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摘】英萃再拾——重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 -- 浮云
浮云喜爱文史,与父辈有关,虽然父亲是搞理工的。
少时在父亲引领下多读诗文,但还不是直接的历史。读小学四五年级时,约在1970年代末,那时喜读书而无书,只能在父母的书架上乱翻。偶尔发现两册高级中学历史课本,一发而不可收。那时已被妈妈戏称“我们家伟大的历史学家”。后来高考,没有说的,一律填报历史系。
这两册书伴我多年,文笔极美,从中国猿人直讲到鸦片战争以前。我当小说看,从此被推上嗜史之途,直到今天在网上胡抡的贴子,多一半是历史类。
不惑之年,应酬于旧侣,周旋于酒席,旧地重游。闲时翻阅旧书。这几天重读大学时精研的《西方的没落》,游京时购买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今晨继续翻腾,惊喜的发现了推我入历史之途的这两册书。半生奔波,东搬西挪,居然是完壁。封面封底都是完整的。
《高级中学·历史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封面上有父亲流畅的签名。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4月第一版,1957年2月第二次印刷。
第一册,邱汉生、陈乐素、汪笺编。叶圣陶、巩少英、朱文叔校订。
第二册,陈乐素,王永兴,李光壁,邱汉生编。叶圣陶、巩少英、朱文叔校订。
一个辉煌的名单。校订者比编者水平要高,不屑说中学课本,就算是今天的大学讲义,又有几家能做到?邱汉生是思想史大家,李光壁是明史前辈……
但今天,最让我惊动的,是其中两个名字:汪笺和王永兴。这两个人,都是清华园时期开始追随陈寅恪的学人,而且是最正宗的传人,从治学方法到成就,为文为人。如汪笺出版论文有限,但篇篇精华,年纪轻轻就成为隋唐史大家。
区区两册中学课本,推本溯源,竟与陈寅恪有关。今天我重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终于发现这份渊源。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名山事业 希宝 字16 2007-05-01 17:07:35
🙂传统上,名山事业代指著作。那种传世之作。 1 浮云 字63 2007-05-02 02:12:39
😄谢浮云 希宝 字0 2007-05-02 13:46:41
🙂【原创】引我走上历史之途的一套书,居然与陈寅恪有渊源
🙂花顶—— 2 履虎尾 字168 2007-05-01 16:47:01
🙂旧书完璧,可喜可贺呀 1 煮酒正熟 字209 2007-04-29 18:45:16
🙂大浪淘沙吧 浮云 字64 2007-04-29 19:04:21
🙂【原摘】左丘盲而有著左传 4 浮云 字360 2007-04-29 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