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半原创】西西河考(一) -- 稍息

共:💬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半原创】西西河考(一)

一日闲来无事,突发奇想。何不到网上搜搜与西西河有关的东东。

输入西西河...窝塞,真是不少呀。东西太多,看的是头昏脑涨。

一页一页看过去,心中暗生钦佩之情--西西河历史太久远了,

历史上的名人数不胜数。

一.历史来源

「宋」源出;

以国为氏. 出自子姓.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公元前十世纪周公平定了武康叛乱之后, 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受封于宋国,

建都商丘(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 公元前286年, 宋国被齐国所灭. 其子孙以原国名"宋"为氏.

家族名人宋玉

战国时楚人,约生于周赧王二十五年,卒于楚亡之年。因曾任兰台令,故亦称为兰台公子。善辞赋,作九辩、招魂。与屈原并称为屈宋。

宋?Z(663~737)

唐南和人。玄宗时的名相。耿介有节,守法持正,与姚崇并称为唐代贤相。累封至广平郡公,进尚书右丞。性喜梅花,所作梅花赋,世所称誉。卒谥文真。

宋之问(656~712)

字延清,一名少连,唐汾州(今山西省汾阳县)人。武后时官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工诗,其诗与沈?缙谄朊?,称为沈宋。以媚附张易之而被贬官,后流岭南赐死。

宋江

生卒年不详,宋郓城人。徽宗时为盗,侯蒙知亳州,上疏请招抚之,未成而侯蒙先卒。后张叔夜擒其副魁,江乃降。

「茅」源出;

以国为氏. 出自「姬姓」. 西周时期,周文王之子周公旦的第三个儿子茅叔受封于茅(今山东金乡县西南),建立茅国,后来茅国为邹国

攻灭,茅国公族后代子孙就以“茅”为姓,以纪念故国。

家族名人茅焦

秦代官吏,对秦始皇直言敢谏,官拜上卿。

茅盈

汉代著名隐士,于其弟茅固,茅衷一起隐居在东山,世称「三茅」。

地望分布??西西安市,??【西西河】郡

二.历史上的西西河是个富庶的地方

民国《东阳县志稿》载蔬菜38种。1949年蔬菜面积5.41万亩,50-70年代一般年种菜4-8万亩。1960-1962年“瓜菜代”度困难,年种植10万亩以上,其中,1960年12.07万亩。80年代年种2.5万亩左右,品种转向时鲜、多样、高营养。1988年种菜28696亩,其中春菜8828亩,夏菜3687亩,秋菜14423亩。蔬菜品种75种,其中茎叶类25种,块根类15种,瓜类16种,豆类8种,调味类7种,食用菌类4种。1986年,在塘【西西河】村、白云下亦塔村、亭塘蟾院村扩建常年蔬菜基地400亩。1988年常年蔬菜基地750亩。

三.人杰地灵的西西河

导游资料:

【西青草堂】(注:西西河最早的学府)

明朝时,龙头上出了个读书人,姓钱名孝,安师舜,号西青山人,与苏州文徵明、无锡邵宝交往甚密,同称一代名流。西青山人曾在此筑西青草堂,隐居于此,并首编《马迹山志》。因西青山人名气很大,一时连龙头渚也改名为西青咀。

西青草堂是中国传统民居和古典园林的结合体。建筑上反映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古代文人,尤其是隐士的居所所特有的趣味、气质和情操。

古代文人阶层、无疑是受到当时社会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影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不外出于三家,即:儒、道、佛。儒家思想比较注重现实,历来为历史上统治阶级所看重,并借以制国平天下。古代文人普遍受儒家思想影响,"学面优则仕"。追求功名。但也有不以高官厚禄或荣华富贵为荣,有些文人雅士避凡尘,脱世俗,遨游名山大川,寄情于山水。更有甚者,象钱西青这样,藏身于山林,过着隐士生活。隐士们虽尊重儒学,但更注重佛、道思想,他们崇尚自然,追求虚静,逃避现实和向往一种原始自然状态的生活方式,带有浓厚的水浪漫色彩。

西青草堂也是在这种佛、儒、道综合起来的隐士思想指导下布置的,在总体布局和局部构思上都充分体现了这些思想的实质。草堂的北部为民居宅院,是生活区,是以儒家伦理思想为基础,以体现平衡的中庸之道进行中轴线对称布置的。这个院落形成封闭空间,气势而不散,似乎与外界万物隔离。中间是西青阁,左右有两组院落,四座堂式建筑,反映了一道、两仪、四象古代"律"的特征,这种对数的和谐关系的追求构成了中国审美标准的一部分主要内容。一道就是太极,两仪即天地,四象与天侯相通为春、夏、秋、冬、与人事相通,那就是西青先生的耕、渔、樵、读。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青阁,西青阁是当年西青山人以文会友的地方,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幅抱柱联。上联是:"天子屐痕马迹峰下渔樵耕读一介布衣任尔沧桑江河潇洒出尘送日月。""天子"指秦始皇。马山原名夫椒山,历史上夫椒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到浙江一带巡游,在回去的途中,看到夫椒山景色十分优美就跃马而上,因骑的是神马,留下了几个马蹄的痕迹。夫椒山因此改称马迹山。解放后简称马山。"渔樵耕读一介布衣"讲的是草堂的主人钱西青在此生活的方式。虽然是隐居,却活的潇洒自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再看下联:"神工笔意龙头渚畔琴棋书画两江雅士与我觞泳俯仰入怀视今昔。"下联的意思是指西青先生生活的朝代下好和唐寅、文征明、沈周等同一时代,大家在一起喝酒聊天,谈古论今,所以说"俯仰入怀视今昔"。

草堂南部为园林休闲区,这是一组以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为主体园林。在这里有"明月清风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的意境,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联社和自然美巧妙的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非但具有自然山水的形式美,而且还升华到了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更体现了钱西青这种隐士所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质无华的情操。

中国园林因受"以土为本"思想的影响和受以土木为主和建材的限制,多为平面展示,出现曲径通幽、庭院深深的意境,但缺少垂直变化。而西青草堂的园林借助山势,依山而建,形成了高低参差,错落有致的格调,假山真山,池泉花木,组成一组变化如云的建筑群。表达的是一种宁静、幽深、含蓄、简朴、优雅的特点,因此,这里不单靠视觉的刺激来吸引人,而是以一种深深的空间氛围去打动每位游客的心。

这里更多地体现了道思想,依山就势灵活布局,从知鱼亭到问天台,层次分明,连廊随地势逐渐上升,廊顶也随廊身渐陡而处理成层层叠落的阶梯和曲线相结合的形式,阶梯有长有短,有高有低,浪漫自由,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如长龙卧坡。这组连廊设计得迂回曲折,通过延长进入的路线,渲染气氛,增强人们的期待感,也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

这组连廊在交通上连系了园林区的所有建筑,把听涛轩、归稳茶室、采菊亭和知鱼亭的知鱼亭等"点",通过廊这条"线"连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组景上又分隔了内外两个空间,通透的廊身使山上的花树溪流显露出来,起着以后衬前,以虚实的作用,从而引连园外风景,扩大了视野空间,增加了景区层次。

整个园林的中心是一组山涧水系,一涓溪流从大储山跌岩而下,园内又有三个层次的水面,溪流越过滚水坝直入太湖,水面也富有层次,富有变化。岸上山花涧草,随风起舞,池中溪流清澈,锦鲤绚烂,处处散了出恬静优雅的隐士气息。人游其中,可以感受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置身其中,或可追求一种"清静无为"、"息心去欲"的境界。

沿长廊拾级而上,可至全园的最高处问天台。登问天台有一种与天比高的气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这样一个楼台上可以领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天地悠悠的无限空间意象。

问天台高18米,三层重檐攒尖顶阁式建筑,登园可观景区全景。"问天"两字出苏东坡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此词是苏东坡在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节大醉之后抒怀之作,抒发作者外放期间的廖落情怀,其中用道家思想,观照世界亦为自我排遣。中国文人经常处在儒释道纠葛当中,东坡先生更是如此。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就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我们这里的西青先生则一开始就放弃了官场,这就放弃了烦恼。用"问天"命名,一方面表明西青先生的隐居之心,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西青先生内心孤傲向上的情操,表达了一种豪迈情怀。现代人的"拚命工作,拚命玩"是将儒道思想用到了极致,各位游客将归回大自然的休闲旅游作为城市生活一种补充,陶冶情操,调节身心,丰富生活,比西青先生更潇洒。

问天台下有听涛轩,这是一座依山而筑,枕涧而立的一间轩屋。轩生叠石为涧,上有一涓溪流跌而下。轩内沙坞松涛,五湖波涛声声入耳,心与风融为体,感受风的欢乐与愤怒,是用心灵在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轩外则能枕漱流,即"以石头为枕,以溪流漱口"。自西晋起,枕石漱流就成了归隐山林的代名词。

听涛轩旁是归隐茶屋,这是当年钱西青以"草堂茶叶青龙水"茶宴文人雅士的地方。草堂周围成为成为盛产毫茶历来享有盛名。"草堂春茶"、"夏至杨梅"和"太湖白虾"并称为草堂三鲜。1999年,龙头地区产的毫茶获全国"中华杯"茶叶评比特等到奖。好茶得要有好水冲泡,方能显中茶告汁色、香、味的优异本质。所谓"泉美茶香异",这样才能上口便觉清香扑鼻,味醇质清,舌齿间余味无穷,"草堂茶叶青龙水"就是生动的写照。青龙泉在沙坞东北角的山坳内,1999年,开发龙头渚风景区时,在当地老农的帮助下,在草丛中找到了这一泓清泉,因年代久远,泥沙淤积,水量很小。后经地质专家"会诊"测定,在山体内250米第到泉脉,整理开凿,恢复了青龙泉。因青龙泉周围环境清幽,没有污染,所以水质上佳。用青龙泉水沏的草堂茶,香气格外沁人,味道也特别醇厚,各位游客可以在归隐茶屋先品为快。

归隐茶屋出来沿连廊而下,就到了采菊、知鱼两亭,建在山坡之上的是采菊亭,立于水中是知鱼亭。

西青先生的采菊亭正合东晋隐士陶渊明的《饮酒》诗诗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休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西青先生借陶渊明之口说出他的心意,远离市井,归隐山林,菊我合一优哉游哉,一种怡然自得之情悠然而生。

知鱼亭的"知鱼"一词出自《庄子/秋水》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庄子和惠子在此观鱼进的一次有趣谈话。惠子与庄子是好友,然而他俩的哲学观点不同,所以他们谈话带有寓言的性质,包含着某种哲理。故事发生在如今安徽凤阳城旁濠水边的观台上,当时庄子和惠子在此观鱼,庄子看见一群鲤鱼鲦鱼在水中来回游动,便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诘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驳道:"子非我,晏知我不知鱼之乐!"这番话反映了庄子"道法自然","万物皆一"的哲学观念。正是从这种相对主义的思想倾向出发,凶确认世上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因而也就都是可知的,诚如苏东坡所说:"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后人常用"知鱼"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精神境界。

四.新时代的西西河

1995年小康村名单(共1258个)

无极县(70个)

东留村、西汉、七西、西小镇、杨村、小汉、泗水、东池阳、周家庄、西西后、北河庄、苏村、田庄、贾村、王吕、闫家庄、东南丰、吕吕、北丰、西辛庄、【西西河】、里家庄、角头、西关、西罗尚、户材、佛堂营、柳见、东罗尚、朱家庄、高村、中河流、西河流、柴村、张村、姚村、西陈村、牛辛庄、东郝庄、东中郝庄、西店尚、东门营、东店、北店、西东门、赵户营、泊头、北候、固现、大中郎、江仁、西南村、北虎庄、刘家庄、西高、乌坊、南虎、东牛、张家庄、北牛、郭庄、前北焦、李家庄、杨坊、武家庄、鸟古庄、曹家庄、东丰、北朱村、东朱村

五.西西河灌水的历史

1951年6月11日,成立“川【西西河】流域水利联合办事处”

1951年12月改为“川【西西河】水利管理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