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在实战中未必好用 -- 忘情

共:💬117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在实战中未必好用

近闻我国向中东出口了上千枚155毫米激光制导炮弹,并有进一步扩大出口的趋势,但我对这种弹药的实际效能表示怀疑。

七十年代末,美国率先研发出由15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铜斑蛇”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装备部队。俄罗斯紧随其后列装了152毫米“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九十年代,我国在引进“红土地”的同时,对其进行了国产化改造,并根据国情将扩展为155、152、122三个口径。

以上几种炮弹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上面只装有激光接收机,接收安装在其他平台上的激光发射机照射目标后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

那么这个激光发射机安装在哪儿呢?理论上有两个选项,一是安装在飞机上,一是由渗透到敌纵深地带的侦察兵携带。

飞机上安装激光发射机,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战术上存在问题。如果飞机发现目标,并能使用机载激光发射机锁定它,那么由飞机直接发射激光制导武器摧毁它岂不更省事?何必要召唤地面炮火攻击?虽然三军联合作战系统已经是个大趋势,但上报,批准,瞄准,上膛,发射,命中等等一系列程序仍要至少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在作战时让飞机这种高价值目标暴露在敌火下那么长时间简直就是在找死。因此这种做法实际上行不通。

那么第二种做法呢?也有问题。因为考虑到便携性,由侦察兵携带的激光照射机体积不大,功率不可能做得很高,其有效照射距离很近。因此侦察兵必须要尽可能逼近目标。既要逼近目标,又要在炮弹没摧毁目标前一直用激光照射目标而不被敌军发现,条件有两个,一是作战地区地形复杂,利于隐蔽,二是敌军装备水平极差,不能及时发现激光束。

依这两个条件来衡量,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最适宜的战场是八十年代的中越边境,双方战线相对稳定,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有利于我小股侦察兵携装备渗透到纵深隐蔽(要是换成伊拉克那样的沙漠地带就惨了),越军基本无现代化探测装备,咱们可以从容地一个个敲掉它在纵深布置的高价值目标。

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种固定的阵地战样式不会再现了。在最可能爆发冲突的台海,咱们的作战样式也是制空制海,全面压制,宽大正面,多点突破,穿插迂回,控制要点,打蛇七寸,况且我登陆时肯定已经成功摧毁了台军海、空军及陆军的大部分战力,爆发大规模地面决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打成胶着的阵地战更不可能,对于战场上的高价值目标,步兵用其配属的大量直瞄火器可以直接搞定,用不着这种使用起来费时费力,且有诸多限制的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

我们再来看看外军,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俄军在车臣,十八般兵器都上阵了,未听说过这类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有什么骄人的战绩,大放异彩的是其它种类的精确制导武器。

这是由于其本身的性能局限所决定的。因此,这类造价高昂的炮弹出口换点外汇可以,自己可别盲目跟风采购,省下军费买点更实用的东西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