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推荐】央视春节戏曲联欢会:传统戏曲知多少 -- 人生如梦

共:💬15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资料汇编】央视春节戏曲联欢会:传统戏曲知多少(1)

1.京剧

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簧调吸收,形成徽汉二腔合流。至清末民初,通称皮簧戏。光绪、宣统年间,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声腔不同,而且更为悦耳动听,遂称为“京调”,以示区别。民国以后,上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京戏”一名,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北京。

2.昆曲

又称昆剧。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早在明初就有昆山腔。嘉靖年间,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但仅是清唱。后经昆山人梁辰鱼等人改革,并创作传奇《浣纱记》上演,声名大振,文人学士争用昆腔新声创作传奇,遂与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并称明代四大声腔。至万历末,一跃而为诸腔之首。昆腔传入北京,迅速取代北曲的地位,受到了士大夫和群众的欢迎,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时人称为官腔。从明天启至清康熙末年,是昆曲发展的鼎盛期,新作不断涌出,表演日趋成熟,身段表情,说白念唱,服装穿戴也日益讲究,脚色齐全,分工细致,一般剧种,难与抗衡。昆曲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固然衰微已久,而其艺术生命实际上远远没有终结,京剧、越剧、川剧、湘剧、婺剧、祁剧、桂剧、柳子戏等,都受其深刻影响,仍保留着昆曲的部分剧目、声腔和曲牌。

3.越剧

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1910年小歌班进入杭州。20年代初,剧种被称为“绍兴文戏”。1923年7月,在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女班。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这时期,除男班、女班外,还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称“改良文戏”。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改称为“越剧”。

4.绍剧

又名“绍兴乱弹”、“绍兴大班”。流行于浙江省绍兴、宁波、杭州地区及上海一带。明嘉靖年间,余姚腔、弋阳腔盛行,绍兴一带出现了“调腔”。初为海外侨胞唱道士班和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脚色,并以大锣、大鼓、铙钹伴奏。搬上舞台后,称绍兴高调班。明末清初,昆腔盛行,继而乱弹传入,高调班纷纷兼唱昆腔和乱弹,形成三全班。至乾隆年间,盛极一时,多以“群玉”二字作班名。到了咸丰、同治年间,高腔和昆腔逐渐失去观众,特别在农村,乱弹备受欢迎,于是艺人改唱乱弹为主,称绍兴乱弹班。

5.婺剧

俗称金华戏,流行于浙江金华、丽水、台州地区和杭州的建德、淳安、桐庐及赣东北一带,因金华古称婺州,1949年秋定名为婺剧。婺剧是一个多声腔剧种,拥有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有悠久的历史。

6.黄梅戏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约从清代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初从歌舞发展成“两小戏”和“三小戏”,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一种叫“罗汉桩”的说唱艺术,并受青阳腔和弹腔(指徽调)的影响,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辛亥革命以后,黄梅戏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

7.淮剧

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清代中叶,在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8.扬剧

流行于江苏省扬州、镇江地区、安徽部分地区和南京、上海一带。是由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吸收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扬州花鼓戏原为对歌对舞的“打对子”,只有一小面(丑),一包头(旦)两个脚色。后来发展为“三包四面”的群舞,并穿插笑话“打岔”。清康熙年间,民间已有此类花鼓演出。此后内容不断丰富,始形成花鼓戏。因用丝弦伴奏,唱腔比较细腻,故俗称“小开口”。苏北香火戏原为农村酬神赛会时,香火(男巫)扮演的戏。因用锣鼓伴奏,唱腔比较粗犷,故俗称“大开口”。1911年,“大开口”由扬州进入上海,改称“维扬大班”。1919年,“小开口”到杭州大世界演出,次年进入上海,改称“维扬文戏”。由于“大开口”与“小开口”语言一致,30年代初合并演出,以“小开口”为主,称为“维扬戏”,后简称“扬剧”。

9.锡剧

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是在太平天国前后由江苏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合并发展而逐步形成的。锡剧在它的“滩簧”时期,就有了一男一女同场演出的“单对子戏”、二男二女演出的“双对子戏”,以及多人连贯性演出的“本头对子戏”,这些戏初时演出很多都是不设台,不化妆,在田头地边、打谷场上演唱的。解放前叫“常锡文剧”,解放后才改成“常锡剧”,简称为“锡剧”。

10.沪剧

在上海风行的剧种很多,但只有沪剧才是唯一产生并壮大于上海的地方戏。沪剧属江、浙长江三角洲吴语地区滩簧系统。滩簧起源于太湖流域的吴淞江及黄浦江一带一带农村中的“小山歌”,同时受弹词等影响,形成不同的滩簧(有的地方称花鼓戏),如苏滩(苏州)、杭滩(杭州)、甬滩(宁波)、锡滩(无锡)等。后来,各地滩簧相继进入上海,上海的本地滩簧为与之区别便称“本滩”,也叫“申滩”,即是沪剧的前身。辛亥革命前后,本滩进入游艺场,1914年,本滩改良,易名为“申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