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人物】古琴大师王华德 -- 萝卜酒

共:💬19 🌺2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人物】古琴大师王华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中这位古琴大师是“半须道人”张近山的传人,蜀派最后一个大师。他手中的古琴是中华第一制琴师唐朝巨匠雷威亲制, 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比前段时间拍卖出八百九十万高价的王世襄夫人那把“大圣遗音”琴还要有来头。

王大师和我是师兄弟关系, 不过我手不能抚弦, 目不能断谱, 对古琴是一点也不懂。 王大爷(我们都这么叫)和我是学太极拳的师兄弟, 每天早上, 在体育场里一起跟着师傅穿着练功服舞袖子。当时, 我知道王大爷是个古琴大师,但不知道是如此大的大师。 早知道, 就是不拜师学艺,也一定跟他讨几张古琴CD,天天大声放给邻居听,以显示哥们很中国、很传统、很文化、很贵族。我的邻居是个到处讲“为是中国人自豪”的女博士, 我放传统古琴, 就算她不高兴也只认了这个哑巴亏。再则,她两口子每天放《万水千山总是情》 , 我也没说什么呀!

我们这代人啊, 最大的遗憾,我觉得,就是没有机会学几样乐器:从小就只知道做作业考大学,没学几样玩世的本领上身。等大学也考上了, 泡妹妹, 要潇洒的时候才发现成绩单不管用。 有人拼命地学吉他, 还是不赶趟, 比不得那些幼儿学的。 还是古琴好啊,全看道具,长袍马褂, 焚香泡茶, 反正没人听得懂,弹得越没调, 别人越说好。 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沉得住气, 只要自己别先笑了, 坚持个十五、二十分钟, 基本上妹妹就骗到手了。

我这倒不是说古琴是乱来,但古琴的确是不靠童子功的。古琴也许是世界上唯一的“知识分子”琴,不讲技巧,讲意境,也就是看谁能从“单调”的琴音中总结出巨大的“道理”来。 基本的技巧是要有的,但“琴音写心音”,只要弹着高兴(必须是真的高兴)就算是有技巧了,而且还是很有技巧。不过, 古代书生四艺“琴棋书画”里, 琴是排第一的, 想来要练的好琴也不容易。古琴曲里, 我听过又记得名字的也就只有“流水”和“平沙落雁”。 听古琴曲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听不出调来, 要说完全没调, 又好象还有规律, 要说总重复,又变化多端, 总之古琴曲的PATTERN很奇怪,比贝多芬还麻烦。就我这个外行看, 中国古琴曲的节拍明显比西洋乐曲长, 长几十倍都不止, 西洋乐曲一个节拍几秒钟, 古琴的一个节拍最少也要上一分钟。西洋乐曲作曲人总用类似的音符来点出节拍, 所以听众跟得上,可以边听边打拍子; 这古琴要是听众也想跟着打拍子, 要么是超级高手, 要么非给憋死不可。古琴曲“气”长, 所以旋律的选择就受局限,变化激烈的旋律没法弹,不然伯牙弹不吐血,子期听也听吐血了。古琴的旋律乍一听没什么变化, 和弹棉花差不多, 但长久和熟悉了, 就能感受到弹者的心情。 要给古琴当听众, 没点耐心是不行的。 其实,西洋古典音乐也是一样的要有耐心才听得明白,这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严重不符。 相比之下, 流行歌曲和土风音乐就舒服多了,一个PATTERN,节拍甚短, 反复使用, 加点起伏,就是一支人人上口的好歌,一个糙老爷们, 喝点酒就哼上了, 摇头晃脑、杀鸡杀鸭地抒情。 难怪古琴这门艺术两千年以来总是“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阳春白雪”的群众基础是比不得“下里巴人”。但是,偏偏代代都有人对古琴不弃不离, 爱之终身。 近代, 西学东渐, 古琴几近绝迹, 但这几年又有回头之势, 大玩家、大收藏家王世镶夫人那把“大圣遗音”拍出几九百万高价, 就是证明。

这几年, 知识分子搞了点钱,虽然买不起宝马、包不起明星, 但折腾点古物, 搞得自己好象很有品位的感觉还是可以的。 呼呐呐一阵子到处都是收藏家。 这字画门槛太高,都奔家具、刀剑去了, 这古琴也慢慢地被“贼”惦记上了。 这是好事啊!开始也许是赶时髦, 没准玩出了感情, 就真的进去了成了大师。 折腾“文化”总好过吃喝嫖赌! 国内以婚外恋为题材的电影电视特别多,对此我老婆的姐姐有个画龙点睛的评论:搞婚外恋是没的文化,不会玩,没追求。仔细想来,的确是这么回事, 看那些偷腥、赶场的主, 一个个眼圈乌黑, 肾都虚成那样了, 哪来的这么大的雄心壮志, 还不是因为生活空虚!

说来不得不佩服古代的知识分子! 科举那阵子, 高考玩了, 一辈子什么都有了, 只剩玩, 所以对于打发空虚, 中国文化最有心得,西方根本没得比。 中国玩主们“琴棋书画”,西方人就只有高尔夫、桥牌。就连自以为最有品位的法国人, 也只知道在夏日傍晚的阳光下绕着巴黎蹬自行车。 我的导师每天下了班不回家, 泡在BAR里等人说话, 我真的好可怜他, 真担心哪一天, 他就失踪了, 一个人跑去非洲研究蚂蚁。 这不是我瞎操心,学校真的有过失踪的教授。其实这主要是西方文化,特别是英国文化,太认真,什么东西上来就搞得清清楚楚,太彻底了,什么都搞成了专业、科学, 所以永远只有印刷科学,不会有书法艺术。西方的音乐和绘画也都是如此, 细节、精确得不得了,一个谱子所有的人弹, 弹得都要一样。这样搞对是对, 但门槛太高, 专业还行,用来玩世就太累了。 反观非洲等原始地方的原始音乐, 全都是没有谱子的即兴演出, 只要弹的人高兴, 听的人高兴就得了。 中国古乐也多似于此。 我一直在想《乐》经的失传是不是因为乐人故意的抛弃, 是件好事不是坏事。 中国古传的“五音”乐谱也许上面记的不是音调, 而是另有高深的讲究。 这也只是我一个门外汉的妄臆, 大家当不得真,还请真的高手出来指正。

图中为都江偃春天开水弹琴的王大爷,是个很快乐的人, 八十多岁了和我们年青人在一起还喜哈打笑的, 但看照片中, 一琴在手, 那种认真、庄严、无奈就出来。 王大爷是古琴中的江湖派, 代表民间, 和官方是对头。所谓“穷人火大”,王大爷的风格是急风暴雨、喧嚣嘈杂、技巧多变的那种。而官方、朝廷的风格就是讲求规律,限制变化,一切都只能从“四书五经三个表”中推演出来。王大爷的最爱是《广陵散》,《广陵散》乃嵇康死前所创,其愤恨可想而知。王大爷虽无官无职, 一匹夫而已,看来还是有(政治)追求的。 这几年有人发了财, 更多人日子不好过, 社会上厉气重, 王大爷的古琴风格也不免有了不同。今天听王大爷弹《流水》肯定和86年录的不同。 可惜, 王大爷现在是越来越少摸琴了,我等就是杠着师傅的面子也难得听一回琴音。

网上有篇廖亦武写王大爷及其古琴的文章, 很生动,也很反动, 现抄录于下。我其实很支持文中王大爷对古琴的观点:音乐也是国器。始皇帝威加海内, 要万山臣服, 人要低头,音符也得低头, 可偏偏拿刀的人降了, 拿乐器的人却还敢扔石头。前一千多些年,王莽篡位,先从音乐下手, 以前我觉得是他迂腐, 现在看来还真是个有心人。 是啊, 如果真有什么万能的先进理论, 不妨先用来弹首小曲试试。有一次, 碰着一个传道的好心人, 我也是这么问他:“你说基督踢足球会踢得有多好。。。”。

另有一篇讲中华第一琴“春雷”的文章也一并呈上。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