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锡林郭勒_陪你一起看草原(一) -- 虎头

共:💬353 🌺83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陪你一起看草原之十八_“博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摔跤,在蒙语里叫博克,此“博克”非彼“博克”。当年按音泽成汉字时,没想到如今会有另一个博克,而且很时髦、很时尚。可能是为了避免二个博克搞混,有人将摔跤的“博克”写成了“搏克”,老的为小的让路,很伟大的谦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对于象俺们这样,第一次面对面见到摔跤手的人来说,摔跤手的那身行套,就足以让俺们目不转睛地看上半天。牛皮铜钉的坎肩,纹饰鲜艳的套裤,花腰带,蒙古靴,加上膀大腰圆的汉子,看上去很有视觉冲击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脖子上的五彩飘带,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戴的,得要有资格、有资历。有点象军衔,不,更象07式新军服上佩戴在左胸的级别资历章,表明一个跤手在摔跤历程中的每一次胜利与成功。套在脖子上的圈应该是根据自己脑袋大小、脖子粗细做的,圈上的每一根飘带,是每一次比赛获得冠军的标志。不论大小比赛,只要拿到冠军,就可以系上一条彩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游牧民族天天在马上奔波驰骋,文字用得少,有关的记载能保存下来的更少。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蒙古式摔跤的起源认识比较模糊。一般认为,起源于十三世纪,蒙、元帝国昌盛时期。但在陕西西安省各庄匈奴人的墓中发掘出来的铜牌上,清晰地刻有摔跤的图案,将摔跤的历史上溯了一千二百多年,汉初时期,匈奴人就有了摔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匈奴人曾经辉煌的时期,汉族人得将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嫁去和亲。到了汉武帝时期,遭到卫青、李广、霍去病的打击后,一蹶不振,之后逐步西去。有专家认为,今天的匈牙利人,可能是当年匈奴人的后裔。没有西去而留在草原上的匈奴人,后来融入到蒙族中,成了蒙古人的一部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蒙古式摔跤,采用的是单淘汰制,也就是每一轮比赛,淘汰一半的跤手。因此,参赛选手的人数,必须是四或八的倍数。这样的赛制虽简单,也残酷。输了的选手即遭淘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参赛的选手,不受民族、地区、年龄、体重的限制,只要愿意,不怕死,俺们这样的,也可以上场一试身手。对手的选定,由德高望重的老裁判确定,不与选手商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俺们习惯了的标准看,草原上的比赛规则显得简单、粗糙。赛马起跑,说声可以跑了,各位骑手各自骑上自己的马,就开跑,完全不用叫“各就位,预备”之类的话。摔跤,不限年龄,不限体重,人数够了就行,摔。跤手观众,乐此不疲,对赛事中是否存有不公,一点不在乎,一点不计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生存的环境不一样,人的心态也不同。狭小的空间,容易造就狭隘的思维。常有西装革履者,坐在飞机上,为了相邻的一个扶手应该放谁的手,暗中较劲。草原上,平时难得见到人,能聚在一起,十分亲热,十分热忱、不会去计较谁先跑了几秒钟,谁的体重多了几公斤。玩嘛,太计较了就不好玩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