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21世纪经济报道》 -- 阅读者

共:💬42 🌺3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阅读《21世纪经济报道》(5)

前面说次贷和通货膨膨胀。现在看到很多人已经转向,讨论本次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和中国能走出此次危机必须的改变。

万科周刊的“圈总”: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经济乱局?

行者(背刀客):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点

行者:2008年的研究重点

孙明春 : 慎言中美“脱钩”

孙明春 : 中国企业的真实竞争力

孙明春 : 中国增长转型其路修远

滕泰:为什么没有形成强势人民币?

这篇文章带给我一个思考,人民币升值的逻辑是什么?我们只听说美帝国主义不断的敲打我们,说我们不恰当的人民币汇率,带来他国不公平的竞争压力。然后我们的人民币就开始转而盯准一揽子货币。为什么我们必须升值呢?该升到多少呢?看完这个文章后,我隐隐觉得,可能的逻辑是,在中国美元结售汇不受限的假设下:中国生产力提高-〉生产的财富过剩-〉通货紧缩-〉人民币升值。而不是现在的:中国生产力提高-〉生产的财富过剩-〉形成超额外汇储备并在国内发行等量的货币-〉外汇储备管理困难以及国内充斥大量过剩人民币。

作者观点:

1、在二战欧洲复兴过程当中,虽然同样是在美元体系下崛起,欧洲财富的增长带来了大量的欧洲美元;中东地区的富强使中东地区积攒了大量的石油美元,石油美元经常在全球范围内到处流动,但是没有影响到国内的货币体系。日本的富强和东亚的崛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亚洲美元。

2、现阶段,由于人民币国际化没有推出去,而中国的结售汇体制不允许形成一个私人和企业参与的中国美元市场,所以造成了中国央行资产和负债同时扩张。资产的扩张造成巨大外汇储备的贬值压力,而负债扩张使国内发行大量钞票造成流动性过剩。也就是说这样一种体制使中国生产的财富过剩——没有造成国内的通货紧缩,反而转化为国内的货币过剩。这么多的货币供给,要么造成股市暴涨,形成股市泡沫;要么推动房地产的价格持续上涨,造成贫富差距过大;要么推动CPI上涨,造成温和通货膨胀,甚至于以后的恶性通货膨胀。在这三个中间进行选择政府必须有所权衡。

3、如果中国面对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如果某些人始终固守所谓GDP的概念,不懂得在升值之前大量增加海外的外币来扩大本国的投资,也不会在升值过程当中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更不懂得在升之前和升之后调整本国的外汇储备结构,也不在升值以后完成大规模的海外投资的体制准备,中国出口的东西输出到哪里,中国就为哪些人打工。

背刀客:2008-7-6 市场观察

非常鲜明的观点,非常清晰的表述。

Robert Koopman: 中国出口产品国内增加值几许?

作者系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办公室主任。

孙明春:利率已不是判断货币政策松紧的最好标尺

再一次说明了中国利率和货币政策的特殊性。因此而降低了加息的必要性。

滕泰:A股市场估值体系之伤

几乎可以说是酣畅淋漓。这个市场主流的定价者——基金,打着不确定的旗号,直接将市场驱向了最悲观的预期,本应是稳定的长期投资者——保险,做着短线坐庄的勾当。都说要将价格定在重置成本附近,若果是这样,产业资本上市干什么?

背刀客:成长股盛宴结束(1)

背刀客:成长股盛宴结束(2)

很清晰的描述了93年到这次牛市之前的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轨迹。名言警句:

1、我这里不得不单用一段来赞美中国经济的弹性...这使得我们对2006年后中国经济康复的潜力也不能低估。

2、政府最关心的,第一就是财政。当财政负担过重时,一定会向民众摊派,这种摊派,在98年,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是银行,第二是股市。摊派的主战场是银行,国家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制定政策,决定哪些国企可以赖掉利息,哪些国企可以连本金都赖掉,银行摊派的后果,就是高额的坏帐率,就是国家现在要用基础货币去补银行的窟窿,就是银行资本积累的不足和在经营刚有起色的时候要廉价卖给外国投资者。摊派的次战场是股市,...

3、中国政府向广大投资者的摊派,是资本市场的原罪,是政府试图用这一次的送2送3洗刷的原罪。

4、对如此众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和经营效率低下的公司,如何做多?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把钱赶进来,只要把规矩赶出去。只要有钱,就有人做多,只要没有规矩,就有人敢疯狂做多...

5、基金,这个老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从成立开始,就不得不接受印在额头上的“贼”字,既然诞生于贼的国度,又怎能摆脱贼的宿命?

我们看到,至今为止,证券市场依然是政府手中把玩的工具,政府利用他渡过难关之后,希望他可以健康发展起来。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有没有可能,在某一天,政府重新操起这个工具。如果在此之前的操作手法是直接的制度缺失下的赤裸裸操纵,而今以后,就可以用如小虎所说的中石油这样的大怪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依照此文的逻辑,我们迫切要知道的是,政府现在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打算开始怎样的雷霆手段?

这并不算悲观逻辑,这并不算价值投资者的失败,因为这个国家这个市场,公有经济依然掌握着半壁江山而且是最核心的半壁江山。所以,我们要投资中国股市,就要像投资任何一家公司一样,我们需要考虑考虑这家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当前现状。

许小年:宏观微观要分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