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天灾”是随人的主观判断而转移的么? -- 茶园农工

共:💬183 🌺23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看来,这“天灾/人祸比例”还是弄清楚好,免得上当。

西河的最大好处,可以理性讨论,澄清哪怕是敏感的争议性问题。我希望自己尽可能综合得好一些,也欢迎砸砖。

在58年、59年(主要是58年)发生的大跃进运动,造成了中国的经济生活混乱、困难。59年~61年遭到自然灾害,造成了60年和随后一段时间的饥荒。请格外注意这里的时间长度、时间顺序。

饥荒地区(部分省、区),既有饥荒,也有困难。无饥荒地区(城镇、部分省、区),仅有困难。所以,困难是全局性的,饥荒是局部性的,两者都是事实,混淆不得。

什么是困难?副食品供应紧张(例如:一些地方,豆腐渣也曾一度当作蔬菜在菜市场卖,还限量供应呢,可以略见一斑了不?)、日用品供应紧张(例如:连钢精锅、胶鞋、肥皂……都居然买不到、凭证供应,可以略见一斑了不?)、公共汽车顶着一个大气袋才能行驶载客、……。

无饥荒地区也曾有过“饥饿”现象,特别是城镇人群中。这是怎么回事?缺油少菜造成的呗,猪肉才几两/人/月,植物油几两/人/月,……光靠定量的那点粮食,肚子半饱而已,……。那是一种缺少油水的喊“饿”,跟吃糠咽菜那种饥荒,完全不同。无天灾的农村地区,因农村“生活自给”程度高,对工业日用品等依赖较少,所以“感受到困难”就轻微一些,非但生活照常,甚至比城镇还好。

困难,主要是“大跃进”造成的,农轻重失衡了……,无疑。毛泽东认为“一个钢铁、一个粮食”,抓住了,就抓住了经济脉搏,把钢铁搞上去、把粮食搞上去,就等于把经济搞上去了……。而事实上,经济建设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不遵循经济建设的规律,非但经济搞不上去,还要吃苦头,大跃进就是例子。困难,的确基本上是工作中错误造成的,所以就不是“三分、七分”划分的问题,而是九分八、九分九的问题。

饥荒,基本是“天灾”造成的,粮食减产了……,无疑。饥荒地区与无饥荒地区,政策上并无二致,唯一区别是天灾(粮食产量)。天灾→粮食↓产量→饥荒,还要怎么样,才算事实清楚?粮食产量,这样大面积/大幅度地下降(3年累计的减产,相当于60年一年的粮食总产量),根本原因只能是天灾,基本上与大跃进没什么关系。这经得起任何质疑、挑战,因为这是事实。所以也不存在“三分天灾还是七分天灾”的比较、划分问题,饥荒就是基本上由天灾造成的。少奇同志差矣,他把人祸造成的困难和天灾造成的饥荒混淆了,当然不止他一人这样。

有没有夹在中间的过渡地区?有。受灾轻的地区,粮食产量下降幅度不大,饥荒就轻、就不明显,很好理解,也是很好的佐证。全国都搞大跃进,全国都经历了困难,可只有严重受灾地区才出现饥荒,逻辑上都很清楚地能判断大跃进与“非正常死亡”的关系。硬把大跃进扯上,司马昭之心啊。

再来看看“无自然灾害”论吧,会有进一步启示。“好雨知时节”,且不说体会过,起码听到过吧,可偏偏有人否认。对庄稼来说,唯有影响其生长的,就是灾是害,常识了,可偏偏有人不知道。

有人把“雨水”换作“降水量”,全不顾时节,只看全年降水量平均数,玩古彩戏法;各地种的庄稼不同,对“降水”时节的要求,也必然不同,全然不管,只看全国降水量平均数,玩数字游戏。这恰恰就是抛出“59年~61年无自然灾害”的人干的好事,这厮叫“金辉”,上海大学教授,以前有过上海大学的,一度没有了,又有之后,金辉这样的居然能当教授,上大也沦为野鸡大学了?之后有人把“降水量”再换成“干湿度”,采用同样的方法,换汤不换药,似乎全年的、全国的所谓“干湿度”在正常范围,就必定是“风调雨顺”之年了,跟金辉一个葫芦一个瓢罢了,都在明火执杖地欺世盗名。

“无自然灾害”论大概无须要批驳了,人们这点逻辑判断能力还是有的。倒是金辉等用这样的方法,肆无忌惮渲染“七分人祸说”,有点欺负读者知识水平、逻辑判断能力、甚至读者智商的意味,这已经并相信继续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太不像话,用这种垃圾来忽悠……!激起本来认可、倾向于“七分人祸说”的读者,反过来思考,到底事实、史实真相是怎样的?

关键词(Tags): #天灾人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