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与班主任有关的一些记忆碎片(三) -- 风尘仆仆

共:💬26 🌺13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与班主任有关的一些记忆碎片(三)续完

我平生最不擅长总结生活中的经验,但有一条经验确实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每逢有一件很有趣、很愉快的事情等着我去做时,总是会在半途中发生变故,从而使我远离刚刚品尝到的愉悦————绕这些弯子干啥,您就直接说自己是个倒霉蛋儿不久结了?

第一次排练结束后没几天的一个傍晚,家母向我宣布:该回城里读书了!原因简单得很:医院的某位“领导”在一次会议上坚持自己的提议,春节过后为重点水利工程派遣医护人员的名单中必须有家母!而且毋需再议(那个叫做“革命大渠”的水利工程不仅遥远,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医务所还要搬家,跟着最危险的工地亦步亦趋。最近一个时期,那里事故频发,伤亡人数让工程指挥部已经难以承受)。凭良心说,无论家母还是先父在世,他们从未得罪过这个人。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位“领导”总是不停的找茬,真的是恨不得我们全家死光光他才惬意。那么下个学期由于没有母亲的照顾,我只好回到城里继续我的学业。城里开学大概是在正月初十,而现在还不知道是否有合适的学校,人家是否会接收我。于是家母提出的条件是:给一个星期的假,回城里安顿好我的儿子再说。“领导”自然同意(由于家母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去大吵大闹,他正偷偷的乐呢)。第二天早晨,家母带着我直接找到了李校长,把所有情况告诉了他,并希望校长能立刻为我办理转学手续。母子俩要刻不容缓的回去,找到一所愿意接纳我的中学。李校长只是沉思片刻就马上为我开具了转学证明以及学生鉴定。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就出门了(化缘是没有假期的)。

突然就要走了,我去向老师们道别(多数同学都已离校,来不及通知他们),马老师只是要求看一看校长为我写的评语(看罢他轻蔑的摇了摇头,大概是认为写得不够好吧),又简单的交代了几句注意安全和卫生之类的话,然后领着我去看别的老师。冯老师和李老师正在鼓捣幕布上的景片,听到这消息后,对我说了许多催人奋进的励志之言,虽然还算热情,但我能感觉到他们对我比平时要冷淡一些。这我完全理解,他们两人憋着劲儿要在汇演中给大家展示一个前所未有的“很洋气的”节目,为学校挣面子,添光彩。可现在到哪里去找一个替补呢?总不能像咱们开全国农民运动会时临时改户口或改职业的装扮一个职业选手然后去拿名次吧?那个时候的人们还没这么下作。倒是师姐以一如既往的平静将一本油印的剧本(那可是她熬夜刻好蜡版然后印刷装订的)塞进我的口袋:“留个纪念,说不定以后你会喜欢演话剧的。”

次日清晨,我们告别了老少两代房东(都是好人啊!),和家母一道搭乘水泥厂的卡车(坐在后面的车厢里),离开了这个宁静、祥和的村庄。王老师和未来的王师母就坐在我的身边,准备回杭州检查腿疾(王师母一边不停地帮王老师揉搓他的膝关节,一边用西子湖畔的姑娘们所特有的、动听的声音与家母探讨着一些我从没听说过名字的药物的功能)。当卡车驶过大桥,开上盘山公路,我看着渐渐模糊的村庄即将隐去时,我忽然感到这块土地比任何地方都更像是我的故乡……..。

★★★★★★★★★★★★★★★★★★★★★★★★★★★★

★★★★★★★★★★★★★★★★★★★★★★★★★★★★

三十年多后,我与几位同事来到太行山区某地的一个发电厂,检查该厂的关键设备安全状况。那个电厂离我的学校才15公里,我请同事们照顾我一下,在归途中稍微的绕那么一小圈,让我得以故地重游。并答应事后会带他们去一个美妙的地方钓鱼。这当然不成问题,都是一个单位的哥们儿。但是,当车子停在村口,我怀着极大的虔诚走下车时,眼前的一切却让我心惊肉跳:虽然山还是那山,水也还是那水,然而往日恬静、优美的景象荡然无存。代之而来的是浓重的商业气氛和嘈杂、喧嚣。无数不伦不类的建筑物簇拥着原来的长途车站。“西坡”的一侧矗立着几十个石灰窑,不停的喷发出滚滚浓烟,坡上那些茂盛的小松树已不知去向。河对岸山上的“消息树”也不见了。咦?居然还有洗脚屋和歌厅…..。呆立在既熟悉又陌生的桥头,我开始犹豫……。最终我打消了探访学校、同学的念头,和同事们一起离开了那里。

诚然,强烈的反差让我难以接受,另外,走到家门没去探望一下也让我内疚。回来以后的一段日子里,不为什么,我总会不断的想起以前在天涯看到的一个帖子:“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但转念一想,现在又有什么地方不是这样发展呢?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我那些同学们比起当年来,日子一定是富裕多了,从这一点上讲,我打心眼儿里为他们高兴。不过同时我也清楚的意识到,一旦我执意寻访过去,那么我的那些愉快记忆的载体肯定会被强行分区,然后挨个的格式化,搞不好还要被装进去一些莫名其妙的东东。不行不行!还是让我保存好这块只属于我自己的老硬盘吧!

我在归途中凑成了一首小词,后来又修改了几次。这就拿出来献丑。俺不通格律,大家不要笑话俺,行不?

水调歌头

过◇◇ 注

重觅幼时路,穿越太行山。

奇峰幽谷依旧,脚下水潺潺。

遙望青虛翠影,更忆寒窗伙伴,荏苒数十年。

挟履涉唐水,垂钓褐石岩。

残阳里,几声叹,望炊烟。

桃源已逝,空把浊酒酹山川。

拂去悠悠残梦,再剪孤帆一片,四海是家园。

踏浪驰千里,问鳜楚天边。

注 就不告诉你◇◇是什么地方,嘿嘿,奸笑两声。

补记

王老师的腿疾最终治好了,他痊愈后的乒乓球技术据说还是那么好。他和家母经常可以见面,因为王师母频繁的去医院检查………,您猜对了吧?是的,师母就要作母亲了。他们后来生了一个女儿(小样的张新社,你还我刀来!)。后来他们一家三口于1978年回到了杭州,走之前他们从家母口中得知:他们当年的学生已经考入了一所重点大学。

我们的话剧如期与观众见面了。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海选”后,初一2班的名叫“王老看”的同学脱颖而出(这名字真有趣,本来洗澡那一章节里有他的故事,可是当时写的时候咋就忘了涅?),拿到了那个角色。过了两个月我才知道那部话剧的演出效果———林叔叔的小儿子回城里做一个小小的手术,而他在春节后成为区中学初中一年级的新生,是他告诉了我当时的演出盛况———那叫一个精彩!

王老看同学在大幕拉开的一瞬间,突然就把练得还说的过去的普通话忘得干干净净!但是这难不倒聪明过人的他,从最初几句也不知道是唐山还是太原的“官话”被台下观众喝了倒彩之后,他干脆放弃了找回普通话的努力,直接使用当地方言表达他所有的思想。到后来,他居然开始了即兴式的表演:当一些有趣的、极富地方特色的俚语代替了冯老师编写的台词时,场下已是笑声四起,掌声雷动了———冯老师和张师姐必须以极大的毅力强忍住已经快要喷薄而出的笑声,否则真要演砸了———演出大获成功!他们将代表区里参加“五一”前的全县汇演!

祝福你们,剧组的所有成员!我就知道咱们学校和咱们学校的人一定不会认输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