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山西古建游学记之一--大同篇 -- 光明女神

共:💬30 🌺3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山西古建游学记之五--晋祠篇

晋祠篇:晋祠、天龙山石窟

早起又是一个毛毛雨丝时断时续的天气。打车来到远在20公里外的晋祠公园,惊喜地得知公园免费,往公园里走进去,才知此晋祠公园并不包括晋祠,晋祠已经被晋祠博物馆圈了进去,博物馆自然是不免费的。

进入晋祠博物馆的大门,眼前的建筑群看得我们满心的狐疑,一座雕梁画栋的庙宇横亘在前,难道北宋早期天圣年间(1023-1031年)的木构建筑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如同新嫁娘般光鲜夺目?进近一看,才知是一个始建于明而近期重修的一个庙罢了,不知什么人在柱子上加了些恶俗繁复的雕花,实在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老女人化了一个京剧脸谱般的浓妆,还掩饰不住满脸的皱纹。可气可恼!

好在不远处就是晋祠建筑群了。最南面是一座始建于辽的献殿,其北面有一座桥,即飞梁,桥下是一个长方形的水池,即鱼沼。过了桥就是圣母殿,这也是晋祠的主体建筑。

游人很多,一拨拨的旅游团拥上了飞梁,没有人对献殿多看一眼。其实在我们看来,献殿是了解辽宋时期建筑结构的最好范例。由于没有墙,而只是以栅栏围住,献殿的光线非常好,斗、拱、昂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柱子上的斗拱(柱头铺作)非常大,几有柱子高度的三分之一,同唐代的比例非常接近,但已经略微缩小。但斗拱上有一个新东西,即所谓假昂,平置的的华拱的外端斫成昂嘴的形状,这样,虽没采取斜置的下昂,却取得了昂嘴的效果。华拱成了一个附加的装饰品。这开始了一种不好的风气,即功用让位于装饰,这种做法最终成为明清的定制。

混在人群中蹭听导游的讲解,不由得好气又好笑。他们举着话筒,一遍遍地解释何为飞梁鱼沼,语云:“飞梁建于北宋时期,是当时架在水面上的立交桥。”令人喷饭。而据《中国古建史》,飞梁是一座结构非常奇特罕见的桥。工匠先在鱼沼里钉下石柱作基础,在石础上放置木制斗拱托起石制的横梁,横梁再托起石制的桥面。这种结构和材料的桥,目前在中国只有这个孤例。前几年修缮飞梁鱼沼时,某些损毁的桥面被更换过了,但木制的斗拱仍保持原样,令人叹为观止。(说实话,我疑心有些斗拱也更换过了,鱼沼上面常有水气聚集,历经千年,其上的木制斗拱恐怕不会个个都这么长寿吧?)

进入圣母殿,迎面八个柱子上盘旋的八条龙吸引了众人的视线。由于年久变形,彩绘脱落,龙的形状已经相当怪异,似乎随时会因怠工而逃跑。圣母殿是重檐庑殿顶,在九种屋顶中是规格最高的一种,类同于天安门。整个大殿古朴而庄严,这几条怪龙就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了。当然,更不相称的是宋以后历代的官吏富商们,在檐下挂了七八个风格迥异的匾额,挤作一团,极不和谐,可气可恼!

圣母殿供奉的是周文王的妻子,周武王的母亲,我对此发生了些许的兴趣。文王号称有一百个儿子,估计不止十个老婆,为何只供奉其正妻呢?莫不是因其不妒,与小老婆们和平共处,堪为典范?毛诗序把《关睢》附会成歌颂后妃之德的颂诗,似乎也是以文王之妻的表率作用来解释的。(世上志于包二奶三奶的男人们,不可不去进几柱香呀!)

在晋祠博物馆的其他地方乱遛一通,发现糟蹋中国古代建筑的败笔实在是太多,许多新近修缮的古建筑上竟然画有现代透视技巧的水墨画,可气可恼!

从晋祠博物馆出来,时日尚早,拿着《中国古建史》乱翻,发现了一处与龙门、云岗并列的石窟――天龙山石窟,遂包车一游。

天龙山石窟的窟龛分布于东西两峰的南坡,始建于东魏,以后经历了北齐、隋、唐、五代,共有二十五个洞窟。属灰白色砂岩,易雕凿,也易风化。其中东峰十二窟、西峰十三窟。我们从山上下来,发现“易风化”三字真的是太确切了。现在可看的只有一两个窟。其中建于唐代的第9窟“漫山阁”尚可一观。这是一座上下两层的大窟,上层有8米高的弥勒佛倚坐像,下层以6米高的十一面观音像居中,左右分别为乘象的普贤和骑狮的文殊。弥勒佛造型丰腴、优雅,肥白的身上围着一条细腰带,突出了肥美的形态,一看就知是唐代的造像。

石窟修建在山中,两旁林木葱翠,人烟稀少,一路说说笑笑,四人猜谜做题,倒也颇不寂寞。

准备回太原市时,我极力鼓动坐公交车,理由是:公交车经过市区最繁华地带,一路上肯定有许多漂亮MM上车,正好欣赏一下。要是打车,就失去这种机缘了。结果残酷的事实证明,太原美女当天都没出门,害得我们白白浪费了渴望的眼神。

晚上背着登山包在太原的街上乱逛了一下,招惹了不少好奇的眼神,不免得意洋洋。在回北京的火车上幸福地入睡,直至天明。雨停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