鲜,汽车的出现意外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很快,汽车淘汰了马车。 ...
2023-07-05 11:35:56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侦探小说看社会系列(福尔摩斯专辑05) ↑94 ↓0
[C]五、车声辚辚探案忙[/C] 尽管火车在19世纪末已经成为英国人熟悉的交通工具,但由于铁路庞大的占地面积和复杂的技术设备,使得火车直到今天仍然是一种从“面”到“面”的运输方式。在当时尚未发明汽车的情况下,要达成从“点”到“点”的交通需求,只有马车才能做到。在19世纪的城市里, ...
2023-06-23 07:20:35分页 全看 树展
🙂城内城外不一样 ↑3 ↓0
图中是城外的铁路,所以可以架在桥上,城内由于土地紧张,征地拆迁等问题不好解决,政府也限制在地面大规模铺设轨道,所以很多火车采用地下走线的办法,这也是伦敦地铁最初的建设动因,19世纪的火车和地铁没有区别,都是一个东西。 ...
所有帖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