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阿O的自学日记 1 -- aokrayd

共:💬17 🌺3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阿O的自学日记之4

生活还是要继续。。。

今日良宴会 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 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 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 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 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 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 坎坷(KAN轲)长苦辛

此诗一贯被赞许为坦诚,以为真实是其魅力。个人觉得不足以陈述全诗佳处。

我觉得这首诗是在一个特殊的场合。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宴会,而是一个具有政治阴谋的宴会。首句是套话,但是也点明了场合。二句则大有深意,所谓新声妙入神,实是指此次聚会的特点。第三句则是挑明了主题。很有可能主人所提出的这一政治阴谋是具有重大的政治风险的,所以反而会场一片沉默。而这时作者站出来通过此诗进一步阐明主旨鼓励士气。

作者如何说呢?他要把齐心同所愿的愿说出来,要把含意俱为申的意申出来。人生寄一世 奄忽若飙尘。人生的短暂如同飞扬的尘土,这一句形象而极有力量,即如此,人生何不一搏?下一句,并不直说,而是先进行提示,何不策高足 先据要路津。没有足够的背景的人在这世间要想搏取富贵,只能是先据要职。而要想先据要职,则只能是策高足,而所谓策高足,只能是依附与某些政治集团,否则又何以为依靠,最后再结语,如果不能把握住机会,则只能守穷贱而倍尝苦辛了。从这个角度上来理解,则全诗即倍有力量。

追求功名富贵,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主旋律。若真以坦率而说,文还有什么能过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武则有一刀一枪搏个封妻荫子。古人对这一点看得很透,所以尚书中即说世人攘攘,皆为利往。这只是大实话而已。建国以来,先是讲延安精神,后是六亿神州皆舜尧,再后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后是人们所痛恨的官倒,腐败,直到今天。其实无外乎是从理想主义到功利主义的演变而已。最终只是回到了起点,承认了社会中的主流思想,即对功利的追求。只要人类还是基于等级的社会,这种生存模式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主流状态。不是依靠讲道德讲理想就可以避免的。超脱功利的道德观只能是对极少数人而不可能适用于广大社会的。只能是用于律已而不可以用于律人。

论语中对这点也说得很清楚,所谓富且贵人之所欲也,贫且贱人之所恶也。这是人类社会普遍的生存追求。孔子是具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所以他一方面要求自己的弟子能三年不谷,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这一社会常态,他只是强调了一句,要得之有道,失之有道。这一道,实际就是普遍的社会道德标准。一个社会会有不同的意识形态阶级分布,但一个社会的稳定存在于积极发展却要取决于一点,即社会财富与地位的流通必须是基于一定共识的社会准则。这一准则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合理性,能充分体会个人的能力与工作,而社会又能在多大程度上遵守这一准则,往往就决定了社会的风气,发展,和稳定。我们今天所谈的道德的缺失其实是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的历史实践的又一次重演而已。如果我们地震后的重建工作不能够体现合理的社会需求而只是寄希望于人们的道德热情,我只担心能撑得过一时而不能常久。最紧迫的时候以经过去,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来临。

无名氏一般认为最早也是成于东汉中后期。我觉得这也是这首诗的产生环境。政治上的黑暗使得政治阴谋大行其道。要想谋求富贵则必须敢于求险,敢于依附。这种对名利的热切追求,向上提升,则是东汉党人的决死抗争,而向下沉沦,则是攀龙附凤,营党结私。而东汉政治则最终就此衰落。道德的重建必须依附于社会利益分配的模式的合理化,否则即使是一两个领袖人物令千载亦为之叹息的高风亮节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读这首诗常如看到在许多电影电视中曾看到的场景,酒酣耳热,推心置腹,权衡利害,大家心中各自算计,而这时年青的急于成名的作者站出来大声地以自己的诗作巧妙地促使众人速作决定。千年以来,人性到底有多少根本地改变?这首诗的魅力也就正在于此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