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野狐禅】关于古人类学的散笔1 -- 水风

共:💬19 🌺10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野狐禅】关于古人类学的散笔3

理解了灵长目的分类标准,就可以大致知道这些标准是如何来的。这些标准,很显然是比较生物学的杰作,无论是从身体构造、骨骼的构成数目和形状,还是生活习性,都是在对比了很多种哺乳动物之后,从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在将具有各种类似特征的动物放到一起,就形成了哺乳动物里面各个不同的目,然后,在每一个相同的类群单位——目中,总结出来更加细微的结构特征——从而产生了科,从科产生属,最后具体到了种。

种的问题,与以上的所有这些标准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种间是没有生育隔离的。所谓的生育隔离,是指在自然情况下,如果两个种群间不可以进行自然交配,或者可以交配,但产生的后代不具有正常的生育性。

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可以知道,自从欧洲文复兴以来,对于各种生物的研究,可以说是蓬勃地开展了起来,但主要是集中在了动植物的形态学上面,也就是身体构造、生活习性等等可以直观可见的特征。在收集了这些特征的基础上,从16世纪开始,一直到18世纪,以林奈为代表的科学家们,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对已经得到的这些生物间的直观可见性特性进行归纳分析,从而开创了分类学。

所以,当关于人类在灵长目中的地位问题大讨论进行的时候,当时的科学家们手中所掌握的武器和材料,大多是有关分类学的。形态学当时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学科,骨骼结构的比较结构学,已经成功的解析出了若干种动物的分类地位。这里面最著名的一个,就是关于鲸鱼的分类学地位的确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1860-1890年,最流行的是胚胎比较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著名的图,我想很多人都看过。

科学家们通过小心得比较各种动物的各个部位或者不同的发育阶段的形态、生理结构的特征,从中得出相同的地方和差异的地方。相同的越多,就说明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越紧密,而两者之间的差异越多,说明亲缘关系越远。

按说,19世纪那个时代的人们已经比较理智了,对于这种把某一种生物划归某个门纲目科属种的工作已经是熟门熟路了,怎么还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呢?

这个,就要再次跑题,跑到关于科学研究的流程上面去了。

西方科学的发展方式,发现某个现象——给出解释——利用这个解释做出推断——验证推断——推断被证明是正确的话,那么就发展成一个理论,如果被证明是错误的话,那么就从给出解释再从新开始。

前一段经常可以看见,某些反对科学的人经常引用的一个事实“即使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面发表的东西,也存在接近1/3的错误”。这个结论很不幸,属于偷换概念。因为发表的文章里面所有的实验结果都是事实,都是观察到的实验或者自然现象。这些东西,是没有什么对错可言的,因为这些就是事实(除非是故意的造出来的人造结果)出错的,是对于这些事实的解释。

实际上,所有的实验结果或者数据,都在扮演了一个两面的角色。一方面,这些结果可以推导出正确的理论,同时,也完全可以推导出完全错误的结论。因为数据自己不会说话(Data don't speak for itself),需要我们来替它说。当然,这些个结果,在哲学上讲,就是某些联系。所有的研究和人类的知识,其实都是在对于这些事实本身的理论重现。但是我们再没有完全的掌握所有的联系之前,我们不可能根据事实来说出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哪一些仅仅是次要的、偶然的。当然,我们只会永远无限接近掌握所有的联系,也就是说我们只会懂得越来越多,但是永远都会有新的联系蹦出来。那么,仅凭事实本身,我们是无法分辨。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知识,也就是说需要在理论上尽可能的重新正确的事实。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

那就需要重新放回实践中去检验。也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是不是很烦阿,把这些大家都很熟悉的东西一再拿出来翻?)

答案是,也许是吧,但是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前人是如何的无视这一简单的事实,或者说我们学习的过程,而一再的犯各种错误。我们的后人,也许会同样的指责我们。古人类学,(哈哈,我终于又拐回来),可以说是犯这种错误的一个典范学科,从来没有看见过任何一个别的学科,如此的坚持不懈地一再重复某个错误。某些理论一再被改头换面的拿出来,以至于学界内的都在开玩笑“物理学家们会埋葬自己的错误,而古人类学家们会重新命名他们physicians bury their mistakes, paleoanthropologists rename theirs)”

召唤铁牛中^&^……

对了,特地抱歉,这次没有漂亮妹妹的锁骨或者其他部位看。

关键词(Tags): #人类#灵长目#分类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