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数字蜀汉 - 兼回复群众演员 -- 电子赵括
一。刘备带兵伐吴,出兵不过四万,另外得到吴地蛮人出兵万人支援,他虽然在彝陵惨败,但最多不过是那四万人全部损失,损失八万人之说不知从何而来?蜀汉当时全国军队不过十多万人,马超、魏延领数万人守汉中,其它地方也要有军队保守,刘备如果真的带兵超过八万,蜀汉国内将极为空虚,魏国难到不会乘虚而入?
二。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前军马谡在街亭大败于张颌的确不假,但是损失五万人之说则值得怀疑。因为这个数字接近蜀汉全军数字的一半,军队损失近半而防线依然稳固,魏国没有能力乘虚而入,道理上难以说通。
三。诸葛亮一生谨慎,因为第一次北伐时马谡大败于街亭而自贬三级,后来他第四次北伐时如果损失了两万人,为什么反而没有任何举动?
四。姜维用兵,远比诸葛亮勇猛,损失应该也大于诸葛亮时期。大败于邓艾的主因虽然不在他,但是大败的确是大败,“蜀中为之大震”,为什么损失只有千人?
五。蜀汉的衰落,是相对于魏国的逐步恢复和强大而言的。但是蜀汉历代执政的国内政策都不是扰民,姜维只是好武,并没有乱政。蜀汉和魏国的弱势是由于双方占据的地盘和人口的巨大差距,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六。蜀汉的灭亡,现实中是国力使然,军事上姜维要负很大的责任。陈寿说他“粗有文武”,三国演义里面邓艾说他“胆大而心粗”是很有道理的。
历代文献的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夸大己方战果和对方损失。民国也不例外,三年内战,国民党宣称的消灭“共匪”数量,超过了当时全国人口总和。
军队屯田,承平时期当然是弊多利少,任何事情长期不变,积习流弊都会把它的好处变成坏处,明代的军队卫所制的败坏就在于此。但是战争时期,人口稀少,军队屯田以求减少对地方的压力则应属利多弊少,否则曹操和邓艾的屯田也就没有意义了。至于说军队士兵善于作战而不善于耕种,当时的军队士兵多数都是农民从军,真正的世代兵家其实并不多,“不善于耕种”一说不知道从何而来?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是什么原因让三国时人口锐减成这样呢? scorpioking 字380 2004-02-06 14:41:45
以前的一个帖子,算是一点回复吧. 电子赵括 字733 2004-02-06 22:25:54
蜀兵众寡与粮食数字 凌云雕龙 字1783 2004-02-05 20:33:30
关于蜀汉军队历次损失数字的疑问和军队屯田的利弊
细答 凌云雕龙 字1453 2004-02-08 17:28:28
不好意思,还有一些疑问 老兵帅客 字930 2004-02-08 21:45:04
战争迷雾及其它 凌云雕龙 字2226 2004-02-09 01:46:00
几点意见 电子赵括 字1135 2004-02-05 21: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