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投资决策是怎样炼成的 -- roy7255
先上图:
我们信息的来源和途径通常有这样三个。首先是基本数据,它包括的东西很多,像宏观的国家GDP啦,通胀啦,etc.或者是某个企业的营业额啦。它主要是数字,但是像经营策略,竞争环境等也属于此列。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些信息呢?比如年报、季报、还有一些专业媒体如彭博、路透等等。(这个问题会牵涉到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的问题,这个另文详谈)。
现在的金融资讯大佬,彭博和路透:
[FLASH]http://about.bloomberg.com/flashfiles/timeline.swf[/FLASH]
第二个是各种研究机构和他们的报告。比如穆迪的行业研究,重要企业的信用评级,etc.(这个也会牵涉到分析之争)。我们可以给这些机构和报告分一下类:一种就是简单的宏观和微观来区分。而另一种是按buy side和Sell side来分。所谓的buy side顾名思义就是从会购买产品的人的角度来分析,比如从一个可能购买某企业股票的人的角度来看。而Sell side就是从卖空的角度出发了。本来么,市场上从这两种角度出发的比例应该不会相差太多。但有趣的是,研究表明,做buy side研究的要多得多,差不多有80%。我不怀好意的想,这是要先把投资者的钱套入市场再说啊。
第三个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媒体、报纸、杂志之类的了。事实上对一个基金经理或者机构投资者,出现在这些媒体上的消息已经没用了,因为他们的时效性已经大打折扣。但这不能否定他们的价值,特别是对我们普通的投资者。因为他们大都不贵(猜到前面两个的问题了吧),我们可以轻易的获得,并且对我们形成环境性的认识很有帮助。
我们可以把他们在具体细分为三个种类:一是普通媒体。现在不管是门户网站还是一份地区报纸,难得没有经济金融版的,这些报道大都不痛不痒,时滞严重,但是至少让我们知道已经发生了什么;二是一些专业媒体,比如《金融时报》、《财经》等。这些媒体专攻经济金融,更新频率较快,对时新的问题往往有连篇累牍的专题报道。我们常常能读到不错的文章;最后一个是“职业”媒体,他们往往关注某个特定的行业,这些文章更加深刻,但目标面就更窄了。
说了这么多,不管你如何收集信息,有两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区分事实和观点”、“弄清消息的来源”。
现在的报道,除了叙述事实本身外,往往还要简单的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作者太马虎,说着说着就添油加醋;而有些读者又太大意,往往把作者的估计当成了事实,这样会给后面的操作带来什么影响也就不用多说了。
不管某个消息多么爆料,也要先弄清楚他的来源是什么。面对这许多“据xxx透露”,一定要清醒。另外,如何比较不同来源的同质消息和同一来源的不同消息也是要注意的。举个例子。今年一月一个银行开会,他们的研究机构估计08年的增长在10%左右。结果上周在开会的时候,就修正为5%了。那么排除这个机构是饭桶的情况,这说明的确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信息说得差不多了,接着就说说“决定”。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7
🙂【原创】一 信息
🙂非常棒,受教了。 东海后学 字0 2010-10-06 06:20:14
🙂说的很全面呀。花等扛铁牛 qinqin 字0 2008-02-11 13:20:21
🙂yeshi坑?花等了 宁静致远 字0 2008-02-11 08: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