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锡林郭勒_陪你一起看草原(一) -- 虎头

共:💬353 🌺83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陪你一起看草原之二十六_成祖朱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Z局热情,一顿午饭吃了二个多小时。吃完后,在招待所休息。Z局忙完正事,兴冲冲地赶来说:有一古迹,带你们去看。草原上有古迹,当然有兴趣。车沿着来的方向,开了十来分钟,下了国道,走不远,看到几块突起的石头,不大,所谓的古迹,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字。一块石头上,朝东南面刻着“玄石坡”,看上去有点书法的功底。另一块石头朝西刻着二行字,字刻得有点随意、马虎,感觉是匆忙中刻的。石头有风化,近看看不出是啥字,Z局示意,稍远一点看,哦看清了:维永乐八年岁次庚寅四月丁酉朔七日癸卯大明皇帝征讨胡寇将六军遇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永乐应该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他在农历四月来草原,征讨胡寇。俺的古文基础,当时能读懂的就这些,那些天干地支,应该记的是时间,啥时间,俺就不懂了。还有不懂的是“将六军遇川”中的“遇川”是啥意思?“征讨胡寇”中的胡寇应该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军队,但具体是谁?恐怕得回去查资料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近一年多的时间,俺一直在读网上连载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关于朱棣写得比较详细,篇幅仅次于他爹朱元璋。俺隐约记得,他好象是死在亲征漠北回京的路上,但他在位二十几年,不会在永乐八年就死了。记性不好,读过的书,总是记不住。没有确切的记忆,不敢随便开口,失去了一个可以在Z局面前卖弄知识的机会。回来后,查了点资料,可以卖弄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此人骁勇、刚强、能折腾,不讨朱元璋喜欢。朱元璋喜欢儿子朱标,立为太子。朱棣封到今天的北京,当了燕王。打天下的君王,最懂得枪杆子的威力,能出政权。宋太祖赵匡胤想出的招是“杯酒释兵权”,让跟自己打天下的人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从此不问政事。朱元璋没有这样的自信,因此不肯让跟着自己打天下的文臣武将活得比自己长,杀,杀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了一个他认为确实没用的汤和。蓝玉、常遇春、刘伯温的死不是朱无璋亲自动手,就是指使手下干的。但命运就是喜欢捉弄人,当朱元璋以为可以为太子留下一个太平天下时,太子病死了,这一年朱元璋已经六十五岁了,白发人要去送黑发人。剩下的二十几个儿子中,一个也看不上,立不了太子,只得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火文)为太孙。祖孙俩支撑了六年的朝局,1398年朱元璋也死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朱允(火文)21岁登基,年号建文。建文帝干的第一件事是削番,削番可不是削蕃薯,削蕃薯最大的危险不过是削了手指头,削蕃可是削番王的权,今天能削权,能保证明天不削命?燕王对老爹没传位给他本来就很郁闷,削番居然头一个指向他,于是揭杆而起,反了!许你不仁,就许我不义。宗室之亲叔侄之情全放一边,打。朱棣打出的旗号叫“靖难”,意思跟清君侧差不多。建文帝的二侧,除了几个会出馊主意的大臣,能臣干将,全让他爷爷给杀了,建文帝无将可用。仗打了四年,1402年,朱棣打到了南京城下,建文帝自焚。朱棣登基,年号永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永乐皇帝朱棣的皇位来得有点不道德,但确实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主。永乐大典是他组织编纂的,这是文治。郑和下西洋是他推动的,其外交成就、外交排场之空前绝后,恐怕只有今天的外交能与之比高低。武功除了“靖难之役”,还有他五次御驾亲征漠北,永乐八年,第一次率五十万大军出征,到了东苏尼特,在俺见到的石头上刻了字,这一年是1410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368年也就是洪武元年(朱元璋的年号),明军攻取大都,元顺帝逃回了草原,史称后元,之后在朱元璋的威逼利诱的政策下,后元逐步瓦解,到洪武末年,漠北逐步形成三大集团,即东蒙古鞑靼、西蒙古瓦刺和兀良哈三卫。石头上刻的胡寇,指的就是东蒙古鞑靼首领阿鲁台。在蒙古人看来,阿鲁台是个民族英雄,在明朝皇帝看来,是个不断搔扰中原的恐怖分子。1410年,朱棣亲率大军,身先士卒直冲敌阵,阿鲁台坠马, 然后逃遁。朱棣乘机追击,斩杀无数。鞑靼部经过这次打击,向明朝称臣,每年向明朝进贡马匹。明朝也给予优厚的赏赐,阿鲁台接受明朝给他的和宁王的封号。之后的阿鲁台并不安分,不断反悔。 1414年、1422年、1423年、1424年朱棣又四次亲征阿鲁台,最后一次驻军榆木川(今内蒙古林西北)七月朱棣病死军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俺们见到的石头上刻的字,在草原上经历了近六百年的风雨了,看不出有人为破坏的痕迹。俺觉得,站在蒙族人的角度看朱棣的亲征,应该可以认为是侵略,而石头上刻下的是侵略的见证。这几行字让俺想起了明朝的另一个人,嘉靖时期的王直,这人是个海盗,与倭寇有勾结,当年的日本军阀、幕府将军们无不敬王直为坐上宾,因为王直能卖给他们混战时用的军火。抗倭名将胡宗宪设计将其诱捕,嘉靖三十八年,也就是1559年将其杀了。王直是安徽歙县人,死后葬在家乡。王直在日本很有名,有日本人来中国,找到王直墓,修缮了一番,将修缮人的名字刻在一块碑上,立在墓旁的芳名塔内。2005年1月31日,两位大学教师——浙江丽水学院的教师邬伟民和南京师范大学的教师郭泉——自备斧头、榔头来到安徽歙县,找到日本人出资修建的王直墓,将墓碑和刻有日本出资人名字的“芳名塔”砸毁。这事当时在网上很是争论了一阵子,二位教师的行为是爱国还是违法没争出个结果。俺站在玄风坡前想,如果蒙族人按邬伟民与郭泉二位老师的逻辑行事,这几行字恐怕是不保。

元宝推荐:马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