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真实的中国农村现状(上)!(标题党版) -- 三笑
第二天一早,在小二牛家凑头。就着肥肉片子黄豆芽还有花生米,喝一碗卯时酒,大家上路。三辆摩托车,书记带着老老爷;小二牛带上一对鸡,两尾鱼,一大方肉;大牛媳妇带着媒人外加一捆白酒。一路上连商量带嘱咐,不多时也就到了。娘家头天已接到了媒人的通知,里外弄得干干净净,床上换了新被单,鸡和猪也圈了起来。做菜的、陪客的都到齐了,除了村干部,就是一家子的兄弟爷们。少不了一阵寒暄,分主宾、长幼坐下,然后就谈天气,谈收成,谈人情世事。抽了一袋烟,满了几次水之后,慢慢的谈到了正题。先是书记咳嗽一声,清清嗓子,粗声粗气的说:“我说侄儿媳妇,回去吧!这些日子麻烦这边亲家也够了,那边家里也离不得!”在座的娘家子侄们听了,都知趣的站起来,出去洗菜、刷锅、点炉子。然后坐在当门里小马扎上的二牛媳妇表态,很平和但同时很坚决:“书记叔,我是不回去的。”然后陈述事实及理由,其间有若干次的声泪俱下。大牛媳妇不时的递上手绢,轻轻的摩挲她的背部,柔声的劝解,听到紧要处还指着小二牛的脑袋发狠:“你是个人!回去让你哥起你的皮!”仿佛大牛不是种地的而是杀牛的。然后丈母娘出场,象乔老爷在联大的演讲,非常的气愤,也非常的克制。第一句话总是:“我这个人是最讲理的。。。”然后话题要追溯到女儿出生时,历经成长的整个过程,直到出嫁——无非是如何的肯干,如何的懂事,如何的正气。大家都随声附和。赞叹,同情,惊讶,惋惜,随着语气和声调的变幻在大家脸上变幻。小二牛坐在媳妇对面,老老实实的低着头,努力把羞愧、悔恨、改过自新的决心都挂在脸上,心里却象已经点着捻子的炮仗,爆炸一点点的靠近;一肚子的气就象早晨起床时的便意,只想着痛痛快快地出来,克制已经不是选项。
然而长时间的倾诉,换了好几遍的浓茶,以及不断飘进来的炖鸡、炖肉的香气,已经大大的稀释并改变了屋里的气氛。大家不再高亢,言语渐渐稀落。女方的父亲,小二牛的岳父,一直埋头吸烟没有则声,这时候抬起头来,说道:“天天一个锅里吃,一个炕上睡,还能没有个磕磕碰碰?世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妮子的脾气就是有点叫!”几句话,轻轻的就掐灭了炮仗的引信,地球又开始照常转动。娘家的人也附和:“可不,二妮儿你可不能光是想着压服人家,男子汉都是有脾气的!”“事事都要顾念着别人点!这不是在家为闺女的时候了!”正在七嘴八舌,一个年轻人走进来,响亮地问:“菜差不多了,时候也不早了——要不咱开始?”“开始开始!都晌午了,客们都饿坏了!”七手八脚,拉出八仙桌子,上手摆上两把靠背椅子,其余是长条凳。大红筷子、三钱三的盅子,调羹和小碟,都已经用碱水洗的铮明剔亮,按座次摆好。然后开始让座:大家都让老老爷坐上手,老老爷倒让书记:“他是官身。。。”几只手伸过来,不由分说地按在座上。书记坐二把,媒人,大牛媳妇,依次坐定。女婿排在客座的最末,虽然是娇客,毕竟算自己的儿女,也显得亲近。至于他媳妇,是不能坐的,灶间里昨天发上了面,揉馒头去了。
头鸡二鱼三丸子,热气腾腾的端上来,大碗大盘,菜是特别的厚实。酒早温在锡壶里了,依次满上。主人站起来,把鸡头叨到老老爷的碟子里,又依次给客们叨菜。然后端起酒盅:“孩子们不省心,麻烦亲家老人家和咱书记跑一趟。来,咱先喝上两杯酒,暖暖身子,洗洗尘!”老老爷端起盅子,倒出些许:“浇奠浇奠。”然后大家都端起,一饮而尽。叨菜,一片咀嚼声。大家都称赞:“这菜鲜亮,气味也好。” 主人家一个劲的让,“别放筷,使劲叨,”“老人家吃个丸子,嚼得动。”乡里酒厂蒸的粮食酒,醇厚,不淡薄。两杯下肚,气氛又渐渐热烈,但小两口的矛盾已经不是话题。谈到老老爷的高寿,谈到粮食涨价,谈到一年的风调雨顺。书记照例是主角,嗓子浑厚的背语录都透着粗野。“人家胡锦涛,人家温家宝,他就是高。”他说道,仿佛说的是邻村的大队书记和村长:“和谐,什么事都得讲求个和谐,是吧?不管什么事。是吧二牛?”二牛放下手里的鸡骨头,抬起头:“嗯,就是。一不和谐就出扯络。”大家都笑,二牛也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