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箫管开花: 大棋士的小手筋 -- 丁坎
有些概念难以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所以要借用本来属于他字的具体形象。
如我们说过的暮莫,公瓮等等,随后久征不归,如刘备借荆州一般,就形成了造字的假借。
造字的假借是必要的,否则文字就不完全,无法表达抽象或集合概念。
而用字的通假则不同,已经有了合适的字,但用字者不知或者笔误,写下同音字,这是用字的通假。
二者的区别在于:
1 假借发生在造字阶段,通假发生在用字阶段。
2 假借是必要的,通假是不必要的。
3 假借使文字完全,通假使文字混乱。
我的猜测,东汉纸张开始普及之后,使书籍的传播有了廉价的载体。而古老的“拓印”技术和纸张结合在一起,在雕版印刷之前让大范围的传播同一版本的字体有了可能。而到印刷术普及之后,则文字才真正有了随手可得的标准。
前面那段写的例子,在我看来,甚至超越了通假的范畴。
在书写条件不便利的情况下,很多书是通过口口相传保留下来的。
不排除只知其音不知其意的情况,就象现在我们不用多费力就可以让小学一年级的小孩子背上几十首唐诗,如果让他们
把这些诗歌写出来,其面目可想而知。(假如出现了大洪水之类灾害,只有我们的孩子活下来,他们要恢复自己的传统文化,必然要请他们中的硕儒---会背诗的孩子根据记忆写出来,那时,说不定会有
腔笛何须愿羊柳之类的句子出现。呵呵,这和秦火后的处境有得一比。)
我的意思是说,大面积的同音字出现,不好用个别的用字通假来解释,而应该认识到:
文字在这里几乎只是注音符号,字形已经可以完全不加理会,只管诵读便是。
后面那段很有见地,今天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把传播的便利推上了高潮,但对于标准的确立似乎没有明显的助力,所以我
往往对戏说不能欣赏。
又:正好在写一篇帖子,没想到任兄也在,算闲聊吧。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箫管开花: 大棋士的小手筋 30 丁坎 字5457 2008-06-28 05:29:14
🙂【讨论】丁兄认为古代的通假字是错别字吗? 任爱杰 字846 2008-07-11 12:36:51
🙂【讨论】造字的假借与用字的通假不同
🙂这个"托渡"在围棋里只能算是基本常识吧?恐怕算不上手筋 beyourself 字0 2008-07-08 13:22:32
🙂beyourself兄明鉴 1 丁坎 字585 2008-07-09 00:24:57
🙂写的很有创意 douerdu 字354 2008-07-08 11:55:08
🙂用硬通货托一下! 渔舟 字115 2008-07-04 20:28:15
🙂多谢渔舟兄 丁坎 字56 2008-07-07 0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