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评论】中国在软件服务业上的发展前瞻 -- 新华声

共:💬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评论】中国在软件服务业上的发展前瞻

.

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发展,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成为了自己特定的模式.中国被认定为“世界工厂”。笔者认为中国的发展符合中国的国情,非常令人鼓舞。

中国的邻国印度,在软件服务业方面的发展,卓有成效,在世界上有“世界办公室”之称。朱熔基总理曾经到印度的班加罗尔访问,亲自去看,那究竟是什么回事。

印度的软件服务业,主要是把发达国家的软件业务(在印度主要是远程支持,爱尔兰主要是委托开发编程)承接到印度,利用印度相对较低廉的工资,雇佣印度人来做。对于西方,这是所谓的外包,就是把公司内部的IT工作,包给外边的公司去做。一包包到了印度,因为印度讲英语,工资低。

中国在这方面起步晚,主要是中国IT行业的英语人力资源不够。以笔者在这方面的实践,看到的主要是海归的还没有被推到这方面的重要领导岗位上去。

但是,中国在这方面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承接IT外包主要靠人力资源

承接IT外包业务,最主要的是两方面的资源:通讯条件和人力资源。无论是委托开发还是软件支持中心,都需要在这边有发达的通讯手段,可以把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计算机和本地的计算机连起来,有足够的带宽,进行一体化的运作。这点在中国不比印度差。这方面的投资是可以逐渐投入的,很多公司都能承受的起。

但是外包业务需要相对比较优秀的人力资源来做。这方面的开支会构成一个巨大的财务负担,能不能成功主要看接到的外包业务能不能维持这个队伍。

跨国IT公司已经在中国动手

这方面的前景,早就在几个跨国大公司的计划板上。大概从2001年开始,包括普华大华、KPMG、IBM等一些在咨询业方面的跨国公司就在中国开始建立外包业务的基地。技术支持的基地被选在大连、上海、西安、重庆(?)等。这些公司的主要负责人都为这方面的业务到中国来过。它们雄心万丈,谈论的都是数千人规模的队伍。一些软件公司比如SAP,也在中国的大连和上海建立了开发中心和支持中心,把原来在发达国家的支持中心关闭。另外银行,也把数据处理中心,设法移到中国。比如在香港的银行总部,把业务转到在深圳的新中心(当然,这不属于外包)。这方面的发展在2003年中有明显的增长。这些公司在这方面的投资,是比较快的。

这些公司这么做,主要是他们在国际上接单的能力。比如IBM在国际上有大量的业务外包定单在手里,至于这个单子放在哪里做,在美国?印度?中国?完全是自己控制的。因此,一旦在中国的业务中心受到高层的战略部署,这些定单就会逐渐转入中国。

日本定单使中国具有优势

这些跨国公司在印度同样有设施和人员,为什么单子会流入中国?除了高层战略指导之外,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人更适合做日本的单子。中日文化、文字、人员交流都比日印要更接近。日本的定单,基本上要发到中国基地来做。发到印度的就很少。其次,大中华区域,这个概念在IT行业普遍使用,包括香港、台湾、新加坡,今后可能要包括印尼、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这些东亚东南亚国家。一些软件公司派遣中国雇员到越南做项目,早就有了。目前来说,还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来中国的外派人员较多。但是这种局面会慢慢逆转。这是必然的。因为中国的人力资源更庞大。

海归人员创业的一种形式

海归人员,特别是在日本从事软件开发的人员,在日本6~7年之后,回国自己开办软件公司,把在日本拿到的定单,放在上海做。这样的例子,已经不少。这种创业的努力,应该说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这些公司的规模过小,需要外力的扶持。这方面的创业基金、VC、政府资助,似乎还没有太大的规模。比如日本的软银,在2000年因特网泡沫中大量投入一些网站的那种情况还没有发生。但笔者认为,在这些外包小企业上的投资,远比投入因特网站要实惠和扎实。

中国对海外的投资将成推动力量

中国自己的企业和投资还没有进入这个领域。如果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其IT业务可能就希望外包给中国企业来做。比如同样使用SAP的R/3,可能就希望让联想神州数码来做。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对于中国的IT业务行业,应该是一种推动。

海外的留学生有机会

实际上这样的业务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有了。记得80年代中期,刚刚开放,学校就有华人教授捐献计算机,然后经常回国,带来程序让学校系里组织编写。据说拿到美国去,很赚钱。

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软件开发的外包经常是可以BID的。ERP软件服务也有在网上BID的。因此,留学人员,也有发展的机会。

或者能够筹集VC,到中国来发展,也不失为一种技巧的安排。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