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遥远的敦煌 -- 江上苇
两三千年前,中原人沿着咸阳古道西行,看完了陇上的西风夕照,乌鞘岭外,便是已知世界的边缘。再向西去,是光明还是黑暗,是天堂还是地狱,中原的人们无从得知。
偶尔也有一些长得奇奇怪怪的人物从那遥远的地方来,操着完全异样的语言,带着古怪的物事来做生意。从他们手里,中原人得到了神奇的火浣布,偶尔也有玛瑙色的酒,还有透明的玻璃器皿,或者是带有雪花纹路的镔铁……而中原常见的丝绸、麝香、大黄什么的,也是他们喜欢的东西。
但是这样的交易很偶然,十年八年也未必有一次,因为据说路上黄沙漫漫,缺乏水源和补给,还常常有蛮族人拦截,商队难以通过。
在中原人眼里,西方是神秘的地方,虽然有很大的诱惑,但是那漫长而危险的道路,让探险家们望而却步。位于华夏诸国最西边的秦国,此时正忙着打开通往中原之路,把首都一再东迁,从雍一直迁到了咸阳,秦军将士正在关东浴血奋战,实在腾不出手来向西方大力发展。这一时期里,中原人只是隐约地听说,西方有号称大月氏的种族兴起,赶走了原居于此地的羌人和乌孙人,建立起了似乎是很强大的王国。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嬴政扫平宇内,混一六合,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但是秦朝的历史并不长,十五年后,就被刘邦、项羽的起义军推翻,一向由秦国人垄断的对西域贸易也从此中断。
秦末汉初,由于中原多事,国力衰微,无力对外,新崛起的匈奴人又趁机驱逐了大月氏人,夺占了河西走廊,从此中原与西域的交往被完全阻隔了。
直到汉武帝时代,才从匈奴降人那里得到关于西域的一些消息。
自此,大汉王朝锐意西向,数十年间,雄风吹遍瀚海。
公元前一二一年,汉将霍去病击败匈奴,占据河西。三十三年后,即公元前八十八年,汉王朝正式分酒泉郡设置敦煌郡。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了“敦煌”这个名字,“敦煌”,就是盛大而辉煌的意思。
玉门关是古中国习惯上的西界。汉武帝晚年时,贰师将军李广利向西远征大宛失利,上奏朝廷要求退兵。武帝闻之大怒,派使者阻之于玉门关外,道:“军有敢入,斩之。”贰师将军无奈,只得驻军玉门关外,屯垦于敦煌。直到东汉的班超,终身经营西域,暮年向朝廷恳求还乡,还在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然而,敦煌更在玉门关之西——因此,在当时更该算是异域之地了。这座建立在黄沙与绿洲间的要塞,是中原人开拓西方疆土的前哨阵地。一代代来自中原的殖民者,在那里寻找希望,寻找幸福,或灿烂或平淡地燃尽了自己的生命之烛——谁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找到自己向往的东西,然而中华帝国,却确实因此延展了自己的疆域。
汉朝将匈奴赶出了河西走廊,打通了走向西方之路,从此往来东西方的商队与冒险家便络绎不绝。他们开辟的这条沟通中国与罗马的道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这是一条洒满希望与热血、黄金与传奇的古道。她将成为联系东西文明的纽带,在未来的漫长岁月中发挥作用。直到千余年后,奥斯曼帝国兴起,古老的东西商路被阻断,她才逐渐寂寞起来。西方的冒险家为了继续保持与东方的贸易,开始从海上寻找通往东方之路,揭开了传奇般的大航海时代的序幕。“丝绸之路”的兴衰,正与中华帝国的兴衰大势同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她并不仅仅只是一条商路。
然而,在开辟这条道路的人们面前,未来还很遥远。那时候,还没有莫高窟,没有壁画,没有塑像,也没有藏经卷子。既没有辉煌,也没有失落——有的只是一个未来的伟大民族对西方神秘世界的憧憬,和小心翼翼的探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遥远的敦煌
🙂挑个小刺 Melon 字67 2007-05-09 21:18:29
🙂敦煌依旧,只是玉门关却换了地方…… 江上苇 字0 2009-12-15 05:24:27
🙂花花~~~~真想有机会去看看 lily 字0 2007-04-22 18:37:19
🙂比煮酒还早啊。 东东狐 字6 2007-04-21 01:53:31
🙂来的都是客,没有必要 jsj97 字0 2007-04-19 00:39:34
🙂? 无怨无悔 字0 2007-04-19 00:38:43
🙂8 9 江上苇 字1410 2007-04-02 0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