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论史不可势利兼谈郭沫若 -- 丁坎
首先声明,这是针对伤害而言的。
文人之间,多有互相攻击的言论,是否伤害,
要看论者所论是否成理,是道理之争,还是刻意毁灭对方。
(伤害论,本来源于我说 郭的问题不过是自诬,并没有诬蔑他人,伤害他人。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针对建国后郭沫若的媚上说而发的。而云横居士要把这个说法推至解放前的郭沈恩怨,所以有声明的必要。)
如果只看言辞是否具有攻击性和杀伤力,则鲁迅伤害了梁实秋,而沈从文也伤害了郭沫若: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沈从文在文坛上纵横捭阖,激扬文字。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所有作家几乎都被他点评过。比如:《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论闻一多的"死水"》、《论汪静之的"蕙的风"》、《论徐志摩的诗》、《论穆时英》、《由冰心到废名》和《学鲁迅》,还有对周作人、刘半农、焦菊隐、施垫存与罗黑芷以及丁玲和他比较喜欢的“京派”作家李健吾、萧乾、李广田、冯至,等等,都作出了及时的批评或赞扬。
在点评这些作家时,沈从文从不掩饰自己的好恶。例如,他在《论郭沫若》一文中就以嘲笑的
口气将郭沫若评定为“空虚”或“空洞”的作家:
“郭沫若可以是一个诗人,而那情绪,是诗的。
但是,创作是失败了。
让我们把郭沫若的名字位置在英雄上,诗人上,煽动者或任何名分上,加以尊敬与同情。小说
方面他应当放弃了他那地位,因为那不是他发展天才的处所。”
这是在1931年。郭对此一直没有什么反应,他第一次对沈从文出手,应该是
关论
的"清客"将施蛰存归为指责文学的贫困
的"自命不凡者",认为他们都是当时新文艺运动中的逆流",自己理所应当撰文与之作斗争。
不能说郭写这篇文章时,没有一点私人恩怨的痕迹,但是,沈在
1939年1月22日抗战正酣时在昆明《今日评论》发表《一般或特殊》,在该篇文章中指出,
大明白。于是社会给这些东西定下一个名辞‘宣传品’……据我个人看法,对于‘文化人’知识一般化的种种努力,和战争的通俗宣传,觉得固然值得重视,不过社会真正的进步,也许还是一些在工作上具有特殊性的专门家,在态度上是无言者的作家,各尽所能来完成的。”
这一点被左翼作家视为比梁实秋的“与抗战无关”论“更毒”、“更阴险”。
这些话,现在来看,并不完全错误,而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遭到批判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不是郭一个人的看法,舆论是压倒性地反对沈从文,就连与沈颇为友好的老舍都表明了意见:
这就象震灾来临,所有的文字都带点震灾八股,带点煽情,这个时候出来谈长期建设,不挨骂倒是怪事了。
1948年3月,郭第二次出手,在香港发表了 《斥反动文艺》,其中说道:
的时候,他高唱着‘与抗战无关’论;在抗战后期作家们加强团结,争取民主的时候,他又喊出‘反对作家从政’;今天人民正‘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也正是凤凰毁灭自己,从火中再生的时候,他又装起一个悲天悯人的面孔,谥为‘民族自杀的悲剧’,把我们的爱国青年学生斥之为‘比醉人酒徒还难招架的冲撞大群中小猴儿心性的十万道童”,而企图在’报纸副刊‘上进行其和革命游离的新第三方面,所谓’第四组织‘。“
今天看来,这些话是粗暴了些,但是有几点必须要指出:
1 沈的这些话,不论出自谁的口,必然遭到郭的斥责,这是政治态度决定的。
而沈在当时的政治态度,并不只是郭所引用的那些只言片语所表现,据他的老友施蛰存回忆:
右的立场上讲了。
从文一生最大的错误,我以为是他在四十年代初期和林同济一起办《战国策》。这个刊物,我只见到过两期,是重庆友人寄到福建来给我看的。我不知从文在这个刊物上写过些什么文章,有没有涉及政治议论?不过当时大后方各地都有人提出严厉的批评,认为这是一个宣扬法西斯政治,为蒋介石制造独裁理论的刊物。这个刊物的后果不知如何,但从文的名誉却因此而大受损害。
注解,有人解释说:
这里的详情且不论,但他自己的朋友在几十年后也这样看待,郭对他的态度自然可以理解。
2郭说沈是粉红色,今天的读者可能觉得有点过份,但在当时的文学界几乎是共识。
3 此时三大战役还没进行,鹿死谁手尚非定数,郭的言论,如同斥责老蒋一样,都不是出于
对时局的功利判断。
4 郭说沈反动,看起来吓人,其实具体说下来时,将反动文艺分为红黄蓝白黑,沈不过是
粉红色。而朱光潜是蓝衣社的蓝,萧乾是鸦片的黑,要比这个判断严重得多,但并不能说
朱,萧后来的命运是郭造成的。对沈也一样,具体说来:
第一,
的定性文章,实是沈参加了《战国策》的编辑。
第二
总结一下,郭对沈的抨击,从道理上来说,是在当时的正常范围,从实际效果上来说,并不对沈后来的命运负责。
重要的是,郭对沈的抨击全部都发生在建国前,这并没有影响任何人对他的评价。而在郭在非议的时代,郭无非自诬,并无诬人之举,更不要说对沈。
相反,要说郭和沈的接触,就是沈从文身边的王亚蓉女士说:
而有人肯定王说的一切,却只否定这一点,认为
以为人善良则无记恨再不提之理,这就让人觉得好笑了。人非圣贤,不能以圣贤的标准要求沈,更不能以圣贤的水准来抬高沈:
“从文,一块走。”
沈从文在人流中回身,但站不住脚,也不想站住,说了声什么,微细听不清。尽管那笑容——
不好形容,只是叫人想起他常自称的乡下人吧。
这段想必大伙都熟悉吧,老舍对沈的善良有证据吧。
而沈呢?
月1日在《复张宗和》的信中,他又一次提道:“老舍辈作全国作协副主席,从不正视自己责任……不注意到全国作家如何培养问题……汪曾祺在他手下便作了十年小伙计,老舍就从不注意到汪写的短篇,比他还好得多!”[23]在沈从文看来,老舍作为作协领导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责任,不重视对像汪曾祺这样的青年作家的培养,并且他认为,汪曾祺的短篇小说要比老舍写的“好得多”。这确实是一个大胆而新异的看法。不过,沈从文在该封信中只点名批评了老舍与丁玲,而对真正领导和负责作协工作的周扬和茅盾等,却避而不谈,内中缘由也许就在于这两位都已倒台,一个早已“畏罪自杀”,一个已被打成“反党集团”的头目。
补充:
郭对沈的评价以当时的标准来看,并无出格,
粉红色,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连沈的长子都这样看。有人可能会说沈的长子当时年纪小,不懂得厉害,其实,沈在1958年尚有机会出任北京文联主席。可见郭的说法对他的前途并无什么大的影响。
以鲁迅的定性来整人有过,以郭的定性来整人则没有过。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坎曼尔诗笺〉试探》其实问题更严重 2 云横居士 字120 2008-11-06 20:10:50
🙂为什么要诋毁别人,窝里斗呢 熘白菜 字46 2008-11-06 18:31:08
🙂主帖和回贴都很精彩, 怎么放在[争鸣争议]呢? jiaxuan 字0 2008-11-06 06:06:51
🙂关于郭沫若与沈从文的历史恩怨
🙂这样写就略有问题了。 9 史文恭 字914 2008-11-06 07:32:52
🙂关于郭沈一事刀笔吏之一例证 16 丁坎 字2409 2008-11-06 07:51:12
🙂沈企图自杀,主要是他个人的责任 8 丁坎 字949 2008-11-06 07:37:58
🙂唉,俺的意见是,不管主因或诱因, 6 史文恭 字604 2008-11-06 07:47:58