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仵德厚是否有罪以及“大义灭亲” -- 煮酒正熟

共:💬97 🌺166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豫蒙兄所论亦为吾所思考

首先,“英雄”这个词应取其现代含意,而不是古代、也包括古典小说里 的含意。在古典小说里面,只要这个人生得雄壮 又很有气概,同时武艺高强,他就是个英雄。

但在今天,“英雄”这个词基本上与外型和个人武力没有关系,却与其人的道德人格,以及忠诚坚守和勇于牺牲个人利益和生命 这些素质密切相关。换言之,今天“英雄”这个辞汇,带有明显的效仿楷模的意味。

正因为“英雄”一词内涵的崇高,所以“民族英雄”或“抗日英雄”这样的称呼,在进行严肃的历史评价时要特别慎用。只有事迹极其壮怀激烈 感人至深,且品行高洁无瑕的人,才可以给予这样的荣誉。比如张自忠、戴安澜等等。

对于那些在民族自由和解放事业中英勇战斗过 但在个人品行方面不具备为人楷模资格的人,就不应给他这样的称号,而应就事论事地称之为“抗日将领”、“抗日勇士”等等。

当然我并不反对在口头等不很严谨的情况下称呼他们为“抗日英雄”。但如果是比较严肃地评价历史人物,我以为还是称其“抗日将领”、“抗日勇士”更能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同,也更少争议。

至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也认为两种方法 --- 整体评价 和 阶段评价 --- 各有利弊。整体评价着眼于全局却失之主观,阶段评价虽然相对客观精准,但全局性欠佳。如果追求严谨的评价,那么应取相对客观准确的阶段评价方法。

具体到仵德厚,我给出的阶段评价就是 --- 抗日勇士 + 人格不高的旧军官。

如果非要来个整体评价,我大概会说,仵德厚在民族危亡之时是一位英勇不屈的中国军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